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東屬巴西(三)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作者:孤獨麥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蕭光猜得沒錯,在得到了他們上報的消息後,執委會主席馬文強立刻授意國家開拓總局,將電報拍到了離涿鹿縣最近的電報終端景龍縣,然後派出信使騎快馬抵達了該地,給蕭光探險隊下達了最新的指示。
信使首先肯定了蕭光探險隊不怕危險,勇於犧牲的精神,同時授權該部在涿鹿縣境內征募任何政府公職人員,包括但不限於幹部、民兵、警察、獵戶乃至普通農牧民,員額以三十人為上限,所需錢糧由涿鹿縣政府無條件開支,隨後中央財政部會與涿鹿縣政府進行交割。
與信使一同前來的還有兩名正在景龍縣探礦的地質部幹部,他們是前來補充前次探險過程中不幸死亡的地質部官員的。另外,他們還拿著中央的電報,從景龍縣財政局支取了兩千元現金,用馬匹一路馱到了涿鹿縣這裏,用於發放前次探險的部分獎金和撫恤——比起銀行存單,還是白花花的銀子更能提振人們的士氣。
蕭光也沒想到上頭會弄出這麽大的陣仗,同時也對國家開拓總局給予他們的巨大權力感到興奮。人員、錢糧、資金滾滾而來,讓他可以大戰一番拳腳,這如何能不讓人高興呢?蕭光現在才三十出頭,上尉軍銜,正是追求上進的時候。有這麽個機會落在自己麵前,當真是做夢也會笑醒了——當然這也是他拚了老命爭取來的,別人也羨慕不來。
而就在蕭光他們在涿鹿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的時候,其餘幾支探險隊也陸陸續續返回來了。在這幾支探險隊中,有一支完全失蹤,沒有音訊傳回,不知道是尚未來得及回返呢還是真的出事了,兩支遭受了嚴重減員,據說是收到了圖皮南巴印第安人的襲擊,還有一支受到的損失不大,並且還發現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祖母綠寶石礦,價值頗大。
這支隊伍沒有受到蕭光他們的隆重待遇。或許是因為上頭並不是特別看重祖母綠礦的價值,覺得這種東西在東岸的市場並不算特別廣闊,得想辦法銷售出去,同時還對財政部醞釀了很多年的貨幣改革沒有什麽幫助,因此並沒有給予特別的重視。
蕭光對此感到有些慶幸,因為這意味著爭經費的人又少了一波。涿鹿縣是新設立的縣份,經濟上並不怎麽寬裕,而人數增加後的蕭光探險隊一個月的經費就要價值約一千五百元的錢糧物資,消耗可不是什麽小數目。涿鹿縣這種小縣、窮縣,維持他們一支探險隊就很不容易了,兩支的話鐵定破產,沒二話。
1686年12月底,蕭光等人還沒出發,一支人數超過一千的移民隊伍從西麵的長岑縣一帶,分乘大量船隻而來。他們的目的地不是涿鹿縣,而是繼續向東,在該縣東麵那片半生半熟的荒野上設立新的定居點,為國土的進一步開發做準備。
他們的到來並不是因為金礦或寶石礦的發現,但這些重要礦藏的發現肯定助漲了上頭的決心,讓他們更加堅決地在涿水、團結河流域設立定居點。畢竟,萬一將來執委會決定大力打通前往金礦區、寶石區的道路——不得不說,以如今的形勢看來,這其實是大概率事件——那麽這些定居點就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了。
蕭光的探險隊沾了光,與這些拓荒移民一起乘坐小火輪,溯河而上,前往目的地。因為這會已經進入了夏季豐水期,涿水河下遊河麵寬闊,利於航行,因此吃水較淺的72噸級小火輪飛快地航行著,隻花了幾天時間就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石邑鄉(位於後世巴西帕蘇斯小城)以北靠近河岸的地方。
在這裏,移民分做了兩撥,一波(超過八百人)攜帶大量物資南下石邑鄉一帶建立定居點,另一波約兩百名精壯的男子,攜帶武器彈藥在涿水河北岸登陸,打算前往房山(即團結河發源的地方)一帶建立穩固的據點。
