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刃聽令,令汝速速趕赴涇縣傳吾軍令,令張翼德率本部兵馬即刻出發,於廣宗南門五裏處布陣紮營。”
“是。”
“華道聽令,令汝速速趕赴曲周傳吾軍令,令關雲長率本部兵法即刻出發,於廣宗東門五裏處布陣紮營。”
“是。”
在華刃和華道離開以後,華宇再次發出了命令。
“傳張文遠前來議事。”
華刃和華道雖然離開,營帳之外仍有數個士兵,在聽到華宇的話以後,其中一個便徑直的向著張遼的營帳走去。
由於華宇是主帥,而張遼屬於先鋒將軍,所以兩人的營帳相隔並不遠,張遼很快便來到了華宇的營帳之中。
“四哥,何事尋吾?”
雖然在軍營之中,但是張遼依舊稱呼華宇為四哥,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可華宇卻沒有任何的不適,甚至有些喜悅。
這才是華宇想要的情誼。
隨著自己勢力日益壯大,當年杏林五結義的兄弟,對著自己也變得有些局促。
華宇原本就是一個孤兒,就算來到這三國時期,依舊是孤身一人。
在五人結義以後,那段時間是華宇最開心的時期,兄弟五人親密無間的友誼,讓自己知道,自己有了一種得到親情的錯覺,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自己有親人,自己有兄弟,趙雲、張頜、高順、張遼四人就是最親的親人。
可是,隨著勢力日漸壯大,五人不得不各行其職,就算團聚在一起,那短短的時間裏,五人也是在洽談公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討論感情。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你想要得到一些,你就會失去一些。
在這一刻,華宇終於能夠明白,為什麽古代時期的帝王,稱呼自己的時候,不是用寡人就是用孤了。
因為他們是孤獨的,他們的孤獨,來自於心靈的寂寞。
張頜現在需要恪守渤海,趙雲現在正在征戰沙場,而高順,現如今正處於險境之中,唯獨張遼,這個最小的五弟還在自己的身側。
“五弟坐。”
說著,華宇起身將張遼拉到自己的坐案旁,讓張遼坐在自己身邊。
看到華宇起身,將自己拉到他的坐案旁,張遼還有些不適,但是,看著華宇開心的模樣,卻也沒有說什麽。
“五弟,且看此物。”
說著,華宇將家書遞給了張遼。
張遼看到華宇遞給自己一封信,不禁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打開了信封。
“三哥,這是三哥的字跡,四哥,莫非三哥在廣宗城內?”
張遼不愧是張遼,雖然僅僅隻看了一眼,認出了這封家書出自高順之手,就已經猜到高順也在廣宗城內。
“不錯,三哥正在廣宗城,而且,已有數月之久。”
沒錯,早在數月以前,高順就已經出現在钜鹿。
……接弟一百零一章……
“見過副統領。”
在華宇的軍隊之中,有一個主帥,一個軍師將軍,四個副統領以及數個將軍。
主帥不用說,自然就是華宇了,軍師將軍當然非賈詡莫屬,而四個副統帥則是華宇的四個結義兄弟。
張頜遠在渤海郡,趙雲還在禁城裏練兵,而張遼則在華宇身側,出現在這裏的自然隻有高順了。
雖說張飛這人雖然有點一根筋,卻也不是個不懂禮數之人,在聽到高順的聲音後,便馬上跑了出來。
“屬下張翼德,見過高將軍。”
說來也奇怪,這關羽張飛兩人,是出了名的誰都不服。
偏偏關羽就對張遼親近些,而張飛則對高順敬佩不已。
如果不是因為高順是華宇的結義兄弟,張飛都要拉著高順燒黃紙、斬雞頭結拜了。
都說男人的情誼是打出來的,這句話放在關羽和張遼、張飛和高順的身上,再適合不過。
張遼和關羽,因為一次曠世之戰,成為了親密無間的知心朋友,而張飛和高順,則是因為一場校場對決,彼此心心相惜。
在私下,兩人是無話不說的知己,但是在軍中,高順則是陷陣軍統帥,禁城士兵的副統領,張飛亦是禁城長槍兵統帥,兩人則是上下級。
由於高順剛剛才從常山郡趕過來,正想和張飛敘敘舊,沒想到,一到九門,就看見數個士兵壓著幾個黃巾叛軍將領,雖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高順還是率先便出言阻止。
現在看到張飛出來了,自然要詢問一下,具體的情況。
“翼德,這是為何?”
