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端午節快樂,闔家歡樂,天天開心。


    端午來臨,軒翰並沒有別的方式給大家送上祝福,特意奉上一章,就算是給大家送的端午節禮物吧。


    禁城醉仙閣。


    一個身穿文士長袍,看起來二十餘歲的士人,緊緊的盯著牆壁之上,華宇一時興起寫下的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鍾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複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


    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文士一字一句的將這首詩念了出來。


    念完以後,文士默默的醞釀了一番。而後看向了詩句的落款,落款處整整齊齊的寫著:華威國,光和五年,春,飲酒有感而書。(壓根就是盜版……)


    看到了落款,文士更覺得有意思了。


    “好詩,好句,好一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傳聞這華威國文武雙全,今日一見此詩確是絕世之作,隻是不知這華威國,是否是一可堪大用之人。”


    說著,文士將頭看向了截道之上。


    由於禁城正在建設之中,所以百姓都顯得非常的勞碌,但是卻不曾看見這些百姓疲倦的麵龐,隻看見一張張滿是喜悅的笑臉。


    文士看到百姓喜悅的笑臉,嘴角勾起了淡淡的笑容。


    “兩年前,你從天而降,來到這高陽縣,不知如何獲得這莊園之地,也不知你是如何竟能釀出絕世之仙釀,令世人為之喜愛。一年前,流民四起,你下令,各各郡縣之內的醉仙閣開倉施糧,大肆招收流民,一舉成名天下知,士人皆識你華宇,華威國,華大善人之名,而後你以流民眾多,自己乃為白身,管轄無度為由,請王刺史成就你功名之身,建立起這內城。現如今,大破黑風寨,成就你威武之名,你又趁勢以人口過多城池太小,導致戰起之時百姓死傷無數為由,建立起這巨大的禁城。又借平叛之功,一舉讓下屬成為各方之縣令,雖說隻有一城一地,卻已是四城之掌權者。這華威國,以不過及冠之齡,竟有如此之心機,而且還能闖出如此之基業,這華威國真可謂是絕世之奇才也。”


    文士說完之後,臉上又升起了淡淡的愁容,在心裏說道:“現如今天下大亂在即,又出了你這樣的亂世之梟雄,華威國啊華威國,你究竟是救世之明主,還是竊國之大賊?”


    華宇本來在無聊之際來這醉仙閣,想要喝點小酒,解解乏,早在文士品讀將進酒之時,就已經注意到了文士,而現在,突然聽見文士在說自己事跡,於是有些詫異的向著文士看去。


    隻見那人俊美絕倫,臉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臉俊美異常。外表看起來好象放蕩不拘,但眼裏不經意流露出的精光讓人不敢小看。一頭烏黑茂密的頭發,一雙劍眉下卻是一對細長的眼眸,充滿了睿智的光芒,讓人覺得不可小視。高挺的鼻子之下,有些短短的胡須,厚薄適中的紅唇這時卻漾著另人目眩的笑容。


    華宇看到文士的模樣,雖然說並不認識他,但是,既然這個文士能夠說出自己的所作所為,絕對就是一個大才。


    要知道這些事並沒有多少人知道,趙雲等人是自己的結拜兄弟,是絕對不會將這些事傳出去的,自己寫給王芬的書信,王芬也絕對不會讓他人去看,這絕對是他自己猜想而來,居然能夠將事情看得如此之透徹,這絕對是一個大才。於是華宇趕緊的走了過去。


    “兄台過譽了。”


    文士看到華宇走了過來,向著自己行禮,而且看華宇的年齡,也不過十七八歲,心想:這個可能就是華威國了。


    華宇看見這個文士上下打量這自己,卻沒有開口說話,不禁微微皺起了眉頭,心想這人好生無禮。


    但是轉念一想,身懷大才之人,必有其怪異之處,於是便率先開口詢問道。


    “在下便是兄台口中所言的華宇,華威國。未知兄台高姓大名。”


    文士看見華宇微微皺起的眉頭,也覺得自己未免有些失態了。於是趕緊的回了一禮。


    “在下廣平沮授,沮公與見過華縣令,傳言華縣令文武雙全,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嘶。


    沮授,沮公與?自己會不會運氣太好了些?隻不過出來遊玩一番,居然能夠遇見這樣的大才。


    沮授,字公與。冀州廣平人,少有大誌,長於謀略,被舉茂才,任韓馥別駕。


    初平二年,袁紹脅迫韓馥讓出冀州,自領冀州牧,沮授向其提出占據河北,爭霸天下的戰略規劃,被賞識而表為監軍、奮威將軍,成為袁紹幕府中內為謀主、外監諸將的首要人物。


    可惜袁紹雖有雄心,卻無偉略,屢次在緊要關頭拒絕采納沮授的正確建議,先錯過迎漢獻帝到鄴城,挾天子以討不從的良機,失去政治上的主動;又拒絕沮授警告,出長子袁譚領青州,為兄弟鬩牆埋下禍根。


    建安四年,曹操,袁紹戰雲將起,沮授建議利用優勢實力和地理形勢,以持久戰穩打穩紮,分兵抄掠,而不必決勝於一役,違背了袁紹的意旨,再加上郭圖等乘機進饞,引起袁紹的懷疑而被大大削弱職權。


    官渡之戰期間,沮授又多次進諫不可輕舉冒進,袁紹俱不聽,心灰意冷而托疾辭歸,袁紹懷恨不許,並省其兵交由郭圖帶領。建安五年,袁紹官渡戰敗,沮授被曹軍俘虜,曹操因其故交而厚待之,沮授不降謀歸,遂被殺害。


    屬性:


    人物:沮授(字公與)


    年齡:27(根據三國誌12來的,三國誌12上寫著的就是沮授出生於165年,死於200年,具體的我也不清楚……)


    武力:57


    體力:140


    智力:188


    政治:190


    魅力:76


    幸運:70


    好感度:60


    效忠勢力:無


    忠誠度:


    聲望:800


    沮授不禁有大才,而且忠心為主,像這樣的人才,世間能有幾人?


    既然讓自己遇見了,自己能夠放過麽?


    而且聽沮授的話語之中,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大為推崇,隻要自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也不是沒有可能獲得沮授的效忠。


    “今日喜鵲臨門,威國尚不知何事,不料外出之際竟識得公與兄,真乃天意也。公與兄之大名,威國敬仰已久,今日終得一見,威國甚歡矣。不知公與兄是否願意移步陋室,與威國品酒暢談詩詞歌賦?”


    沮授聽到華宇邀請自己去他家,心裏自然很是感動,雖說自己身懷大才,卻是一懷才不遇之人,而且尚是白身。


    而華宇,雖說隻是一縣之縣令,可是卻擁有數座城池,士卒數萬人,此次一舉滅掉河間郡四大家族,更是讓人覺得不可小視,就連中山甄家這種百年大族,擁有富可敵國之財的家族,都不可匹敵,已經隱隱成為冀州第一大族之勢,而且華宇之用了短短的數年時間,便可創出如此的基業,可謂是天下之奇才。


    但是這樣的一個奇才,居然對自己這個無名之輩如此的禮遇,而且還邀請自己前去府中,如何能讓沮授不感動?


    “既然華縣令邀請,公與豈敢不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傲世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翰並收藏三國之傲世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