除此之外,還有大約兩千人將經陸路前往涿鹿縣以東,建立包括真定鄉(位於後世裏貝朗普雷圖市附近)、九門鄉(位於後世弗朗卡小城附近)、古泉鄉(位於後世聖若昂·達·博阿維斯塔小鎮附近)在內的三個定居點,這差不多就是一個縣的範圍了。
而在未來,國家開拓總局還會繼續往東設立定居點,分別是盧奴鄉(位於後世阿爾費那斯小鎮附近)、靈壽鄉(位於後世波蘇阿雷格裏城附近)、肥累鄉(位於後世特雷斯科·拉鬆伊斯小鎮附近)、昔陽鄉(位於後世卡蘭卡斯小鎮附近),一共四個定居點,爭取將涿水河流域的定居點一路向東,與沿海順化地區的燕樂縣等地連接起來,雖然中間貌似還擋了個巴西地盾在那兒。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說不定還要好幾年時間呢,荒野開發可沒那麽容易。資料、技術、錢糧、物資、人口缺一不可,就看國家開拓總局有沒有那個決心了。不過借著眼前這一股開發黃金和寶石的熱潮,這些離後世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腹地較近的地方,也許可以沾個光,走個捷徑,提前發展了呢,這都是說不定的事情。
好吧,言歸正傳。蕭光探險隊的人是與那兩百名青壯年男丁一起在北岸下的船,隨後出於安全考慮,他們一起走了一段路,直到抵達團結河上遊的房山山區為止。那兩百人打算在附近尋找一處適宜安頓下來的地方,為未來興建定居點做好準備,而蕭光探險隊五六十人,則帶著大隊馱馬和物資,沿著團結河一路蜿蜒北上,沿著舊路繼續尋找金礦。
在出發前製作小木筏的時候,他們在附近森林裏發現了一具骸骨。骸骨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東岸人的,因為以前上級也是派過探險隊前往附近區域的,隻不過次數不多罷了。骸骨旁邊有一個用雨布、橡膠仔細密封著的包裹,蕭光讓人打開,發現了一些礦物標本、手繪地圖及其他文件。毫無疑問,這是一位失蹤的東岸探險隊員,在野外探險過程中迷路或者突發疾病死亡,成了無數犧牲在蠻荒森林裏的無名英雄中的一員。
包裹裏還有一封寫了一半的信,蕭光拆開一看,開頭一段“父親大人鈞鑒,離家日久,身體可好……”的字句映入眼簾。他歎了口氣,讓人將此人的遺物全部收好,打包交給那些打算在房山一帶開辟據點的青壯們,讓他們有時間送到地質部去。這人,生前可能是地質部的雇員,如果是正式工的話,那麽身份比較好確定,但如果是地質部的官員拿錢在鄉間臨時招募的話,那麽確定起來就比較麻煩了,甚至可能無法確認,因為這些年失蹤在野外的探險隊員實在是太多了。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蕭光親自將此人的骸骨收斂起來,交給旁人,然後朝一臉凝重之色的手下們說道:“咱們東岸立國五十多年了。這五十年來,日子越來越好過,國家也越來越強大,甚至到了歐陸及遠東諸國拍馬也趕不上的地步。咱們的孩兒從小有米麵、牛肉吃,有牛奶喝,有水果品嚐,這樣的生活,是舊大陸的人民所無法想象的。而這一切,難道都是白來的嗎?不,這都是像這位不幸歿於叢林的兄弟之類的英雄們一手一腳創立起來的。咱們這次出任務,同樣會有危險,同樣會曆經生與死的考驗,但這又如何?我們這個國家與舊大陸不同,不是一家一姓之私人王國,而是全體國民共有的共和國,所有人的犧牲都不是沒有意義的,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更好。”
嚴格來說,蕭光這話其實是不太符合“規矩”的。蓋因如今的東岸,實際掌權者(建國者議會的500多議員們)並沒有在諸多場合灌輸此類共和思想,因為建國者議會的議席是靠血緣獲得的,而不是其他。這種與英國上議院如出一轍的體製,毫無疑問是“腐朽”的——當然也是相對而言,事實上由來自各行各業的官僚、企業主、學者們組成的建國者議會,在這個年代還是具備一定的先進性的——是不夠民主的,因此五百穿越眾的後代們一般情況下也盡量避免提及這些,以免給國民們產生“不好的聯想”,白白給自己製造政治壓力。
