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是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到來的原因,他們二人的一身正氣果然將我從陰司帶回的濁氣驅逐幹淨,兕子的病情明顯好轉。眼睛也漸漸有了神采,可愛的臉上一直便噙著醉人的甜笑,便那般溫暖了我的心。
更有意思的是,兕子居然極度的粘著秦瓊,搞得秦瓊直歎‘自己一生隻有一個兒子未有女兒,甚是遺憾’的話,更想以我李家恩公的身份讓我割愛,希望能夠認下兕子。
這怎麽可能?
但也不想過於駁秦瓊的意,於是,我改封‘翼國公’秦瓊為‘胡國公’,算是對他的補償。
鑒於此,秦瓊倒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可是,由於日以繼夜的看守宮門,秦瓊、尉遲二人的精神明顯不濟。
你失蹤的事並未傳散開,隻有幾個心腹之人知道,遠在羨陂山隱居的李靖、紅拂夫妻也知道了此事,所以他們二人趕了來,這幾個月一直便在九成宮陪著我。
看秦瓊、尉遲二人越來越憔悴,李靖出了個主意,他建議將秦瓊、尉遲二人的畫像貼在宮門口,以此代表二人仍舊替我守著宮門。
我當然也不忍心秦瓊、尉遲二人如此辛苦替我守宮門,是以同意李靖的建議試試看,一試之下才知道,仍舊管用。
於是,秦瓊、尉遲二人也終於可以休息了。
隻是萬不想,這皇宮的一切果然是民間的典範。在宮門口張貼秦瓊、尉遲二人的事亦傳到了民間,其張貼理由更是傳得神乎其神,傳得最廣的是隻要張貼了他們二人的畫像便可替宅戶擋住一切牛鬼蛇神和災難,於是乎,民間紛紛效仿,將秦瓊、尉遲二人的畫像貼在了自家門口,並親切的稱秦瓊、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
門神,嗬嗬,這兩個字倒也真是貼切。
這一日,我正抱著兕子在花園中賞花,紅拂一路興奮的跑來一路叫喊道:“陛下,陛下,皇後娘娘回來了,皇後娘娘回來了。”
我的觀音婢回來了嗎?
我幾近難以置信的看向遠方,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在一眾人的簇擁下正緩緩的向我走來。
“觀音婢。”
數月的期待在這一刻再也支撐不了我的信念,便那般,我抱著兕子癱軟到了地上。
“陛下。”
“二郎。”
再次醒轉的時候,看著熟悉的容顏緊張的盯著我,我一把拉住你的手,就像在小山亭位住無極的手般,再也不鬆。
“二郎,來,將這藥喝了。”
我一把將藥推開,賭氣說道:“除非你答應我,再也不離開我。”
“好,我答應你。但你也得將這藥喝了才成。”
看著你真摯的、認錯的、期待的眼神,在李靖等人的攙扶下,我緩緩的坐了起來。很快,紅拂拿了個迎枕讓我靠著。
就著你的手,我將碗中的藥一點點的喝盡,但眼睛卻是一眨也不眨的盯著你。隻到看見你那相當凸出的肚子,我心中一悸,伸手摸向你的肚子,“你……為什麽?”
“二郎。我舍不得。”
“那你就舍得離開我?”
“可你看……我現在不是好好的麽?”
紅潤的臉頰,溫馨的笑靨,湛湛有神的眸,依舊是我的觀音婢,那個健康的觀音婢。
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再或者,醫術高超的你治好了自己的病?
我有些不確定的看向一旁的孫思邈。“神醫,麻煩你,替皇後娘娘拿脈。”
未有行動,孫思邈隻是躬身回道:“陛下昏睡時微臣已替娘娘拿過脈。陛下放心,胎兒好得狠。如果微臣沒拿錯,又是一名小公主。”
總感覺孫思邈的話未盡,我定定的看著他,“皇後呢?皇後娘娘的身體可好?”
