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朝晨的白露,劉鹿卿三人將花三娘葬在了醍醐鎮外圍的一處墳崗。
“這裏風景不錯,有山有水…”劉鹿卿用劍刻下碑文:“本來是我給自己選的地方。”
“爹,你別說這種話。”洛依心裏很壓抑,看這樣子是還沒從父親身份的多變中適應過來。
“丫頭,如果有一天我也歸位了。記得讓我在這附近陪陪三娘。”劉鹿卿的笑容帶著些無奈的決絕,讓洛依有種想哭的衝動。
“前輩大可以把當年的事情據實告知…就算是為了丫頭,我也絕對會同太後斡旋到底。”方南逸堅定地承諾,猶如一股活力的清泉突然潤浸女孩絞痛的心扉。
“你說真的麽?你真的不會把我爹帶回去?”洛依激動道。
“我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讓劉鹿卿死,也有很多種方法讓你爹活。但前提是――前輩他願意配合。”方南逸回答。
“爹,你能不能把以前的事告訴我們?我們一起想辦法好不好!”
劉鹿卿已經別無選擇。
隱瞞既然是為了守護,如今卻是為了守護而坦白。
他一個人戰鬥了太久太久,真的已經很累了。眼前的少男少女頗有他年輕時的風範,後浪推前浪的時代終於來臨。他把長長的故事告訴他們,就好像重新講給自己聽。
“我生為孤兒,自記事起就隻有一個表姐相依為命。”劉鹿卿緩緩得拉開回憶:“她名喚繆蘭,人如其名如晚霞天邊繚繞的雲朵般絢爛美豔。
我們的師父名喚長清道人,在我五歲那年他下山雲遊無意中相中我姐弟二人的資質,至此學藝九載春秋。”
“一套‘走岸問柳’是師父獨創的絕劍,也是我數路劍法的維基。禮親王之所以覺得‘醍醐舞柳’如是眼熟,想必是源於曾在太後授予你的無數典籍中見識過由我撰寫的劍訣吧。我的舞完全是基於這套劍法而來,但摒棄剛韌,獨留陰柔,已然麵目全非。你看著眼熟卻無力聯想,這也是常情。”
“難怪。”方南逸點頭稱是。
“而繆蘭不擅劍法,於是師父獨傳了她一套‘飛銀之梭’,三枚銀針獨打人身要穴,用以自保求生頗有益處。”劉鹿卿繼續道:“就這樣,我十四歲出師,跟著繆蘭下山行俠仗義快意人生。那年繆蘭十七歲,如果沒有遇上那個男人――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你說的那個男人,是先皇祈元帝吧。”方南逸道。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天繆蘭身著淡藍的衣衫撐傘站在橋上等我去買東西。”劉鹿卿回憶的眼眸中充滿了專屬於他的那份美好:“回來的時候,我看到男人站在橋下,就像欣賞一幅畫一樣欣賞著如仙女入境般的繆蘭。他向繆蘭走過去,跟她說話,同她一起笑…一個月後,他接繆蘭入宮冊封為妃,而我亦是隨著她一起走。我的武功得到先皇賞識,做了一年的護騎校尉後便進入上清門,兩年後接掌上清門總督一職。”
“本以為日子隻是換了一種過法,但依舊可以平安得幸福下去。有優厚的俸祿和地位,有鐵血的兄弟過命的朋友。直到第二年,先皇迎來了他的第二位嬪妃――也就是當今的孝嚴太後。皇帝納妃封嬪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加上繆蘭四年多不曾有所出,就算為了皇室所繼也不可能獨有她一人得享聖恩。”
“孝嚴太後本是當朝最好的堪輿師陸丙真的獨生女,陸家為風水世家,他們建的宅修的墓堪稱天下一絕。但是祖訓有雲:後世代代不可入朝為官。所以無論先代帝王用怎樣的高官厚祿都不能說動陸家人的心,隻可惜…後世不再,代代斷絕。”
“哦?此話怎講?”方南逸從來都不知太後到底有著怎樣的身世,隻道她博學多般,於奇門遁甲之術,八卦六合之理頗有建樹。今聽劉鹿卿一言,原是有著如此淵源的家學。
“因為在孝嚴太後入宮前的一個月,陸家遭遇了滅門荼毒…除她之外的一百三十二口人,盡數遭到殘殺。”
“啊?!”洛依驚道:“這麽殘忍的事…是誰做的?”
