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點:東萊郡,鎮東大將軍府
時間:中平六年三月
人物:華宇、郭嘉、程昱、太史慈
身穿正裝的華宇,此刻正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在座的程昱等人都沉默的坐在哪裏,於是開口說道。
“伯虎從長安送來的書信大家都看過了吧。”
這一次召集三人前來議事,就是為了華安送來的書信,在華安送來的書信中提到,如今洛陽已經開始戒嚴,皇宮更是宮門緊閉,很多天都沒有上過早朝,而且,何進公然的將兵馬調入洛陽,開始接掌洛陽城的軍務。
在華宇開口以後,程昱率先站了起來。
“主公,按照華大人傳回來的情報,如今皇宮大舉調動兵馬,並且開始戒嚴,隻怕是宮中情況有變啊。”
程昱說完以後,郭嘉立刻就站了出來,接著程昱的話說道。
“主公,程大人言之有理,早在年初之際就曾聽說,陛下喜愛皇子協,想要將皇位傳給皇子協,而大將軍何進卻想讓皇子辯即位大統,如今皇宮戒嚴,隻怕是陛下升天,卻又留下遺詔,讓西園蹇碩擁立皇子協為帝,何進則想發動兵變,擁立皇子辯為帝。”
郭嘉所說一點都沒有錯,洛陽現在戒嚴,而且還有大舉的兵馬調動,確實是因為皇位而發生,作為後世而來的華宇,對於這件事非常的清楚。
可是沒有想到,郭嘉僅僅憑借華安的一封書信,在加上以前的一些情報,居然就能夠將事情猜的這麽透徹,不禁在心裏感慨,不愧是被人稱之為鬼才的郭嘉啊,同時也在為自己能夠得到郭嘉這樣一個能人而高興。
“嗯,以奉孝之見,我們現在應該怎麽做?”
隻見郭嘉神秘的一笑,淡淡的說了一句,又或者說是一個字。
“等。”
程昱在見到華宇一臉疑惑的模樣,於是便為華宇解釋道。
“主公,東萊與洛陽相隔千裏,就算主公有什麽想法,隻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說來,無論是誰登記為帝,都不會影響到主公,反而會大舉褒獎主公,所以,此時隻需要等就行了。”
很明顯,程昱的解釋,配合著郭嘉先前的推測,已經讓華宇下定了決心,聽從他們的建議,等,等著洛陽再次傳來消息,同時也在等華宇記憶中所發生的事情。
在距離東萊數千裏之外的洛陽中,何進等人正在為宮中發生的事情展開了討論。
“本初,現在皇宮被蹇碩的西園所控製,以你之見應該如何?”
本初,自然就是袁紹,袁本初,至於袁紹為什麽會出現在何進的府堂之中,這還要從當時華宇擔任虎賁中郎將一職開始說起。
自從華宇擔任虎賁中郎將一職,士族派進行討論,袁紹感覺到自己不被袁逢信任以後,袁紹整天都借酒消愁,直到有一天,何進派人找到了袁紹,邀請他加入自己的陣營,袁紹終於感覺到,自己的才學有人欣賞了,毫不猶豫的投身到何進的武將派中。
袁紹以士族派的身份,投身到何進的武將派以後,遭到了很多人的誹議,他們都認為袁紹是士族派派來的人,想要探聽武將派的消息。
對於下屬這個說法,何進全然不屑一顧,反而直言不諱的告訴那些下屬,且不說本初是不是士族派派來的人,就算是,我何進也願意相信他。
就因為何進的一句話,就因為何進的信任,袁紹在武將派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讓袁紹更加堅信了自己的信念,自己一定要報答何進的知遇之恩。
哪怕是後來被招入西園,任西園八校尉之一,直接接受劉宏的調遣,權利遠在何進之上,袁紹也一直沒有背叛何進。
何進也因為袁紹一直以來,都這麽的忠心耿耿,對袁紹越來越信任,任何事都和袁紹商量,哪怕是現在關乎到帝位傳承的事情,何進也在第一時間詢問袁紹的意見。
“大將軍不必恐慌,西園之中共有兵馬兩萬,其中,除蹇碩、趙融、夏牟以外,其他的五個人,全部都是自己人。明日酉時時分,東宮門由屬下把手,屆時,大將軍兵馬由東宮門而入,再加上我們的配合,必定能夠拿下那閹人,擁大皇子榮登大寶。”
“好,有本初之計,何愁大事不成?如若此計能成,本初當為首功。”
在談完正事以後,大將軍府再次開始了歌舞升平的生活,直到深夜,眾人才紛紛離去。
時間:中平六年三月
地點:皇宮,十常侍居所
人物:十常侍
十常侍雖然都是一群宦官,可是他們利用劉宏對他們的信任,獲得了極大的便利,何進如此大規模的率領軍隊入城,十常侍怎麽可能得不到消息?
