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道理入木三分,在政治界摸爬滾打多少年的總統閣下,會議場上也不需要說那些冠冕堂皇的空話。(..tw無彈窗廣告)£頂£點£小£說,w◆ww..c●om


    如果打個比方,現在的美利堅合眾國,就像一家資產雄厚、放貸泛濫的銀行,不僅能夠動用本身資本,還可以用威望和聲譽挾裹債權人、債務人一起戰隊,回擊其他經濟實體的強勢挑戰;然而這種聯盟,並非沒有一點代價,仆從國本身實力弱小,卻並不是傻子,如果帶頭大哥不能證明自己有贏得這場戰爭的實力,那還有什麽必要為其赴湯蹈火,和實力日漸增長的東方國家集團對抗?


    有沒有實力,空口白話往日也許管用,戰爭時期一切都是憑拳頭說話,繼陸、空力量挫敗之後,倘若製霸全球的u.s.navy也不堪大用,這就絕不是一場軍事上的失利,而會撼動合眾國的大廈根基,這可決不是在危言聳聽。


    倘若戰況失利,常規力量一旦成為笑談,難道還能用核武去凝聚人心不成?


    當然不行,看似毀滅一切的核武器,實戰效能卻差的沒邊,誰都知道“發射架上的戰略導彈才最有威懾力”,就是這麽個意思。


    總而言之,戰爭的巨輪一路前行,對合眾國而言,要想穩住陣腳,就必然要求一場足以穩定人心、振奮士氣的勝利。


    既然放眼全世界,其他兩個方向的戰局都處於膠著狀態,合眾國既沒有能力在西歐、中東發起大規模進攻,更不能保證陸上攻勢一定能取勝(從前一階段的戰況來看。這簡直就是不可能)。作為美軍全球部署的主體與基石。美國海軍必須擔負起這一艱難職責,主動出擊打贏一場戰鬥!


    天下大勢如此,一場閉門商談的聯席會議,持續了很長時間才告結束。


    身為美軍三軍總司令,戰爭非常時期也擁有超出一般情況的控製權,其實就在這場會議召開之前,太平洋司令部下轄的第三、第七艦隊就已經開始行動,向浩瀚大洋深處派出航母戰鬥群。準備實施一場意在邀戰的遠海攻擊行動。


    “先斬後奏”,或者說就是走一走程序,就在形式上的決議尚未作出之時,u.s.navy的矛頭已經指向萬裏之外的勘察加半島,把將軍和參謀們集合起來商討,其實也不過是總統閣下尋求支持、統一意見的步驟而已,真正的較量已是艦載弦上,很快就會在太平洋上掀起一場巨大風暴。.tw[]


    暴風雨即將來臨,麵對美軍的遠洋布陣,來自大洋彼岸的應對也十分迅速。


    天光漸亮。透過漫天烏雲,一大片灰蒙蒙的蒼茫天際之下。冰封的遠東海岸線近旁,接近薩哈林島的開闊海麵上,“吱嘎吱嘎”的連片碎裂聲正四下播散。


    寒冬時節,結冰不久的海麵上,一艘通體黑色、水線以下暗紅的大型破冰船正在全力運行,沉重身軀向前開進,艦首衝撞厚厚的海麵冰層,高高昂起,又隨著一大片厚冰崩裂的“哢哢”聲低落下來,身後留下一大片浮冰飄散的寬闊水道,寬度總在百米以上。


    自從進入冬季以來,每天派出破冰船巡曳韃靼海峽,在接近尼古拉耶夫斯克港的北方水道破冰前行,疏通水道的工作持續不斷,既是為了通過衛星偵察迷惑、麻痹美國人的神經,另一方麵,就在最近兩天,靠泊在蘇維埃港的紅海軍太平洋艦隊一部也將會從此穿行,借薩哈林島的屏護一路北上,進入尚未被大片冰層覆蓋的鄂霍次克海,然後越過千島島鏈進入浩瀚無垠的太平洋。


    就在三四天前,接到克格勃機構發來的重要情報,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兩支航母戰鬥群離港、前往大洋深處,紅色帝國的海上戰爭機器就迅速運轉起來,一支由1164型導彈巡洋艦“塔吉克”號擔任領艦、編成有型“瓦良格”號重型載機巡洋艦和幾艘護航艦艇的編隊很快離港,沿著疏通的韃靼海峽一路北上。


    水麵艦艇部隊的出擊,看上去聲勢浩大,在廣袤無垠的遠東卻隻是一抹小小的波瀾。


    就在伊爾庫茨克進行的一場秘密作戰會議之後,根據“戰役推演”結果修訂了紅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作戰方略,麵對美國海軍的遠洋動作,包括“第比利斯”、“瓦良格”號在內的大批作戰艦艇就陸續進入了一等戰備狀態,在接到艦隊司令部命令後陸續出港,在北太平洋展開部署。