因此,蕭光這麽說,其實是有些犯了忌諱的,會讓不少人對他產生看法。不過,誰讓他不是建國者議會的議員呢,不是家中長子的他才懶得看議會裏那幫裝腔作勢的人的臉色呢。甚至於,他巴不得讓那些人臉色難看一些,更有一些危機感呢,當然這種小心思他隱藏得很好,一般來說並不輕易外露。
而在處理完了骸骨和遺物後,探險隊繼續向前出發。他們走的是舊路,似乎要簡單一些,但這其實仍然是一項艱苦且危險的工作。原始森林,從來可沒有對人友好過!特別是其中還隱藏著許許多多帶著惡意窺視著他們的印第安人了。
蕭光他們最終花了超過兩個月的時間,時而坐船,時而走陸路,一邊與山中的毒蟲猛獸搏鬥,一邊與印第安人周旋,好不容易才抵達了上次發現的金礦密集區。在這裏,他們又花了不少時間進行了一番搜索,可惜除又發現一座小金礦外別無其他重大發現,故隻能留了十幾個精明強幹的人在這裏設立營地,然後帶著其餘人繼續前進。
這次他們花了差不多同樣的時間,抵達了後世韋利亞斯河與團結河的交匯處。雖然河床有些漲水,在他們依舊發現了砂金——其實在團結河及其每條大一點的支流中,都能發現砂金,區別是多或少罷了——而且這次的數量比較多,似乎預示著附近有一個儲量不小的金礦。於是,他們開始沿著韋利亞斯河前進,一段段仔細尋找、勘探,並最終在一處河穀內發現了一個儲量巨大的金礦。
當然這個金礦儲量大也是蕭光他們估計的。他們主要是從金礦區的範圍、金礦的成色等來判斷,結論是這個金礦的儲量之巨大,似乎遠遠超過東岸本土目前唯一開采著的鐵嶺金礦,儲量和可開采量十幾倍於彼,前提是先投入巨資打通前往這裏的道路。
韋利亞斯河流域是後世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金礦最密集的區域,被當時的葡萄牙總督稱為“總礦區”,無數淘金者在薩爾瓦多登陸,然後等待夏季豐水期的時候,沿著河道上溯,曆經艱險抵達維利亞斯河畔采金——雖然巴西總督一而再再而三地禁止私人在那裏采金,但以他們那低下的行政效率,這種事情又怎麽可能禁得住,因此最後也隻能放任了事。
這些揣著發財夢想的狂熱淘金者們,利用夏季的季風逆流而上,越過河道上逾百個淺灘,最終抵達總礦區的外圍或核心地帶。這段旅程是艱苦的,夏季漲水時水流湍急,滿載人員或物資的小木船經常被打翻,河岸邊的印第安人更是凶殘無比,經常獵殺落單的或組團的葡萄牙人,搶劫他們的貨物,給淘金者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說,僅僅是一個瓜伊庫魯族印第安人,其在1795年最終被巴西軍隊剿滅時,已經累計殺死了超過4000名從薩爾瓦多前往金礦區的葡萄牙人。
但神奇的是,不管路途有多麽艱險,都無法打消這些淘金者們的熱情。他們開始組成更大的集團,一起前往金礦區。比如曆史上1726年時,共有約3000名葡萄牙人分乘305艘獨木舟,沿著團結河逆流而上,前往總礦區,其中甚至還包括了經這兒前往聖保羅上任的葡萄牙地方長官。
由此可見,這裏海量的黃金儲量對葡萄牙人的誘惑有多大,以至於到了他們不惜代價也要前往那兒開采的地步。葡萄牙本土的破落戶、馬德拉和亞速爾群島上生活困難的可憐人、巴西近海的農民、舊大陸的冒險家(主要來自英格蘭、愛爾蘭、法國與聯合省)、開小差的衛戍部隊士兵甚至來自修道院的男性修士們,全都一股腦兒地染上了一種名為淘金熱的“疾病”,前往韋利亞斯河畔尋找黃金。
這些人忍饑挨餓——因為一開始隻有很少一部分人願意種糧食,以至於當地的貓狗都被饑餓的淘金者們捕來吃掉了——互相之間勾心鬥角乃至互相火拚,隻是為了獲得那可愛的黃金的獨占權。隻可惜大部分人的運氣都不怎麽樣,他們或者死於礦難、或者死於疾病、或者死於爭鬥,總之大部分淘金者曆經千辛萬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所收獲的不過隻是滿身傷痛、貧困及荒郊野嶺的一些無名墳包罷了。能在淘金熱中活下來並發財的,始終隻是少數兼具才智和運氣的能人!
