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7年1日20日,南智利地區,晴。


    明媚的陽光透過穀地上空的薄霧,揮灑到了平原上的每一個角落,將自己的光明和溫暖毫無保留地饋贈給了大地上的植物、動物以及正在辛勤勞作著的人類。


    這裏是紅旗監獄墾殖區,目前已經發展到了12個自然村落及一個采石場,同時在東麵的湖裏麵還有漁業捕撈和水產養殖機構,全部流放犯人及家屬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兩千五百人,規模相當龐大,是一股足以令西班牙人顫栗的力量。


    當然了,東岸人在界河以北的墾殖活動,是受到了西班牙王國“扭扭捏捏”的默許了,這一點已經被秘魯總督阿朗戈的特使予以含糊地確認。究其原因,說白了還是東岸人給予了他們一定金額的貸款,同時出售了一批采礦設備給波托西,幫助他們提高生產效率。再加上歐洲日益緊張的局勢,因此西班牙人最終還是同意了東岸人開出的條件,默許了界河以北包括紅旗監獄在內的五個監獄墾殖區、一個“學術教育機構”(兵團四堡)的存在。


    其實不答應也不行啊,經過東岸人連續四年往這裏移民——這次不是犯人了,而是身世清白的移民——現在鹿原、板條屋、石河子、兔兒嶺、紅旗五個監獄墾殖區已經有了超過三萬人,如果再算上兵團四堡的學生、教職員工及周邊墾殖的農民的話,總人數妥妥超過了三萬六千了,非常驚人。


    這樣多的人,西班牙自是無法應付的,因此在拿到了東岸承諾的給予低息貸款、幫助修建公路以及清剿阿勞坎印第安人三個主要條件後,立刻縮了,再也不管東岸人在這裏的活動,前提是他們不去碰瓦爾迪維亞的銀礦及比亞裏卡的水銀礦。


    東岸人對那些銀礦、水銀礦什麽的當然興趣不大!那些東西,就暫時寄存在西班牙人手裏好了。他們拿了銀子(水銀也是用來提煉白銀的),最後還不是要乖乖向東岸人買東西?多年來的事實告訴大家,西班牙人采掘出來的銀子中的很大一部分,最後還是通過購買各類工業品的形式又返還到東岸這邊。就如同後世國朝貸款給亞非拉國家搞基建一樣,人家請中國工程公司、買材料、做設計什麽往往就以利潤的形式返回了六成貸款,然後還有本息可以收,工程竣工後還有服務可以賣,如果再有附加的采礦條件的話,那這生意不要太賺!


    東岸與西班牙其實也是差不多的關係。多年以來,這個國家在東岸貸的款要麽以物資的形式發放,要麽指定購買東岸商品,這個過程裏麵東岸人就已回收了超過一半的貸款,然後剩下的貸款西班牙人愛還不還,還的話自然大賺一筆,不還的話東岸人自己去取了抵押品(一般是土地、森林、礦山和碼頭),同樣大賺。


    所以,東岸人對瓦爾迪維亞內地的銀礦什麽的真的不是特別在意。他們更注重的,還是能夠拿到手裏進行開發的土地。尤其是較為肥沃、光照充足的智利中央穀地,這裏是能夠養人的,素來令東岸從上到下都極為重視。他們一直堅持認為,有人才有一切,沒有人就支撐不起東岸的“大國戰略”,做什麽都力不從心,因此對於任何能夠養人的農業區都十分重視,必須得到手而後快,比如當初的河間地區,前陣子的潘帕平原,以及現在的智利中央穀地。


    “最近我到各個村檢查了一下當地的衛生狀況,結果有些觸目驚心啊。”已經升任正科級幹部的向子睿來到了第十二混成營的營部,找自己的老友江寧少校喝酒。喝著喝著,二人便聊起來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內容。


