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秋高氣爽。


    站在船頭,極目遠眺,天水一色,層林盡染,江山如畫。


    “好一幅壯麗河山,瞧那山南海北、看這崇山峻嶺,這是我大唐強國的屏障啊。”


    隨著我語落,魏征又開始了他的時刻說教,“陛下,國家的強盛不在於地勢的險要而在於施行德政。昔日夏桀的都城,東有黃河,西有華山,南有伊闕,北有太行,稱得上固若金湯,可由於他為政不仁,結果被商湯打敗,他亦被流放異域。商紂的國都東有孟門,西有太行,北有恒山,南有黃河,可由於他不施行德政,最後被周武王所滅,他亦落得個自焚的下場……”


    有時我覺得魏征的時刻說教是故意報仇,報那抄了近百份《貞觀律》之仇。更鬱悶的是,因了他抄錄了太多份,如今對《貞觀律》越發朗朗上口了。更是開始了他的時刻說教生涯。隻是此番,他說得也太過火了些。將我方才的豪情壯誌潑了個涼透。不待他語畢,我怒道:“你將朕比夏桀、商紂。”


    聞言,方才還在讚美風景、指點江山的一眾臣子們都吃了一驚,魏征更是跪在了我的麵前,“陛下,微臣不是這個意思。”


    “不是這個意思,那你說夏桀、商紂是何意?”


    眼見著魏征的汗往下滴,本一直欣賞風景的你站出來笑道:“陛下,魏卿的意思是國家的鞏固在於德政而不在於天險。隻有屢行德政才能使得民心安定。正所謂‘人心齊、泰山移’。隻要百姓安定,那他們自然團結一致,隻要他們團結一致,那百姓便是我李唐的屏障,這世上還有什麽屏障比得了人心壘起的屏障堅實呢。”


    看著一眾忐忑不安的臣子,我也不想掃了今天乘船出遊的興,是以看著跪著的魏征問道:“魏卿,皇後所言是你的意思嗎?”


    “正是,微臣正是這個意思。隻是微臣嘴拙,不知道如何表達。”


    我輕‘嗯’一聲,“起來罷,以後說事的時候說清楚些,免得朕冤枉了你。”


    “謝陛下。”


    見魏征抹汗,你和顏一笑,又道:“其實,臣妾一直為陛下有魏卿這般的賢臣而感到驕傲。”


    “怎麽說?”


    “陛下請想,如果碰到昏庸無道的君王,像魏卿這樣的諫臣也不知死了多少次了,然而魏卿現在仍舊能夠佇立在朝堂之上,不正是顯示了陛下是英明之主。君明則臣賢,臣妾能不為陛下有這樣的賢臣而驕傲?”


    皇後,我豈有不懂你的意思,你所言無非是想說自古以來,明君、賢臣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輕摟過你一旁,我看向魏征,“魏卿,你有一個這般善解人意的皇後,可謂你的幸事啊。”


    當然也明白你話中的深意,魏征很是恭敬的深深一揖,說道:“皇後娘娘的迂回之策,是微臣一直學不來的。微臣汗顏。”


    一直,哼,一輩子也學不來。


    我思緒間,你笑道:“魏卿過講了。本宮之所以知曉魏卿之忠心,是因為本宮聽說過一句話。”


    “什麽話?”我的臣子似乎都被你的話吸引,不知不覺異口同聲的問。


    “民族將興必有禎祥。”


    因了你斬釘截鐵的一句話,禦船上所有的人都震動得不輕。


    “魏卿每每冒死進諫正是民族將興的禎祥之兆。所以,本宮也是仗著魏卿是禎祥之兆才敢每每在陛下麵前行規諫之語,之於敢正麵規諫的魏卿而言,本宮卻是比不了的,是以,魏卿過講了。”


    這話說得,不但我和魏征心裏舒服,隻怕這一眾陪同的人心裏都舒服之極。即給了天子麵子,也給了臣子麵子。‘哈哈’一笑,我說道:“皇後謙虛了,魏卿雖然敢於正麵直諫,可若不是皇後善加開解,朕險些幾番誤會了良臣。皇後的功勞比之魏卿有過之而無不及。朕內有長孫皇後,外有魏卿,何愁國家不長治久安。”


    先時的不快皆因我的這句話而不翼而飛,眾人齊齊跪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起來罷。”


    遊船再度恢複了先時的歡聲笑語。


    雉奴、麗雅還小,隻知站在船欄邊,指點著湖中的魚、水花,不時的笑上一、二句。不一時,青雀、唐善識、豫章都跑了過來,幾張小嘴嘰嘰喳喳的還在爭論昨天行獵到底誰輸誰贏、各不相讓。


    一直蹲抱著雉奴、麗雅的你此時回過頭,笑道:“你父皇組織這場行獵比賽的最終意義並不是想看誰輸誰贏。”


    聞言,幾個孩子同時問道:“那想看什麽?”