當然了,淘金熱帶來的也不全是壞處。至少,在中期以後,很多人轉而在礦區附近種植糧食或從事手工業,商人、妓女和雇傭兵也從沿海地區追逐著銅臭味而來,使得金礦區慢慢發展了起來,一座又一座村鎮拔地而起,為後世巴西內陸的開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岸人開發金礦的路子,當然不可能如同曆史上葡萄牙人那麽混亂和無序。葡屬巴西組織度低下,資金也缺乏,更沒有充足的物資,所以一切都很艱難。但東岸就不同了,首先這是一個組織度較高的國家,且立國已經五十多年,根基相對穩固,人民向心力也較強,因此可以在政府的主導下,對金礦進行集中開采(當然政府也隻能抓大放小,不可能監控所有金礦),有序生產、冶煉和運輸,最大程度提高效率。
你可不要小瞧這一點。在政府規劃下,道路很快就能修建起來(曆史上葡萄牙人花了將近30年才修了一條約400裏格的簡易公路),隨之而來的還有定居點、拓荒移民和足夠數量的負責安全的預備役軍人,各類生產、生活物資也能通過公路、河流運到最近的一處集散地,然後分發到各處,盡最大可能保障金礦區的生產。
而韋利亞斯河畔的“總礦區”一旦正常生產的話,那麽很輕鬆就將一躍成為華夏東岸共和國產金量最大的地區,超過已經穩定產金多年的南方的鐵嶺金礦,成為東岸的黃金儲備的最重要來源。而如果再算上遠東的呼瑪金礦及從日本貿易來的黃金的話(含從銅裏麵提煉出的黃金),這個黃金儲備的來源就更豐富了。要知道,遠東金礦的產量雖然有點一般,但通過貿易等渠道獲得的黃金數量,卻是相當不少呢,這其中金、銀、銅等資源都十分豐富的日本無疑是重中之重。
信使首先肯定了蕭光探險隊不怕危險,勇於犧牲的精神,同時授權該部在涿鹿縣境內征募任何政府公職人員,包括但不限於幹部、民兵、警察、獵戶乃至普通農牧民,員額以三十人為上限,所需錢糧由涿鹿縣政府無條件開支,隨後中央財政部會與涿鹿縣政府進行交割。
與信使一同前來的還有兩名正在景龍縣探礦的地質部幹部,他們是前來補充前次探險過程中不幸死亡的地質部官員的。另外,他們還拿著中央的電報,從景龍縣財政局支取了兩千元現金,用馬匹一路馱到了涿鹿縣這裏,用於發放前次探險的部分獎金和撫恤——比起銀行存單,還是白花花的銀子更能提振人們的士氣。
蕭光也沒想到上頭會弄出這麽大的陣仗,同時也對國家開拓總局給予他們的巨大權力感到興奮。人員、錢糧、資金滾滾而來,讓他可以大戰一番拳腳,這如何能不讓人高興呢?蕭光現在才三十出頭,上尉軍銜,正是追求上進的時候。有這麽個機會落在自己麵前,當真是做夢也會笑醒了——當然這也是他拚了老命爭取來的,別人也羨慕不來。
而就在蕭光他們在涿鹿縣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番的時候,其餘幾支探險隊也陸陸續續返回來了。在這幾支探險隊中,有一支完全失蹤,沒有音訊傳回,不知道是尚未來得及回返呢還是真的出事了,兩支遭受了嚴重減員,據說是收到了圖皮南巴印第安人的襲擊,還有一支受到的損失不大,並且還發現了一個規模不小的祖母綠寶石礦,價值頗大。
這支隊伍沒有受到蕭光他們的隆重待遇。或許是因為上頭並不是特別看重祖母綠礦的價值,覺得這種東西在東岸的市場並不算特別廣闊,得想辦法銷售出去,同時還對財政部醞釀了很多年的貨幣改革沒有什麽幫助,因此並沒有給予特別的重視。
蕭光對此感到有些慶幸,因為這意味著爭經費的人又少了一波。涿鹿縣是新設立的縣份,經濟上並不怎麽寬裕,而人數增加後的蕭光探險隊一個月的經費就要價值約一千五百元的錢糧物資,消耗可不是什麽小數目。涿鹿縣這種小縣、窮縣,維持他們一支探險隊就很不容易了,兩支的話鐵定破產,沒二話。