不待孫思邈回答,你卻是‘噗哧’一笑,“正因為好了,所以我才回的啊。”
“好?”
“你道我為什麽帶走如雲、如月?”見我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情,你又道:“聽她們兩個小妮子說她們聖教有一種神藥,可以令人起死回生。於是,我抱著權且一試的心便去找非羅讚去了。”
“起死回生?”問話間,我緊盯著如雲、如月二人。
“是的。陛下。當聖主聽皇後娘娘將那一年他們二人比試的琵琶曲彈奏出來的時候,這才知道真正參加比賽的人是皇後娘娘。聖主都震驚了,更敬佩於娘娘的才情,終於將那聖藥送予了皇後娘娘。”
聽著如雲的解釋,為什麽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呢?我再度看向你,你柔和一笑,道:“如雲,陛下有懷疑呢。去,將你們聖主給我的藥拿來給陛下瞧瞧。”
隨著如雲將一錦盒遞到我麵前,你親手接過,然後打開。一陣異香撲入鼻端。瞬時間,我方才還昏濁的腦子就覺得一陣清明。
“這盒聖藥,共十丸。非羅讚叮囑我,一個月一丸,必能保孩子和大人安康。瞧瞧,我已吃下七丸了,還剩下三丸。如果陛下不相信的話,本來就多一丸,不防你吃一粒看看,看這藥是不是有效。”
我又不是孕婦,吃下去能有什麽效,而且簡直便是浪費。隻說這藥的香味撲鼻,沁人心脾,提神醒腦,就知道定是好東西。再看你紅潤的臉頰、明媚的笑靨,我緊緊的抓著你的手,“你真的沒騙我?”
“你看我如今的神采,有必要騙你麽?”
這神采一如往昔你最是健康之時。我心喜若狂,終於相信你沒有騙我。但突地我又有些不滿了,“為什麽獨自離開,為什麽不讓我和你一道上路?”
輕歎一聲,你說道:“我也不能肯定如雲、如月她們說的法子到底行不行得通。如果那藥果然有效自是最好。如果那藥沒效,陛下,您會讓我留下這個孩兒麽?”
“我恨她,更恨我自己。”
“二郎,不要恨她,好不好?我現在不是好好的。”說話間,你伸手摸著我的臉頰,又道:“倒是你,瞧瞧,這幾個月飲食完全沒有規律,又大怒傷心的,終導致疾病纏身。”
“要想我以後不生病,就不許離開我了。”
“好,我答應你,不離開你。”語畢,你看向孫思邈,問道:“神醫,陛下得的到底是什麽病?聽秦媽媽說,老是反反複複的。”
“自去歲娘娘離開後,陛下飲食不節,損及脾胃,偏又不聽老臣勸阻按時服藥,這才導致疾病反複發作,如果老臣斷得不錯的話,可以肯定陛下得的是腸癰之症。”
你驚叫一聲‘腸癰’後,喃喃說道:“腸癰之發生,係因外邪侵襲,壅熱腸腑;飲食不節,損及脾胃;飽食後暴急奔走或憂思惱怒,氣機受阻,導致腸腑傳導失職,氣血瘀滯,敗血濁氣壅遏,濕熱積滯腸間,發而為腸癰。”
“不錯,娘娘的醫術令老臣敬佩。隻是……有一點老臣不得不說明。”
“說。”
“由於陛下任性之致,再加上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如今陛下體內熱毒過盛,敗肉腐敗,如果微臣揣摩不差,不出一個時辰便會化而為膿。方才那碗湯藥,不過是止疼而已。”
聞言,你‘啊’了一聲,突地站起來,緊張的看著孫思邈,“神醫,您一定要救陛下,一定要救陛下啊。”
難怪我總是覺得右腹疼痛難忍,原來是腸癰。我見過一些得此症的人,如果控製得好也許還能夠活命。但如果沒有控製好,化膿的話便是死命一條了。
如今,我的觀音婢回到了我的身邊,而我卻要因腸癰而駕崩。一時間,我真的惱怒起自己不聽眾人言不注意自己身體的任性,終導致現在悔之晚矣了。
“那怎麽辦?”李靖、紅拂二人雙雙失了顏色,異口同聲的問。
“我知道,我知道怎麽辦?”