    其中,先前與姊妹艦“第比利斯”號一同駐泊在蘇維埃港的“瓦良格”號,在加注艦用燃油、補充各類物資後先期離開,沿航路通暢的韃靼海峽進入鄂霍次克海,在這裏與尼古拉耶夫斯克駛來的護衛戰艦匯合。


    在鄂霍次克海上匯合,與“瓦良格”號一同編組為海空戰鬥群的艦艇,是來自尼古拉耶夫斯克港的紅海軍第36水麵作戰師,包括1164型導彈巡洋艦“烏克蘭”號、型導彈巡洋艦“塔什幹”號與“塔林”號,956型導彈驅逐艦“暴風”號與“敏捷”號;此外,還有新近返航、短暫休整後再次出動的紅海軍第44反潛作戰旅,包括“特裏布茨海軍上將”、“薩波什尼科夫元帥”、“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潘捷列耶夫海軍上將”等四艘1155型大型反潛艦。


    出港後一路向東,在預定匯合海域展開反潛巡邏,迎接重型載機巡洋艦的這一支艦艇編隊中,還包括155型油水補給艦“伊萬*布波諾夫”號,以及艦隊補給核心,滿載排水量接近四萬噸的1833型綜合補給艦“別烈津河”號。


    水麵艦艇陣容強大,海麵下的一艘艘攻擊型核潛艇,自然也很快各自就位。


    在預定海域完成匯合,擔任護航任務的“塔吉克”號及其餘艦艇一一折返,以“烏克蘭”號作為旗艦組織起來的紅海軍第二海空戰鬥群一路向東,越過千島群島進入太平洋。


    和姊妹艦“瓦良格”號相比,型“第比利斯”號的情況稍微複雜一些。


    由於建成年代相對較早,不論設計、還是使用維護都是一種探索般的存在,“第比利斯”這艘紅色帝國的首艘全甲板重型載機巡洋艦最近一直被主機的不良狀態困擾,雖然保持正常航行沒有問題,機組輸出功率卻受到限製,經過理論計算,最大航速大概隻能保持在二十四節以下。


    大戰在即,駐泊地蘇維埃港顯然不具備維修條件,“第比利斯”號隻能進行了一些保養維護工作後離開錨地,同樣一路沿韃靼海峽北上。


    兩艘重型載機巡洋艦,一前一後,都選擇迂回曲折的北方水道進入太平洋。


    雖然相關保密工作十分嚴格,但是美國人卻對此一清二楚,不需要搞情報偵察,因為就在遠東戰爭爆發以後,在仆從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協助下,俄國艦隊進出主要母港的幾條天然水道幾乎都被截斷。


    對紅海軍太平洋艦隊來說,南方的朝鮮海峽兩邊是日本、韓國,通行條件十分險峻,基本上就是一條死路。


    再往北一些,津輕海峽和宗穀海峽都緊鄰日本國土,原本就在敵對方的控製之下,雖然經過前一階段的戰鬥,北海道空防洞開、海自的水麵艦艇也吃夠了空射反艦導彈的苦頭,損失慘重的jasdf、jmsdf已經沒了還手之力,狡猾的美國人卻指派海上自衛隊潛艇、小型艦艇在兩處海峽活動,前後布設了大量水雷,幾乎就把北海道西岸封鎖了一個遍。


    水雷當道,即便派出掃雷艦清理,短時間內這兩條水道也無法通行,紅海軍的戰艦固然無法靠近,被迫往自家海裏扔水雷的日本人卻著實被擺了一道,現在除了一遍遍暗自痛罵之外,也沒什麽辦法可想。


    布雷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就是封鎖水域的一種慣用手段。


    這種行為,好的一方麵是花費少、見效快,對手的戰艦越大、越先進,就越為之忌憚,可以用很少的代價實現遏阻意圖,自身卻幾乎沒有任何損失;但另一方麵,水雷這種東西扔下去容易,撈起來難,打仗時圖爽快布下去是一回事,等到戰爭結束,如何重新啟用這些重要的國際水道,可就成了一個麻煩之極的問題。


    當然了,眼下遠東正打的不可開交,為了把北極熊的戰艦都堵在日本海這個小水灣裏,扔點水雷又算得了什麽?


    戰爭一旦開始,任何規則與底線,都是可以拿來權衡利弊的東西。


    美國人十分清楚,倘若真輸掉這場東西方的全麵較量,那說不得,自己就要從此離開遠東、龜縮到西半球混吃等死,水雷什麽的就隨它去好了,誰愛管誰管,反正不是合眾國要操心的事。


    反過來說,如果能奪得勝利呢?


    既然仗都打贏了,掃雷這種苦差事,自然可以扔給戰敗者去做。(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戰長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陽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陽電並收藏龍戰長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