猜測杜峰少校在進行側轉機動,龍雲倒並沒覺得很棘手。
麵對強襲機的高速來襲,如果僅僅使用一兩次側轉規避,恐怕是很難擺脫對手的分布式雷達追蹤;看“座艙”內的屏幕顯示,現在情況也正如龍雲所猜想的那樣,疾速飛行的“炎龍”與對手的相對位置改變很快,杜峰少校的座機即使在一直側轉,也很難滿足規避多普勒雷達追蹤的苛刻飛行條件。
不過就算是這樣,從屏幕上看到對手的航跡一直在斷斷續續的橫向移動,龍雲還是覺得有一點後悔:如果杜峰少校就這樣一直橫向機動、完全離開原有位置,那麽他的兩輪pl-15k齊射恐怕就會徹底失去威脅了。
搶先發射導彈、卻被對手從容逃逸,這種錯誤他龍雲也會犯的嗎?
念頭在腦海中倏忽閃現,龍雲卻下意識的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畢竟和強襲機對抗他這還是第一次,如果不先發製人、讓對手搶了先的話,那他還真沒有什麽完全的應對之策。
帶著這樣的想法,注意到目標機的飛行軌跡在不斷改變,龍雲感覺對麵的“炎龍”應該是在進行近似蛇形機動的橫向換位;rwr告警暫時還沒反應,結合現在的敵我態勢分析,也就是說杜峰少校他剛才沒有發動任何遠程導彈攻擊?
這樣的一種應戰策略,可就有點出乎龍雲的意料。
對於這一場模擬器上的對抗,出於公平起見,雙方戰機的掛載那肯定是一樣的;少校沒有利用遠程導彈的射程優勢先發製人。這種打法讓龍雲心生一絲警覺。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情形如何。但是想到旁邊模擬器裏坐著的可是一位現役飛行員。不知道這些百煉成鋼的飛飛會用什麽戰術來對付自己,他緊張的思忖片刻、卻沒抓到什麽頭緒,於是隻能按照火控係統給出的提示、接通剩餘十二枚pl-15c的預上電,準備在和對手接近到八十千米左右距離時,再尋找時機發動第二批次超視距攻擊。
從發現目標一直到現在,雖然是進行強襲機之間的對抗,但雙方還完全沒有進入目視接觸、也就談不上彼此觀察,龍雲現在的感覺倒很有一點不真實。恍惚間幾乎就以為自己是在駕駛普通戰鬥機和對手周旋。
畢竟旁觀者也許可以看得明白,他這個參戰者卻是坐在模擬座艙裏,哪怕駕駛的是一艘殲星艦、自己也看不到是什麽樣子。
但是……
這畢竟是一架強襲機啊……
兩眼凝視麵前的多功能顯示屏,思緒不知不覺間開始發散;在緊張的對抗中卻開了小差,龍雲並未絲毫意識到這一反常狀況,也沒察覺到他今天的精神狀態、乃至思維活動都和往常有點不一樣。
要說“不太一樣”,其實還不如說,是異常還更妥當一點。
這種潛藏極深的意識湍流,正如同冰封下流淌的河流;表麵上暫時一如尋常,然而其實質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更迭。就在模擬器中“駕駛”x-8a一路狂飆、發射導彈攻擊對手之時。手上的操控依然精準,龍雲心裏卻隱隱生出一絲突兀的不協調。他開始覺得自己掌控的應該就是一架貨真價實的強襲機,但是這種操控手感――
不、不對,這本應該是一架戰鬥機、或者說強襲機的“殲擊機模式”才對!
想到這裏,從轉瞬間的思維脫線回到現實,座艙裏的景象依舊如常,火控係統平穩跟蹤的“滴滴”聲也還在耳邊;不自覺的拉杆蹬舵、在空中做出幾個幅度輕微的動作,感覺就是一架常規構型戰鬥機該有的反饋,龍雲在放鬆之餘、卻也感到一絲微妙的失望。
是啊,如果是強襲機的話,是不可能隻有這種程度的機動能力……
對於強襲機的恐怖機動,龍雲多少也有一些原則性的理解,他覺得有句笑談放在這兒倒是很合適,就是“隻要動力足、板磚也能飛”。
的確,和傳統戰鬥機主要依賴氣動力實施機動不一樣,強襲機雖然身形龐大、重量卻也因為裝甲防護而一路飆升,翼載荷自然要比一般戰鬥機高很多,這意味著如果單純依賴氣動力去做機動動作,強襲機在同等表速下的敏捷性甚至還要劣於戰鬥機。但是要研究這個問題,如果結合上矢量推進的原子氫引擎一分析,情況可以說就正好相反:強襲機的充沛推力、和隨之而來的高推重比,使其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無視飛行狀態、隨心所欲的實施機動,這一點則是動力相對孱弱的戰鬥機所不能及,即使同樣用上推力矢量也是不行的。
空前強大的機動能力,對強襲機來說自然是克敵製勝的重要倚仗。
然而現在,置身於模擬器中駕馭強襲機的龍雲,卻一點也感受不到這種“炎龍”本該具備的優勢,因為他掌控的x-8a已經被設定在“殲擊機模式”、禁用了所有的超機動控製和推力矢量控製。
剛剛接手模擬器的時候,忙於熟悉界麵的龍雲還無暇思考這麽多,等到現在升空接戰才開始有所感覺;但是隨著天邊飛來的導彈逐漸接近、在澄明天際中一一顯現身形,rwr與紫外線告警的短粗鳴響充斥座艙,剛剛鎖定目標發射過第二波導彈、也就是一大批pl-15c的龍雲立刻精神緊張起來,杜峰少校的攻擊終於來了!
