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李淵下令大舉進攻,這一仗幾乎沒有什麽懸念,至翌日,唐軍輕而易舉拿下長安。
“勿犯七廟、代王、宗室,違者誅三族。”終究是打著‘匡扶社稷’的名號,李淵進長安城之前吩咐左右三軍的同時又叮囑李建成和李世民封存宮廷府庫,收取隋朝的檔案圖籍,最後他嚴下軍令,“禁止燒殺擄掠長安民眾,違令者斬。”
自太原一路行來,唐軍的軍規還是相當嚴明的。雖然後期加入了一些盜匪之類的小股義軍,但在李氏父子的精心調教下,也都向著正規軍的方向發展。所以,李淵的命令一出,原來還人心慌亂的長安一片安寧,唐軍所過之處未有任何燒殺搶奪、哭泣吵鬧之聲。
唐大軍很快的控製住了大興宮和長安城各處。
但李淵,並沒有直接前往大興宮,而是一身素服走向李氏陵墓方向。
跟隨在他身後的是一具潔白的棺槨,最前方抬棺的是李建成、李世民,緊隨其後的是雪主、柴紹,再往後是劉弘基、段誌玄……足有30人之多。
潔白的棺槨之後,是由8名將士抬著的一具楠木棺槨,那裏麵是智雲,隻有一個頭……緊隨其後的是早已虛弱不堪的萬姨娘,由薛姨娘和鄭盈盈一左一右的攙扶著……
“聽說唐國公此番攻打長安是為了安葬他的夫人。”
“曾經雀屏中選的東床快婿,和竇夫人定有著不一般的感情。為了讓竇夫人入葬祖陵,他不惜一路從太原殺回長安,驅散了那些包圍著長安的一眾大、小土匪。”
“陰將軍也太陰毒了些,不但挖了唐國公家族祖墳,更是殺了唐國公的兒子,居然還騙我們說唐國公是謀反來著。”
“唐國公是太原的屏障,如今他歸了長安,有他守著長安,我們也就心定了……”
沿途,都是自發為竇氏戴孝的民眾,他們其中有的是李家、竇家曾經的仆人,有的是曾經受過竇氏、李淵幫助的人,還有的是感念於竇氏、李淵的故事……
送葬的隊伍一路行來,到得李氏陵墓的時候,已是酉時時分。
呼嘯的北風狂卷著雪花,吹打在每一上人的臉上。
所有的人驚悸的瞪著眼前的一切。
有的墓碑被生生斬斷,有的墓碑歪七豎八,有的墓被挖空,有的墓中棺槨大開……李氏陵墓一片狼藉、零亂不堪……
李淵痛苦的大叫一聲跪倒在陵前。
不敢放下棺槨,李建成、李楊民等人就那般抬著棺槨亦是長跪在雪地上。所有人的淚就那般無聲的流著。
“不孝子孫叔德……前來贖罪!”
李淵跪在雪地中痛苦的低吼著,接著他用雙手一點一點的扒著地上的雪,然後扒開雪下的凍土層,因了凍土層的堅韌,他的雙手皆磨出了鮮血,遍染被他刨開的雪、泥。
當挖出一個不大不小的坑之後,李淵從腰間拔出彎刀,卷起衣袖,活生生從胳膊上剜下一塊肉來埋在了坑中。
“不孝子孫叔德在此發下血誓,不尋回列祖列宗的遺骸以慰列祖列宗的天上之靈,死不入葬祖陵,一生被祖宗拋棄,從此淪落成孤魂野鬼。”
百善孝為先,李淵萬沒想到自己的起義會禍及到列祖列宗的頭上,如今他內心的怨、恨、悔隻怕誰也說不清楚。隻是事到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輕歎一聲,我抱著承乾來到李淵麵前,“爹,讓娘入土為安吧。”
看著承乾,李淵的神情由憤怒、自責、痛苦變做憐惜、疼愛,他伸手抱過承乾,對承乾說道:“乾兒,你看,這就是我李家的列祖列宗,但今天……都被爺爺給毀了。爺爺是李家的大罪人……”
快滿半歲的承乾似乎也感覺到了李淵的悲傷,他伸出柔軟的小手抓向李淵的眼睛,然後在上輕輕的捏著,最後好奇的將李淵的眼淚送到自己的口中嚐試,接著他的小嘴癟了起來。
隻當承乾也難受,李淵更是抱著承乾痛哭失聲。
李淵的舉動嚇著了承乾,亦是嚎啕大哭起來。
抱頭痛哭的祖孫二人更是渲染了這裏的氣氛,所有的人禁不住淚如雨下。