1686年12月底,蕭光等人還沒出發,一支人數超過一千的移民隊伍從西麵的長岑縣一帶,分乘大量船隻而來。他們的目的地不是涿鹿縣,而是繼續向東,在該縣東麵那片半生半熟的荒野上設立新的定居點,為國土的進一步開發做準備。
他們的到來並不是因為金礦或寶石礦的發現,但這些重要礦藏的發現肯定助漲了上頭的決心,讓他們更加堅決地在涿水、團結河流域設立定居點。畢竟,萬一將來執委會決定大力打通前往金礦區、寶石區的道路——不得不說,以如今的形勢看來,這其實是大概率事件——那麽這些定居點就能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了。
蕭光的探險隊沾了光,與這些拓荒移民一起乘坐小火輪,溯河而上,前往目的地。因為這會已經進入了夏季豐水期,涿水河下遊河麵寬闊,利於航行,因此吃水較淺的72噸級小火輪飛快地航行著,隻花了幾天時間就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石邑鄉(位於後世巴西帕蘇斯小城)以北靠近河岸的地方。
在這裏,移民分做了兩撥,一波(超過八百人)攜帶大量物資南下石邑鄉一帶建立定居點,另一波約兩百名精壯的男子,攜帶武器彈藥在涿水河北岸登陸,打算前往房山(即團結河發源的地方)一帶建立穩固的據點。
除此之外,還有大約兩千人將經陸路前往涿鹿縣以東,建立包括真定鄉(位於後世裏貝朗普雷圖市附近)、九門鄉(位於後世弗朗卡小城附近)、古泉鄉(位於後世聖若昂·達·博阿維斯塔小鎮附近)在內的三個定居點,這差不多就是一個縣的範圍了。
而在未來,國家開拓總局還會繼續往東設立定居點,分別是盧奴鄉(位於後世阿爾費那斯小鎮附近)、靈壽鄉(位於後世波蘇阿雷格裏城附近)、肥累鄉(位於後世特雷斯科·拉鬆伊斯小鎮附近)、昔陽鄉(位於後世卡蘭卡斯小鎮附近),一共四個定居點,爭取將涿水河流域的定居點一路向東,與沿海順化地區的燕樂縣等地連接起來,雖然中間貌似還擋了個巴西地盾在那兒。
不過那都是以後的事了,說不定還要好幾年時間呢,荒野開發可沒那麽容易。資料、技術、錢糧、物資、人口缺一不可,就看國家開拓總局有沒有那個決心了。不過借著眼前這一股開發黃金和寶石的熱潮,這些離後世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腹地較近的地方,也許可以沾個光,走個捷徑,提前發展了呢,這都是說不定的事情。
好吧,言歸正傳。蕭光探險隊的人是與那兩百名青壯年男丁一起在北岸下的船,隨後出於安全考慮,他們一起走了一段路,直到抵達團結河上遊的房山山區為止。那兩百人打算在附近尋找一處適宜安頓下來的地方,為未來興建定居點做好準備,而蕭光探險隊五六十人,則帶著大隊馱馬和物資,沿著團結河一路蜿蜒北上,沿著舊路繼續尋找金礦。
在出發前製作小木筏的時候,他們在附近森林裏發現了一具骸骨。骸骨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東岸人的,因為以前上級也是派過探險隊前往附近區域的,隻不過次數不多罷了。骸骨旁邊有一個用雨布、橡膠仔細密封著的包裹,蕭光讓人打開,發現了一些礦物標本、手繪地圖及其他文件。毫無疑問,這是一位失蹤的東岸探險隊員,在野外探險過程中迷路或者突發疾病死亡,成了無數犧牲在蠻荒森林裏的無名英雄中的一員。
包裹裏還有一封寫了一半的信,蕭光拆開一看,開頭一段“父親大人鈞鑒,離家日久,身體可好……”的字句映入眼簾。他歎了口氣,讓人將此人的遺物全部收好,打包交給那些打算在房山一帶開辟據點的青壯們,讓他們有時間送到地質部去。這人,生前可能是地質部的雇員,如果是正式工的話,那麽身份比較好確定,但如果是地質部的官員拿錢在鄉間臨時招募的話,那麽確定起來就比較麻煩了,甚至可能無法確認,因為這些年失蹤在野外的探險隊員實在是太多了。