告警器的鳴響,對飛行員來說往往都會帶來一陣緊張。
就是現在,機載導彈偵測係統盡職的發出了提醒,天空中的來襲導彈已接近、很快就會與本機遭遇;雖然是坐在模擬器座艙裏,龍雲還是睜大眼睛左右環顧,他很快發現了天空的好幾個隱約黑點,這些就是來襲的全部導彈?
在模擬器的高分辨率屏幕上,似乎還是遠在天邊的導彈隻能呈現出一抹灰塵樣的模糊影像;一霎那間發現了威脅,龍雲習慣性的略一低頭、看了看rwr告警的提示方向,卻很驚訝的看到方位盤上的指示一點也不精確。原本應該是準確指出來襲導彈方位,即使有一個以上方向出現威脅時也能應付的rwr告警係統,現在卻隻是很粗糙的顯示出戰機前方六十度左右夾角的輻射偵測信息。
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說“炎龍”上的rwr告警儀這麽簡陋、連老sk上的燈盤都不如?
這當然是在胡扯,那麽――
兩眼凝視座艙外的大片天空,這時候視野中的隱約黑點又多出了一兩個,電光火石之間不容多想,龍雲隻是下意識的猜到一種可能,也許是正前方來襲的導彈數量太多、分布又很稀疏,自導頭的信號重疊讓rwr係統無法判明輻射源方向?
這種猜測,雖然隻是龍雲的一種設想,卻與事實非常接近。
就從剛才一直到現在,駕駛超音速狀態的“炎龍”在空中不斷機動飛行,座艙顯示的黑視效果不時出現,思路清晰的杜峰一直都沒有停止武器係統的操作。和龍雲選擇的正麵衝刺、導彈齊射不一樣,他現在使用的是一種強襲機對抗單個目標的典型戰術,就是依靠機體自身的強悍加速性,在天空中快速進行急劇側轉與恢複平飛交替的一連串機動,並且在機頭每一次對準目標時,都果斷鎖定目標、發射一批次至少兩枚pl-15k導彈。
這樣的攻擊手段,如果從地麵上仰視觀察,戰機發射出去的導彈在空中呈現一種螺旋漸開線一般的分布,從不同高度、方位向來襲目標發動密集而迅猛的攻擊;這樣的攻擊,對普通航空器來說完全就是在劫難逃,即使皮糙肉厚的強襲機也會感到很棘手。
就是現在,隨著時間的倏忽跳躍,導彈已經從寬闊扇麵的不同角度紛至遝來!
感受到威脅在迫近,頭一次駕駛強襲機接戰的龍雲心頭一緊,他有些手生的切換屏幕顯示模式,把導彈偵測係統的圖像切換到屏幕中心放大顯示。和測角精度有限的rwr係統不一樣,側向太陽飛行的“炎龍”,機載紫外線告警係統這時候終於發揮了作用,光感探頭很快就逐一確定來襲導彈的位置信息,一個個紅色小點被疊加到顯示圖像上,顯示信息提示來襲目標數量十、而且還在進一步增加。
――還在進一步增加?
眼見屏幕上跳動的紅點,數量竟然是如此之多,饒是身經百戰的龍雲也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杜少校,他是怎麽做到的,這是用了一種什麽樣的戰術啊!
