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上)
十月二十三號,趙向北終於趕了回來,回到了青石街公社。www.tsxsw.COM
但一回來的趙向北,帶著滿身的疲倦、無奈和陰霾,胡子拉茬的,雙眼中盡是血絲。
把方怡和趙幼馨都嚇了一大跳。
方怡說他:“你這個樣子,不是出了什麽大事吧?”
趙向北點頭道:“差一點就是了,我差點回不來了。”
當然,趙向北一回來,就馬上跟陳雨城碰頭。
“四處碰壁,處處被罵個狗血淋頭……你可能想不到,一大半的阻力非公,而是因為私人原因,其他的,正像你說的那樣,碰到的都是一些老頑固,而且你還不能說他們不對,而且我們的新華夏,也正是因為老一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他們從來不缺正氣,但思維模式已經固定。”
原來趙向北也有一個不幸的家庭,或許那不叫不幸,隻能說是命運就是那樣,一個後媽生了幾個兒子,他做老大的隻好出來,以避免家庭氣氛的緊張,家裏麵的相框之中,甚至找不到趙向北的相片。
陳雨城聽得無語,忽然也意識到自己為什麽與趙向北這麽投緣的原因,在電影電視中,後媽往往都是出奇偉大與寬容的,但在現實中,要找到那樣後媽的機率,恐懼也跟買彩票中大獎一樣的可笑。
頓了頓後趙向北又重燃一絲希望:“我已經跟北都那邊寫了信,並通了電話,那邊說,讓你去試試……”
這就是他們的第二方案了,省裏的路走不通,那麽就直接把目光投向北都,但是這條路也不是那麽好走,雖然說那家人的家主是趙向北的舅公,但是就像陳雨城的兩個在國外的舅公一樣,他甚至弄不清舅公是啥概念。
就說陳雨城有一次跟外婆去到外婆的最小妹妹,在青武鄰縣的水秀縣一院當主任醫生的姨婆家時,感覺到的是格外清冷的氣氛,陳雨城真的寧願去一個陌生人家往一晚,都不願意跑到姨婆家去。
這親戚一旦隔遠了,而你家的地位又遠不如他們家的時候,真的是很受歧視的,除了臉皮特別厚,或感覺特遲鈍的人外,誰願意去受那種歧視啊?
或許趙向北比陳雨城的情況好一點,畢竟是算是尚存的較完好的家族,而尚健全的家族的凝聚力當然好於四分五裂的小家族,陳雨城的父係和母係,其實曾經也是有家族的,隻不過已經煙消雲散了,死者已死,活著的都是各奔東西,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為生活而拚命地操勞,站在公正的立場說,人家也真的不欠你什麽,有必要對你那麽熱情?
隻是好也好不了多少,隻從趙向北不敢自己跑去求助,就是一個明證。
而陳雨城又為什麽可以跑去,第一因為他是一個小孩,碰壁了無所謂,難道真把他抓起來?看過一個初中生政治犯嗎?