哭得久了,吸進太多寒風的承乾止不住的咳嗽,終於引起李淵的注意,這才知道承乾也許受涼了。他急忙替承乾戴上鬥篷,“乖孫,乖孫,不哭了,我們爺倆不哭了,看爺爺來為我們李家的列祖列宗報仇。”
語畢,李淵緩緩起身,吩咐道:“建成、二郎,請你們的母親安息。”
很快,陵墓被將士們重新整理一新,竇氏安然入葬。
看著聳起的新墳,李淵歎道:“伊人,你且先行一步,到列祖列宗麵前替為夫請罪,它日,為夫定來陪你。”
將承乾遞到李世民懷中,李淵的目光突地變得淩厲之極,轉頭喝道:“將陰世師帶上來。”
想當年,刑部尚書衛文升在抵禦楊玄感叛亂的時候,為了讓楊玄感後悔,衛文升將楊玄感之父越王楊素的墓掘開,並焚燒楊素骸骨以示眾……和今天陰世師挖了李家的祖墳是何其的相似。
我想,陰世師想出如此狠毒的招應該是衛文升的主意,如果衛文升在此仗中未有戰死,今天他也將受到李淵的嚴懲。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奈何陰某不得天助,不能親手殺了你這個枉為皇親國戚的人。”
直到此時,陰世師都相當的有骨氣。雖然直挺挺的跪在李淵麵前,但臉上未有一絲害怕的神情。
“亂臣賊子?你怎麽就知道老夫是亂臣賊子?沿路行來,路上的人所言你不是沒有聽見……長安的一眾百姓,有誰認為老夫是亂臣賊子?”
輕蔑的吐了一口口水,陰世師語氣中充滿了痛恨,“不過一幫愚昧無知的蠢笨之人。”
‘嗬嗬’笑了兩聲,李淵說道:“原來長安城的民眾在陰將軍的眼中不過是蠢笨之人……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陰將軍,直到今時今日,你還沒有找到你失敗的原因麽?”
被李淵問住,陰世師翕合著嘴說不出話來。隻聽李淵又道:“你行事太過武斷,不計後果。更犯了民間之大忌。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你做出挖人家祖墳的事來,是一方大吏該做的事麽?是一方大吏做得出來的事麽?你此舉……就算老夫不找你算帳,卻已寒了天下人的心了。”
“別把自己說得如此清高,它日,你李淵一樣會做出挖我陰家祖墳的事。”
‘嘖嘖’兩聲,李淵不停的搖頭,“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古來有之,但老夫從來沒有想到會出現在你身上。如果老夫真挖了你陰家的祖墳,豈不和你這陰險、卑鄙、無知的小人一般無二?老夫偏偏不如你的意,不但不會挖你陰家的祖墳,還會善待你陰家的一眾九族。”
“你會這麽好?”
“不。老夫當然不會這麽好。因為老夫雖然讓他們活著,但卻要他們生不如死。”眼見陰世師顫抖著胡須,憤懣得說不出一句話,李淵的話處處帶著火上澆油。“老夫要將你陰家的九族全部滅成奴籍,從此你陰家再也沒有出頭之日,生生世世永遠受著世人的奴役。今日你到了黃泉,你陰家的列祖列宗都不會放過你,有的隻會是怨、是恨。”
突地擺脫左右的挾製,陰世師站了起來,吼道:“李淵,你好狠。有本事衝著我一人來。”
狠狠的踹了陰世師一腳,將陰世師重新踹得跪在地上,李淵冷聲問道:“你當初怎麽就沒想著衝著老夫一人來?你怎麽就衝著老夫的列祖列宗而去?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哦,對了,在陰將軍無顏去見你陰家的列祖列宗之前,老夫還要告訴陰將軍一件事……先前那些和陰將軍全力合作抵禦老夫的人,除卻那幾個領頭的人外,其餘的老夫都會放他們一條生路,你說,老夫此為是不是以德報怨、以德服人?”