“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蕭光親自將此人的骸骨收斂起來,交給旁人,然後朝一臉凝重之色的手下們說道:“咱們東岸立國五十多年了。這五十年來,日子越來越好過,國家也越來越強大,甚至到了歐陸及遠東諸國拍馬也趕不上的地步。咱們的孩兒從小有米麵、牛肉吃,有牛奶喝,有水果品嚐,這樣的生活,是舊大陸的人民所無法想象的。而這一切,難道都是白來的嗎?不,這都是像這位不幸歿於叢林的兄弟之類的英雄們一手一腳創立起來的。咱們這次出任務,同樣會有危險,同樣會曆經生與死的考驗,但這又如何?我們這個國家與舊大陸不同,不是一家一姓之私人王國,而是全體國民共有的共和國,所有人的犧牲都不是沒有意義的,都是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更好。”
嚴格來說,蕭光這話其實是不太符合“規矩”的。蓋因如今的東岸,實際掌權者(建國者議會的500多議員們)並沒有在諸多場合灌輸此類共和思想,因為建國者議會的議席是靠血緣獲得的,而不是其他。這種與英國上議院如出一轍的體製,毫無疑問是“腐朽”的——當然也是相對而言,事實上由來自各行各業的官僚、企業主、學者們組成的建國者議會,在這個年代還是具備一定的先進性的——是不夠民主的,因此五百穿越眾的後代們一般情況下也盡量避免提及這些,以免給國民們產生“不好的聯想”,白白給自己製造政治壓力。
因此,蕭光這麽說,其實是有些犯了忌諱的,會讓不少人對他產生看法。不過,誰讓他不是建國者議會的議員呢,不是家中長子的他才懶得看議會裏那幫裝腔作勢的人的臉色呢。甚至於,他巴不得讓那些人臉色難看一些,更有一些危機感呢,當然這種小心思他隱藏得很好,一般來說並不輕易外露。
而在處理完了骸骨和遺物後,探險隊繼續向前出發。他們走的是舊路,似乎要簡單一些,但這其實仍然是一項艱苦且危險的工作。原始森林,從來可沒有對人友好過!特別是其中還隱藏著許許多多帶著惡意窺視著他們的印第安人了。
蕭光他們最終花了超過兩個月的時間,時而坐船,時而走陸路,一邊與山中的毒蟲猛獸搏鬥,一邊與印第安人周旋,好不容易才抵達了上次發現的金礦密集區。在這裏,他們又花了不少時間進行了一番搜索,可惜除又發現一座小金礦外別無其他重大發現,故隻能留了十幾個精明強幹的人在這裏設立營地,然後帶著其餘人繼續前進。
這次他們花了差不多同樣的時間,抵達了後世韋利亞斯河與團結河的交匯處。雖然河床有些漲水,在他們依舊發現了砂金——其實在團結河及其每條大一點的支流中,都能發現砂金,區別是多或少罷了——而且這次的數量比較多,似乎預示著附近有一個儲量不小的金礦。於是,他們開始沿著韋利亞斯河前進,一段段仔細尋找、勘探,並最終在一處河穀內發現了一個儲量巨大的金礦。
當然這個金礦儲量大也是蕭光他們估計的。他們主要是從金礦區的範圍、金礦的成色等來判斷,結論是這個金礦的儲量之巨大,似乎遠遠超過東岸本土目前唯一開采著的鐵嶺金礦,儲量和可開采量十幾倍於彼,前提是先投入巨資打通前往這裏的道路。
韋利亞斯河流域是後世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金礦最密集的區域,被當時的葡萄牙總督稱為“總礦區”,無數淘金者在薩爾瓦多登陸,然後等待夏季豐水期的時候,沿著河道上溯,曆經艱險抵達維利亞斯河畔采金——雖然巴西總督一而再再而三地禁止私人在那裏采金,但以他們那低下的行政效率,這種事情又怎麽可能禁得住,因此最後也隻能放任了事。
