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夏侯惇拔下左眼之箭,把眼珠子吞入口中,怒氣不可遏,手中揮舞著大刀,見曹性在呂布軍中,橫刀闖入,而諸多兵士前來阻擋,都被夏侯惇砍翻在地,而當時曹性立在馬上,見得夏侯惇已經吃驚不已,而夏侯惇近前的時候,手裏一刀,直接砍翻了曹性的坐下之馬,繼而又一刀,把曹性一刀砍兩半,而曹性卻還未死!


    夏侯惇一把揪起了曹性的上半身,立在自己的麵前,而曹性被夏侯惇一刀攔腰截斷,卻有片刻的清醒,而被夏侯惇拽起的時候,赫然見到夏侯惇左臉上空洞洞的眼窩子,被夏侯惇怒目而視,驚嚇不已,隨即兩個鼻孔一撲棱,仰頭掛掉了!


    見曹性已死,夏侯惇得報左眼之仇,右眼怒目而視周圍,眾皆恐懼,退避三步,而陳宮見狀,也不由得佩服曹操用人之才!


    夏侯惇既入呂布軍中,哪裏肯輕易而回,左殺右砍,卻道典韋身邊,說道,“,主公已然無虞矣!正是你我兄弟二人殺出重圍之時!”.


    其實夏侯惇本可以隨著曹操一起走掉的,不過夏侯惇與典韋二人兄弟情深,不忍拋下,遂親自引領五百軍士,來迎典韋!


    典韋笑道,“此時由人不由己,怕是走不掉了啊!”。


    典韋與夏侯惇兩人依被而靠,左右殺敵,而典韋不知夏侯惇左眼已失,說道,“左邊有敵!”。


    夏侯惇大刀不及,險些被砍傷,而典韋一個鐵戟,把那個欲偷襲之人,砍成肉泥了,典韋回身的時候,方才看見夏侯惇左右已失,便笑道,“看來你我兄弟今日要成雙葬身於此了!”。


    夏侯惇也笑道,“你被呂布砍了一刀,我被曹性射瞎了左眼,今**我二人便要呂布的軍營給攪和了,方才能算是報仇!”。


    曹操已走,呂布哪裏肯放過,便欲追去,而典韋怎會想讓,攔住呂布的去處,說道,“滎陽之敗,典韋要在今日一並討回!”。


    呂布見不殺典韋,難以追擊曹操,所以橫畫戟與典韋大戰,而夏侯惇自知不是呂布的對手,隻在一邊殺小兵,卻見得典韋身上傷口流血不止,便思慮到,“流血也流死典韋了!”,便喚典韋,“主公已到安全之地,不須再戰,速速離去!”。


    典韋手裏不肯放鬆,他知道他自己不能讓呂布去追主公,否則他之前的血便白流了。


    臧霸,魏續及宋憲三將,一齊來戰夏侯惇,而又有數千兵士相圍,夏侯惇左右砍殺,不過由於左眼已瞎,視線不足,夏侯惇身上已經被數刀砍傷,口中流血,而典韋見之不忍,飛出左手鐵戟,打死一眾兵馬,大聲喝道,“快走!快走!”。


    夏侯惇左眼流血,身上負傷,一刀砍傷臧霸之後,已經再無戰力,而典韋賣了個破綻,又被呂布畫戟砍傷,拚死趕到夏侯惇身前,尋到一匹快馬,翻身夏侯惇而上,隨即拍馬,馬蹄聲揚長而去,方向正是袞州!


    夏侯惇被典韋扶上馬,心有不忍,大喊道,“主公的天下你還沒有看到,一起回袞州!”,而典韋立身朝著夏侯惇的方向,也喊道,“主公快走,元讓快走!”,隨即呂布的方天畫戟砍下了典韋的左臂,而典韋厲聲笑道,“三姓家奴,休要過我典韋!”。


    典韋轉身,怒目圓睜,惡氣逼人,呂布軍中有軍士見其人惡已如此,不覺之間,肝膽具裂而死!


    呂布不信邪,畫戟右砍,砍掉了典韋的右臂,而典韋依舊立在陣前,不肯放呂布走過!


    呂布再運畫戟,砍掉了典韋的雙腿,而典韋轟然墜地,身子如山,毅力不到,“哈哈哈,無人能過我典韋!”。


    呂布怒氣大盛,畫戟橫出,削掉了典韋的頭顱,而典韋的腦袋落地,嘴巴依舊大笑不止,而呂布軍中竟然無一人敢過典韋身後,而呂布欲騎赤兔馬追擊曹操,莫說曹操,此刻連夏侯惇也追趕不上了!


    夏侯惇快馬一匹,左眼盡失,右眼血淚不止,當年夏侯惇在陳留縣的時候,率領幾十個軍士追趕山賊,卻在山澗之中,偶見一人,竟然在樹林之內追趕一隻斑斕猛虎,夏侯惇大奇之,便追隨上去。


    那個追趕老虎的漢子,伏在老虎身後,而老虎卻在追擊一隻山鹿,山鹿不得,老虎便盤踞在山澗之旁,而那漢子悄悄摸了過去,正欲揪住老虎尾巴揮拳於虎頭的時候,那隻老虎突然發覺身後有異,但是卻並未反身攻擊,而是前身跑掉了,那漢子哪裏肯讓老虎跑掉,風馳電掣之間,便跑到了老虎前麵,老虎大驚,返身而走,而那漢子正好拽住了老虎的尾巴!