對強襲機的戰術使用還是缺乏了解,作為駕駛戰鬥機的天才,龍雲的確一時間想不明白對手是如何做到的。說到多枚導彈配合攻擊,這種事他在比賽和戰鬥中也沒少用過;然而在戰鬥機之間的空戰中,“多批次、多方向扇麵攻擊”的戰鬥策略看上去很美、卻始終沒有什麽人能用得出來,原因其實就在於戰鬥機的引擎動力不夠充沛,不可能支持載機一直進行劇烈的高g機動,那樣的話恐怕導彈還沒發射完、戰機自己就會先失速撞地了。
但是緊張的空戰對抗,又哪裏有時間讓他多想!(未完待續。。。)
麵對強襲機的高速來襲,如果僅僅使用一兩次側轉規避,恐怕是很難擺脫對手的分布式雷達追蹤;看“座艙”內的屏幕顯示,現在情況也正如龍雲所猜想的那樣,疾速飛行的“炎龍”與對手的相對位置改變很快,杜峰少校的座機即使在一直側轉,也很難滿足規避多普勒雷達追蹤的苛刻飛行條件。
不過就算是這樣,從屏幕上看到對手的航跡一直在斷斷續續的橫向移動,龍雲還是覺得有一點後悔:如果杜峰少校就這樣一直橫向機動、完全離開原有位置,那麽他的兩輪pl-15k齊射恐怕就會徹底失去威脅了。
搶先發射導彈、卻被對手從容逃逸,這種錯誤他龍雲也會犯的嗎?
念頭在腦海中倏忽閃現,龍雲卻下意識的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畢竟和強襲機對抗他這還是第一次,如果不先發製人、讓對手搶了先的話,那他還真沒有什麽完全的應對之策。
帶著這樣的想法,注意到目標機的飛行軌跡在不斷改變,龍雲感覺對麵的“炎龍”應該是在進行近似蛇形機動的橫向換位;rwr告警暫時還沒反應,結合現在的敵我態勢分析,也就是說杜峰少校他剛才沒有發動任何遠程導彈攻擊?
這樣的一種應戰策略,可就有點出乎龍雲的意料。
對於這一場模擬器上的對抗,出於公平起見,雙方戰機的掛載那肯定是一樣的;少校沒有利用遠程導彈的射程優勢先發製人。這種打法讓龍雲心生一絲警覺。雖然還不知道具體情形如何。但是想到旁邊模擬器裏坐著的可是一位現役飛行員。不知道這些百煉成鋼的飛飛會用什麽戰術來對付自己,他緊張的思忖片刻、卻沒抓到什麽頭緒,於是隻能按照火控係統給出的提示、接通剩餘十二枚pl-15c的預上電,準備在和對手接近到八十千米左右距離時,再尋找時機發動第二批次超視距攻擊。
從發現目標一直到現在,雖然是進行強襲機之間的對抗,但雙方還完全沒有進入目視接觸、也就談不上彼此觀察,龍雲現在的感覺倒很有一點不真實。恍惚間幾乎就以為自己是在駕駛普通戰鬥機和對手周旋。
畢竟旁觀者也許可以看得明白,他這個參戰者卻是坐在模擬座艙裏,哪怕駕駛的是一艘殲星艦、自己也看不到是什麽樣子。
但是……
這畢竟是一架強襲機啊……
兩眼凝視麵前的多功能顯示屏,思緒不知不覺間開始發散;在緊張的對抗中卻開了小差,龍雲並未絲毫意識到這一反常狀況,也沒察覺到他今天的精神狀態、乃至思維活動都和往常有點不一樣。
要說“不太一樣”,其實還不如說,是異常還更妥當一點。
這種潛藏極深的意識湍流,正如同冰封下流淌的河流;表麵上暫時一如尋常,然而其實質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更迭。就在模擬器中“駕駛”x-8a一路狂飆、發射導彈攻擊對手之時。手上的操控依然精準,龍雲心裏卻隱隱生出一絲突兀的不協調。他開始覺得自己掌控的應該就是一架貨真價實的強襲機,但是這種操控手感――
不、不對,這本應該是一架戰鬥機、或者說強襲機的“殲擊機模式”才對!
想到這裏,從轉瞬間的思維脫線回到現實,座艙裏的景象依舊如常,火控係統平穩跟蹤的“滴滴”聲也還在耳邊;不自覺的拉杆蹬舵、在空中做出幾個幅度輕微的動作,感覺就是一架常規構型戰鬥機該有的反饋,龍雲在放鬆之餘、卻也感到一絲微妙的失望。
是啊,如果是強襲機的話,是不可能隻有這種程度的機動能力……
對於強襲機的恐怖機動,龍雲多少也有一些原則性的理解,他覺得有句笑談放在這兒倒是很合適,就是“隻要動力足、板磚也能飛”。
的確,和傳統戰鬥機主要依賴氣動力實施機動不一樣,強襲機雖然身形龐大、重量卻也因為裝甲防護而一路飆升,翼載荷自然要比一般戰鬥機高很多,這意味著如果單純依賴氣動力去做機動動作,強襲機在同等表速下的敏捷性甚至還要劣於戰鬥機。但是要研究這個問題,如果結合上矢量推進的原子氫引擎一分析,情況可以說就正好相反:強襲機的充沛推力、和隨之而來的高推重比,使其在相當程度上可以無視飛行狀態、隨心所欲的實施機動,這一點則是動力相對孱弱的戰鬥機所不能及,即使同樣用上推力矢量也是不行的。
空前強大的機動能力,對強襲機來說自然是克敵製勝的重要倚仗。
然而現在,置身於模擬器中駕馭強襲機的龍雲,卻一點也感受不到這種“炎龍”本該具備的優勢,因為他掌控的x-8a已經被設定在“殲擊機模式”、禁用了所有的超機動控製和推力矢量控製。
剛剛接手模擬器的時候,忙於熟悉界麵的龍雲還無暇思考這麽多,等到現在升空接戰才開始有所感覺;但是隨著天邊飛來的導彈逐漸接近、在澄明天際中一一顯現身形,rwr與紫外線告警的短粗鳴響充斥座艙,剛剛鎖定目標發射過第二波導彈、也就是一大批pl-15c的龍雲立刻精神緊張起來,杜峰少校的攻擊終於來了!