    “是想看你們在比賽中有何收獲。”


    聽著你的回答,青雀更不懂了,“收獲不就是獵物嗎?誰的收獲多,誰就贏。青雀和父皇一隊,打的獵物最多,當然贏了。”


    你好笑的戳了戳青雀的額頭,回道:“那隻是表相下的,其實,你父皇更看重的是內裏。”


    “內裏?”


    聽著幾個孩子再度異口同聲的問,你解釋說道:“為了贏得比賽而專心致誌的一門心思想超越對手固然沒錯,但在超越對手的同時,你們的父皇更希望你們能夠超越自己。”


    “超越自己?”


    嗬嗬,這幾個孩子,今天是要打破沙鍋問到底了。


    你不緊不慢的解釋說道:“在比賽的過程中,因了想贏對手,心便會起雜念,起雜念便會起燥動,在燥動的一瞬間,便有可能失了平時之智,難免做出莽撞的事來,這件事的結果也許會後悔莫及。你瞧瞧你們幾個,為了誰輸誰贏都爭論了一天一夜了,也影響了你們平時那親厚的兄弟關係,值得嗎?”


    似乎明白了,青雀、唐善識均知錯的低下了頭。


    你摟過青雀一旁,說道:“誰輸誰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那一顆心無雜念的心,隻有在心無雜念的情形下你們在比賽中才能發揮出超常的水平,當你們發揮出超常的水平後便會將對手遠遠的拋在身後,那被你遠遠拋在身後的對手又怎麽好意思和你爭論輸贏呢。所以,與其說你父皇組織此番行獵是比賽,還不如說你父皇組織此番行獵是想看看你們的心。一顆能夠超越自己的心才是你們真正的收獲。”


    咳咳,其實以我的好勝之心,我真沒想到這麽深層次的方麵去,很是汗顏啊。


    青雀極是聰明,很快便想透了其中的道理,摸著圓滾滾的腦袋說道:“母後,這是不是就是‘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


    和顏悅色的一笑,你說道:“泰兒說得對,正是這個理。”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聽著豫章背誦著《老子》篇章,你又笑了,拉過豫章拍著她的臉頰,“是了,母後的豫章也懂了。”


    “可豫章隻懂了水不和天下人爭的本質,但並不了解它。”


    聽著豫章的問題,久不作聲的唐善識說道:“水不就是能夠洗滌汙穢的東西嗎?”


    你拉過幾個小家夥坐在一旁,指著一湖的水說道:“水確實能夠洗滌汙穢的東西,就像教育、教化一樣能去除我們錯誤的念頭,把我們受了塵世濁汙的心再度清洗幹淨。隻有心清淨了,智慧才能開顯出來。”


    “然後呢?”


    聽著唐善識的再度相問,你再度解釋,“老子所言的上善若水,是要讓我們記住,我們做人的道理其實和水的德行是一樣的。”看著幾個孩子求知欲極高的神情,你盡量以他們聽得懂的話繼續解釋。“水性柔形,在海中是海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盆中是杯盆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水性柔順,明能照物,滋養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有功於萬物而又甘心屈尊於萬物之下。正因為這樣,有德行的人便會效法水的柔形、柔順,以這種不爭的德行處事,天下便沒有人能與之爭了。”


    ‘哦’了一聲,青雀欣喜說道:“青雀明白了,有道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若能夠做到溫良謙讓,那便和水差不多了,那便再也沒有人能夠與他爭了。”


    很是喜愛的看著青雀,你回道:“正是,世間萬物的生存都需要水的滋潤,水利萬物卻從來沒有和人、萬物要過回報,所以我們都要學習水的德行,強大自己的同時與世無爭。所以,你們幾個一定要記住一句話。”


    “什麽話?”


    “比河大的是湖,比湖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心。”


    幾個孩子不停的重複著你的話,最後一個、二個都撒嬌似的窩在了你的懷中。


    聽得你們母子間的對話,我和一眾臣子也都陷入了沉思。


    人心大得過天空?


    是了,是了,所有的河流往大海裏匯集,大海都能夠容納、包容。做人亦一樣,如果時時拓寬自己的心,不要經常因一些事情而去煩擾、難受。那在許多令自己難受的事發生後許久再來細想想,問題往往不在別人而在自己,直到此時方會明白,其實隻要心量一拓寬,障礙自然便去除了。


    人心不斷的去除障礙,那有多少東西又是裝不下的呢?


    我的皇後,今天,你很好的給我們所有的人都上了一課啊。


    ------題外話------


    o(n_n)o


    謝謝投票的朋友們,謝謝四月投票的朋友們(有投九票之多),也謝謝今天投票的朋友,是節日的第一票,全部抱抱以示感謝。同時謝謝18673374314的花花,抱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長孫皇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素馨小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素馨小花並收藏我的長孫皇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