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應如此,吾適才已命人備好車馬,小兄弟請隨吾來。”李譽早在剛才出去拿地契之時,就想到了華宇可能要去莊園看看,不是李譽已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換作李譽自己,他也會要去莊園看看,如果沒有見到莊園的模樣,不了解莊園的狀況,怎麽能糊裏糊塗的就答應下來呢?
隨後,李譽就將華宇帶出了當鋪,上了一輛停在當鋪門口的馬車。
上了馬車以後,李譽便開始打聽華宇的事。
“老夫高陽縣李譽,未知小兄弟高姓大名,還望小兄弟賜教。”
“小子華宇,華威國,因幼年喪父,故不知故鄉之所在,非是有意隱瞞。”華宇說的是實話,他從記事開始,就已經在孤兒院,更何況如今穿越到這三國時期,雖然在濟邯村住了些時日,卻也並不是他的家。
隨後兩人又談了一些關於這河間郡的事,讓華宇知道了,原來這河間郡內,有四大家族。
分別是,河間郡太守,沈睿所在的樂成縣沈家,家財萬貫,僅家丁就有五百多人,私兵更是有近千,為四大家族之首。
成平縣縣令,韓鄱的韓家,靠著販賣茶葉起家,雖說金錢上與沈家相比,略有不如,但是家丁有七百餘人,私兵有一千六百多人,為四大家族之二。
文安縣縣令,虞嶽的虞家,靠著祖上留下來的基業生存,原本虞家為河間四大家族之首,由於後人能力不濟,隻能靠著祖上的基業生存,為四大家族之三,但是其家丁有近千,私兵至少也有三千餘人,雖說略有落魄,但其底蘊卻是其他三大家族之人,拍馬難及的。
鄚縣縣令,朱成的朱家,近幾年才成為四大家族,家丁數百,私兵五百餘人,為四大家族之末。
由於莊園離著高陽縣縣城本就不遠,兩人說話間,便自己到達了莊園。
李譽將華宇帶到莊園之內,隻見莊園之內有著很大一片的田地,幾百個青壯正在進行耕種著。
一旁的一個小村莊之內,大大小小的房屋林立,看上去應該有一百來棟,這就說明,這個莊園之內,擁有一百多戶的佃戶,如果按照一戶四人的話,那麽就代表這個小村莊之內有四百多人,而四百多人的佃戶,至少可以耕種近二千畝的土地,就算一畝地,隻能生產五百斤的糧食,那麽一年也可以生產一百萬斤的糧食,折合漢朝的量算方式,足有八千多石。足夠養活一支一千人的軍隊。
“威國覺得此莊園如何?”李譽看見華宇雖然在察看莊園,但是卻沒有任何明確的表態,甚至臉色也不曾變過,仍舊是一副不知不覺的模樣,這樣的表情,讓李譽心裏忐忑不安。
雖然說,如果華宇不同意,他不會虧損,但是,如果華宇同意了,那麽他們家族就有可能成為河間郡四大家族之外的第五大家族,所以李譽很是在意華宇的決定。
“老先生,不知此地有多少佃農,其中青壯幾何,十歲左右的孩童又是何數?”華宇本來也想問問的,但是如果自己貿然的便開口,隻怕讓李譽不喜,而現在李譽開口問自己,華宇便說出了自己所關心的問題。
“說來威國莫要生氣,吾雖知此莊園頗大,且佃農多為青壯,便推薦了此莊園,而此莊園人口多少,老夫也不知曉,不若讓人找來此地管事,問一問便知,威國以為如何?"李譽聽到華宇問自己這莊園之內有多少的人口,而自己並不知道這個莊園的具體情況,於是有些尷尬的說道。
說完以後,李譽就示意下人去將這個莊園裏的管事找來,然後就接著陪華宇四處察看。
過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下人帶著一個手持竹簡,身穿文士長袍,看上去三十來歲,留著一個小胡子的男子,向著這邊跑來。
“莊園管事李六,見過家主。”李六看見華宇和李譽站在一起,而且穿著破破爛爛,就並沒有多看一眼,趕緊的對著李譽行禮。
“起來吧。李六,說一說此莊園人口,以及青壯數目。”李譽看到李六來了以後,也不多說,趕緊的讓李六起來,然後讓他說說這莊園的情況。
“家主,此莊園之內,有佃戶一百六十二戶,合計人口七百八十九人,其中青壯四百三十六人,田地共四千八百畝,其中稻田,三千九百畝。"李六雖然不明白李譽為什麽今天會無緣無故的來這莊園,並沒有提前通知自己,而且還問自己莊園的狀況,難道是自己有什麽地方做的不好,被人告到家主那裏,家主今天來查自己了?李六雖然心裏忐忑不安,但是還是老老實實的看著竹簡,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三千九百畝水田,至少可以產出糧食一萬六千多石,這還是種一季,如果種兩季的話,那就是三萬多石了,足足可以養活一支六千人的軍隊,如果有了一支六千人的軍隊,自保是絕對沒問題的。華宇聽到這個數據以後,心裏激動不已。
“其中青壯的年齡段是怎麽樣的?”華宇心裏雖然激動,但是卻沒有表露出來。
李六聽見華宇的話,並沒有回答華宇的話,而是看向了李譽,見到李譽對著自己微微的點頭以後,李六雖然不明白,李譽為什麽讓自己回答這個穿著破破爛爛的青年,但是還是察看了竹簡以後,對這華宇說道:“青壯之中,十六至二十歲,共計二百四十六人,二十至三十歲,共計一百二十八人,三十至四十歲,共計六十二人。”
“十來歲的孩童有多少?”
