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雄三鎮(一)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獨麥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琉球群島,日語作ryukyu-shoto,亦稱南西(薩南)諸島(nansei-shoto,日語作nansei-shoto)。也叫琉球衝繩(ryukyuanokinawa),自日本南部的九州島往西南延伸約1,100公裏(700哩)到台灣東北,是東海(西)與菲律賓海(東)的分界線。陸地總麵積3,090平方公裏(1,193平方哩),包括大小島嶼55個,分為3個較大島群:北部為奄美島鏈,中部為衝繩諸島,南部為先島諸島。琉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為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
琉球簡介編輯
注:現“琉球群島”是由日本明治後重新編製的,增加了大隅諸島和吐噶喇列島。琉球國≠琉球群島,原“琉球國群島”不包括大隅諸島和吐噶喇列島。另竹島?硫磺島?黑島不屬於大隅諸島,而硫磺島屬於小笠原諸島,竹島、黑島均為離島,其中竹島為日韓爭議島嶼。
兩大島嶼
其中兩個最大的島嶼是衝繩島(1,204平方公裏〔465平方哩〕)和奄美大島(712平方公裏〔275平方哩〕)。這些較大的島嶼原先都是火山島,且有山地;而較小的島嶼則大都為珊瑚島,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每年都有台風侵襲。
琉球曆史編輯
曆史淵源
台灣在唐朝時也被稱作琉球,位於此區分琉球群島同時被稱作為小琉球。台灣是中國領土,而琉球在明清時為中國的附屬國。琉球作為中國的附屬國長達500餘年,但附屬國不等於領土主權。琉球國未建國之前隸屬於日本九州的南蠻地區,後獨立。清朝末年,日本通過武力兼並琉球。1972年琉球歸屬日本施政。[1]
1291年,元世祖遣副萬戶楊祥討伐琉球,未能到國。隨後,在元朝元貞二年(1296年),元成宗再次派遣福建省都鎮撫張浩,率水軍進攻琉球,國人合力拒戰,元兵搶一百二十餘人而返。
“張浩”漢人是也。《中山世譜》: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世祖滅宋,改天下之號曰大元)世祖改「流求」曰「瑠求」,遂遣副萬戸楊祥等,率六千軍。給金符賚詔,以降我國。楊祥行出海洋,遽會一山軍。相戰小挫,未至我國而引還。
元貞二年丙申,(世祖崩,成宗嗣立,改元元貞)福建省平章政事高興上言:「瑠求未從,宜發兵襲之。」成宗遣省都鎭撫張浩等率軍抵國。時我國臣民深沐王化,皆有委身愛國之心。見元兵來侵,國人合力,拒戰不降。張浩無計可施,卒擄一百三十人而返。
明朝明太祖《即位建元詔》:“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明朝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
明太祖稱“琉球”為外夷,以表明不是明朝的領土。莫非所有稱得上“外夷”的國家,其原住民的領土都是明朝的?莫非“天子”是“一統天下”,天下之土地皆歸明朝?莫非是封建迷信心理作怪?但明太祖是一個明事理的人,不會像元朝侵略者那樣去做。其實明太祖這裏的“外夷”已經指定了其並非是明朝的王土。
據琉球國史及各種史料記載,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曆代琉球王都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與中國對朝鮮的對外關係一樣。這種關係延續了整整五個世紀,日本慶長十四年(1609)發生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縣)島津氏收複琉球,琉球國在受到薩摩製約的情況下,依然和中國保持貿易關係。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賜閩人三十六姓”入久米島。這批中國移民主要是向琉球傳授明朝的文化及工藝技術,企圖同化琉球族。琉球王國被迫接受明政府的“賜人”,如1606年,尚寧王受冊封時,便被迫賜明人歸化。如從中國去的蔡氏為蔡襄的後人,林氏為林和靖家族的後人。與此同時,琉球王被勒令選派子弟到中國留學。