劉鹿卿的輕聲吐出三個字,卻足夠斷山壓頂般的震撼:“上清門。”
“是你們?!那你們為什麽要這麽做?”方南逸追問。
“上清門無條件得服從聖旨,我們接到密令後便換上隱蔽的裝扮,三個時辰內完成了這場血洗。沒有人知道為什麽…我隻能猜測,這與先皇的寶藏有關。據說先皇在位期間將前代的寶藏重新更換了埋藏之所,這其中少不了堪輿之道。我想陸丙真正是由於他卓絕的才能才引來了殺身之禍吧。”
“那…那太後呢?”洛依問。
“她當時在外修行,逃過了一劫。”劉鹿卿答道:“半月後她處理好了家人的後事,主動入宮求見先皇,她說她孑然一身無依無靠,希望能依靠自己畢生所學為先皇效力。”
“這麽說,她是來報仇的?!”
“也許吧,當時我也怎麽猜測,並且提醒過先皇。”劉鹿卿道:“但是,先皇自認為可以將這不光彩的罪行隱瞞得當,並已經深深得被她的美貌和靈性所吸引,執意要納她為妃。那一刻我忽然就明白了,總有一天以我為首的上清門一定會被親手抹殺掉。不是死在先皇的手裏…就是死在她的手裏。”
“一年後,孝嚴太後產下一個男嬰,可惜剛落地就夭折了。”劉鹿卿看著方南逸道:“碰巧那時承蒙先皇臨幸的一個宮女也在那前後誕下一個男嬰,自己卻因此難產離世。於是先皇做主將那男孩過繼給還在喪子之痛中的太後,也就是禮親王你了。”
“那當今聖上呢!他到底是太後的親生子,還是――”方南逸問。
“又過了一年,繆蘭也生下了一位皇子。”劉鹿卿示意他不要著急,慢慢講來:“先皇對這位皇子寵愛有加,賜名為賢,並擬定了立起為太子的詔書。可惜,就在太子剛剛滿月之時,先皇突然得了重病,眼看一日重似一日。我雖不知先皇所患何疾,沒過幾天便到了內臣外臣一概不見的程度。這件事,若是說得嚴重了便是大逆,我沒有證據證實是太後為報家仇而害了先皇。但我知道,一旦為我言中,她是絕對不會放過繆蘭和太子的。”
“你認為太後弑君奪權?”方南逸幾乎無法淡定:“你知道這種話說出來會是什麽後果麽!”
“方南逸!我爹他隻是猜測,並沒有論斷,你不要欲加之罪!”洛依本能的站出來維護父親,此時此刻事情已經嚴重到關乎朝野,縱然她一直對方南逸信任有加,但皇族與百姓往往確實是站在截然不同的立場上。
“可惜我還是慢了一步,”劉鹿卿歎了口氣,滿含著遺憾和不甘的眼眸深若潭水:“在先皇重病,太後得掌權的那段日子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教會突然縱橫滋長迅速擴大起來,它就是你們的老對手――青竹會。我不知道青竹會跟太後到底有什麽淵源,但他們反對太後獨權的意圖即便是十幾年後的今天依舊很明顯。那是上清門第一次與青竹會交鋒,也是我所理解的最後一次。沒有人知道我們此次的圍剿計劃是在什麽時候泄露給對方的…我帶著八十個兄弟秘密前往早已打探清明的青竹會巢穴,以為可以一網打盡。卻在路上遭遇了血戰伏擊。除了他們的頭領降頭地鬼王外,其他人並沒有高深莫測的武功――但他們有最奪命的暗器,最優勢的人力。”
“你見過地鬼王?”
“沒有見過他的真麵目,隻知道他的武功與我旗鼓相當。他與我交手不下百招不分勝負,但當時的狀況無法戀戰。待我擺脫他回到營隊之時…”劉鹿卿痛苦得閉上眼睛:“那場混戰幾乎讓上清門全軍覆沒,兄弟們的殘肢,鮮血…頭顱…幾乎滾遍山坳。幸存者隻有四個人,我…周偃,還有肖刻遠夫婦。”
“肖大哥的爹娘?”洛依驚道:“你說他們還活著,那周偃為什麽說是你叛逃上清門之時殺害了他們?”
------題外話------
偉哥偉哥,偷偷看書不收藏不冒泡不打賞的家夥!