第二這個趙向北的舅公家的長房獨苗(唯一男孩),就在今年初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病,忽然間全身肌肉萎縮,從一個極調皮活潑的孩子,變得癡癡呆呆的,不停地流口水,見人就傻笑,他舅公家已經拚盡了全力,四處求醫,甚至都請來為核心首長治病的專家為他們這根獨苗進行診治,仍然找不到病因。
是的,就是找不到病因,任此時全國最先進的醫學儀器,檢驗設備、各種診斷手法,都對那根獨苗的怪病束手無策……
其實這個癡呆症多了,全國各地,動不動可以看到某個大齡兒童,被母親牽著一拐一拐地走在某條小路上,而且往往這種病不論花多少錢,都無法確診,所以治療起來就更加地困難,往往都是死馬當活馬醫地來醫治,在後期也幾乎都被迫地求神拜佛,不信都得信一回了。
當然,癡呆症也分很多種,有些是可以治的,隻不過難以治愈的機率大,像趙向北舅公家的獨苗那種突發性的癡呆、加上肌肉萎縮症,其實是非常凶險的,有很大可能性是神經係統、腦部或新陳代謝出現了問題,病因一般比較複雜,不要說是八十年代的華夏,就是後世的美國,都拿這種病頭痛,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出現癡呆兒童學校什麽的,那就是為了長期抗爭而準備的,醫療外社會人道措施。
在信裏與電話中,趙向北是這樣對舅公大人形容陳雨城的:“少年武術家,少年神醫,民間少年針灸大師,專治各種奇病怪病,而且一般人還請不動。”
他舅公現在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了,但腦子還不糊塗:“有這樣的事嗎?向北啊,你不要騙我啊,你有什麽事求我就直說吧。”
趙向北忍淚望青天:“真的,我真的隻是一心為了‘紅兵’的病,才跟您找了那麽一個少年大師,當然我對這個少年大師很熟悉,曾經跟他一起打過獵,經常在一起……絕不是信口胡說啊。”
最終,他說動了舅公,答應給陳雨城一個機會。
而此時,趙的舅公家的長房獨苗呂紅兵,病情已經惡化到大小便都拉到床上,令家人萬分的憂急和頭痛,更別說麵對鄰裏異樣目光時的那種尷尬與憋屈。
但陳雨城卻是更加感到萬分的鬱悶,事到臨頭,還是這麽老套的要用這一手來曲線上書,他這是何苦,又何必呢?
而且從陳雨城的內心來說,他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替一個無關的人治什麽病,他這個觀念可能有點不對,但是他就是這麽一個性格,別人的死活關他什麽事?雖然另一方麵他一手插到國家大事之上,看起來那麽的對世人充滿憐憫和慈悲心腸。
矛盾吧,看起來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陳雨城來說,他覺的一點都不矛盾,雖然他討厭佛家的因果說,可是有時候他不得不承認,任何事都多少有些因果的,他不能也不敢輕易插手,某些被注定的報應,雖然表麵上一些人看起來是很無辜的。
這也是陳雨城對於自己的父係、母係家族四分五裂,而沒有什麽怨恨的原因,因為那是大勢,在大勢之下,被犧牲的不僅僅是他陳家與黃家,那也沒有對與錯可言,一切隻能說命運如此,夫複何求?當年他太公老人家當大地主的時候,就應該有到時家破人亡的覺悟啊。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過兩天陳雨城就隻身去北都。
為什麽要過兩天,是陳雨城要求的,這兩天裏他要安排一些事。
首先就是在趙向北麵前,為舅舅黃建國求了個情:“他在供銷社受排齊,現在都被擠到山角落裏去了,我希望你能幫他一下,把他調到公社的街上來,當然他不是當官的料,我不求你給他什麽官當,隻求你在青石街的時候,幫我盯住他、壓住他,最後他還是要走個體經營這條路的,隻不過現在還不到時候。”
趙向北直皺眉頭,這是要他去插手供銷社的事務?雖然隻是小小地調動個地方,但要知道有多少個人盯住那幾個街上的崗位?
當然,這事對於趙向北來說,真的不難,一句話的事情,供銷社的主任還敢不聽不成?
他指頭指著陳雨城的鼻子道:“你還跟我討價還價?好像那個事情是你弄出來的,不是我好吧?”
“但如果成,最後得利的肯定是你而不是我。”陳雨城笑嬉嬉地一點都不怕趙書記的橫眉瞪眼。
“什麽得利不得利的,好像我為公做點事,就是為了得利?”
“拉倒吧書記大人,什麽叫當仁不讓你懂嗎?該不謙虛的時候,你就不能謙虛,當然,你本虛偽。”
趙向北氣糊塗了:“你是第一個敢說我虛偽的人!好啊,小子你給我記住!”
陳雨城淡定地反問:“難道不是嗎?”
“不說了,你還有什麽要說情走後門的?”
“沒有了,我可不是那樣貪得無厭的人。”
“去去,你不是貪得無厭,而是陰險狡詐之極,小孩中的敗類……”
一旁的方怡聽不下去了,趕緊走:“老趙,我出去了啊。”
十月二十三號,趙向北終於趕了回來,回到了青石街公社。www.tsxsw.COM
但一回來的趙向北,帶著滿身的疲倦、無奈和陰霾,胡子拉茬的,雙眼中盡是血絲。
把方怡和趙幼馨都嚇了一大跳。
方怡說他:“你這個樣子,不是出了什麽大事吧?”
