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婕妤到!”自皇後被廢,涅婕妤自請出宮祈福,此次回來,倒是出乎意料。
“臣妾給娘娘請安。”涅婕妤微微皺眉,“不知道她們做錯了什麽事情呢。”
“妹妹回宮,怎麽都沒有人告訴本宮呢?”依雪笑笑,對於這一向冷傲的女子,一直是心有愧疚的,冷宮的歲月,倒讓她收斂了鋒芒,在皇後離世後,帶著些許歉意的她,自請出宮。
“妹妹此次回來,也是臨時決定的呢,娘娘,可否賣妹妹一個人情,若非十惡不赦,請饒過這二位?”
見涅婕妤為二人求情,依雪也不在為難:“既然涅婕妤為二位求情,兩位妹妹可以吸取教訓了,若再讓本宮聽到這些話,你們可以試試本宮的耐性的。”
“是!謝婕妤娘娘。”
陸陸續續地,各位妃嬪都前來織雲宮,皇後也姍姍而來。
“雪姐姐今日怎麽也來了呢?”皇後詫異地問
“隻怕本宮不來,這六宮,就連本宮目中無人,狐媚惑主紅顏禍水等話就要傳遍雲落國呢。”白依雪對著皇後眨眨眼睛。
“姐姐說笑了,姐姐向來不理後―宮諸事,這若是讓姐姐你插手的,隻怕,都不是什麽小事了。”隨即正色道:“雪後娘娘掛心長公主,因此少理後宮之事,若誰沒事找事地讓雪後插手後宮的事情,給她添堵,別說皇上容不容得了你們,就是本宮,也容不下,可聽明白了?”
眾人雖表麵恭敬,心裏,對於取雪後而代之的心,卻蠢蠢欲動。枯燥無味的談話很快結束,皇後留下涅婕妤等人一同用膳。
“涅婕妤可是消瘦了許多,此次回來,可是要好好調養呢。”皇後關心地說道。
“就是,這出宮祈福,也不該如此清減。”淑妃附和著。涅婕妤卻突然跪下,“妹妹此次前來,是想求三位姐姐一事的。”
“這是做什麽,快點起來說。”依雪扶起涅婕妤,柳眉微顰。
涅婕妤淡如煙雲地訴說:“自上官皇後離世,妹妹回首了自己入宮以來的一路種種,雖然很上官皇後的狠辣,卻也無奈自己的命運,皇上對雪後娘娘情深似海,而我,隻是不相幹的人與事,人總是不知足的,我不願意繼續沉淪,因為我知道,我若留下,日後,必然心生怨恨。二位姐姐想想,隻是因為皇後害我冷宮歲月,我便寧為玉碎,不顧族人榮辱,那麽如果在這樣下去,隻怕似人似鬼,出宮的日子,我過得自得,妹妹想從此常伴青燈古佛,替皇上祈福,替自己贖罪。”
“妹妹,你這是何苦啊?這如今後―宮已經不似以往,你要修行,也可以再宮中啊。”淑妃驚呼。
依雪與皇後對視,極有默契地笑了。
“妹妹,你可知道,你一旦出宮,就再無回頭之路,何苦,齋戒的辛苦,妹妹可要思慮仔細了。再說,皇上未必同意。”
“妹妹求三位姐姐成全妹妹,我欲成佛,不欲瘋魔。芳妃姐姐不就是如此嗎,過於執拗,最終傷人傷己。”
“妹妹既然心意已決,本宮姑且試試,隻是,本宮實在不忍心,妹妹你年華正盛,還是以為本宮,妹妹才”
“娘娘無需自責,皇上的愛戀,並不是娘娘的罪過,人世間,為情所困的人多了,不是每一份感情的付出,一定要回報才是圓滿,娘娘不必自苦。”涅婕妤打斷了依雪的話,“如今的我,淡泊名利,隻求心安,往日目中無人,冷傲的上官小姐已經死去,隻剩下,一心向道的心。”
“唉,本宮和雪姐姐先去和皇上談談,淑妃與妹妹再次等候吧。”皇後攜依雪擺駕而去。
羅雲殿外,李素恭敬地攔住了皇後和依雪的步伐。在通傳後,二人才步入羅雲殿,陌生又熟悉的曖昧氣味仍未消散,靜才人就這樣,紅著臉服侍在旁。
“皇上,臣妾是不是打擾你了?”依雪就這樣譏諷道
“雪兒亂想了,怎麽,皇後與雪兒一起前來,可是有事?”皇帝有些尷尬。
“回皇上,臣妾與雪姐姐,確實有事和皇上商議。”皇後看了一眼在側的靜才人,不再往下說去。
見皇帝沒有表示,一個勁地看著依雪,依雪慢條斯理地:“皇上若是舍不得靜才人,那麽臣妾等就先告退了,遲些,在向皇上請示。”每每看到皇帝身邊的靜才人,依雪都有種怒氣在翻滾。
“靜婉,你先跪安吧。”皇帝瞧也不瞧靜才人,便將其打發出去了。“這下,雪兒可滿意了?”