聽到高順詢問,張飛便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高順。
“這等賣主求榮之人,留之何用乎?”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張飛所說合情合理,這種人,確實應該殺之而後快。
可是,高順身居要職,是軍隊的副統領,他不能意氣用事。
“翼德,吾等皆為大漢官員,豈可如此而為之?爾等速速為幾位將軍解綁。”
一旦將這幾個降將斬殺,以後還有誰會投降?還有誰會對華宇獻降?
沒有,反正都是一死,為什麽要遭人唾棄,讓別人說自己是一個賣主求榮的小人?
到時候,每到一座城池,都會遭到守城士兵的全力反抗,甚至城中的百姓,也會幫助這些叛軍。
華宇的軍隊能夠斬殺降將,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屠城呢?
雖然這隻是一些小人心中的想法,可是,一旦有人用這件事做文章,華宇就會讓他們說成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屠夫,誰會讓自己在一個屠夫的身邊,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
雖然高順是軍中的副統領,可士兵依舊是張飛的士兵,在聽到高順的話以後,並沒有馬上就放開這些個降將,而是看向了張飛。
張飛之所以讓士兵將這些降將拖下去斬了,主要是太過憤怒,在憤怒過後,已經覺得自己錯了,隻是抹不開麵子,所以才沒有改變自己的命令。
而現在,高順發話了,張飛自然也就借坡下驢了。
隻見張飛對著士兵點了點頭,士兵們便馬上動手,解開了幾個降將身上的繩索。
“是。”
“華道聽令,令汝速速趕赴曲周傳吾軍令,令關雲長率本部兵法即刻出發,於廣宗東門五裏處布陣紮營。”
“是。”
在華刃和華道離開以後,華宇再次發出了命令。
“傳張文遠前來議事。”
華刃和華道雖然離開,營帳之外仍有數個士兵,在聽到華宇的話以後,其中一個便徑直的向著張遼的營帳走去。
由於華宇是主帥,而張遼屬於先鋒將軍,所以兩人的營帳相隔並不遠,張遼很快便來到了華宇的營帳之中。
“四哥,何事尋吾?”
雖然在軍營之中,但是張遼依舊稱呼華宇為四哥,顯得有些不倫不類,可華宇卻沒有任何的不適,甚至有些喜悅。
這才是華宇想要的情誼。
隨著自己勢力日益壯大,當年杏林五結義的兄弟,對著自己也變得有些局促。
華宇原本就是一個孤兒,就算來到這三國時期,依舊是孤身一人。
在五人結義以後,那段時間是華宇最開心的時期,兄弟五人親密無間的友誼,讓自己知道,自己有了一種得到親情的錯覺,自己並不是孤身一人,自己有親人,自己有兄弟,趙雲、張頜、高順、張遼四人就是最親的親人。
可是,隨著勢力日漸壯大,五人不得不各行其職,就算團聚在一起,那短短的時間裏,五人也是在洽談公事,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討論感情。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命運吧,你想要得到一些,你就會失去一些。
在這一刻,華宇終於能夠明白,為什麽古代時期的帝王,稱呼自己的時候,不是用寡人就是用孤了。
因為他們是孤獨的,他們的孤獨,來自於心靈的寂寞。
張頜現在需要恪守渤海,趙雲現在正在征戰沙場,而高順,現如今正處於險境之中,唯獨張遼,這個最小的五弟還在自己的身側。
“五弟坐。”
說著,華宇起身將張遼拉到自己的坐案旁,讓張遼坐在自己身邊。
看到華宇起身,將自己拉到他的坐案旁,張遼還有些不適,但是,看著華宇開心的模樣,卻也沒有說什麽。
“五弟,且看此物。”
說著,華宇將家書遞給了張遼。
張遼看到華宇遞給自己一封信,不禁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打開了信封。
“三哥,這是三哥的字跡,四哥,莫非三哥在廣宗城內?”