    “說實話,南智利地區的環境還是比較濕潤的,空氣濕度極大,而且冬春時節氣溫較為寒冷,對初來乍到的人非常不友好,一不小心就要生病。”喝了一口餐前茶的向子睿苦笑著抱怨道:“就拿紅旗監獄來說,附近那麽多村子,總共兩千多男女老少,我帶人粗粗統計了下,發現竟然有超過10%的成年人體力較弱或者暫時失去了幹重體力活的能力。即便是那些能夠幹重活的人,在我看來其臉色也未必是健康的,總是帶著很多蒼白,顯然長期的生活環境的不如意讓他們無論生理還是心理都十分難受。有些人甚至是麵黃肌瘦、衣衫襤褸的,也不知道國家配給給犯人的口糧、棉布、毛鞋等物品都去哪裏了,是不是被人給貪汙了,這些東西沒人說得清了。”


    作為在界河北幾個監獄都轉過一圈的人,向子睿對其中的種種關節自然不會不知曉,知道很多監獄管理人員的作風,知道很多長年累月在這工作的人非常辛苦。水至清則無魚嘛,隻要事情鬧得不是很過分,他們就懶得管。但問題是現在這些服刑犯人的身體狀況太差,已經到了不得不整頓的地步了,他心裏琢磨著,過陣子就給那些人一點警告,讓他們鬧得不要太過分。雖然是犯人,但也是有人權的不是?國家配發下來的東西大體上要發下去,不能截留得太狠了,那樣會影響生產效率。


    “你啊,不就是犯人嘛,多大個事。新開拓地區,本就各種破事賊多,你又不是第一回主政地方,咋還不習慣呢?與其把目光老盯著這塊,你還不如花費更多心思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村醫療體係呢。”江寧聽了不以為然,直接搖頭說道。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而言,江寧少校說得也沒錯。因為新開拓地區就是這樣,充滿了未知的風險。像這些隻是身體虛弱的人還算好的了,得急病死掉的才是真倒黴,因為病菌這種東西真的不講理的,也許前一天這個人還生龍活虎,在地裏侍弄玉米呢,但第二天突然就臥床不起,然後拖個兩三天,稀裏糊塗就死掉了——是的,沒錯,就是稀裏糊塗死掉了,因為村裏僅有的一位經過簡單培訓的衛生保健員水平有限,也沒足夠的藥品或設備,在這一刻多半是無能為力的。


    而所謂的衛生保健員,其實都是在縣一級醫院經過了短期速成培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醫學常識,對本地區高發的幾種病有一定認識的初級衛生人員。他們的普遍特點是文化水平不高、技能水平不高、不脫產,即他們基本都是在本地村裏選的頭腦相對靈活的人(有經驗者更佳),平時一樣要開墾荒地,種植各種作物。隻不過在同村村民生病並請求幫助時,他們會盡自己所能地為他們提供一些幫助罷了,雖然這些幫助能起什麽作用很值得懷疑。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如果他們醫術水平高的話,為什麽還留在你們這個荒僻的村子裏,為什麽不去平安、東方、青島等大城市?要知道,在華夏東岸共和國,由於合格的醫療人才的缺乏,醫生普遍的收入水平都很高的,月收入幾十元那隻是起步,名氣大點的甚至年收入能達到上千元,一點不誇張。


    他們中很多人都出來自己開診所了。平日裏經常出入富商官員的家庭,在博覽會大街上最有名的飯店吃飯、看戲,家裏雇著意大利小娘充當保姆,出入有人幫忙提箱拎包,坐著豪華四輪馬車去病人那裏,收取不菲的診金。


    這樣的人物,是你一個偏遠鄉村的農民能夠接觸到的?開什麽玩笑!所以但凡一個衛生保健員有點水平,他都會想方設法考取正式的行醫執照,然後去城市裏的醫院供職。現在全國各地醫院是越建越多,但醫生數量嚴重不足,因此這些人壓根不愁找不到工作。這裏不行,我可以去那裏,隻要你水平足夠。而如果在一家醫院裏幹得久了,經驗豐富了,名氣大了的話,還可以想辦法辭職(雖然不是很容易)出來,自己開診所,這又是另一層境界了。


    所以,農村就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水平高的留不住,那麽就退而求其次,搞一些水平湊合的衛生保健員好了。反正他們都是本鄉本土的腦子活絡的農民,學點簡單的知識,日常應付下好了,不用太厲害。他們這種人,在鄉下一般也比較受人尊敬,收入也很高,因此比較樂意留在家鄉,為鄉親們服務一輩子,正所謂“留得住”、“養得起”、“信得過”,充分詮釋了他們的特點。