告警器的鳴響,對飛行員來說往往都會帶來一陣緊張。
就是現在,機載導彈偵測係統盡職的發出了提醒,天空中的來襲導彈已接近、很快就會與本機遭遇;雖然是坐在模擬器座艙裏,龍雲還是睜大眼睛左右環顧,他很快發現了天空的好幾個隱約黑點,這些就是來襲的全部導彈?
在模擬器的高分辨率屏幕上,似乎還是遠在天邊的導彈隻能呈現出一抹灰塵樣的模糊影像;一霎那間發現了威脅,龍雲習慣性的略一低頭、看了看rwr告警的提示方向,卻很驚訝的看到方位盤上的指示一點也不精確。原本應該是準確指出來襲導彈方位,即使有一個以上方向出現威脅時也能應付的rwr告警係統,現在卻隻是很粗糙的顯示出戰機前方六十度左右夾角的輻射偵測信息。
這是什麽意思,難道說“炎龍”上的rwr告警儀這麽簡陋、連老sk上的燈盤都不如?
這當然是在胡扯,那麽――
兩眼凝視座艙外的大片天空,這時候視野中的隱約黑點又多出了一兩個,電光火石之間不容多想,龍雲隻是下意識的猜到一種可能,也許是正前方來襲的導彈數量太多、分布又很稀疏,自導頭的信號重疊讓rwr係統無法判明輻射源方向?
這種猜測,雖然隻是龍雲的一種設想,卻與事實非常接近。
就從剛才一直到現在,駕駛超音速狀態的“炎龍”在空中不斷機動飛行,座艙顯示的黑視效果不時出現,思路清晰的杜峰一直都沒有停止武器係統的操作。和龍雲選擇的正麵衝刺、導彈齊射不一樣,他現在使用的是一種強襲機對抗單個目標的典型戰術,就是依靠機體自身的強悍加速性,在天空中快速進行急劇側轉與恢複平飛交替的一連串機動,並且在機頭每一次對準目標時,都果斷鎖定目標、發射一批次至少兩枚pl-15k導彈。
這樣的攻擊手段,如果從地麵上仰視觀察,戰機發射出去的導彈在空中呈現一種螺旋漸開線一般的分布,從不同高度、方位向來襲目標發動密集而迅猛的攻擊;這樣的攻擊,對普通航空器來說完全就是在劫難逃,即使皮糙肉厚的強襲機也會感到很棘手。
就是現在,隨著時間的倏忽跳躍,導彈已經從寬闊扇麵的不同角度紛至遝來!
感受到威脅在迫近,頭一次駕駛強襲機接戰的龍雲心頭一緊,他有些手生的切換屏幕顯示模式,把導彈偵測係統的圖像切換到屏幕中心放大顯示。和測角精度有限的rwr係統不一樣,側向太陽飛行的“炎龍”,機載紫外線告警係統這時候終於發揮了作用,光感探頭很快就逐一確定來襲導彈的位置信息,一個個紅色小點被疊加到顯示圖像上,顯示信息提示來襲目標數量十、而且還在進一步增加。
――還在進一步增加?
眼見屏幕上跳動的紅點,數量竟然是如此之多,饒是身經百戰的龍雲也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杜少校,他是怎麽做到的,這是用了一種什麽樣的戰術啊!
對強襲機的戰術使用還是缺乏了解,作為駕駛戰鬥機的天才,龍雲的確一時間想不明白對手是如何做到的。說到多枚導彈配合攻擊,這種事他在比賽和戰鬥中也沒少用過;然而在戰鬥機之間的空戰中,“多批次、多方向扇麵攻擊”的戰鬥策略看上去很美、卻始終沒有什麽人能用得出來,原因其實就在於戰鬥機的引擎動力不夠充沛,不可能支持載機一直進行劇烈的高g機動,那樣的話恐怕導彈還沒發射完、戰機自己就會先失速撞地了。
但是緊張的空戰對抗,又哪裏有時間讓他多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