聞言,一時間,眾人都看向你。你很是肯定的說道:“漢代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已非常詳細的記載了腸癰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一直流傳至今而且療效很好。但是,張仲景在醫書中也記載了有些後期症狀的人不適合再用藥或者針灸治療,他建議,直接破肚采取割術,割除掉那已經潰爛滾膿的腸癰便可。”
“破肚割腸?”滿屋子的驚叫聲。接著李靖極力的反對,“不可,不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若有損傷是為不孝。陛下是天子,怎麽能夠做出此等不孝之事。”
“如果偏要這般說……衛公,本宮倒想問問,那些為了李唐一統而戰死沙場的將士又如何算?那些為了維護李唐的盛世而在沙場上負了傷的將士又如何算?他們的身體不是受了傷便是埋入黃土,是不是也是不孝呢。”
“在‘忠’麵前,‘孝’自然要退避三舍。他們是忠義之士,自然是孝道之人。”
“陛下的身體關乎江山社稷,如今破肚治療也是為了能夠治好他的病。隻要病治好了,陛下又可以為江山、社稷出力,這難道不是對李唐最大的‘忠’嗎?依衛公之言,這‘忠’不就是‘孝’!”
聞言,李靖噤了聲。倒是紅佛說道:“娘娘所言言之有理。隻是……孫神醫,您可做過這般的割術?”
“從來沒有。確切的說,雖然張仲景確實提出過這個方法,但自古以來,沒有人試過這種方法。”
也是,這種方法太過危險。如果肚子破了,腸子都流出來了,人哪還活得成?戰場上被殺得腸子滿地流的場景在我眼前一一恍過。
我倒不是怕死,我是不想讓你們這許多人為我擔心。再說萬一割術失敗,提出這種治療方法的你很有可能會被斬立決。我雖然想和你葬在一處,但卻絕不允許你為我陪葬。思及此,我道:“不是說還差一個時辰才會化膿麽?能不能夠想什麽辦法止住膿血便是。”
“屈兩肘,正灸肘頭頭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
聞得孫思邈的回答,我道:“那,那便先施針灸吧。看看再說。”
聞言,孫思邈上前為我施針。小心觀察一柱香的時間後,我自我感覺還不錯,於是擺了擺手,道:“朕現在覺得好多了,你們都下去吧,朕有話想和皇後說。”
待一眾人退下,我拉你入懷,伸手撫著你的肚子,“這孩子可聽話?”
“調皮著呢。我覺得,是我們所有孩子中最調皮的一個。”
“是嗎?”我笑著將耳朵湊近你肚子上,細細聽。“哈哈,果然,觀音婢,這個小公主調皮得狠,居然敢用腿踢她爹。”
你輕輕的擁著我的腦袋,“你還是很喜歡她的。”
“那當然。”
“可你當初卻不想要她。還說恨她。”
我抬起頭,道:“那是因為……我隻想要你。”
“現在呢?”
“既然你身子恢複過來了,自然兩個都要。而且……等她出生,我會向她說對不起。”
“無論如何,答應我,好好待她。”
“那是自然。我會向待兕子般的待她。呃……不對,如今算來,兕子都不算最小的。那我會比疼兕子更疼她,讓兕子也吃吃醋。”
隨著我話說完,突地覺得又一陣香味沁入鼻端,卻是不同於那非羅讚給你的聖藥的味道。在我模模糊糊中,我感覺你扶著我躺下,感覺你輕聲在我耳邊說:“二郎,相信我,一定會治好你的病。如果你出了危險,我必不獨活。所以,你要挺住,一定要挺住。”
------題外話------
o(n_n)o
更有意思的是,兕子居然極度的粘著秦瓊,搞得秦瓊直歎‘自己一生隻有一個兒子未有女兒,甚是遺憾’的話,更想以我李家恩公的身份讓我割愛,希望能夠認下兕子。
這怎麽可能?