張遼不愧是張遼,雖然僅僅隻看了一眼,認出了這封家書出自高順之手,就已經猜到高順也在廣宗城內。
“不錯,三哥正在廣宗城,而且,已有數月之久。”
沒錯,早在數月以前,高順就已經出現在钜鹿。
……接弟一百零一章……
“見過副統領。”
在華宇的軍隊之中,有一個主帥,一個軍師將軍,四個副統領以及數個將軍。
主帥不用說,自然就是華宇了,軍師將軍當然非賈詡莫屬,而四個副統帥則是華宇的四個結義兄弟。
張頜遠在渤海郡,趙雲還在禁城裏練兵,而張遼則在華宇身側,出現在這裏的自然隻有高順了。
雖說張飛這人雖然有點一根筋,卻也不是個不懂禮數之人,在聽到高順的聲音後,便馬上跑了出來。
“屬下張翼德,見過高將軍。”
說來也奇怪,這關羽張飛兩人,是出了名的誰都不服。
偏偏關羽就對張遼親近些,而張飛則對高順敬佩不已。
如果不是因為高順是華宇的結義兄弟,張飛都要拉著高順燒黃紙、斬雞頭結拜了。
都說男人的情誼是打出來的,這句話放在關羽和張遼、張飛和高順的身上,再適合不過。
張遼和關羽,因為一次曠世之戰,成為了親密無間的知心朋友,而張飛和高順,則是因為一場校場對決,彼此心心相惜。
在私下,兩人是無話不說的知己,但是在軍中,高順則是陷陣軍統帥,禁城士兵的副統領,張飛亦是禁城長槍兵統帥,兩人則是上下級。
由於高順剛剛才從常山郡趕過來,正想和張飛敘敘舊,沒想到,一到九門,就看見數個士兵壓著幾個黃巾叛軍將領,雖然不知道是怎麽回事,但是高順還是率先便出言阻止。
現在看到張飛出來了,自然要詢問一下,具體的情況。
“翼德,這是為何?”
聽到高順詢問,張飛便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高順。
“這等賣主求榮之人,留之何用乎?”
如果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來看,張飛所說合情合理,這種人,確實應該殺之而後快。
可是,高順身居要職,是軍隊的副統領,他不能意氣用事。
“翼德,吾等皆為大漢官員,豈可如此而為之?爾等速速為幾位將軍解綁。”
一旦將這幾個降將斬殺,以後還有誰會投降?還有誰會對華宇獻降?
沒有,反正都是一死,為什麽要遭人唾棄,讓別人說自己是一個賣主求榮的小人?
到時候,每到一座城池,都會遭到守城士兵的全力反抗,甚至城中的百姓,也會幫助這些叛軍。
華宇的軍隊能夠斬殺降將,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屠城呢?
雖然這隻是一些小人心中的想法,可是,一旦有人用這件事做文章,華宇就會讓他們說成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屠夫,誰會讓自己在一個屠夫的身邊,過著提心吊膽的生活?
雖然高順是軍中的副統領,可士兵依舊是張飛的士兵,在聽到高順的話以後,並沒有馬上就放開這些個降將,而是看向了張飛。
張飛之所以讓士兵將這些降將拖下去斬了,主要是太過憤怒,在憤怒過後,已經覺得自己錯了,隻是抹不開麵子,所以才沒有改變自己的命令。
而現在,高順發話了,張飛自然也就借坡下驢了。
隻見張飛對著士兵點了點頭,士兵們便馬上動手,解開了幾個降將身上的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