“八歲至十六歲的孩童,共計一百六十七人。”李六翻看了一下竹簡,察看了一下數據之後,對著華宇說道。
“老先生,不知道今夜是否有時間,在吾莊園之內,吃上一頓便飯?”華宇聽完李六所說的數據以後,心裏就有了決定,於是暗示李譽,說自己同意交換,但是還有些問題,想要和李譽溝通一下。
“嗯。既然威國邀請,老夫豈敢不從?”李譽聽到華宇的話以後先是一愣,而後大笑著說道。
“老先生請。”華宇對著李譽拱了拱手,示意李譽先走。
“不急,李六,你去安排一下,讓所有的佃戶都到操場集合。”李譽先是對著華宇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著急,然後又指著一塊空地,對著李六說道。
“是。”李六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李譽,然後又深深的看了一眼華宇,才對著李譽行了一禮,去召集佃戶了。
“威國,我們也過去吧。”李六離開了以後,李譽便帶著華宇向著空地走去。
到了空地以後,華宇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塊平坦的土地,而是一個中間突起的高台,不像是操場,更像是古代時期的點將台,而自己和李譽正好就坐在點將台的主位,就像是發號施令的大元帥一樣。
過了差不多一刻鍾,佃戶們陸續的趕來。
“李六,全部到齊了嗎?”李譽看見人已經來了不少了,於是開口問道。
“回家主,所有的佃戶,全部到齊。”李六聽到李譽的問話以後,恭敬的說道。
“嗯。”李譽對著李六點了點頭,然後拉著華宇的手,走到高台的邊緣。
李譽一走出來,所有的佃戶便不再言語,全都安靜了下來,默默的看著他。
“諸位,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名叫華宇,華威國,以後就是你們的新莊主,大家都聽明白了嗎?”李譽雖然已經差不多五十歲了,但是喊起話來,依舊是中氣十足。
“見過新莊主。”隨著李譽話音的落下,所有的佃戶,全部都對著華宇跪地行禮。
隨後,李譽就將華宇帶出了當鋪,上了一輛停在當鋪門口的馬車。
上了馬車以後,李譽便開始打聽華宇的事。
“老夫高陽縣李譽,未知小兄弟高姓大名,還望小兄弟賜教。”
“小子華宇,華威國,因幼年喪父,故不知故鄉之所在,非是有意隱瞞。”華宇說的是實話,他從記事開始,就已經在孤兒院,更何況如今穿越到這三國時期,雖然在濟邯村住了些時日,卻也並不是他的家。
隨後兩人又談了一些關於這河間郡的事,讓華宇知道了,原來這河間郡內,有四大家族。
分別是,河間郡太守,沈睿所在的樂成縣沈家,家財萬貫,僅家丁就有五百多人,私兵更是有近千,為四大家族之首。
成平縣縣令,韓鄱的韓家,靠著販賣茶葉起家,雖說金錢上與沈家相比,略有不如,但是家丁有七百餘人,私兵有一千六百多人,為四大家族之二。
文安縣縣令,虞嶽的虞家,靠著祖上留下來的基業生存,原本虞家為河間四大家族之首,由於後人能力不濟,隻能靠著祖上的基業生存,為四大家族之三,但是其家丁有近千,私兵至少也有三千餘人,雖說略有落魄,但其底蘊卻是其他三大家族之人,拍馬難及的。
鄚縣縣令,朱成的朱家,近幾年才成為四大家族,家丁數百,私兵五百餘人,為四大家族之末。
由於莊園離著高陽縣縣城本就不遠,兩人說話間,便自己到達了莊園。
李譽將華宇帶到莊園之內,隻見莊園之內有著很大一片的田地,幾百個青壯正在進行耕種著。
一旁的一個小村莊之內,大大小小的房屋林立,看上去應該有一百來棟,這就說明,這個莊園之內,擁有一百多戶的佃戶,如果按照一戶四人的話,那麽就代表這個小村莊之內有四百多人,而四百多人的佃戶,至少可以耕種近二千畝的土地,就算一畝地,隻能生產五百斤的糧食,那麽一年也可以生產一百萬斤的糧食,折合漢朝的量算方式,足有八千多石。足夠養活一支一千人的軍隊。
“威國覺得此莊園如何?”李譽看見華宇雖然在察看莊園,但是卻沒有任何明確的表態,甚至臉色也不曾變過,仍舊是一副不知不覺的模樣,這樣的表情,讓李譽心裏忐忑不安。
雖然說,如果華宇不同意,他不會虧損,但是,如果華宇同意了,那麽他們家族就有可能成為河間郡四大家族之外的第五大家族,所以李譽很是在意華宇的決定。