但也不想過於駁秦瓊的意,於是,我改封‘翼國公’秦瓊為‘胡國公’,算是對他的補償。
鑒於此,秦瓊倒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可是,由於日以繼夜的看守宮門,秦瓊、尉遲二人的精神明顯不濟。
你失蹤的事並未傳散開,隻有幾個心腹之人知道,遠在羨陂山隱居的李靖、紅拂夫妻也知道了此事,所以他們二人趕了來,這幾個月一直便在九成宮陪著我。
看秦瓊、尉遲二人越來越憔悴,李靖出了個主意,他建議將秦瓊、尉遲二人的畫像貼在宮門口,以此代表二人仍舊替我守著宮門。
我當然也不忍心秦瓊、尉遲二人如此辛苦替我守宮門,是以同意李靖的建議試試看,一試之下才知道,仍舊管用。
於是,秦瓊、尉遲二人也終於可以休息了。
隻是萬不想,這皇宮的一切果然是民間的典範。在宮門口張貼秦瓊、尉遲二人的事亦傳到了民間,其張貼理由更是傳得神乎其神,傳得最廣的是隻要張貼了他們二人的畫像便可替宅戶擋住一切牛鬼蛇神和災難,於是乎,民間紛紛效仿,將秦瓊、尉遲二人的畫像貼在了自家門口,並親切的稱秦瓊、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
門神,嗬嗬,這兩個字倒也真是貼切。
這一日,我正抱著兕子在花園中賞花,紅拂一路興奮的跑來一路叫喊道:“陛下,陛下,皇後娘娘回來了,皇後娘娘回來了。”
我的觀音婢回來了嗎?
我幾近難以置信的看向遠方,那一抹熟悉的身影在一眾人的簇擁下正緩緩的向我走來。
“觀音婢。”
數月的期待在這一刻再也支撐不了我的信念,便那般,我抱著兕子癱軟到了地上。
“陛下。”
“二郎。”
再次醒轉的時候,看著熟悉的容顏緊張的盯著我,我一把拉住你的手,就像在小山亭位住無極的手般,再也不鬆。
“二郎,來,將這藥喝了。”
我一把將藥推開,賭氣說道:“除非你答應我,再也不離開我。”
“好,我答應你。但你也得將這藥喝了才成。”
看著你真摯的、認錯的、期待的眼神,在李靖等人的攙扶下,我緩緩的坐了起來。很快,紅拂拿了個迎枕讓我靠著。
就著你的手,我將碗中的藥一點點的喝盡,但眼睛卻是一眨也不眨的盯著你。隻到看見你那相當凸出的肚子,我心中一悸,伸手摸向你的肚子,“你……為什麽?”
“二郎。我舍不得。”
“那你就舍得離開我?”
“可你看……我現在不是好好的麽?”
紅潤的臉頰,溫馨的笑靨,湛湛有神的眸,依舊是我的觀音婢,那個健康的觀音婢。
是發生什麽事了嗎?
再或者,醫術高超的你治好了自己的病?
我有些不確定的看向一旁的孫思邈。“神醫,麻煩你,替皇後娘娘拿脈。”
未有行動,孫思邈隻是躬身回道:“陛下昏睡時微臣已替娘娘拿過脈。陛下放心,胎兒好得狠。如果微臣沒拿錯,又是一名小公主。”
總感覺孫思邈的話未盡,我定定的看著他,“皇後呢?皇後娘娘的身體可好?”
不待孫思邈回答,你卻是‘噗哧’一笑,“正因為好了,所以我才回的啊。”
“好?”