    老虎拚命掙紮,而那漢子兩隻手拽住老虎的尾巴之後,便紋絲不動,而老虎百般掙紮無果之後,便欲回身伸掌,原來老虎的吃人的本事,就是一撲一抓,別無二技,而老虎先前隻是一味的逃跑,此時卻想到了攻擊,所以便回身撲來,既然便抓,夏侯惇在一旁倒是看的心驚,老虎乃是百獸之王,氣力不小,尋常人哪裏敵得過老虎啊!


    不過那漢子卻不是普通人,身子一轉,便躲過了老虎撲來,繼而拽著老虎尾巴反方向的跑去,老虎掙紮不得,竟然隨著那漢子的放心滾跌而去!


    不消半裏路的時候,那老虎便死掉了,而夏侯惇追上前去,問道那漢子,那人卻答道,“某姓典名韋,乃是這山中的獵戶,不值一提!”。


    夏侯惇見這典韋可以倒拽著老虎奔跑,定然是不俗之人,便問道,“山下有一人名為曹公,求賢若渴,董卓霍亂朝綱,曹公正欲起兵反董卓,不知壯士可願助力曹公!”。


    典韋說道,“某隻是一個獵戶而已,不關心天下,不知道曹公!”。


    夏侯惇哈哈大笑,“壯士如此勇武,埋沒深山,實在可惜,不過既然兄弟不願意出山,元讓亦不敢強求,不過某見典韋兄弟性格爽朗,可願意與某喝上一杯酒,以兄弟相稱?”。


    典韋見此人英雄爽朗,也願意結交,便說道,“山上有一去處,乃是吾家,正好有酒水,可以一聚!”。


    正合夏侯惇之意,兩人便登山,而夏侯惇打發餘下的十幾個兄弟,繼續去山中搜捕逃竄的山賊,而典韋聽聞此言,便說道,“你們在抓山賊?”。


    夏侯惇點頭,“此間山賊,為害鄉裏,我家曹公念百姓安康,便下令我等前來捉拿山賊,那處山上”,夏侯惇以手指另一方向,繼續說道,“那山上便有一夥百十餘人的山賊窩子,被曹公圍剿之後,頭目逃竄到此處,我等奉命捉拿!”。


    典韋問道,“既然曹公令你捉拿山賊,何故又跑到我這裏吃酒?”。


    夏侯惇笑道,“我見兄弟意氣相投,不忍棄之,至於山賊之流,隻要我家曹公在此,他便無處可逃!”。


    於此,典韋便知道了夏侯惇所言曹公意欲匡扶天下之心非假,肯造福百姓者,必不是壞人,當下,典韋引夏侯惇到家中喝酒,二人意氣相投,相見恨晚,而典韋見夏侯惇如此大義豪爽,便知曹公之不凡,所以也願意如夏侯惇所言,去投曹操。


    夏侯惇引典韋來見曹操,曹操大喜,一見典韋便知道武力不凡,而當時曹操軍內的大旗被大風吹倒了。


    軍中大旗,乃是陣勢也,不可垂下,不可倒塌,而當時狂風大作,大腿粗細,十餘丈的旗杆子卻被大風從根底吹斷,十幾個人一起用力也不能把大旗豎起,而典韋見狀,二話不說,便挽起了袖子,兩隻胳膊一握,便掐住了大旗的根底,隨即一用力,便把大旗豎起,迎風飄揚,而不當如此,典韋用力把旗跟往地上一杵,便插入了地下,穩如磐石,繼而全軍之內皆驚奇於典韋的力氣,而曹操更是對典韋稱讚不已,當時,曹操便把典韋留在身邊,以作虎賁營,掌管於典韋之下,保佑曹操安全!


    往事如煙,不可追念,夏侯惇立身於馬身,已知典韋必死,右眼之中血水混淚,遍布臉麵,而曹操在前,早與曹洪所部相接,而張濟正與曹洪對峙,見曹操安全歸來,驚愕不已,“此人怎麽還沒死?”。


    張濟的計策已經可以說是,天衣無縫了,假意送獻帝於袞州,而聯合陳宮,佯裝受命於劉備前來搶奪獻帝,而曹操聞言必來相救,等到呂布與張濟匯合的時候,此二人早就在鄆城之中,布下天羅地網,靜等曹操入甕,而事情的進行便都按著張濟的謀劃,一步一印,曹操既入得鄆城之內,就決然沒有可以活著走出來的道理,而張濟可以說千算萬算,都已經算到了,連曹仁之援兵都中了張濟的埋伏,不過在與程昱鬥智的過程中,倒是差池了一點,不過程昱並不能破壞張濟的計劃!


    也就是說張濟放程昱一眾趕赴鄆城,也不能救出曹操,而張濟唯一的紕漏就是,他沒有估計到典韋的勇武之處,一個可以和呂布交手,並且逼迫到呂布演化出“雙瞳”的男人,他是第二個!


    而且當時典韋若不是急於救主公曹操,以“惡來附體”的典韋未必不能勝“戰神雙瞳”的呂布,所以以呂布為三國第一武將,並不完全有理,而典韋的存在,絕對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對手,隻不過英雄命舛,在陳留之時,典韋以一己之身投靠於曹操,有與夏侯惇兄弟情深,這樣的英雄好漢,值得敬仰!


    典韋英雄,護主而死,比呂布三姓家奴要骨氣的多!不過英雄已逝,多說無益,不過典韋卻把他的使命交到了他的兄弟夏侯惇身上,未知夏侯惇能夠繼承典韋的遺誌嗎?請看後續章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教父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方三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方三哥並收藏教父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