整具身子頹喪的倒在雪地上,陰世師陰陰的笑著,“敗了、敗了,敗給一個偽君子嘍……陛下啊陛下,您好好看看啊,這就是你所謂的忠臣賢臣,這就是您的好表兄啊。”
大手一擺,李淵冷冷說道:“挫骨揚灰,祭我列祖列宗。”
太過慘不忍睹……李世民伸手捂住承乾的眼睛。隻聽李淵繼續吩咐,“智雲暫時存放在家廟,待尋回屍身後,再行安葬。”
翌日。
一如李淵所言,他隻以‘貪婪苛酷、抗拒義師’的罪名將幾個領頭抵抗他的人斬首,其餘那些抵禦的將士皆不受牽連,對朝中百官亦是安撫有加。
長安城並沒有因為李淵的入駐而顯得慌亂,反倒是多了一份祥和。
李淵這個時候要想奪得天下很容易,但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不管哪朝哪代,篡位奪權的人都必須遵循一個潛規則━━禪讓。
一如曹丕因漢獻帝‘禪讓’而建‘魏’,一如隋文帝楊堅亦是因他的外孫‘禪讓’而建‘隋’……
楊廣氣數雖然將盡,但好歹他是正統的天子,即便他的威信蕩然無存,但仍舊有一批忠心於大隋的老臣子,要想取得這批老臣子的信任就必須走正統的路。再加上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有太多的義軍、義師割地稱王,如果李淵此時稱帝,那些義軍義師必然會聯合起來攻打李淵。
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狡猾的李淵不想做那個出頭鳥,他在等,等一紙‘禪讓詔書’以做到名正言順。
所以,李淵並沒有像多數人所期待的那樣入住大興宮,而是親自將代王楊侑從東宮迎到了大興宮。而李淵自己卻住進了坐落於長安城外的‘長樂宮’以示君臣之別。
------題外話------
謝謝dorisliu62、lvwsbb、jian03、fengyuegui的票票!
謝謝一如既往支持《夫子》的朋友,希望越來越有了啊啊啊!
話說如今我每天都待在道館中,痛苦的渡過每一分、每一秒,我熱切的期待著柔軟的床給我痛苦不堪的痛按按摩……555……真的累死鳥……這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我期待這見鬼的集訓早些結束!
“勿犯七廟、代王、宗室,違者誅三族。”終究是打著‘匡扶社稷’的名號,李淵進長安城之前吩咐左右三軍的同時又叮囑李建成和李世民封存宮廷府庫,收取隋朝的檔案圖籍,最後他嚴下軍令,“禁止燒殺擄掠長安民眾,違令者斬。”
自太原一路行來,唐軍的軍規還是相當嚴明的。雖然後期加入了一些盜匪之類的小股義軍,但在李氏父子的精心調教下,也都向著正規軍的方向發展。所以,李淵的命令一出,原來還人心慌亂的長安一片安寧,唐軍所過之處未有任何燒殺搶奪、哭泣吵鬧之聲。
唐大軍很快的控製住了大興宮和長安城各處。
但李淵,並沒有直接前往大興宮,而是一身素服走向李氏陵墓方向。
跟隨在他身後的是一具潔白的棺槨,最前方抬棺的是李建成、李世民,緊隨其後的是雪主、柴紹,再往後是劉弘基、段誌玄……足有30人之多。
潔白的棺槨之後,是由8名將士抬著的一具楠木棺槨,那裏麵是智雲,隻有一個頭……緊隨其後的是早已虛弱不堪的萬姨娘,由薛姨娘和鄭盈盈一左一右的攙扶著……
“聽說唐國公此番攻打長安是為了安葬他的夫人。”
“曾經雀屏中選的東床快婿,和竇夫人定有著不一般的感情。為了讓竇夫人入葬祖陵,他不惜一路從太原殺回長安,驅散了那些包圍著長安的一眾大、小土匪。”
“陰將軍也太陰毒了些,不但挖了唐國公家族祖墳,更是殺了唐國公的兒子,居然還騙我們說唐國公是謀反來著。”
“唐國公是太原的屏障,如今他歸了長安,有他守著長安,我們也就心定了……”
沿途,都是自發為竇氏戴孝的民眾,他們其中有的是李家、竇家曾經的仆人,有的是曾經受過竇氏、李淵幫助的人,還有的是感念於竇氏、李淵的故事……
送葬的隊伍一路行來,到得李氏陵墓的時候,已是酉時時分。
呼嘯的北風狂卷著雪花,吹打在每一上人的臉上。
所有的人驚悸的瞪著眼前的一切。
有的墓碑被生生斬斷,有的墓碑歪七豎八,有的墓被挖空,有的墓中棺槨大開……李氏陵墓一片狼藉、零亂不堪……
李淵痛苦的大叫一聲跪倒在陵前。
不敢放下棺槨,李建成、李楊民等人就那般抬著棺槨亦是長跪在雪地上。所有人的淚就那般無聲的流著。
“不孝子孫叔德……前來贖罪!”