“這裏風景不錯,有山有水…”劉鹿卿用劍刻下碑文:“本來是我給自己選的地方。”
“爹,你別說這種話。”洛依心裏很壓抑,看這樣子是還沒從父親身份的多變中適應過來。
“丫頭,如果有一天我也歸位了。記得讓我在這附近陪陪三娘。”劉鹿卿的笑容帶著些無奈的決絕,讓洛依有種想哭的衝動。
“前輩大可以把當年的事情據實告知…就算是為了丫頭,我也絕對會同太後斡旋到底。”方南逸堅定地承諾,猶如一股活力的清泉突然潤浸女孩絞痛的心扉。
“你說真的麽?你真的不會把我爹帶回去?”洛依激動道。
“我可以有很多種方法讓劉鹿卿死,也有很多種方法讓你爹活。但前提是――前輩他願意配合。”方南逸回答。
“爹,你能不能把以前的事告訴我們?我們一起想辦法好不好!”
劉鹿卿已經別無選擇。
隱瞞既然是為了守護,如今卻是為了守護而坦白。
他一個人戰鬥了太久太久,真的已經很累了。眼前的少男少女頗有他年輕時的風範,後浪推前浪的時代終於來臨。他把長長的故事告訴他們,就好像重新講給自己聽。
“我生為孤兒,自記事起就隻有一個表姐相依為命。”劉鹿卿緩緩得拉開回憶:“她名喚繆蘭,人如其名如晚霞天邊繚繞的雲朵般絢爛美豔。
我們的師父名喚長清道人,在我五歲那年他下山雲遊無意中相中我姐弟二人的資質,至此學藝九載春秋。”
“一套‘走岸問柳’是師父獨創的絕劍,也是我數路劍法的維基。禮親王之所以覺得‘醍醐舞柳’如是眼熟,想必是源於曾在太後授予你的無數典籍中見識過由我撰寫的劍訣吧。我的舞完全是基於這套劍法而來,但摒棄剛韌,獨留陰柔,已然麵目全非。你看著眼熟卻無力聯想,這也是常情。”
“難怪。”方南逸點頭稱是。
“而繆蘭不擅劍法,於是師父獨傳了她一套‘飛銀之梭’,三枚銀針獨打人身要穴,用以自保求生頗有益處。”劉鹿卿繼續道:“就這樣,我十四歲出師,跟著繆蘭下山行俠仗義快意人生。那年繆蘭十七歲,如果沒有遇上那個男人――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你說的那個男人,是先皇祈元帝吧。”方南逸道。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天繆蘭身著淡藍的衣衫撐傘站在橋上等我去買東西。”劉鹿卿回憶的眼眸中充滿了專屬於他的那份美好:“回來的時候,我看到男人站在橋下,就像欣賞一幅畫一樣欣賞著如仙女入境般的繆蘭。他向繆蘭走過去,跟她說話,同她一起笑…一個月後,他接繆蘭入宮冊封為妃,而我亦是隨著她一起走。我的武功得到先皇賞識,做了一年的護騎校尉後便進入上清門,兩年後接掌上清門總督一職。”
“本以為日子隻是換了一種過法,但依舊可以平安得幸福下去。有優厚的俸祿和地位,有鐵血的兄弟過命的朋友。直到第二年,先皇迎來了他的第二位嬪妃――也就是當今的孝嚴太後。皇帝納妃封嬪本就是再正常不過的,加上繆蘭四年多不曾有所出,就算為了皇室所繼也不可能獨有她一人得享聖恩。”
“孝嚴太後本是當朝最好的堪輿師陸丙真的獨生女,陸家為風水世家,他們建的宅修的墓堪稱天下一絕。但是祖訓有雲:後世代代不可入朝為官。所以無論先代帝王用怎樣的高官厚祿都不能說動陸家人的心,隻可惜…後世不再,代代斷絕。”
“哦?此話怎講?”方南逸從來都不知太後到底有著怎樣的身世,隻道她博學多般,於奇門遁甲之術,八卦六合之理頗有建樹。今聽劉鹿卿一言,原是有著如此淵源的家學。
“因為在孝嚴太後入宮前的一個月,陸家遭遇了滅門荼毒…除她之外的一百三十二口人,盡數遭到殘殺。”
“啊?!”洛依驚道:“這麽殘忍的事…是誰做的?”
