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人追拿6個人,這陣勢著實嚇人也迫人。


    偏偏的,作為誘餌的我們也不能將‘夏軍’甩得太遠。


    眼見‘夏軍’越來越近,李世民叮囑羅成等人,“你們先走,本王和敬德、無極殿後。”


    羅成‘哧’了一聲,“要走一起走。”


    知道羅成也是倔性子,李世民不再多話,一邊騎馬飛奔,手中的巨闕天箭亦不閑著,‘嗖嗖’飛向緊追不舍的敵兵,但凡沾染巨闕天箭者俱粉骨碎身,屍骨無存。一時間,夏軍中有5、6人斃命。


    震驚於李世民的巨闕天弓之威,夏軍躊躇不前。


    見夏軍不追了,李世民隻好停下手中的天箭,勒住馬,轉身看著夏軍。


    以6人之弱勢笑傲5000之眾,這簡直就是挑釁。


    受不得如此屈辱,那領頭的將軍大喝一聲,“追,射馬。擒得李世民者,賞銀千兩。”


    射人先射馬,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難怪說燕趙之地多將才,這個將軍倒也是個人才。


    隨著那領頭的將軍話音一落,數千夏軍蜂湧而上,箭若流星般向我們撲來。


    一方麵要阻止那些箭傷我們的座騎,一方麵要將追到近前的‘夏軍’斬殺,縱我們6人武功再高也經不起這般圍攻。


    很快,李世民沒有武功的弱點便暴露出來,他的‘什伐赤’屁股上中了一箭,緊接著‘什伐赤’又中了四箭。


    經過長時間的奔跑再加之中了五箭,‘什伐赤’揚蹄長嘶一聲摔倒在地,李世民亦被拋在了地上。


    我不得不棄了自己的馬急急飛身而上,一把抓起李世民扔在了羅成的馬背上,“你們快走,我和尉遲將軍殿後。”


    知道李世民不能出任何危險狀況,羅成不再懲傲性,而是‘駕’了一聲後策馬而去。


    劉弘基、段誌玄一左一右並駕齊驅的為羅成、李世民護駕。


    雖然被扔在羅成的馬背,但李世民瞬時間便從身體不如以前利落的失落中回過神,他一個翻身倒騎在馬上,手中的巨闕天弓也沒有閑著,箭箭射到那些圍攻我的‘夏軍’身上,使得我有空子斬殺一名夏軍,奪得馬兒亦往虎牢關方向飛奔。


    眼見我們的戰馬受傷,那夏軍的領頭將軍更是不打算放過我們,雖然被我們斬殺了數百人,但仍舊不離不棄的繼續追在我們身後。


    很快,便到了秦瓊、程咬金等人設伏的埋伏圈了。


    我們6人方方險險的通過,夏軍的先鋒兵已到。隻到夏軍的先鋒兵過了埋伏圈,秦瓊、程咬金才領著事先埋伏在這裏的人馬從左右兩路衝了過來,將夏軍隊形攔腰斬斷。


    出其不意,萬不想唐軍在這裏設了埋伏,又見首尾相顧不得,夏軍一時間是慌亂無措。


    首戰必勝才能鼓舞士氣。


    所以這一次,這裏的伏兵都是李世民800悍勇中的人。可想而知,以這些悍勇以一擋十之勇,再加上尉遲敬德、羅成等人的凶悍,夏軍追來的5000人便似被砍白菜般的被砍得所剩無幾。


    擺了擺手,李世民說道:“放幾個回去。”


    放回去的是故意讓他們通風報信的,他們為了擺脫竇建德的責斥,定然會鼓吹李世民在這裏設下數萬伏兵,如此一來,不知李世民到底帶了多少人來,竇建德越發不敢輕易出擊了。


    當然知道李世民的用意,秦瓊等人手下留情,留了十數條夏軍的命,讓他們一路屁滾尿流的逃往了夏營的方向。


    虎牢關。


    布兵有序的營地、雄雄燃燒的篝火都預示著徐茂公果然不負所望,將虎牢關布置得風雨不透。


    “好啊,有徐公,如得10萬大軍。使得本王從來不擔心後防。”


    聽著李世民的讚揚,徐茂公輕撫胡須,“王爺之勇才是我李唐之牆,王爺之勇才是真正的10萬大軍。”


    “徐公,自柏壁以來,你追隨本王左右,全心全力、出謀劃策,令本王少走了多少冤枉路……此中原之戰結束,本王決定奏請陛下賜徐公‘李’姓,如何?”


    這個年代,被皇家賜國姓那將是無上的榮耀。


    在一眾人羨慕的驚歎聲中,徐茂公緩緩下拜,“臣才智有限,但忠心無限,定效仿武侯,誓死為我主披荊斬棘。”


    “好。”大手指向一眾兵防設施,李世民的語句無不充溢著豪情壯誌。“進可攻、退可守。利用虎牢關的地理優勢以逸待勞,隻要拖敗竇建德,王世充便是甕中之鱉、手到擒來。”