“你道我為什麽帶走如雲、如月?”見我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情,你又道:“聽她們兩個小妮子說她們聖教有一種神藥,可以令人起死回生。於是,我抱著權且一試的心便去找非羅讚去了。”
“起死回生?”問話間,我緊盯著如雲、如月二人。
“是的。陛下。當聖主聽皇後娘娘將那一年他們二人比試的琵琶曲彈奏出來的時候,這才知道真正參加比賽的人是皇後娘娘。聖主都震驚了,更敬佩於娘娘的才情,終於將那聖藥送予了皇後娘娘。”
聽著如雲的解釋,為什麽我總覺得有些不對勁呢?我再度看向你,你柔和一笑,道:“如雲,陛下有懷疑呢。去,將你們聖主給我的藥拿來給陛下瞧瞧。”
隨著如雲將一錦盒遞到我麵前,你親手接過,然後打開。一陣異香撲入鼻端。瞬時間,我方才還昏濁的腦子就覺得一陣清明。
“這盒聖藥,共十丸。非羅讚叮囑我,一個月一丸,必能保孩子和大人安康。瞧瞧,我已吃下七丸了,還剩下三丸。如果陛下不相信的話,本來就多一丸,不防你吃一粒看看,看這藥是不是有效。”
我又不是孕婦,吃下去能有什麽效,而且簡直便是浪費。隻說這藥的香味撲鼻,沁人心脾,提神醒腦,就知道定是好東西。再看你紅潤的臉頰、明媚的笑靨,我緊緊的抓著你的手,“你真的沒騙我?”
“你看我如今的神采,有必要騙你麽?”
這神采一如往昔你最是健康之時。我心喜若狂,終於相信你沒有騙我。但突地我又有些不滿了,“為什麽獨自離開,為什麽不讓我和你一道上路?”
輕歎一聲,你說道:“我也不能肯定如雲、如月她們說的法子到底行不行得通。如果那藥果然有效自是最好。如果那藥沒效,陛下,您會讓我留下這個孩兒麽?”
“我恨她,更恨我自己。”
“二郎,不要恨她,好不好?我現在不是好好的。”說話間,你伸手摸著我的臉頰,又道:“倒是你,瞧瞧,這幾個月飲食完全沒有規律,又大怒傷心的,終導致疾病纏身。”
“要想我以後不生病,就不許離開我了。”
“好,我答應你,不離開你。”語畢,你看向孫思邈,問道:“神醫,陛下得的到底是什麽病?聽秦媽媽說,老是反反複複的。”
“自去歲娘娘離開後,陛下飲食不節,損及脾胃,偏又不聽老臣勸阻按時服藥,這才導致疾病反複發作,如果老臣斷得不錯的話,可以肯定陛下得的是腸癰之症。”
你驚叫一聲‘腸癰’後,喃喃說道:“腸癰之發生,係因外邪侵襲,壅熱腸腑;飲食不節,損及脾胃;飽食後暴急奔走或憂思惱怒,氣機受阻,導致腸腑傳導失職,氣血瘀滯,敗血濁氣壅遏,濕熱積滯腸間,發而為腸癰。”
“不錯,娘娘的醫術令老臣敬佩。隻是……有一點老臣不得不說明。”
“說。”
“由於陛下任性之致,再加上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如今陛下體內熱毒過盛,敗肉腐敗,如果微臣揣摩不差,不出一個時辰便會化而為膿。方才那碗湯藥,不過是止疼而已。”
聞言,你‘啊’了一聲,突地站起來,緊張的看著孫思邈,“神醫,您一定要救陛下,一定要救陛下啊。”
難怪我總是覺得右腹疼痛難忍,原來是腸癰。我見過一些得此症的人,如果控製得好也許還能夠活命。但如果沒有控製好,化膿的話便是死命一條了。
如今,我的觀音婢回到了我的身邊,而我卻要因腸癰而駕崩。一時間,我真的惱怒起自己不聽眾人言不注意自己身體的任性,終導致現在悔之晚矣了。
“那怎麽辦?”李靖、紅拂二人雙雙失了顏色,異口同聲的問。
“我知道,我知道怎麽辦?”
