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全力進攻,一方大舉攔截,晴空中的戰鬥既緊張又激烈,攻守雙方的每一架戰機,此時都不是在孤軍作戰,而是像運作精準的模塊那樣嵌入一整套對抗體係。


    當每一架戰機的行動,不再依賴單個飛行員的觀察與判斷、而是依靠指揮中心的統一調度,空戰態勢的演化就會愈加複雜,最終接近於某一種全盤博弈的複雜度極限;在這種作戰條件下,決定雙方較量勝負的最重要因素,已不再是武器係統的性能優劣,某種程度上講,甚至也不是作戰平台的數量高低,而取決於兩者之間的態勢博弈,看誰能夠技高一籌,在正確的時間與場合發動雷霆萬鈞的致命攻擊。


    上午駕機升空,完成一場全麵對抗演練後返航,坐在輕盈滑降的su-27m2座艙裏,龍雲兩手放在操縱杆上,兩眼望向腳下的一大片蒼茫白地,腦海中浮現出的就是這麽一番理論,他現在對此也非常認同。


    是的,對紅空軍的這場集訓,維克托*雷澤諾夫能夠從中收獲的,不就是這些寶貴的思想與理念麽?


    身為蘇維埃帝國的超級戰鬥英雄,這場大戰裏的頭號王牌,在伊爾庫茨克空軍基地的秘密集訓裏,駕機升空的龍雲表現自然不錯,卻並未發揮出一絲令人窒息的強悍戰力,模擬對抗中的成績也談不上有多拔尖。


    出現這樣一種局麵,不僅龍雲自己心知肚明,參加集訓的所有飛行員其實也都清楚得很,維克托*雷澤諾夫航空兵中將,這位累計擊墜數字超過了一百五十架的超級空中殺手,他的實力絕對超乎想象。現在呢,也許他隻是在潛心研究戰術戰法,又或者是戰鬥之餘的“略作消遣”。總而言之,顯然是一種有所保留的低調而已。


    否則。.tw[]以“高加索死神”的赫赫威名,哪怕是半路加進來、駕駛不甚嫻熟的su-27m,如果不能夠在對抗演練中取得超過一比十的交換比,這豈非就是怪事一樁?


    對戰友們的揣測,龍雲報以善意的笑,他知道自己其實就是在揣摩戰術,這時候追求單純的對抗交換比並無一點意義。


    伊爾庫茨克基地的這一場秘密集訓,幾天以後就基本上順利結束。來自紅空軍各作戰單位、指揮機構與工程技術部門的精兵強將陸續完成了培訓交流,離開了冰雪覆蓋的貝加爾湖畔,就像盛夏的蒲公英種子一樣,把紅空軍的全新作戰思想傳播到vvs的每一個前線作戰單元,為下一階段的遠東戰役做好所有鋪墊。


    戰友們陸續離開,半路加入的龍雲卻一直留在基地裏,風雲變幻的遠東局勢暫時還不會給他的行動造成影響,就在紅色帝國厲兵秣馬、準備在東方與敵人一爭高下時,維克托*雷澤諾夫每天的工作則是配合柯內舍夫等人測試新戰機,一方麵將項目順利收尾。另一方麵也為接下來接收su-27m2做好一切準備。


    駕馭新上手的蘇霍伊戰機直上藍天,龍雲現在扮演的身份,可不是一般的測試飛行員。這些工作基本上都已經完成,也讓他接下來的飛行少了許多風險;他現在要做的事,主要是測試戰機tvc係統的有效性。


    幾次飛行下來,龍雲的結論是,這一套係統的確對提升機動性有幫助,同時卻也發現了不少問題;以現實世界的知識背景來分析,他很快就發現,蘇霍伊設計局對矢量推力控製的理解還算到位,實際的控製係統設計卻並不理想。受限於機載飛控係統的處理能力,對各種飛行姿態下的推力控製。受限於計算機的運行速度,目前還完全做不到自動調整推力矢量的“飛火推一體化”。


    沒有一體化的設計。這樣一種推力矢量戰機,情形大概就類似於之前遭遇的f-15s/mtd,本身具備tvc能力不假,然而如何發揮,就需要飛行員自己便宜從事。


    沒有自動控製能力,或者說簡單粗暴的tvc,無疑會大大增加飛行員的戰鬥壓力,在你死我活、瞬息生死的格鬥空戰中,如果還要分心去考慮推力的具體控製問題,毫無疑問,隻會讓戰鬥變得更加艱難而不是相反。出於這種考慮,蘇霍伊局在su-27m2上采取的是簡單的隨動式矢量控製,可以在垂直方向上偏轉的尾噴口事實上與平尾聯動,這種設計在原理上還是比較原始,也讓龍雲感覺有一些無所適從。