在得到消息以後,張讓立刻就召集十常侍的所有人,前來議事。
“諸位,如今蹇碩把持皇宮,何進把持洛陽,我們現在可是危在旦夕,如何是好啊?”
在張讓開口以後,第一個站出來的就是十常侍的二號人物――趙忠。
“張大人,陛下在位的時候,我們還有些權利,自從前天晚上陛下升天以後,蹇碩就帥領著西園大軍,將皇宮內院圍得水泄不通,我們已經失勢,而那何進,更是公然率領兵馬進駐洛陽,想必何進與那蹇碩必定有一番大戰,我們現在應該要想想,投靠那一邊最為合適。”
張讓心十分清楚,趙忠的話很有道理,他們現在並沒有兵權,最多也就能調動皇宮內部的內侍,根本就沒有能力和何進他們去鬥,隻能投靠他們。
“嗯,據我所知,陛下曾留下遺詔,要蹇碩立皇子協為帝,那董太後素來與我們不和,如果皇子協榮登大寶,隻怕會害了我們。反之,何皇後素來待我們不薄,不如我們將遺詔修改,改立皇子辯為帝,向何進投誠如何?”
“張大人英明。”
隨後,張讓便派人前往大將軍府,與何進洽談立皇子辯為帝的事宜。
中平六年三月,張讓等人擅自修改劉宏遺詔,立皇子辯為帝,是為漢少帝。
時間:中平六年三月
人物:華宇、郭嘉、程昱、太史慈
身穿正裝的華宇,此刻正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在座的程昱等人都沉默的坐在哪裏,於是開口說道。
“伯虎從長安送來的書信大家都看過了吧。”
這一次召集三人前來議事,就是為了華安送來的書信,在華安送來的書信中提到,如今洛陽已經開始戒嚴,皇宮更是宮門緊閉,很多天都沒有上過早朝,而且,何進公然的將兵馬調入洛陽,開始接掌洛陽城的軍務。
在華宇開口以後,程昱率先站了起來。
“主公,按照華大人傳回來的情報,如今皇宮大舉調動兵馬,並且開始戒嚴,隻怕是宮中情況有變啊。”
程昱說完以後,郭嘉立刻就站了出來,接著程昱的話說道。
“主公,程大人言之有理,早在年初之際就曾聽說,陛下喜愛皇子協,想要將皇位傳給皇子協,而大將軍何進卻想讓皇子辯即位大統,如今皇宮戒嚴,隻怕是陛下升天,卻又留下遺詔,讓西園蹇碩擁立皇子協為帝,何進則想發動兵變,擁立皇子辯為帝。”
郭嘉所說一點都沒有錯,洛陽現在戒嚴,而且還有大舉的兵馬調動,確實是因為皇位而發生,作為後世而來的華宇,對於這件事非常的清楚。
可是沒有想到,郭嘉僅僅憑借華安的一封書信,在加上以前的一些情報,居然就能夠將事情猜的這麽透徹,不禁在心裏感慨,不愧是被人稱之為鬼才的郭嘉啊,同時也在為自己能夠得到郭嘉這樣一個能人而高興。
“嗯,以奉孝之見,我們現在應該怎麽做?”
