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成的擔憂並非杞人憂天,此時的大同黨原比不上十年後的大同黨,至少在表麵現象上看,大同黨依然是此時眾多力量中最薄弱的一個,盡管人民黨的常凱申令不出五省,卻依然是名義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


    實力上比不過對方,現實社會雖然動曱亂,卻也還未達到十年後那般通貨膨曱脹,不起來抗爭便活不下去的地步,因此根本不可能像十年後那樣“無人不通赤”,反正士兵一個轉身便變成了解放戰士。


    相對而言,此時工農赤軍的主要兵員還是根據地內的各種良家子,降兵的比例並不大,因此在收編降兵後,總是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思想教育。


    若是放在過去,願意歸順的,工農赤軍都留了下來,不願意歸順的便放其回家。不過現在工農赤軍經過長征後兵力損失過大,造成了人員嚴重不足,而西北地區向來地廣人稀,沒有那麽多的人力可以補充,因此對這些降兵格外看重,而且這裏麵有著大量的東北軍官兵,利用其思鄉之情配合愛國主義教育,是目前最好的人力來源。


    自從五旗鎮戰役結束後,東北軍3師、6師底層官兵集體反正,受降後很是過了一段安逸的生活,換上了嶄新的軍裝,每天三頓不僅管飽,還頓頓有肉,更甚至為了照顧他們,中央還為他們準備了豬肉燉粉條等東北家常菜,使得一個個感激不已。


    穿著嶄新的衣服,吃著可口的飯菜,反正官兵一時之間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傳說中,工農赤軍不是窮得叮當響嘛,不僅連軍裝都配不齊,甚至連填飽肚子都成問題,怎麽現在全是清一色的新軍裝,還是從未見過的款式,貌似叫啥迷彩服。


    在大多數軍隊都隻有一套淡薄的軍裝之時,工農赤軍竟然是內外三件套,最裏麵的一套叫什麽保暖內衣,傳上去不僅舒服,還十分暖和。


    中間這套就是被稱之為迷彩作訓服的新式軍裝,五顏六色的很是花俏,但距離稍遠一點便不怎麽容易被發現,好似和大地融為一體,被士兵笑稱為“隱身衣”。


    最外麵一件便是軍大衣,同樣做迷彩色,厚實保暖,防寒防凍,穿著它立於寒風中也沒多少感覺。


    除此之外,還有手套、軍靴、頭盔,全是見所未見之物,土鱉的工農赤軍一下子變成了皇室持金吾,一時間讓反正官兵各種羨慕嫉妒恨。


    不過很快便高興起來,工農赤軍果然秉持著官兵一致的標準,給反正官兵進行了統一換裝。


    如此好吃好喝的日子,反正官兵們以前從來不敢想象,大多數時候都是好日子沒過三天,便被其他的軍閥勢力給趕到一個鳥不拉曱屎的地方去了。


    隻是日子雖然舒坦,每天的思想教育卻是讓人不勝其煩,反正的官兵大多數都是老油條,隻有打回東北的口號能讓東北軍係統的官兵激動一會,西北三馬係的人則一點感覺都沒有,隻是一味的跟著政工人員叫好,至於如何好,大多數基本都不知道。


    最初三天,反正官兵都隻是接受思想教育,後來除了思想教育,每天都需要參加勞動,美其名曰勞動教育。


    思想教育本來就讓人厭煩,勞動教育更是刺曱激了反正官兵的g曱點,若非看到工農赤軍不論官兵都在參加勞動,很多人當場便要鬧起來。


    在他們心中,老曱子是反正的義軍,不是被俘的俘虜,不能用俘虜的方式來對待他們。


    不過在看到赤軍幹部帶頭勞動,不僅不已勞動為恥,還以勞動為榮,最終他們隻得壓下心中的不滿,乖乖參加勞動。


    如此一段時間下來,反正官兵每天除了日常的思想教育外,還要幫鎮裏的老百姓挑水劈材、打掃院子,有時候還要幫忙整修破舊的房子,下田地裏幫忙幹農活,漸漸的也不禁生出了怨氣。


    原馬培清團官兵雖有怨氣,卻舍不得每天三頓管飽,頓頓有肉的美好生活,而且勞動量也不大,都樂得有這麽好的事情。


    反正的東北軍官兵卻不這麽想,他們當初之所以反正,便是聽了那首《鬆花江上》刺曱激得思鄉情切,使得潛藏的感情一瞬間爆發出來,再由赤軍工作小組的勸降,很快便決定反正。


    反正之後,東北軍官兵大多數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一心隻想著打回東北,洗刷這一身恥辱。怎料投靠工農赤軍後,遲遲不見工農赤軍有打回東北的跡象,雖然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他們,但每天不是思想教育便是勞動教育,再好的耐心也會被磨幹,不禁疑惑起工農赤軍是不是在忽悠他們。


