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更新的一般是防daoban章節,我已經盡量挑夜深人靜的時候了,這時看的人少。一般防daoban章節要至少半小時後才會修改為正確內容。


    用電腦看的沒問題,用手機app看的自動訂閱也沒問題,隻要沒在我還沒修改時點開章節就行。而一旦點開,錯誤的章節內容就下載了下來,進入到手機緩存了,這個時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機客戶端仍然是錯誤內容,始終不會改變。


    這個時候隻有重新下載這個章節,如果不行的話就隻有刪除本書下架,然後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眾書看的人少,daoban又猖獗,沒辦法,不這麽做混不下去了,見諒。


    ************************************


    渤海,舊稱勃海、北海。渤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的內海。渤海通過渤海海峽[1]與黃海相通。渤海海峽口寬59海裏,有30多個島嶼,其中較大的有南長山島、砣磯島、欽島和皇城島等,總稱廟島群島或廟島列島。渤海由北部遼東灣、西部渤海灣、南部萊州灣、中央淺海盆地和渤海海峽五部分組成。


    它一麵臨海,三麵環陸,北,西,南三麵分別與遼寧、河北、天津和山東三省一市毗鄰,東麵經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遼東半島的老鐵山與山東半島北岸的蓬萊角間的連線即為渤海與黃海的分界線。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猶如伸出的雙臂將其合抱,構成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放眼眺望,渤海形如一東北—西南向微傾的葫蘆,側臥於華北大地,其底部兩側即為萊州灣和渤海灣[2],頂部為遼東灣。


    渤海海域麵積77284㎞?,大陸海岸線長2668千米,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的海域麵積占一半以上。渤海地處北溫帶,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多年平均氣溫10.7c,降水量500-600毫米,海水鹽度為30‰。


    渤海海底平坦,多為泥沙和軟泥質,地勢呈由三灣向渤海海峽傾斜態勢。海岸分為粉沙淤泥質岸、沙質岸和基岩岸三種類型。渤海灣,黃河三角洲和遼東灣北岸等沿岸為粉沙淤泥質海岸,灤河口以北的渤海西岸屬沙礫質岸,山東半島北岸和遼東半島西岸主要為基岩海岸。


    渤海基本上為陸地所環抱,僅東部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沉積物以淤泥和粉沙淤泥為主。渤海周圍有三個主要海灣:北麵的遼東灣,西麵的渤海灣、南麵的萊州灣。由於遼河,灤河,海河,黃河等帶來大量泥沙,海底平坦,餌料豐富,是中國大型海洋水產養殖基地。盛產對蝦,黃魚。


    沿岸鹽田較多,以西岸的長蘆鹽場最著名。主要島嶼有廟島群島,長興島、西中島,菊花島等。2007年在渤海海底發現豐富的石油,已大規模開采。明袁可立《甲子仲夏登署中樓觀海市》:“秉鉞來渤海,三載始一逢。”


    渤海與黃海分界有多種說法,常見的是以遼東半島的老鐵山西角與山東半島北岸的蓬萊頭間的連線為分界,這種意義下,渤海的麵積為7.7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8米,總容量不過1730立方千米。渤海沿岸水淺,特別是河流注入地方僅幾米深;而東部的老鐵山水道最深,達到86米。


    根據地質、地球物理勘察資料,渤海在地質上是華北地台的一部分,具有與華北地台相同的地台型結構。可分為基底和蓋層兩部分:


    據重、磁力測量資料及鄰區地質資料得知,


    渤海以郯廬斷裂帶的渤海延伸段-營濰斷裂帶為界,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斷裂帶以東包括膠遼地區為重力場高值區,磁力以負磁場為背景,說明渤海東部的基底與膠遼相似,以太古代和早元古代的結晶片岩和片麻岩組成。斷裂帶以西的西半部為渤海的主體部分,重力呈現低值區,磁力呈現正磁場背景。這種重力低磁力高的背景,與北部的燕山地區和南部的魯西地區的重磁場特征相近。因而推斷渤海西部基底與燕山和魯西出露的太古界和元古界結晶變質基底相同,為一套變質程度較深、混合岩化普遍的混合岩,片麻岩,變粒岩組成的太古界,及變質程度中等、混合岩化作用不普遍的片岩、片麻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組成的早元古界地層。區域基底構造研究表明,渤海構造發展與華北地台有相當的一致性。五台運動(22億年±)使太古界產生東西向為主的褶皺,斷裂,並伴有花崗岩類的侵入。呂梁運動(18.5億年±)使下元古界產生北東——北北東向為主的斷裂構造,並加深了下伏地層的變質程度。呂梁運動最終形成了包括渤海在內的華北地台的統一變質結晶基底。


    渤海沿岸有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遼河、海河、黃河[4]等河流從陸上帶來大量有機物質,使這裏成為盛產對蝦、蟹和黃花魚的天然漁場。


    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西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頭的連線是渤海與黃海的分界線。


    渤海在遼東半島南與山東半島北連線以西,為一半封閉型中國內海。渤海包括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3個灣和中部海區,海域麵積77000㎞?,為我國海域麵積的1.63%。渤海由河北,山東,遼寧3省和天津市環抱,總共有13座環渤海城市。


    過去的數十年中,豐富優質的漁業、港口、石油、景觀和海鹽資源,使得環渤海地區經濟具有快速發展的顯著特征。海洋資源的開發和海洋工業成為該地區經濟發展重要的領域之一。


    然而,隨著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渤海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同時受到較大的破壞。渤海環境質量嚴重惡化,表現於海岸帶汙染明顯,汙染範圍擴大,生態係統弱化,生態環境退化,赤潮,富營養化等。渤海環境狀況已經引起政府和研究機構的關注。對其環境質量已經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諸如生態係統、環境參數、赤潮、富營養化等。本文利用渤海多年水質數據,討論渤海嚴重問題之一的富營養化,同時分析該問題的成因。