李淵跪在雪地中痛苦的低吼著,接著他用雙手一點一點的扒著地上的雪,然後扒開雪下的凍土層,因了凍土層的堅韌,他的雙手皆磨出了鮮血,遍染被他刨開的雪、泥。
當挖出一個不大不小的坑之後,李淵從腰間拔出彎刀,卷起衣袖,活生生從胳膊上剜下一塊肉來埋在了坑中。
“不孝子孫叔德在此發下血誓,不尋回列祖列宗的遺骸以慰列祖列宗的天上之靈,死不入葬祖陵,一生被祖宗拋棄,從此淪落成孤魂野鬼。”
百善孝為先,李淵萬沒想到自己的起義會禍及到列祖列宗的頭上,如今他內心的怨、恨、悔隻怕誰也說不清楚。隻是事到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輕歎一聲,我抱著承乾來到李淵麵前,“爹,讓娘入土為安吧。”
看著承乾,李淵的神情由憤怒、自責、痛苦變做憐惜、疼愛,他伸手抱過承乾,對承乾說道:“乾兒,你看,這就是我李家的列祖列宗,但今天……都被爺爺給毀了。爺爺是李家的大罪人……”
快滿半歲的承乾似乎也感覺到了李淵的悲傷,他伸出柔軟的小手抓向李淵的眼睛,然後在上輕輕的捏著,最後好奇的將李淵的眼淚送到自己的口中嚐試,接著他的小嘴癟了起來。
隻當承乾也難受,李淵更是抱著承乾痛哭失聲。
李淵的舉動嚇著了承乾,亦是嚎啕大哭起來。
抱頭痛哭的祖孫二人更是渲染了這裏的氣氛,所有的人禁不住淚如雨下。
哭得久了,吸進太多寒風的承乾止不住的咳嗽,終於引起李淵的注意,這才知道承乾也許受涼了。他急忙替承乾戴上鬥篷,“乖孫,乖孫,不哭了,我們爺倆不哭了,看爺爺來為我們李家的列祖列宗報仇。”
語畢,李淵緩緩起身,吩咐道:“建成、二郎,請你們的母親安息。”
很快,陵墓被將士們重新整理一新,竇氏安然入葬。
看著聳起的新墳,李淵歎道:“伊人,你且先行一步,到列祖列宗麵前替為夫請罪,它日,為夫定來陪你。”
將承乾遞到李世民懷中,李淵的目光突地變得淩厲之極,轉頭喝道:“將陰世師帶上來。”
想當年,刑部尚書衛文升在抵禦楊玄感叛亂的時候,為了讓楊玄感後悔,衛文升將楊玄感之父越王楊素的墓掘開,並焚燒楊素骸骨以示眾……和今天陰世師挖了李家的祖墳是何其的相似。
我想,陰世師想出如此狠毒的招應該是衛文升的主意,如果衛文升在此仗中未有戰死,今天他也將受到李淵的嚴懲。
“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奈何陰某不得天助,不能親手殺了你這個枉為皇親國戚的人。”
直到此時,陰世師都相當的有骨氣。雖然直挺挺的跪在李淵麵前,但臉上未有一絲害怕的神情。
“亂臣賊子?你怎麽就知道老夫是亂臣賊子?沿路行來,路上的人所言你不是沒有聽見……長安的一眾百姓,有誰認為老夫是亂臣賊子?”
輕蔑的吐了一口口水,陰世師語氣中充滿了痛恨,“不過一幫愚昧無知的蠢笨之人。”
‘嗬嗬’笑了兩聲,李淵說道:“原來長安城的民眾在陰將軍的眼中不過是蠢笨之人……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陰將軍,直到今時今日,你還沒有找到你失敗的原因麽?”