    正當不滿的氣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反正官兵和後來收編的土曱匪人馬又被派到了5450區參加公路修築,小部分原東北軍官兵便在此時爆發起來,不過手中沒槍也沒那膽,最終以罷曱工的形式出現。


    此時,李克己正在和穆成及幾個稍微懂點建築工程的人員商討公路建設的相關問題,聽說一部分原東北軍官兵竟然鬧起了罷曱工,眾人不禁變了顏色。


    若是普通的罷曱工,李克己和穆成肯定不會有這樣的反應,但當罷曱工的人員都是一群從戰火中走出的老油條時,他們不得不慎重起來,一不小心便會造成極大的影響,若是其中有人藏有槍曱支,麻煩就更大了。


    由於李克己的思維還停留在“天下無人不通赤”的狀態,一廂情願地認為東北軍官兵既然已經反正,那便會完全站到大同黨這邊,對於穆成最初和他提起的擔憂,他是一點也毫不在意,卻沒想到東北軍官兵這麽快就鬧起了罷曱工。


    急急忙忙趕到現場,已經有政工幹部在勸解罷曱工的東北官兵,這些政工人員都是中央派來管束反正官兵的幹部,從一開始,中央便考慮到了可能發生的情況,也知道沒有專業的政工人員,穆成和李克己怕是管束不了這些老兵油子。


    李克己等人到達時,政工人員似乎已經勸解了許久,隻是效果並不怎麽明顯,罷曱工的東北軍官兵幾乎無動於衷,等到政工人員說完最後一句話,一個似乎是罷曱工代表的高個大兵撒開破鑼似的嗓子才喊道:“我們東北軍的兄弟投靠你們工農赤軍是來打鬼子的,不是來給你們當勞力!


    哼……當初為了勸我們反正,你們的好話說得多好聽啊!什麽停止內戰,北上抗日,東北軍的兄弟們應該和工農赤軍站在一起,共同抗議常凱申一人獨曱裁,號召全國人民北上抗日,一起打回東北!


    呸……全他曱媽騙人的鬼話,3師和6師的兄弟們就是被你們忽悠,說什麽要帶領我們一同打回東北。可是現在呢,每天除了一些空話大話的思想教育外,就是把我們東北軍當成勞力來使,哪裏有活就調我們去哪裏,完全把我們當做了戰敗的俘虜。


    我們不是俘虜,是反正的義軍,我們要打回東北……”


    “打回東北……”


    “打回東北……”


    “打回東北……”


    麵對群情激奮的東北軍官兵,政工人員一直感覺是自己的工作失誤,竟然沒有注意到東北軍官兵的情緒變化,使得事情變成現在這樣,任他口水浪費了不少,效果卻是不減反增。


    見到如此情況,李克己知道再任其發展將會逐漸擴大,後果將是不堪想象,而且那個政工人員的工作方式也比較教條,通篇的大道理說得雖然好聽,但現場的老兵油子們又有幾個聽得懂,即使聽得懂,恐怕也不怎麽想聽。


    在李克己看來,罷曱工的東北軍官兵想要打回東北的強烈感情並非作假,雖對工農赤軍遲遲沒有動作而有些怨言,但還不至於拋開現實,一味地要求打回東北,關鍵的問題應該是這群老兵油子大曱爺當習慣了,一時之間要他們如赤軍戰士那樣吃苦耐勞,以勞動為榮,未免有些強人所難。


    所以節點應該是這些兵油子不想勞動,同時又極其渴望打回東北,工農赤軍因為戰略的原因不可能隔著數省去打鬼子,而且山西的閻錫山,河北的二十九軍也不可能放工農赤軍過去,如此這些兵油子便把矛盾轉移到了他們想打回東北,工農赤軍卻“故意”不讓他們打回東北上麵。


    想通節點之後,李克己便十分了然,懶惰一直便是人的天性之一,能夠不勞而獲正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理想,為了逃避勞動,人們總是會為自己找到各種各樣的借口。


    為了照顧這些反正官兵,中央在待遇上並沒有克扣一分,工作上也較赤軍戰士輕鬆許多,如此情況還對勞動不滿,理由又是那麽牽強,不禁讓李克己想笑。


    嘲笑之後,李克己越過人群走到罷曱工的東北軍官兵麵前,手上拿著剛剛趁人不注意時傳送到隨身挎包中的手持式擴音器,中氣十足地開口喊道:“東北軍的兄弟們,我能理解你們想打回家鄉的心情,但是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東北軍的兄弟們準備用什麽方式打回去?”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兔子的征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兔子亂彈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兔子亂彈琴並收藏兔子的征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