    與成本極低的他們相比,你農村憑什麽留得住正兒八經的醫生?更別說留的住也養不起了,這都是很現實的事情。至於那些衛生保健員們無法應付的疾病,則隻能去縣醫院或者等巡回醫院的正牌醫生們來診斷了,但這收費肯定要比鄉下自己的衛生保健員貴多了,不可同日而語。


    “我前陣子聽說,你申請的一批鄉村衛生保健員已經被上頭準了?那還等什麽呀,趕緊做好各項前期準備,隻等人一到就安排下去,一定要想方設法留住他們。”江寧又接著說道:“我跟你說,這都是在國內東部沿海地區行之有效的政策,覺得好了才推廣到咱們這邊來的,你自己也很清楚,我就不多說了。”


    “嗯,你說的沒錯。鄉村衛生保健員確實是農村醫療體係的核心。”向子睿點了點頭,同意道:“他們是鄉村社會的一員,長期生活在當地,熟悉當地環境,了解當地的發病特點。與很多患者甚至還有血緣關係,至不濟也是同學、朋友、熟人,正所謂‘都是鄉裏鄉親’的,因此工作態度上應該不會存在太大的問題,對待各種疾病不會簡單地敷衍了事,而是會認真對待。不然的話,本鄉本土的人都不會給予他一個好的評價,而這無疑會對他們在鄉村的立足產生較大的負麵影響。所以,他們是絕對值得信賴的群體,當然更是現階段我們唯一的選擇。”


    其實,鄉間的衛生保健員與村民之間確實存在這麽一種良性的互動。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群眾的眼睛又是雪亮的,等於衛生保健員們是在群眾的監督下進行工作,大家共同構成了這麽一副互幫互助的鄉間衛生保健生態體係。向子睿之前在豐穀島工作的時候,當地有個鄉村保健員認真負責,不辭辛勞,收費也很低廉,贏得了很多人的讚賞。後來他大兒子結婚時,很多人都隨了一份大禮,以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二兒子從買了漁船招募水手時,也是一呼百應,就這一點而言確實不是城裏的醫生能夠做到的。


    而說到衛生保健員收費低廉,就不能不提一下他們的收費方式。事實上,在東岸農村,用到現金交易的地方不能說沒有,但不會太多,比如去麵粉廠你可以拿小麥去,然後按比例換回一定數量的麵粉,全程不用出一分錢現金。衛生保健員收費也一樣,糧食、雞蛋、家禽、皮子、羊毛什麽的都能收,對農村人民而言非常方便。


    當然在東岸比較發達的沿海地區,因為很多農村成立了合作社,且多從事蔬菜、水果、花卉及其他高附加值作物種植的緣故,那裏的鄉村衛生保健員收取現金的比例可能高一些。比如某些富裕鄉村的醫療開支就是通過合作社定期結算,然後發放給衛生保健員的,各地情況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但總體而言衛生保健員的性價比非常高,值得大力推廣。


    而在監獄流放犯人墾殖區引入鄉村衛生保健員製度,其實也不是向子睿的發明。事實上之前在石河子監獄等地就已經有小規模的試點了,當時向某人也是在那兒調研過的。而這次在看到自己分管的紅旗監獄墾殖區各村農民們較為惡劣的醫療衛生條件時,向子睿就動了心思,打算在這裏也建立同樣的衛生保健員製度,以服務廣大百姓,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的身份都是流放犯人。


    因此,他曾經連續大半年每個月都往上級打報告申請,多次失敗之後上頭終於“被感動”了一把,同意給他們派一批經受過訓練的衛生保健員,舉家遷往上述地區落戶,算算時間這些人也該差不多要到了。


    下一步他想向某人要做的,就是做好前期準備,盡一切努力給這些鄉村衛生保健員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能夠紮根於此,安定地生活下去,同時服務於廣大墾殖群眾,這才是最重要的。與這事相比,和西班牙人的些許糾紛其實倒顯得是小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