趙向北點頭道:“差一點就是了,我差點回不來了。”
當然,趙向北一回來,就馬上跟陳雨城碰頭。
“四處碰壁,處處被罵個狗血淋頭……你可能想不到,一大半的阻力非公,而是因為私人原因,其他的,正像你說的那樣,碰到的都是一些老頑固,而且你還不能說他們不對,而且我們的新華夏,也正是因為老一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他們從來不缺正氣,但思維模式已經固定。”
原來趙向北也有一個不幸的家庭,或許那不叫不幸,隻能說是命運就是那樣,一個後媽生了幾個兒子,他做老大的隻好出來,以避免家庭氣氛的緊張,家裏麵的相框之中,甚至找不到趙向北的相片。
陳雨城聽得無語,忽然也意識到自己為什麽與趙向北這麽投緣的原因,在電影電視中,後媽往往都是出奇偉大與寬容的,但在現實中,要找到那樣後媽的機率,恐懼也跟買彩票中大獎一樣的可笑。
頓了頓後趙向北又重燃一絲希望:“我已經跟北都那邊寫了信,並通了電話,那邊說,讓你去試試……”
這就是他們的第二方案了,省裏的路走不通,那麽就直接把目光投向北都,但是這條路也不是那麽好走,雖然說那家人的家主是趙向北的舅公,但是就像陳雨城的兩個在國外的舅公一樣,他甚至弄不清舅公是啥概念。
就說陳雨城有一次跟外婆去到外婆的最小妹妹,在青武鄰縣的水秀縣一院當主任醫生的姨婆家時,感覺到的是格外清冷的氣氛,陳雨城真的寧願去一個陌生人家往一晚,都不願意跑到姨婆家去。
這親戚一旦隔遠了,而你家的地位又遠不如他們家的時候,真的是很受歧視的,除了臉皮特別厚,或感覺特遲鈍的人外,誰願意去受那種歧視啊?
或許趙向北比陳雨城的情況好一點,畢竟是算是尚存的較完好的家族,而尚健全的家族的凝聚力當然好於四分五裂的小家族,陳雨城的父係和母係,其實曾經也是有家族的,隻不過已經煙消雲散了,死者已死,活著的都是各奔東西,人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為生活而拚命地操勞,站在公正的立場說,人家也真的不欠你什麽,有必要對你那麽熱情?
隻是好也好不了多少,隻從趙向北不敢自己跑去求助,就是一個明證。
而陳雨城又為什麽可以跑去,第一因為他是一個小孩,碰壁了無所謂,難道真把他抓起來?看過一個初中生政治犯嗎?