劉鹿卿的輕聲吐出三個字,卻足夠斷山壓頂般的震撼:“上清門。”
“是你們?!那你們為什麽要這麽做?”方南逸追問。
“上清門無條件得服從聖旨,我們接到密令後便換上隱蔽的裝扮,三個時辰內完成了這場血洗。沒有人知道為什麽…我隻能猜測,這與先皇的寶藏有關。據說先皇在位期間將前代的寶藏重新更換了埋藏之所,這其中少不了堪輿之道。我想陸丙真正是由於他卓絕的才能才引來了殺身之禍吧。”
“那…那太後呢?”洛依問。
“她當時在外修行,逃過了一劫。”劉鹿卿答道:“半月後她處理好了家人的後事,主動入宮求見先皇,她說她孑然一身無依無靠,希望能依靠自己畢生所學為先皇效力。”
“這麽說,她是來報仇的?!”
“也許吧,當時我也怎麽猜測,並且提醒過先皇。”劉鹿卿道:“但是,先皇自認為可以將這不光彩的罪行隱瞞得當,並已經深深得被她的美貌和靈性所吸引,執意要納她為妃。那一刻我忽然就明白了,總有一天以我為首的上清門一定會被親手抹殺掉。不是死在先皇的手裏…就是死在她的手裏。”
“一年後,孝嚴太後產下一個男嬰,可惜剛落地就夭折了。”劉鹿卿看著方南逸道:“碰巧那時承蒙先皇臨幸的一個宮女也在那前後誕下一個男嬰,自己卻因此難產離世。於是先皇做主將那男孩過繼給還在喪子之痛中的太後,也就是禮親王你了。”
“那當今聖上呢!他到底是太後的親生子,還是――”方南逸問。
“又過了一年,繆蘭也生下了一位皇子。”劉鹿卿示意他不要著急,慢慢講來:“先皇對這位皇子寵愛有加,賜名為賢,並擬定了立起為太子的詔書。可惜,就在太子剛剛滿月之時,先皇突然得了重病,眼看一日重似一日。我雖不知先皇所患何疾,沒過幾天便到了內臣外臣一概不見的程度。這件事,若是說得嚴重了便是大逆,我沒有證據證實是太後為報家仇而害了先皇。但我知道,一旦為我言中,她是絕對不會放過繆蘭和太子的。”
“你認為太後弑君奪權?”方南逸幾乎無法淡定:“你知道這種話說出來會是什麽後果麽!”
“方南逸!我爹他隻是猜測,並沒有論斷,你不要欲加之罪!”洛依本能的站出來維護父親,此時此刻事情已經嚴重到關乎朝野,縱然她一直對方南逸信任有加,但皇族與百姓往往確實是站在截然不同的立場上。
“可惜我還是慢了一步,”劉鹿卿歎了口氣,滿含著遺憾和不甘的眼眸深若潭水:“在先皇重病,太後得掌權的那段日子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教會突然縱橫滋長迅速擴大起來,它就是你們的老對手――青竹會。我不知道青竹會跟太後到底有什麽淵源,但他們反對太後獨權的意圖即便是十幾年後的今天依舊很明顯。那是上清門第一次與青竹會交鋒,也是我所理解的最後一次。沒有人知道我們此次的圍剿計劃是在什麽時候泄露給對方的…我帶著八十個兄弟秘密前往早已打探清明的青竹會巢穴,以為可以一網打盡。卻在路上遭遇了血戰伏擊。除了他們的頭領降頭地鬼王外,其他人並沒有高深莫測的武功――但他們有最奪命的暗器,最優勢的人力。”
“你見過地鬼王?”
“沒有見過他的真麵目,隻知道他的武功與我旗鼓相當。他與我交手不下百招不分勝負,但當時的狀況無法戀戰。待我擺脫他回到營隊之時…”劉鹿卿痛苦得閉上眼睛:“那場混戰幾乎讓上清門全軍覆沒,兄弟們的殘肢,鮮血…頭顱…幾乎滾遍山坳。幸存者隻有四個人,我…周偃,還有肖刻遠夫婦。”
“肖大哥的爹娘?”洛依驚道:“你說他們還活著,那周偃為什麽說是你叛逃上清門之時殺害了他們?”
------題外話------
偉哥偉哥,偷偷看書不收藏不冒泡不打賞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