“臣妾不敢!”
“皇上,臣妾與雪姐姐前來,是為了涅婕妤一事的,隻是,此事,還請皇上聽後,千萬不要生氣。”
林子軒示意皇後接著說,而在聽完皇後的話後,不置可否淡淡問了一句“雪兒怎麽想?”
一旁的依雪恭順道:“臣妾與皇後都覺得,如果涅婕妤心意已決,成全她,未必不是件好事,隻是,事關後妃,不敢擅自做主,所以”
“既然如此,就以雪兒的意思,無需問朕!雪兒與皇後自己安排去”
“是!那臣妾等就先行告退了!”二人正欲離去,皇帝叫住了依雪“今晚,朕去看軒雪,順便留宿。”
依雪心裏發笑,跟皇後離開。一路上:“雪姐姐,你和皇上,是不是吵架了?”
“如果是吵架還好,隻可惜,連我都不知道,我們之間,到底是怎麽了,也許,人都是這樣,得到了,就不珍惜了吧。走吧,我們和淑妃她們好好聚聚,隻怕涅婕妤這一走,就再無相見之日了呢。”
李素在聽聞皇帝夜宿帝宮時,臉色,有那麽一絲絲的不痛快,但很快,就被掩飾下去了。而楚雲的造訪,二人終究還是不歡而散,沒有人知道,為什麽皇帝,會突然間變了個人似的,隻知道,皇帝雖對後―宮多情,卻仍舊獨愛雪後。
“妹妹叩謝姐姐大恩,此次別過,還請姐姐好好保重,妹妹自當為姐姐祈福。”織雲宮內,涅婕妤含笑拜別,皇後沉重萬分地蓋下了鳳印。
“臣妾給娘娘請安。”涅婕妤微微皺眉,“不知道她們做錯了什麽事情呢。”
“妹妹回宮,怎麽都沒有人告訴本宮呢?”依雪笑笑,對於這一向冷傲的女子,一直是心有愧疚的,冷宮的歲月,倒讓她收斂了鋒芒,在皇後離世後,帶著些許歉意的她,自請出宮。
“妹妹此次回來,也是臨時決定的呢,娘娘,可否賣妹妹一個人情,若非十惡不赦,請饒過這二位?”
見涅婕妤為二人求情,依雪也不在為難:“既然涅婕妤為二位求情,兩位妹妹可以吸取教訓了,若再讓本宮聽到這些話,你們可以試試本宮的耐性的。”
“是!謝婕妤娘娘。”
陸陸續續地,各位妃嬪都前來織雲宮,皇後也姍姍而來。
“雪姐姐今日怎麽也來了呢?”皇後詫異地問
“隻怕本宮不來,這六宮,就連本宮目中無人,狐媚惑主紅顏禍水等話就要傳遍雲落國呢。”白依雪對著皇後眨眨眼睛。
“姐姐說笑了,姐姐向來不理後―宮諸事,這若是讓姐姐你插手的,隻怕,都不是什麽小事了。”隨即正色道:“雪後娘娘掛心長公主,因此少理後宮之事,若誰沒事找事地讓雪後插手後宮的事情,給她添堵,別說皇上容不容得了你們,就是本宮,也容不下,可聽明白了?”