被李淵問住,陰世師翕合著嘴說不出話來。隻聽李淵又道:“你行事太過武斷,不計後果。更犯了民間之大忌。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你做出挖人家祖墳的事來,是一方大吏該做的事麽?是一方大吏做得出來的事麽?你此舉……就算老夫不找你算帳,卻已寒了天下人的心了。”
“別把自己說得如此清高,它日,你李淵一樣會做出挖我陰家祖墳的事。”
‘嘖嘖’兩聲,李淵不停的搖頭,“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古來有之,但老夫從來沒有想到會出現在你身上。如果老夫真挖了你陰家的祖墳,豈不和你這陰險、卑鄙、無知的小人一般無二?老夫偏偏不如你的意,不但不會挖你陰家的祖墳,還會善待你陰家的一眾九族。”
“你會這麽好?”
“不。老夫當然不會這麽好。因為老夫雖然讓他們活著,但卻要他們生不如死。”眼見陰世師顫抖著胡須,憤懣得說不出一句話,李淵的話處處帶著火上澆油。“老夫要將你陰家的九族全部滅成奴籍,從此你陰家再也沒有出頭之日,生生世世永遠受著世人的奴役。今日你到了黃泉,你陰家的列祖列宗都不會放過你,有的隻會是怨、是恨。”
突地擺脫左右的挾製,陰世師站了起來,吼道:“李淵,你好狠。有本事衝著我一人來。”
狠狠的踹了陰世師一腳,將陰世師重新踹得跪在地上,李淵冷聲問道:“你當初怎麽就沒想著衝著老夫一人來?你怎麽就衝著老夫的列祖列宗而去?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哦,對了,在陰將軍無顏去見你陰家的列祖列宗之前,老夫還要告訴陰將軍一件事……先前那些和陰將軍全力合作抵禦老夫的人,除卻那幾個領頭的人外,其餘的老夫都會放他們一條生路,你說,老夫此為是不是以德報怨、以德服人?”
整具身子頹喪的倒在雪地上,陰世師陰陰的笑著,“敗了、敗了,敗給一個偽君子嘍……陛下啊陛下,您好好看看啊,這就是你所謂的忠臣賢臣,這就是您的好表兄啊。”
大手一擺,李淵冷冷說道:“挫骨揚灰,祭我列祖列宗。”
太過慘不忍睹……李世民伸手捂住承乾的眼睛。隻聽李淵繼續吩咐,“智雲暫時存放在家廟,待尋回屍身後,再行安葬。”
翌日。
一如李淵所言,他隻以‘貪婪苛酷、抗拒義師’的罪名將幾個領頭抵抗他的人斬首,其餘那些抵禦的將士皆不受牽連,對朝中百官亦是安撫有加。
長安城並沒有因為李淵的入駐而顯得慌亂,反倒是多了一份祥和。
李淵這個時候要想奪得天下很容易,但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不管哪朝哪代,篡位奪權的人都必須遵循一個潛規則━━禪讓。
一如曹丕因漢獻帝‘禪讓’而建‘魏’,一如隋文帝楊堅亦是因他的外孫‘禪讓’而建‘隋’……
楊廣氣數雖然將盡,但好歹他是正統的天子,即便他的威信蕩然無存,但仍舊有一批忠心於大隋的老臣子,要想取得這批老臣子的信任就必須走正統的路。再加上如今天下四分五裂,有太多的義軍、義師割地稱王,如果李淵此時稱帝,那些義軍義師必然會聯合起來攻打李淵。
知道其中的厲害關係,狡猾的李淵不想做那個出頭鳥,他在等,等一紙‘禪讓詔書’以做到名正言順。
所以,李淵並沒有像多數人所期待的那樣入住大興宮,而是親自將代王楊侑從東宮迎到了大興宮。而李淵自己卻住進了坐落於長安城外的‘長樂宮’以示君臣之別。
------題外話------
謝謝dorisliu62、lvwsbb、jian03、fengyuegui的票票!
謝謝一如既往支持《夫子》的朋友,希望越來越有了啊啊啊!
話說如今我每天都待在道館中,痛苦的渡過每一分、每一秒,我熱切的期待著柔軟的床給我痛苦不堪的痛按按摩……555……真的累死鳥……這真不是人過的日子!
我期待這見鬼的集訓早些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