“老先生,不知此地有多少佃農,其中青壯幾何,十歲左右的孩童又是何數?”華宇本來也想問問的,但是如果自己貿然的便開口,隻怕讓李譽不喜,而現在李譽開口問自己,華宇便說出了自己所關心的問題。
“說來威國莫要生氣,吾雖知此莊園頗大,且佃農多為青壯,便推薦了此莊園,而此莊園人口多少,老夫也不知曉,不若讓人找來此地管事,問一問便知,威國以為如何?"李譽聽到華宇問自己這莊園之內有多少的人口,而自己並不知道這個莊園的具體情況,於是有些尷尬的說道。
說完以後,李譽就示意下人去將這個莊園裏的管事找來,然後就接著陪華宇四處察看。
過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下人帶著一個手持竹簡,身穿文士長袍,看上去三十來歲,留著一個小胡子的男子,向著這邊跑來。
“莊園管事李六,見過家主。”李六看見華宇和李譽站在一起,而且穿著破破爛爛,就並沒有多看一眼,趕緊的對著李譽行禮。
“起來吧。李六,說一說此莊園人口,以及青壯數目。”李譽看到李六來了以後,也不多說,趕緊的讓李六起來,然後讓他說說這莊園的情況。
“家主,此莊園之內,有佃戶一百六十二戶,合計人口七百八十九人,其中青壯四百三十六人,田地共四千八百畝,其中稻田,三千九百畝。"李六雖然不明白李譽為什麽今天會無緣無故的來這莊園,並沒有提前通知自己,而且還問自己莊園的狀況,難道是自己有什麽地方做的不好,被人告到家主那裏,家主今天來查自己了?李六雖然心裏忐忑不安,但是還是老老實實的看著竹簡,一字一句的回答道。
三千九百畝水田,至少可以產出糧食一萬六千多石,這還是種一季,如果種兩季的話,那就是三萬多石了,足足可以養活一支六千人的軍隊,如果有了一支六千人的軍隊,自保是絕對沒問題的。華宇聽到這個數據以後,心裏激動不已。
“其中青壯的年齡段是怎麽樣的?”華宇心裏雖然激動,但是卻沒有表露出來。
李六聽見華宇的話,並沒有回答華宇的話,而是看向了李譽,見到李譽對著自己微微的點頭以後,李六雖然不明白,李譽為什麽讓自己回答這個穿著破破爛爛的青年,但是還是察看了竹簡以後,對這華宇說道:“青壯之中,十六至二十歲,共計二百四十六人,二十至三十歲,共計一百二十八人,三十至四十歲,共計六十二人。”
“十來歲的孩童有多少?”
“八歲至十六歲的孩童,共計一百六十七人。”李六翻看了一下竹簡,察看了一下數據之後,對著華宇說道。
“老先生,不知道今夜是否有時間,在吾莊園之內,吃上一頓便飯?”華宇聽完李六所說的數據以後,心裏就有了決定,於是暗示李譽,說自己同意交換,但是還有些問題,想要和李譽溝通一下。
“嗯。既然威國邀請,老夫豈敢不從?”李譽聽到華宇的話以後先是一愣,而後大笑著說道。
“老先生請。”華宇對著李譽拱了拱手,示意李譽先走。
“不急,李六,你去安排一下,讓所有的佃戶都到操場集合。”李譽先是對著華宇擺了擺手,示意他不用著急,然後又指著一塊空地,對著李六說道。
“是。”李六有些驚訝的看了一眼李譽,然後又深深的看了一眼華宇,才對著李譽行了一禮,去召集佃戶了。
“威國,我們也過去吧。”李六離開了以後,李譽便帶著華宇向著空地走去。
到了空地以後,華宇才發現,這並不是一塊平坦的土地,而是一個中間突起的高台,不像是操場,更像是古代時期的點將台,而自己和李譽正好就坐在點將台的主位,就像是發號施令的大元帥一樣。
過了差不多一刻鍾,佃戶們陸續的趕來。
“李六,全部到齊了嗎?”李譽看見人已經來了不少了,於是開口問道。
“回家主,所有的佃戶,全部到齊。”李六聽到李譽的問話以後,恭敬的說道。
“嗯。”李譽對著李六點了點頭,然後拉著華宇的手,走到高台的邊緣。
李譽一走出來,所有的佃戶便不再言語,全都安靜了下來,默默的看著他。
“諸位,我來為你們介紹一下,這位名叫華宇,華威國,以後就是你們的新莊主,大家都聽明白了嗎?”李譽雖然已經差不多五十歲了,但是喊起話來,依舊是中氣十足。
“見過新莊主。”隨著李譽話音的落下,所有的佃戶,全部都對著華宇跪地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