聞言,一時間,眾人都看向你。你很是肯定的說道:“漢代名醫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已非常詳細的記載了腸癰的症狀和治療方法,這種治療方法一直流傳至今而且療效很好。但是,張仲景在醫書中也記載了有些後期症狀的人不適合再用藥或者針灸治療,他建議,直接破肚采取割術,割除掉那已經潰爛滾膿的腸癰便可。”
“破肚割腸?”滿屋子的驚叫聲。接著李靖極力的反對,“不可,不可,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若有損傷是為不孝。陛下是天子,怎麽能夠做出此等不孝之事。”
“如果偏要這般說……衛公,本宮倒想問問,那些為了李唐一統而戰死沙場的將士又如何算?那些為了維護李唐的盛世而在沙場上負了傷的將士又如何算?他們的身體不是受了傷便是埋入黃土,是不是也是不孝呢。”
“在‘忠’麵前,‘孝’自然要退避三舍。他們是忠義之士,自然是孝道之人。”
“陛下的身體關乎江山社稷,如今破肚治療也是為了能夠治好他的病。隻要病治好了,陛下又可以為江山、社稷出力,這難道不是對李唐最大的‘忠’嗎?依衛公之言,這‘忠’不就是‘孝’!”
聞言,李靖噤了聲。倒是紅佛說道:“娘娘所言言之有理。隻是……孫神醫,您可做過這般的割術?”
“從來沒有。確切的說,雖然張仲景確實提出過這個方法,但自古以來,沒有人試過這種方法。”
也是,這種方法太過危險。如果肚子破了,腸子都流出來了,人哪還活得成?戰場上被殺得腸子滿地流的場景在我眼前一一恍過。
我倒不是怕死,我是不想讓你們這許多人為我擔心。再說萬一割術失敗,提出這種治療方法的你很有可能會被斬立決。我雖然想和你葬在一處,但卻絕不允許你為我陪葬。思及此,我道:“不是說還差一個時辰才會化膿麽?能不能夠想什麽辦法止住膿血便是。”
“屈兩肘,正灸肘頭頭骨各百壯,則下膿血即差。”
聞得孫思邈的回答,我道:“那,那便先施針灸吧。看看再說。”
聞言,孫思邈上前為我施針。小心觀察一柱香的時間後,我自我感覺還不錯,於是擺了擺手,道:“朕現在覺得好多了,你們都下去吧,朕有話想和皇後說。”
待一眾人退下,我拉你入懷,伸手撫著你的肚子,“這孩子可聽話?”
“調皮著呢。我覺得,是我們所有孩子中最調皮的一個。”
“是嗎?”我笑著將耳朵湊近你肚子上,細細聽。“哈哈,果然,觀音婢,這個小公主調皮得狠,居然敢用腿踢她爹。”
你輕輕的擁著我的腦袋,“你還是很喜歡她的。”
“那當然。”
“可你當初卻不想要她。還說恨她。”
我抬起頭,道:“那是因為……我隻想要你。”
“現在呢?”
“既然你身子恢複過來了,自然兩個都要。而且……等她出生,我會向她說對不起。”
“無論如何,答應我,好好待她。”
“那是自然。我會向待兕子般的待她。呃……不對,如今算來,兕子都不算最小的。那我會比疼兕子更疼她,讓兕子也吃吃醋。”
隨著我話說完,突地覺得又一陣香味沁入鼻端,卻是不同於那非羅讚給你的聖藥的味道。在我模模糊糊中,我感覺你扶著我躺下,感覺你輕聲在我耳邊說:“二郎,相信我,一定會治好你的病。如果你出了危險,我必不獨活。所以,你要挺住,一定要挺住。”
------題外話------
o(n_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