隻見郭嘉神秘的一笑,淡淡的說了一句,又或者說是一個字。
“等。”
程昱在見到華宇一臉疑惑的模樣,於是便為華宇解釋道。
“主公,東萊與洛陽相隔千裏,就算主公有什麽想法,隻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再者說來,無論是誰登記為帝,都不會影響到主公,反而會大舉褒獎主公,所以,此時隻需要等就行了。”
很明顯,程昱的解釋,配合著郭嘉先前的推測,已經讓華宇下定了決心,聽從他們的建議,等,等著洛陽再次傳來消息,同時也在等華宇記憶中所發生的事情。
在距離東萊數千裏之外的洛陽中,何進等人正在為宮中發生的事情展開了討論。
“本初,現在皇宮被蹇碩的西園所控製,以你之見應該如何?”
本初,自然就是袁紹,袁本初,至於袁紹為什麽會出現在何進的府堂之中,這還要從當時華宇擔任虎賁中郎將一職開始說起。
自從華宇擔任虎賁中郎將一職,士族派進行討論,袁紹感覺到自己不被袁逢信任以後,袁紹整天都借酒消愁,直到有一天,何進派人找到了袁紹,邀請他加入自己的陣營,袁紹終於感覺到,自己的才學有人欣賞了,毫不猶豫的投身到何進的武將派中。
袁紹以士族派的身份,投身到何進的武將派以後,遭到了很多人的誹議,他們都認為袁紹是士族派派來的人,想要探聽武將派的消息。
對於下屬這個說法,何進全然不屑一顧,反而直言不諱的告訴那些下屬,且不說本初是不是士族派派來的人,就算是,我何進也願意相信他。
就因為何進的一句話,就因為何進的信任,袁紹在武將派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也讓袁紹更加堅信了自己的信念,自己一定要報答何進的知遇之恩。
哪怕是後來被招入西園,任西園八校尉之一,直接接受劉宏的調遣,權利遠在何進之上,袁紹也一直沒有背叛何進。
何進也因為袁紹一直以來,都這麽的忠心耿耿,對袁紹越來越信任,任何事都和袁紹商量,哪怕是現在關乎到帝位傳承的事情,何進也在第一時間詢問袁紹的意見。
“大將軍不必恐慌,西園之中共有兵馬兩萬,其中,除蹇碩、趙融、夏牟以外,其他的五個人,全部都是自己人。明日酉時時分,東宮門由屬下把手,屆時,大將軍兵馬由東宮門而入,再加上我們的配合,必定能夠拿下那閹人,擁大皇子榮登大寶。”
“好,有本初之計,何愁大事不成?如若此計能成,本初當為首功。”
在談完正事以後,大將軍府再次開始了歌舞升平的生活,直到深夜,眾人才紛紛離去。
時間:中平六年三月
地點:皇宮,十常侍居所
人物:十常侍
十常侍雖然都是一群宦官,可是他們利用劉宏對他們的信任,獲得了極大的便利,何進如此大規模的率領軍隊入城,十常侍怎麽可能得不到消息?
在得到消息以後,張讓立刻就召集十常侍的所有人,前來議事。
“諸位,如今蹇碩把持皇宮,何進把持洛陽,我們現在可是危在旦夕,如何是好啊?”
在張讓開口以後,第一個站出來的就是十常侍的二號人物――趙忠。
“張大人,陛下在位的時候,我們還有些權利,自從前天晚上陛下升天以後,蹇碩就帥領著西園大軍,將皇宮內院圍得水泄不通,我們已經失勢,而那何進,更是公然率領兵馬進駐洛陽,想必何進與那蹇碩必定有一番大戰,我們現在應該要想想,投靠那一邊最為合適。”
張讓心十分清楚,趙忠的話很有道理,他們現在並沒有兵權,最多也就能調動皇宮內部的內侍,根本就沒有能力和何進他們去鬥,隻能投靠他們。
“嗯,據我所知,陛下曾留下遺詔,要蹇碩立皇子協為帝,那董太後素來與我們不和,如果皇子協榮登大寶,隻怕會害了我們。反之,何皇後素來待我們不薄,不如我們將遺詔修改,改立皇子辯為帝,向何進投誠如何?”
“張大人英明。”
隨後,張讓便派人前往大將軍府,與何進洽談立皇子辯為帝的事宜。
中平六年三月,張讓等人擅自修改劉宏遺詔,立皇子辯為帝,是為漢少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