這些揣著發財夢想的狂熱淘金者們,利用夏季的季風逆流而上,越過河道上逾百個淺灘,最終抵達總礦區的外圍或核心地帶。這段旅程是艱苦的,夏季漲水時水流湍急,滿載人員或物資的小木船經常被打翻,河岸邊的印第安人更是凶殘無比,經常獵殺落單的或組團的葡萄牙人,搶劫他們的貨物,給淘金者們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據說,僅僅是一個瓜伊庫魯族印第安人,其在1795年最終被巴西軍隊剿滅時,已經累計殺死了超過4000名從薩爾瓦多前往金礦區的葡萄牙人。
但神奇的是,不管路途有多麽艱險,都無法打消這些淘金者們的熱情。他們開始組成更大的集團,一起前往金礦區。比如曆史上1726年時,共有約3000名葡萄牙人分乘305艘獨木舟,沿著團結河逆流而上,前往總礦區,其中甚至還包括了經這兒前往聖保羅上任的葡萄牙地方長官。
由此可見,這裏海量的黃金儲量對葡萄牙人的誘惑有多大,以至於到了他們不惜代價也要前往那兒開采的地步。葡萄牙本土的破落戶、馬德拉和亞速爾群島上生活困難的可憐人、巴西近海的農民、舊大陸的冒險家(主要來自英格蘭、愛爾蘭、法國與聯合省)、開小差的衛戍部隊士兵甚至來自修道院的男性修士們,全都一股腦兒地染上了一種名為淘金熱的“疾病”,前往韋利亞斯河畔尋找黃金。
這些人忍饑挨餓——因為一開始隻有很少一部分人願意種糧食,以至於當地的貓狗都被饑餓的淘金者們捕來吃掉了——互相之間勾心鬥角乃至互相火拚,隻是為了獲得那可愛的黃金的獨占權。隻可惜大部分人的運氣都不怎麽樣,他們或者死於礦難、或者死於疾病、或者死於爭鬥,總之大部分淘金者曆經千辛萬苦,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所收獲的不過隻是滿身傷痛、貧困及荒郊野嶺的一些無名墳包罷了。能在淘金熱中活下來並發財的,始終隻是少數兼具才智和運氣的能人!
當然了,淘金熱帶來的也不全是壞處。至少,在中期以後,很多人轉而在礦區附近種植糧食或從事手工業,商人、妓女和雇傭兵也從沿海地區追逐著銅臭味而來,使得金礦區慢慢發展了起來,一座又一座村鎮拔地而起,為後世巴西內陸的開發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岸人開發金礦的路子,當然不可能如同曆史上葡萄牙人那麽混亂和無序。葡屬巴西組織度低下,資金也缺乏,更沒有充足的物資,所以一切都很艱難。但東岸就不同了,首先這是一個組織度較高的國家,且立國已經五十多年,根基相對穩固,人民向心力也較強,因此可以在政府的主導下,對金礦進行集中開采(當然政府也隻能抓大放小,不可能監控所有金礦),有序生產、冶煉和運輸,最大程度提高效率。
你可不要小瞧這一點。在政府規劃下,道路很快就能修建起來(曆史上葡萄牙人花了將近30年才修了一條約400裏格的簡易公路),隨之而來的還有定居點、拓荒移民和足夠數量的負責安全的預備役軍人,各類生產、生活物資也能通過公路、河流運到最近的一處集散地,然後分發到各處,盡最大可能保障金礦區的生產。
而韋利亞斯河畔的“總礦區”一旦正常生產的話,那麽很輕鬆就將一躍成為華夏東岸共和國產金量最大的地區,超過已經穩定產金多年的南方的鐵嶺金礦,成為東岸的黃金儲備的最重要來源。而如果再算上遠東的呼瑪金礦及從日本貿易來的黃金的話(含從銅裏麵提煉出的黃金),這個黃金儲備的來源就更豐富了。要知道,遠東金礦的產量雖然有點一般,但通過貿易等渠道獲得的黃金數量,卻是相當不少呢,這其中金、銀、銅等資源都十分豐富的日本無疑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