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飛火燒管亥的時候,北海城中的華宇,卻接到了由趙融取出的一道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忠勇侯,征東大將軍華威國,破百萬敵軍於北海,揚吾大漢神威,得華愛卿之重臣,實乃吾大漢之幸。此次叛軍雖滅,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朕恐其再起叛亂,特封華威國為鎮東大將軍,東萊郡太守,鎮守東萊,以攝亂黨。欽此。”


    這道聖旨,早在華宇出兵前,劉宏就交給了趙融,讓趙融在華宇大破敵軍以後,拿出來宣讀。


    當然了,如果華宇戰敗,自然就不需要這道聖旨,還需要進京受審,到時候,劉宏同樣會將華宇貶出洛陽,至於會被貶到哪裏,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得知聖旨內容的華宇,則和劉宏所預測的一樣,心情十分舒暢。


    青州東萊,這是華宇一直夢寐以求的位置,早在從洛陽出兵開始,華宇就在想著,要盡一切的手段,留在這青州東萊。


    東萊郡,看起來並不是好位置,也沒有什麽戰略意義。


    這隻不過是表麵而已,從二十一世紀穿越到三國時期的華宇,卻對這片土地情有獨鍾。


    東萊郡和渤海郡一樣臨近鴨綠江,隻要華宇能夠練就一部海軍,到時候,由東萊、渤海兩郡下海向南可以攻入徐州,向北可以攻伐朝鮮,將幽,冀,青,徐四州連成一片。


    自己夢寐以求的地界,劉宏這麽輕而易舉的封賞給了自己,華宇又怎麽能夠不高興呢?


    接到聖旨以後,趙融並沒有退去,華宇哪裏還會不明白,趙融這是在等什麽,十分果斷的將虎符交給了趙融。


    “趙將軍,陛下既表吾為鎮東大將軍東萊郡太守,吾自當前往東萊赴職,然,此虎賁軍,乃陛下親衛,負責拱衛洛陽安危,吾不便帶往東萊之地,望趙將軍萬萬將其帶回洛陽,交於陛下手中。”


    好聽話誰都會說,很明顯,這一萬多虎賁軍,趙融肯定是要帶走的,卻沒有想到,華宇這麽光棍的就把軍權交了出來,這樣一來趙融反而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了。


    劉宏的旨意是讓華宇鎮守東萊郡,可是趙融明白,說白了,就是把華宇給發配到東萊郡,自己要是把所有的軍隊都帶走了,隻怕也不好看吧?


    “華候言重了,陛下使華候趕赴東萊就職,豈可無兵馬聽用,不若將虎賁翔衛營留之聽用?”


    虎賁軍共有翔衛營、驤騎營、飛羽營、長槍營、樸刀營、盾衛營、後勤營七個營。


    其中,驤騎營是騎兵,無論是裝備還是士兵的素質,都是上上之選,一共有五千人。


    飛羽營是弓兵營,其中包括弓兵、弩兵兩種,共計三千人。


    而長槍營、樸刀營、盾衛營顧名思義,就是長槍兵、樸刀兵、盾衛兵三種,共計一萬兩千人,樸刀兵有六千,長槍兵、盾衛兵各三千。


    後勤營就比較複雜了,什麽兵種都有,甚至包括斥候,也屬於後勤營的管轄範圍之內。


    最後的一個,就是翔衛營,翔衛營的人數並不多,隻有兩百人,乃是主帥的親兵,負責保護主帥,也就是負責保護華宇了。


    這一營的人馬,不僅裝備精良,而且各個身手非凡,可以很負責任的說,如果在戰場上,華宇被三五萬敵人包圍,這支翔衛營可以將華宇完好無損的送出包圍圈,如果麵對十萬敵人,他們可以保證讓華宇活著衝出去。


    沒有人知道這群人的來路,隻知道華宇建立虎賁軍的時候,他們就跟在華宇的身邊。


    對於這樣不知底細,但是卻一個個勇猛無比的士兵,趙融要是把他們帶在身邊,那不是找刺激嗎……


    再說了,劉宏當時可是說過,要把華宇的親信全給踢出虎賁軍,現在自己就當是借花獻佛吧。


    要知道,那翔衛營可不是普通的士兵,那翔衛營的士兵,全部都是龍戰的成員,他們都是以一敵十的能手,經過無數次的選拔,他們才成為了龍戰隊的隊員,進入龍戰戰隊以後,他們又學習過經改編的霸王決,個個都是二流的武將,然而,這支戰隊人數並不多,僅僅隻有一千人,這翔衛營的兩百人,全部都是賈詡調過來保護自己的,並不是為了戰鬥,就算趙融不說這件事,華宇都要把他們要回來。


    現在趙融說,要將翔衛營送給自己做親衛,華宇自然是沒有意見啦。


    “嗯,如此甚好。”


    很快的,趙融便率領著一萬多虎賁軍士兵,踏上了回返洛陽之路。


    趙融才剛剛離開不久,華宇就率軍出了北海城,在城外不遠處等著關羽、張飛前來會師。


    當華宇率軍駐紮在城外,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左右,一杆紫色的旗幟,出現在了華宇眼前。


    看著那杆紫色的旗幟,華宇身後的那些翔衛營士兵,都激動不已,要知道,那杆旗幟代表著什麽,那代表著他們的信仰,代表著華宇。


    當紫色的旗幟慢慢靠近,一個麵紅耳赤一個長相粗曠的漢子,兩人攜手來到了華宇麵前。


    “主公……”


    在和關羽、張飛會師以後,華宇率領著一萬五千禁城士兵,向著自己的郡城――東萊郡趕去。


    關羽這次奉命帶來了一萬五千禁城士兵,還帶來了一封賈詡的親筆書信。


    主公,詡受主公之令,管製河間、渤海、中山、常山、涿等五郡,今五郡已存兵馬數萬,開墾良田數十萬畝,餘糧百萬石,自數月前,幽州刺史焉入洛陽,涿郡已為元皓所掌。


    前日,王刺史發來急報,言陛下欲歸,王刺史欲行霍光之事,擁合肥王為帝,此事還請主公決斷。


    嗯,王芬居然想要趁劉宏去冀州的時候,起兵謀反,立合肥王為帝?這是怎麽個情況?


    這麽重要的事,曆史上為什麽會沒有記載?


    他王芬憑什麽就敢相信,自己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劉宏,他到底有什麽依仗?


    王芬準備謀反的事,曆史中確實是有記載,根據九州春秋所記載:


    陳蕃子逸與術士平原襄楷會於芬坐,楷曰:“天文不利宦者,黃門、常侍真族滅矣。”逸喜。芬曰:“若然者,芬原驅除。”於是與攸等結謀。靈帝欲北巡河間舊宅,芬等謀因此作難,上書言黑山賊攻劫郡縣,求得起兵。會北方有赤氣,東西竟天,太史上言“當有陰謀,不宜北行”,帝乃止。敕芬罷兵,俄而徵之。芬懼,自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傲世龍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軒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軒翰並收藏三國之傲世龍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