從1372年(明洪武五年)開始確立這種藩屬關係,當時的明王朝封琉球王為郡王級王爵(同期朝鮮、日本為親王級),這樣一直持續兩百多年,到清初1646年,清朝向琉球詔諭,琉球王遣使臣到中國朝貢,受到了順治皇帝的接見,當時的清朝皇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二年進貢一次,並於康熙22年賜匾“中山世土”,現懸掛在首裏王宮正殿上(為複製品,真品毀於戰火),國人去琉球旅遊時候必可見到。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兩次賜印給琉球國王,乾隆所賜之印寫有“琉球國王之印”字樣。尚氏王朝貢不絕,采用中國年號,沿用漢唐文化。1875年5月,日本派軍隊攻占琉球,強令琉球國王停止對中國的“朝貢”,為了消失中流之間“宗藩關係”的痕跡,6月又強令琉球改用日本年號,琉球國王不堪日本的收複,於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二品官爵)向德宏等人來華,呈遞國正密信,懇求阻止日本的吞並行徑。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進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領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為衝繩縣。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國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兩次赴天津拜謁李鴻章,請求清政府問罪於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一品官爵)毛精長等人到北京總理衙門“長跪哀號,泣血籲請”,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憐二百年效順屬藩”的份上援救琉球。雖然清政府與日本再次進行交涉,但由於日本的蠻橫和清政府的軟弱,琉球終為日本所侵占。[1]
從明太祖時期開始向琉球派遣冊封使,即專門代表當時中央政府冊封琉球王的使節,明清先後派出24次冊封使前往琉球,琉球王隻有獲得朝廷的冊封,才具有正統、合法的地位。描繪中國冊封使,其壯觀的隊伍,嚴肅場麵的卷軸《中國冊封使行列圖》,如今還收藏在那霸的衝繩縣立博物館。史籍中有大量有關琉球的記載,當時的日本人對琉球的了解多是從冊封使所著使琉球錄中得知,其中1719年清康熙年間冊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傳信錄》當時對日本影響極大。被譯成日文,成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資料來源。最後一次冊封使冊封琉球王是1866年。
在1853年美國與琉球王國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時候,琉球與美國的交往和條約文本出於對中國的禮節使用了部分漢語,使用的是清朝“鹹豐”年號。甲午清廷戰敗後,日本一直霸占琉球至1945年,後為美軍占領,美國在戰後長期有將琉球據為己有的意圖,在當地禁用日本昭和年號,並適當引入英文書寫係統。
命名
琉球群島在元、明、清時為獨立國家,其中明清時為中國的附屬國。
琉球之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台灣”說[2]。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與那國島(今******西南170公裏)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麵中,“若虯龍浮在水麵”,遂為其取名流虯。唐朝編纂隋書時,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一說流求是指台灣。至朱元璋時期,將該地美名為琉球,意為琉璃玉和珍珠球,可見其壯麗奇絕的景色。
其二,是“留求”說。日本承和二年(835)唐大和九年日本僧人真濟所編的《性靈集》中稱琉球為“留求”,意為人在大海中漂泊時欲求的駐留之地。讀作“ryukyu”。實際上“留求”的稱法和釋義最早源於日本推古天皇時期(即中國的隋朝時期)的日本百濟僧人。後因鑒真東渡、逗留此島,之後“留求”,亦說為了追求而留下來。
日本的《唐大和上東征傳》在天平勝寶五年(753)條載:立誌東渡弘揚佛教的鑒真和尚所乘坐的船“廿一日戊午,第一第二舟同到阿児奈波島”,並在島上逗留半個多月。“阿児奈波”在日語中讀作“oknawa“即現在的衝繩島。