    身為一名穿越而來的飛行員,對蘇聯在tvc方麵的研究有所了解,他對蘇霍伊局的簡化設計倒並不驚訝。


    畢竟在九十年代的時間節點上,哪怕推力矢量研究相對成熟的美國,對應的f-22也還沒有真正服役,關於矢量推力與飛控係統的完全整合,這需要大量的試飛工作、或者在大型計算機上進行模擬,當下的蘇維埃聯盟還沒有做到這一步,所謂“推力矢量控製”,暫時也就是這樣的初級狀態而已。


    一旦明確了這一點,在繼續試飛su-27m2之餘,龍雲就找到謝爾蓋*柯內舍夫,商討是否能幹脆拆除兩架原型機上的推力矢量控製機構。


    對維克托的建議,柯內舍夫原本還很有一些驚訝。


    不過,既然手頭的這兩架原型機都要提供給vvs,作為m2型機的實際使用者,中將同誌的話自然很有分量,於是設計師就同意了這樣的改動,順便還告訴他,現在兩架飛機上的al-31f-m2無法輕易拆卸tvc模塊;至於這一款在al-31f基礎上深度改進的發動機,如果壽命放寬到與原型相近的水準,也不再考慮矢量噴管的壽命問題,那麽單純的m2型引擎,其加力推力完全可以達到十四噸的水準。


    “啊,是這樣嗎?


    那麽,柯內舍夫同誌,關於兩架飛機換發的事,就拜托您了。”


    聽到設計師說“al-31f-m2的非tvc版,推力可以達到十四噸”,倒是和現實世界裏的al-31f-m2完全對應了起來,龍雲饒有興致的翻閱了一些說明材料,加上柯內舍夫的講解,才搞清楚了蘇聯航空工業提供的這些發動機都是一些什麽情況。


    在這個離奇的平行世界裏,既然蘇聯仍舊存在,紅色帝國的軍事工業也一年年的按部就班發展,負責生產al-31係列發動機的“土星”工業聯合體並未分裂,所謂“117s”這種東西自然就不見蹤影;而原先聯合體下屬“禮炮”發動機廠自行發展的m係列引擎,在平行世界裏倒成了“土星”工業聯合體的正朔。


    在這其中,al-31m、即al-31f-m1隻是一種戰時體製下的產物,在降低百分之十五製造工時與生產成本的情況下,仍然做到了十二點八噸的加力推力、和九百小時的運行壽命;相比之下,al-31f-m2則是“土星”聯合體路線圖中的正式發展型,重新設計了低壓壓氣機、燃燒室環路和近似於(full_authority_digital_ic_control,全權限數字式電子控製)的管理控製係統,雖然還有一些問題要解決,但如果不考慮延壽和tvc,加力推力達到十四噸是沒問題的。


    既然如此,翻看一下m2推力矢量型的資料,加上tvc之後的發動機重量也沒增加多少,然而一旦裝配到su-27m2上,問題就變得比較複雜,龍雲在材料上指指戳戳、與柯內舍夫確認了m2型戰機的後體阻力會受發動機直徑影響,就更加確定了要更換普通型al-31f-m2的想法。


    對維克托*雷澤諾夫這樣的超級王牌而言,隻要生產廠家能保證產能,發動機壽命什麽的完全就不是問題,而與平尾隨動的tvc則更是可有可無。


    確定了發動機的選擇,躊躇滿誌的年輕人又向設計局提出,為m2型戰機的航炮預留更大的彈倉空間,以能夠攜帶三百發炮彈為宜,就基本上確定了接下來要使用的天空坐騎;除此之外,考慮到自己大概還是會進入殲擊機航空團作戰,離開前線時配屬的那一架su-27p42應該還在,這樣他手頭就會有三架可用的戰鬥機。


    當然,考慮到遠東的戰場環境,完全沒有安裝雷達、電子設備幾乎拆光的su-27p42恐怕並不適用,暫時還隻能當做一種應急的備份手段。


    手上有了全新的改進型戰機,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龍雲一邊等待上麵的命令、和柯內舍夫小組的戰機換發改裝,一邊通過飛行來恢複狀態、磨礪身手,準備在即將爆發的東方戰爭中發揮頭號王牌的強大威懾力。


    在冰雪覆蓋的西伯利亞內陸準備參戰,戰局的發展,並沒有讓他等待太久。(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戰長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龍戰長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