眾人雖表麵恭敬,心裏,對於取雪後而代之的心,卻蠢蠢欲動。枯燥無味的談話很快結束,皇後留下涅婕妤等人一同用膳。
“涅婕妤可是消瘦了許多,此次回來,可是要好好調養呢。”皇後關心地說道。
“就是,這出宮祈福,也不該如此清減。”淑妃附和著。涅婕妤卻突然跪下,“妹妹此次前來,是想求三位姐姐一事的。”
“這是做什麽,快點起來說。”依雪扶起涅婕妤,柳眉微顰。
涅婕妤淡如煙雲地訴說:“自上官皇後離世,妹妹回首了自己入宮以來的一路種種,雖然很上官皇後的狠辣,卻也無奈自己的命運,皇上對雪後娘娘情深似海,而我,隻是不相幹的人與事,人總是不知足的,我不願意繼續沉淪,因為我知道,我若留下,日後,必然心生怨恨。二位姐姐想想,隻是因為皇後害我冷宮歲月,我便寧為玉碎,不顧族人榮辱,那麽如果在這樣下去,隻怕似人似鬼,出宮的日子,我過得自得,妹妹想從此常伴青燈古佛,替皇上祈福,替自己贖罪。”
“妹妹,你這是何苦啊?這如今後―宮已經不似以往,你要修行,也可以再宮中啊。”淑妃驚呼。
依雪與皇後對視,極有默契地笑了。
“妹妹,你可知道,你一旦出宮,就再無回頭之路,何苦,齋戒的辛苦,妹妹可要思慮仔細了。再說,皇上未必同意。”
“妹妹求三位姐姐成全妹妹,我欲成佛,不欲瘋魔。芳妃姐姐不就是如此嗎,過於執拗,最終傷人傷己。”
“妹妹既然心意已決,本宮姑且試試,隻是,本宮實在不忍心,妹妹你年華正盛,還是以為本宮,妹妹才”
“娘娘無需自責,皇上的愛戀,並不是娘娘的罪過,人世間,為情所困的人多了,不是每一份感情的付出,一定要回報才是圓滿,娘娘不必自苦。”涅婕妤打斷了依雪的話,“如今的我,淡泊名利,隻求心安,往日目中無人,冷傲的上官小姐已經死去,隻剩下,一心向道的心。”
“唉,本宮和雪姐姐先去和皇上談談,淑妃與妹妹再次等候吧。”皇後攜依雪擺駕而去。
羅雲殿外,李素恭敬地攔住了皇後和依雪的步伐。在通傳後,二人才步入羅雲殿,陌生又熟悉的曖昧氣味仍未消散,靜才人就這樣,紅著臉服侍在旁。
“皇上,臣妾是不是打擾你了?”依雪就這樣譏諷道
“雪兒亂想了,怎麽,皇後與雪兒一起前來,可是有事?”皇帝有些尷尬。
“回皇上,臣妾與雪姐姐,確實有事和皇上商議。”皇後看了一眼在側的靜才人,不再往下說去。
見皇帝沒有表示,一個勁地看著依雪,依雪慢條斯理地:“皇上若是舍不得靜才人,那麽臣妾等就先告退了,遲些,在向皇上請示。”每每看到皇帝身邊的靜才人,依雪都有種怒氣在翻滾。
“靜婉,你先跪安吧。”皇帝瞧也不瞧靜才人,便將其打發出去了。“這下,雪兒可滿意了?”
“臣妾不敢!”
“皇上,臣妾與雪姐姐前來,是為了涅婕妤一事的,隻是,此事,還請皇上聽後,千萬不要生氣。”
林子軒示意皇後接著說,而在聽完皇後的話後,不置可否淡淡問了一句“雪兒怎麽想?”
一旁的依雪恭順道:“臣妾與皇後都覺得,如果涅婕妤心意已決,成全她,未必不是件好事,隻是,事關後妃,不敢擅自做主,所以”
“既然如此,就以雪兒的意思,無需問朕!雪兒與皇後自己安排去”
“是!那臣妾等就先行告退了!”二人正欲離去,皇帝叫住了依雪“今晚,朕去看軒雪,順便留宿。”
依雪心裏發笑,跟皇後離開。一路上:“雪姐姐,你和皇上,是不是吵架了?”
“如果是吵架還好,隻可惜,連我都不知道,我們之間,到底是怎麽了,也許,人都是這樣,得到了,就不珍惜了吧。走吧,我們和淑妃她們好好聚聚,隻怕涅婕妤這一走,就再無相見之日了呢。”
李素在聽聞皇帝夜宿帝宮時,臉色,有那麽一絲絲的不痛快,但很快,就被掩飾下去了。而楚雲的造訪,二人終究還是不歡而散,沒有人知道,為什麽皇帝,會突然間變了個人似的,隻知道,皇帝雖對後―宮多情,卻仍舊獨愛雪後。
“妹妹叩謝姐姐大恩,此次別過,還請姐姐好好保重,妹妹自當為姐姐祈福。”織雲宮內,涅婕妤含笑拜別,皇後沉重萬分地蓋下了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