據成書於唐開元八年(720)的日本推古二十年(620)條和舒明元年(629)條分別記錄“掖玖人二口流來於伊豆島”“遣田部連於掖玖”等。據考證,《日本書紀》所載的“掖玖”或“夜句”即是現在衝繩的屋久島。
西方學者提出了另一種說法,認為上古時代的琉球居民可能來自印度尼西亞或澳大利亞,屬於馬來人。日本學者則根據對遺傳因子的研究,認為琉球人可能與阿伊努人、大和族同源(也是繩文人後人)。請參考:[1]
琉球語言與文字
北琉球圈(包括衝繩)的土著語起源於九州的隼人族語言,和大和語有著同一語源。目前考古學界通過基因人種分析,已經證實了“衝繩語”起源於一種更為古老的語言“繩文語”,而“古日語”和“隼人語”同屬於“繩文語”的分支。
南琉球圈(包括與那國)的土著語主要起源於南島語係,和古日語區別較大。但是這種區別依然小於“漢語”和“藏語”、“漢語”和“維吾爾語”的區別,“與那國語”部分語法結構及同源詞和古日語還是一致的。但由於其在發音、同源詞上更多偏向於南島語係,所以包括日本國內的專家都不認為“與那國語”屬於日語語係。[3]
與“漢語官話”的區別
需要把“琉球語”和琉球國外交時使用的“漢語官話”區分開來,“漢語官話”隻是在與明朝外交時才使用,負責使用的就是“通事”一職。就好像我們出訪歐美等國家需要帶“英語翻譯”一樣,“通事”就是琉球國外交時的“漢語翻譯”。
中國最早記載琉球語言文字的是《使琉球錄夷語夷字附》參見[3]:可見其中記錄了“琉球的本土文字”及“平假名”。雖琉球本土文字和日文假名相同,但語言有所差異。跟東亞的其他國家一樣,除了本土語言之外,漢字為琉球國外交時的官方文字,漢語在某一個時候也可以看成是琉球的“通用外語”,在與中國、朝鮮、越南的外交往來中皆使用漢語。琉球人的石碑碑文以及士族的家譜,也發現有漢字記載。與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職非常重要。在明清時代,琉球國不斷向南京和北京的國子監以及福州的琉球館派遣留學生學習漢語語言。根據對留存下來的琉球人使用的漢語官話課本的研究顯示,琉球人所學習的漢語官話在語音上受到了閩語,尤其是福州話的影響,嚴格地說是“福州的官話”。早期,琉球國在外交場合皆使用漢語,而在官方文書上則使用漢字與假名混合的琉球語書寫係統,有時也使用漢語書寫係統。除了漢字之外,琉球亦擁有自創的字,即所謂的“球字”(包括自創字和假名符號)。
一般而言,琉球的普通民眾不需要學習“漢語”這門外語,所以傳統的琉歌記載均為象形符號或平假名的書寫方式。琉球語亦有不同的方言,而方言之間的差異大概相當於法語和意大利語之間的差異。
文字
昔日的琉球國使用漢字和假名記述王朝曆史,而下層百姓則使用一種平假名及象形文字。
琉球群島是西太平洋一係列島嶼,位於台灣島與日本九州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向。琉球群島從北到南,包括奄美諸島(統稱“薩南諸島”,屬鹿兒島縣),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統稱“琉球諸島”)。麵積共4,600多平方公裏。人口140多萬(1985)。(~^~)
琉球簡介編輯
注:現“琉球群島”是由日本明治後重新編製的,增加了大隅諸島和吐噶喇列島。琉球國≠琉球群島,原“琉球國群島”不包括大隅諸島和吐噶喇列島。另竹島?硫磺島?黑島不屬於大隅諸島,而硫磺島屬於小笠原諸島,竹島、黑島均為離島,其中竹島為日韓爭議島嶼。
兩大島嶼
其中兩個最大的島嶼是衝繩島(1,204平方公裏〔465平方哩〕)和奄美大島(712平方公裏〔275平方哩〕)。這些較大的島嶼原先都是火山島,且有山地;而較小的島嶼則大都為珊瑚島,地勢相對比較平坦。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每年都有台風侵襲。
琉球曆史編輯
曆史淵源
台灣在唐朝時也被稱作琉球,位於此區分琉球群島同時被稱作為小琉球。台灣是中國領土,而琉球在明清時為中國的附屬國。琉球作為中國的附屬國長達500餘年,但附屬國不等於領土主權。琉球國未建國之前隸屬於日本九州的南蠻地區,後獨立。清朝末年,日本通過武力兼並琉球。1972年琉球歸屬日本施政。[1]
1291年,元世祖遣副萬戶楊祥討伐琉球,未能到國。隨後,在元朝元貞二年(1296年),元成宗再次派遣福建省都鎮撫張浩,率水軍進攻琉球,國人合力拒戰,元兵搶一百二十餘人而返。
“張浩”漢人是也。《中山世譜》:元至元二十八年辛卯,(世祖滅宋,改天下之號曰大元)世祖改「流求」曰「瑠求」,遂遣副萬戸楊祥等,率六千軍。給金符賚詔,以降我國。楊祥行出海洋,遽會一山軍。相戰小挫,未至我國而引還。
元貞二年丙申,(世祖崩,成宗嗣立,改元元貞)福建省平章政事高興上言:「瑠求未從,宜發兵襲之。」成宗遣省都鎭撫張浩等率軍抵國。時我國臣民深沐王化,皆有委身愛國之心。見元兵來侵,國人合力,拒戰不降。張浩無計可施,卒擄一百三十人而返。