第二這個趙向北的舅公家的長房獨苗(唯一男孩),就在今年初患上了一種奇怪的病,忽然間全身肌肉萎縮,從一個極調皮活潑的孩子,變得癡癡呆呆的,不停地流口水,見人就傻笑,他舅公家已經拚盡了全力,四處求醫,甚至都請來為核心首長治病的專家為他們這根獨苗進行診治,仍然找不到病因。
是的,就是找不到病因,任此時全國最先進的醫學儀器,檢驗設備、各種診斷手法,都對那根獨苗的怪病束手無策……
其實這個癡呆症多了,全國各地,動不動可以看到某個大齡兒童,被母親牽著一拐一拐地走在某條小路上,而且往往這種病不論花多少錢,都無法確診,所以治療起來就更加地困難,往往都是死馬當活馬醫地來醫治,在後期也幾乎都被迫地求神拜佛,不信都得信一回了。
當然,癡呆症也分很多種,有些是可以治的,隻不過難以治愈的機率大,像趙向北舅公家的獨苗那種突發性的癡呆、加上肌肉萎縮症,其實是非常凶險的,有很大可能性是神經係統、腦部或新陳代謝出現了問題,病因一般比較複雜,不要說是八十年代的華夏,就是後世的美國,都拿這種病頭痛,不然的話,也不可能出現癡呆兒童學校什麽的,那就是為了長期抗爭而準備的,醫療外社會人道措施。
在信裏與電話中,趙向北是這樣對舅公大人形容陳雨城的:“少年武術家,少年神醫,民間少年針灸大師,專治各種奇病怪病,而且一般人還請不動。”
他舅公現在雖然已經退居二線了,但腦子還不糊塗:“有這樣的事嗎?向北啊,你不要騙我啊,你有什麽事求我就直說吧。”
趙向北忍淚望青天:“真的,我真的隻是一心為了‘紅兵’的病,才跟您找了那麽一個少年大師,當然我對這個少年大師很熟悉,曾經跟他一起打過獵,經常在一起……絕不是信口胡說啊。”
最終,他說動了舅公,答應給陳雨城一個機會。
而此時,趙的舅公家的長房獨苗呂紅兵,病情已經惡化到大小便都拉到床上,令家人萬分的憂急和頭痛,更別說麵對鄰裏異樣目光時的那種尷尬與憋屈。
但陳雨城卻是更加感到萬分的鬱悶,事到臨頭,還是這麽老套的要用這一手來曲線上書,他這是何苦,又何必呢?
而且從陳雨城的內心來說,他最不喜歡的事情,就是替一個無關的人治什麽病,他這個觀念可能有點不對,但是他就是這麽一個性格,別人的死活關他什麽事?雖然另一方麵他一手插到國家大事之上,看起來那麽的對世人充滿憐憫和慈悲心腸。
矛盾吧,看起來是非常矛盾的,但對於陳雨城來說,他覺的一點都不矛盾,雖然他討厭佛家的因果說,可是有時候他不得不承認,任何事都多少有些因果的,他不能也不敢輕易插手,某些被注定的報應,雖然表麵上一些人看起來是很無辜的。
這也是陳雨城對於自己的父係、母係家族四分五裂,而沒有什麽怨恨的原因,因為那是大勢,在大勢之下,被犧牲的不僅僅是他陳家與黃家,那也沒有對與錯可言,一切隻能說命運如此,夫複何求?當年他太公老人家當大地主的時候,就應該有到時家破人亡的覺悟啊。
事情就這麽定下來,過兩天陳雨城就隻身去北都。
為什麽要過兩天,是陳雨城要求的,這兩天裏他要安排一些事。
首先就是在趙向北麵前,為舅舅黃建國求了個情:“他在供銷社受排齊,現在都被擠到山角落裏去了,我希望你能幫他一下,把他調到公社的街上來,當然他不是當官的料,我不求你給他什麽官當,隻求你在青石街的時候,幫我盯住他、壓住他,最後他還是要走個體經營這條路的,隻不過現在還不到時候。”
趙向北直皺眉頭,這是要他去插手供銷社的事務?雖然隻是小小地調動個地方,但要知道有多少個人盯住那幾個街上的崗位?
當然,這事對於趙向北來說,真的不難,一句話的事情,供銷社的主任還敢不聽不成?
他指頭指著陳雨城的鼻子道:“你還跟我討價還價?好像那個事情是你弄出來的,不是我好吧?”
“但如果成,最後得利的肯定是你而不是我。”陳雨城笑嬉嬉地一點都不怕趙書記的橫眉瞪眼。
“什麽得利不得利的,好像我為公做點事,就是為了得利?”
“拉倒吧書記大人,什麽叫當仁不讓你懂嗎?該不謙虛的時候,你就不能謙虛,當然,你本虛偽。”
趙向北氣糊塗了:“你是第一個敢說我虛偽的人!好啊,小子你給我記住!”
陳雨城淡定地反問:“難道不是嗎?”
“不說了,你還有什麽要說情走後門的?”
“沒有了,我可不是那樣貪得無厭的人。”
“去去,你不是貪得無厭,而是陰險狡詐之極,小孩中的敗類……”
一旁的方怡聽不下去了,趕緊走:“老趙,我出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