    隨著李世民語落,‘玄甲軍’皆舉起手臂‘秦王必勝、秦王必勝’的叫喚著。繼而,多時不再傳唱的《破陣樂》再次響在軍營之中。


    眼見李世民和一眾將領狂歡慶祝勝利。我緩緩的走向一處高台,將手中的酒盞放在一邊,取出長簫,細細吹奏。眼前全是我那苦命的麵團兒的影子。


    依李世民愛子如命的個性,麵團兒他定然是不離身的。但此次兵出虎牢關……他的勝算並不是十足十,所以在出征前將麵團兒拜托給了蘭諾伊,留在了青城宮。


    明明知道蘭諾伊會保護好我的麵團兒,但不知為什麽,有楊曼青在那裏,我的心便不會十分的安穩。


    “無極當年一曲《破陣樂》,多少豪情震四方,至今猶在本王耳邊回繞,可如今這首曲子卻旖旎輕柔,大有思鄉、思人的味道。”


    當然,這曲子是母親在世時時常在我耳邊輕唱的搖藍曲啊,當然旖旎備至。


    放下簫,我回首看向李世民的方向,隻見他手把酒壺,手中還抓著兩個酒盞,一笑,來到我身邊撩袍坐下。


    “自柏壁之戰我們分手以來,這中間又發生了這許多的事,本王一直有個疑問。”


    接過他遞過來的酒盞,喝下他倒入酒盞中的美酒,我笑道:“說。”


    “那一日,長安城中,鼓舞《破陣樂》的可是無極?”見我點頭,李世民又問,“可那日,你們的麵具不是黃金戰士的麵具。”


    “黃金戰士一出,天下動蕩不安。我們隻適合出現在夜間,不能在白日出來擾亂民心。所以那一日,我們換了普通的麵具。”


    “原來如此。”李世民說話間,又替我斟了一盞酒,“本王出征之前受人所托,希望虎牢關之戰後無極能夠答應本王的一個不情之請。”


    心中恍惚略過韋尼子的麵容,我不動聲色答道:“但凡關乎天下民生的事,無極定不辱命。”


    “倒也不是民生那般的大事。”


    “那就請秦王不要為難無極。洛陽之戰一解,無極又該回總堂複命去了。”


    輕歎一聲,李世民說道:“來無影、去無蹤。神龍見首不見尾。無極,若哪一日本王生了尋你之心,該如何尋你。”


    “有緣自會相見。”


    “可你我總隻能在戰場上風雨同舟。”


    微愣,我看著李世民,笑道:“秦王的意思是,為了找到無極,不惜發動戰爭嗎?”


    “也許……可能……”


    見他一杯杯的喝著酒不再說話,我知道他此時必然有十分的心事。是以扭過頭,看著山下的夜景,亦是不出聲。


    “無極,韋尼子要見你。”


    唉,你終究是說出這令我為難的話了。我輕緩說道:“好啊。”


    “她說你欠她一個承諾。”


    我斬釘截鐵的回答。“沒有。本尊沒有給她任何承諾。”


    好笑的看著我,李世民調侃說道:“回答得這麽快,顯得你有些心虛啊。莫非你真欠了她什麽?”


    這副神情,什麽意思。壓下心中的好氣好笑,我朗聲說道:“如果要說欠,欠她人情的是秦王。”


    “哦?”


    “雖然她一力陪在韋氏身邊,但她之所以有今天皆因為了救助秦王而起,所以無極不欠她什麽。”


    若有所思的看著我,李世民說道:“如果這樣算的話,確實是本王欠了她一份恩情。”


    那我就不客氣了,也好擺脫那個尼子的糾纏,是以再度朗聲說道:“王爺既然覺得對那個小尼子有所虧欠,那無極便有個不情之請。”


    “小尼子……無極,你這稱呼很是親昵,莫非你對她有點意思,想請本王予你說媒?”


    壓下要噴出口的酒水,我極力摒住心神說道:“秦王爺說玩笑話了,無國哪有家,如今國家動蕩不安,無極哪有成家的心思。”


    “那你的不情之請是……”


    “韋尼子出洛陽,多少是本尊從她那裏‘騙’得東宮令牌的原因。”至於救下韋澤則純屬誤打誤撞,“所以本尊之於她還是有照顧的責任。看在無極屢番幫助王爺的份上,請王爺照顧韋尼子吧,直到幫她找個好人家。”


    “無極為什麽不自己照顧她呢?”


    “堂規甚嚴,由不得她來我霹靂堂中。”眼見李世民煞有介事的盯著我,我深深的作了一揖,又道:“隻有此事,無極拜托王爺了。”


    輕托起我的手,李世民說道:“放心,既然無極開了口,這種小事本王哪有不答應的道理。無極,你這手上戴的是什麽?一如人的膚質般。”


    “霹靂堂至寶━━壁虎罩。”


    “能否給本王瞧瞧。”


    給你瞧。你就會認出我的手了。我不著痕跡的將手抽開,歎聲說道:“為了練就這一身武功,無極的手一如被燒燙傷般的難堪,還是不看的好。”


    “我的王妃為了坐實她失寵的傳言,騙盡天下人,說她毀了容……無極,你不會也是在騙本王?”


    多時平靜如瀾的心又被他的話觸動。感覺到眼角的抽搐,我撇嘴一笑,“難怪,本尊看到的秦王妃以輕紗覆麵……”


    不待我語畢,“好哇”一聲將我未盡的話打斷,我和李世民二人同時往身後聲源處看去……嗬嗬,真是說曹操曹操便到━━韋尼子。


    她怎麽來了?


    ------題外話------


    *^_^*


    今日一不小心看了看傳文日期,我的神,居然快一年了。心中無限感動,謝謝一直以來守著我的人,我們共同長了一歲,見證了這一年的大事、小事、恨事、惱事、喜事。


    群抱,群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長孫皇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馨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馨小花並收藏我的長孫皇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