明朝明太祖《即位建元詔》:“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明朝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
明太祖稱“琉球”為外夷,以表明不是明朝的領土。莫非所有稱得上“外夷”的國家,其原住民的領土都是明朝的?莫非“天子”是“一統天下”,天下之土地皆歸明朝?莫非是封建迷信心理作怪?但明太祖是一個明事理的人,不會像元朝侵略者那樣去做。其實明太祖這裏的“外夷”已經指定了其並非是明朝的王土。
據琉球國史及各種史料記載,自洪武十六年(1383)起,曆代琉球王都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與中國對朝鮮的對外關係一樣。這種關係延續了整整五個世紀,日本慶長十四年(1609)發生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縣)島津氏收複琉球,琉球國在受到薩摩製約的情況下,依然和中國保持貿易關係。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更賜閩人三十六姓”入久米島。這批中國移民主要是向琉球傳授明朝的文化及工藝技術,企圖同化琉球族。琉球王國被迫接受明政府的“賜人”,如1606年,尚寧王受冊封時,便被迫賜明人歸化。如從中國去的蔡氏為蔡襄的後人,林氏為林和靖家族的後人。與此同時,琉球王被勒令選派子弟到中國留學。
從1372年(明洪武五年)開始確立這種藩屬關係,當時的明王朝封琉球王為郡王級王爵(同期朝鮮、日本為親王級),這樣一直持續兩百多年,到清初1646年,清朝向琉球詔諭,琉球王遣使臣到中國朝貢,受到了順治皇帝的接見,當時的清朝皇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二年進貢一次,並於康熙22年賜匾“中山世土”,現懸掛在首裏王宮正殿上(為複製品,真品毀於戰火),國人去琉球旅遊時候必可見到。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兩次賜印給琉球國王,乾隆所賜之印寫有“琉球國王之印”字樣。尚氏王朝貢不絕,采用中國年號,沿用漢唐文化。1875年5月,日本派軍隊攻占琉球,強令琉球國王停止對中國的“朝貢”,為了消失中流之間“宗藩關係”的痕跡,6月又強令琉球改用日本年號,琉球國王不堪日本的收複,於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二品官爵)向德宏等人來華,呈遞國正密信,懇求阻止日本的吞並行徑。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進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領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為衝繩縣。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國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兩次赴天津拜謁李鴻章,請求清政府問罪於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一品官爵)毛精長等人到北京總理衙門“長跪哀號,泣血籲請”,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憐二百年效順屬藩”的份上援救琉球。雖然清政府與日本再次進行交涉,但由於日本的蠻橫和清政府的軟弱,琉球終為日本所侵占。[1]
從明太祖時期開始向琉球派遣冊封使,即專門代表當時中央政府冊封琉球王的使節,明清先後派出24次冊封使前往琉球,琉球王隻有獲得朝廷的冊封,才具有正統、合法的地位。描繪中國冊封使,其壯觀的隊伍,嚴肅場麵的卷軸《中國冊封使行列圖》,如今還收藏在那霸的衝繩縣立博物館。史籍中有大量有關琉球的記載,當時的日本人對琉球的了解多是從冊封使所著使琉球錄中得知,其中1719年清康熙年間冊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傳信錄》當時對日本影響極大。被譯成日文,成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資料來源。最後一次冊封使冊封琉球王是1866年。