    漁業、港口、石油、旅遊和海鹽是渤海的五大優勢資源。


    渤海水質肥沃,營養鹽含量高,餌料生物十分豐富,浮遊植物年生產量1.4億噸,魚類年生產量49萬噸。渤海是黃渤海漁業的搖籃,是多種魚,蝦,蟹,貝類繁殖,棲息、生長的良好場所,故有“聚寶盆”之稱。對蝦、毛蝦、小黃魚、帶魚,是最重要的經濟種類。


    渤海港口具有分布密度高,大型港口及能源出口港多,自然地理條件好,經濟發達,腹地廣闊,資源豐富等優勢,是我國北方對外貿易的重要海上通道。已建和宜建港口100多處。


    渤海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十分豐富,整個渤海地區就是一個巨大的含油構造,濱海的勝利、大港、遼河油田和海上油田連成一片,渤海已成為我國第二個大慶。[5]


    渤海沿岸自然風景優美,名勝古跡眾多,充分具備了以陽光、海水、沙灘、綠色、動物為主題的溫帶海濱旅遊度假資源條件。


    渤海是我國最大的鹽業生產基地,底質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宜鹽業生產。我國四大海鹽產區中,渤海就有長蘆、遼東灣、萊州灣三個。萊洲灣沿岸地下鹵水儲量豐富,達76億立方米,折合含鹽量8億多噸,是罕見的儲量大、埋藏淺、濃度高的“液體鹽場”。


    生態特征


    渤海沿岸江河縱橫,有大小河流40條,其中萊洲灣沿岸19條,


    渤海灣沿岸16條,遼東灣沿岸15條,形成渤海沿岸三大水係和三大海灣生態係統。入海河流每年攜帶大量泥沙堆積於三個海灣,在灣頂處形成寬廣的遼河口三角洲濕地、黃河口三角洲濕地、海河口三角洲濕地,年造陸達20平方千米。濕地生物種類繁多,植物有蘆葦,水蔥,堿蓬,三棱麓草和藻類等,鳥類有150多種。遼河口三角洲濕地和海河口三角洲濕地是中國蘆葦的主產區,這裏蘆葦叢生,每年為中國造紙業提供了大量優質原料。


    渤海沿岸河口淺水區營養鹽豐富,餌料生物繁多,是經濟魚,蝦,蟹類的產卵場,育幼場和索餌場。渤海中部深水區既是黃渤海經濟魚,蝦,蟹類洄遊的集散地,又是渤海地方性魚,蝦,蟹類的越冬場。因此,渤海有河口三角洲濕地生態係,河口生態係和渤海中部深水區生態係三大生態係統。環渤海三大城市群生態係統與渤海三大生態係統相互作用,構成了渤海地區的複合生態係統。


    人口及活動


    由於控製人口措施的效果,1994-1998年人口增長率處於相當低的水平,但實際人口數一直保持增加。該地區旅遊業在1994-1998年間迅速發展,遊人數量和旅遊業收入均顯著增長。


    為了控製因人口增加帶來的廢物排放,在國家的渤海碧海行動計劃中,要求加強城市汙水處理廠的建設。


    水溫變化


    渤海水溫變化受北方大陸性氣候影響,2月在0c左右,8月達21c。嚴冬來臨,除秦皇島和葫蘆島外,沿岸大都冰凍。3月初融冰時還常有大量流冰發生,平均水溫11c。由於大陸河川大量的淡水注入,又使渤海海水中的鹽度僅為30psu(practicalsalinityunit),是中國近海中最低的。


    水質特點


    從1994年到1998年,除了萊州灣1997年外,3個灣的tn濃度顯著高於渤海中部海區。1994年到1998年遼東灣和渤海灣的tp濃度亦大於中部海區。萊州灣1994年到1996年tp濃度略低於中部海區,1996年以後,tp濃度增高,超過了中部海區。總體上講,海岸帶地區的tn和tp濃度高於中部海區。此外,渤海中部海區的tn和tp濃度較穩定,變化平緩,而在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各年變化劇烈。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海岸帶地區比渤海中部海區更容易受到陸域活動的影響。在不同海域和不同時間內,陸域活動具有不同的影響頻率和程度。顯然,渤海中部海區水質是來自海岸帶地區汙染物混合擴散的結果。所以,陸域活動應當認為是造成渤海中部海區水質下降和富營養化的最終原因。


    可以發現,出現汙染的範圍從河口區擴大到渤海整個海岸帶地區,範圍明顯增加。此外,據報道,海水達標率由1992年的78.77%降到1996年的49.05%。2001年渤海受汙染麵積由24.7%增加到2002年的41.3%。該結果意味著,過去幾年中渤海水質明顯下降。tn、tp和石油類超過標準。tn超標嚴重,石油類超標較小。因此可以推斷,渤海水質主要問題和富營養化主要原因來自於營養鹽氮和磷。


    汙染物濃度變化不大時,渤海受汙染的麵積亦逐年擴大。解析渤海衛星遙感照片能夠清楚地看到,1992年整個海域受汙染麵積為16347㎞?達海域的21.2%,1996年則增加到39232㎞?,達海域的51.0%。這樣一來,受汙染麵積5年增加了2.4倍。另外可以看出,海洋水文和海洋動力學特性對汙染物的擴散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海流較弱的物質輸移作用下,大部分受汙染海區靠近海岸帶地區,尤其是在河口地區。這就證明了渤海環境質量主要受來自陸域活動的影響。(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