在1853年美國與琉球王國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時候,琉球與美國的交往和條約文本出於對中國的禮節使用了部分漢語,使用的是清朝“鹹豐”年號。甲午清廷戰敗後,日本一直霸占琉球至1945年,後為美軍占領,美國在戰後長期有將琉球據為己有的意圖,在當地禁用日本昭和年號,並適當引入英文書寫係統。
命名
琉球群島在元、明、清時為獨立國家,其中明清時為中國的附屬國。
琉球之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台灣”說[2]。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與那國島(今******西南170公裏)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麵中,“若虯龍浮在水麵”,遂為其取名流虯。唐朝編纂隋書時,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一說流求是指台灣。至朱元璋時期,將該地美名為琉球,意為琉璃玉和珍珠球,可見其壯麗奇絕的景色。
其二,是“留求”說。日本承和二年(835)唐大和九年日本僧人真濟所編的《性靈集》中稱琉球為“留求”,意為人在大海中漂泊時欲求的駐留之地。讀作“ryukyu”。實際上“留求”的稱法和釋義最早源於日本推古天皇時期(即中國的隋朝時期)的日本百濟僧人。後因鑒真東渡、逗留此島,之後“留求”,亦說為了追求而留下來。
日本的《唐大和上東征傳》在天平勝寶五年(753)條載:立誌東渡弘揚佛教的鑒真和尚所乘坐的船“廿一日戊午,第一第二舟同到阿児奈波島”,並在島上逗留半個多月。“阿児奈波”在日語中讀作“oknawa“即現在的衝繩島。
據成書於唐開元八年(720)的日本推古二十年(620)條和舒明元年(629)條分別記錄“掖玖人二口流來於伊豆島”“遣田部連於掖玖”等。據考證,《日本書紀》所載的“掖玖”或“夜句”即是現在衝繩的屋久島。
西方學者提出了另一種說法,認為上古時代的琉球居民可能來自印度尼西亞或澳大利亞,屬於馬來人。日本學者則根據對遺傳因子的研究,認為琉球人可能與阿伊努人、大和族同源(也是繩文人後人)。請參考:[1]
琉球語言與文字
北琉球圈(包括衝繩)的土著語起源於九州的隼人族語言,和大和語有著同一語源。目前考古學界通過基因人種分析,已經證實了“衝繩語”起源於一種更為古老的語言“繩文語”,而“古日語”和“隼人語”同屬於“繩文語”的分支。
南琉球圈(包括與那國)的土著語主要起源於南島語係,和古日語區別較大。但是這種區別依然小於“漢語”和“藏語”、“漢語”和“維吾爾語”的區別,“與那國語”部分語法結構及同源詞和古日語還是一致的。但由於其在發音、同源詞上更多偏向於南島語係,所以包括日本國內的專家都不認為“與那國語”屬於日語語係。[3]
與“漢語官話”的區別
需要把“琉球語”和琉球國外交時使用的“漢語官話”區分開來,“漢語官話”隻是在與明朝外交時才使用,負責使用的就是“通事”一職。就好像我們出訪歐美等國家需要帶“英語翻譯”一樣,“通事”就是琉球國外交時的“漢語翻譯”。
中國最早記載琉球語言文字的是《使琉球錄夷語夷字附》參見[3]:可見其中記錄了“琉球的本土文字”及“平假名”。雖琉球本土文字和日文假名相同,但語言有所差異。跟東亞的其他國家一樣,除了本土語言之外,漢字為琉球國外交時的官方文字,漢語在某一個時候也可以看成是琉球的“通用外語”,在與中國、朝鮮、越南的外交往來中皆使用漢語。琉球人的石碑碑文以及士族的家譜,也發現有漢字記載。與明清和日本交往,往往通事一職非常重要。在明清時代,琉球國不斷向南京和北京的國子監以及福州的琉球館派遣留學生學習漢語語言。根據對留存下來的琉球人使用的漢語官話課本的研究顯示,琉球人所學習的漢語官話在語音上受到了閩語,尤其是福州話的影響,嚴格地說是“福州的官話”。早期,琉球國在外交場合皆使用漢語,而在官方文書上則使用漢字與假名混合的琉球語書寫係統,有時也使用漢語書寫係統。除了漢字之外,琉球亦擁有自創的字,即所謂的“球字”(包括自創字和假名符號)。
一般而言,琉球的普通民眾不需要學習“漢語”這門外語,所以傳統的琉歌記載均為象形符號或平假名的書寫方式。琉球語亦有不同的方言,而方言之間的差異大概相當於法語和意大利語之間的差異。
文字
昔日的琉球國使用漢字和假名記述王朝曆史,而下層百姓則使用一種平假名及象形文字。
琉球群島是西太平洋一係列島嶼,位於台灣島與日本九州島之間。呈東北-西南向。琉球群島從北到南,包括奄美諸島(統稱“薩南諸島”,屬鹿兒島縣),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統稱“琉球諸島”)。麵積共4,600多平方公裏。人口140多萬(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