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打得竟然如此之慘烈!”坐在一間茶館內的胡誌剛,翻來覆去地看完了那幾篇講述清、準戰爭的文章,一時間有些驚詫莫名。


    他買的報紙名曰《號角報》,是登萊開拓隊政府創辦的機關報,取宣傳東岸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信息的號角之意,發行範圍覆蓋整個膠東半島、遼東數縣,甚至就連黑水、滿蒙、寧紹地區都有一定的客戶群,算得上是一份知名報紙了,比寧波的《國民報》發行量大了一倍還不止。


    自從東、清議和,開放邊界後,《號角報》就派了兩名記者常駐天津衛,收集得到的各類信息,然後通過定期開來的小火輪送回位於煙台的報社總部。另外,他們也在北滿地區的哈爾濱堡派了記者,這些記者身體素質強悍,能騎馬,速度快,經常深入白山黑水間收集第一手素材,為報社在滿蒙事務上的報道立下了汗馬功勞。


    今天新出版的《號角報》綜合了前陣子各方得來的消息,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著的清、準戰爭進行了專題報道。應該說,他們的這係列報道的準確性還是很高的,因為消息來源很多,既有來自滿蒙地區的東岸官員和蒙古貴人們的看法,也有從北京、天津收集到的各類公開或非公開的消息,甚至就連來自陸軍情報部門的點評都有,報道的全麵性和準確性堪稱無與倫比,以至於此刻胡誌剛已經打算多買幾份報紙送回國內,說不定還能獲得讚揚呢。他很清楚,即便是朝堂上的大員們,也不一定有這些東岸記者知道得多,畢竟他們已經失去了在滿蒙的情報網絡,對如今被準噶爾蒙古盤踞的漠北草原也知之不多,就全麵性而言確實比不了《號角報》。


    《號角報》指出,雖然清國康熙皇帝禦駕親征,坐鎮張家口,各部加起來十多萬人馬輪番出擊,尋找噶爾丹決戰。但老家被抄的噶爾丹並不氣餒,他以漠北蒙古為根基,跟康熙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一邊打擊跟著滿清混的蒙古部落,劫掠他們的牛羊財產,一邊伺機殲滅落單的小股清軍,讓滿清上下大為頭疼。


    而且康熙似乎低估了噶爾丹的戰意。雖然老窩被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抄了,很多補給斷了來源,但這廝人格魅力很強,能夠籠絡住跟隨他出征的準噶爾蒙古官兵,同時也在收買、拉攏沒有南下的喀爾喀蒙古部落,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


    幾個月前的時候,雙方在漠南蒙古爆發了一場大戰,清軍調集了精兵強將,擊敗了噶爾丹的人馬,獲得了斬首三千餘級的效果。但令人感到沉重的是,清軍方麵也死傷了小兩千名滿蒙漢官兵,其中甚至包括數十名將官。不過好在清國地大物博,人多勢眾,死得起。噶爾丹的核心武裝不過就當初帶到草原上的那三五萬人,死一個是少一個,比拚消耗肯定是拚不過清軍的。


    清軍從這次戰鬥也看出來了。在草原上作戰,打贏應該不是問題,如何能夠捉住噶爾丹的主力將其殲滅,才是一個大問題。茫茫大漠,地遠數千裏,幾萬人撒進去,簡直翻不出一點浪花。而且,這補給也是個大問題!你看噶爾丹手底下有好幾萬人馬,但最近一年他最多一次統兵都不超過萬人,何也?補給困難啊!幾萬人聚集在一起,人吃馬嚼的,還得長期作戰,這需要鐵路才能保障充分的補給啊!因此,噶爾丹隻得把手頭那幾萬精騎都散出去,讓他們自己就食他處,自己隻帶著最精銳的部分,一邊搶劫,一邊伺機咬康熙一口。


    這樣就比較討厭了!康熙沒有辦法,也隻能下令分兵,寧夏、大同、古北口、喜峰口、張家口等地是屯兵大營,平日裏大軍駐防,補給由關內輸送。草原上就放一些小股騎兵,起到監視、預警的作用,一旦發現噶爾丹的蹤跡,就立刻匯報上去,然後就近派出大軍進剿。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些被動,但卻是最省力、省錢的方法。不然的話,十多萬大軍在草原上做跑步運動,空耗軍餉、物資、糧食,有意思嗎?


    這樣一來,目前草原上的局勢就陷入了僵局。清軍實力占優,卻沒法在短時間內將優勢轉化為勝勢,而噶爾丹呢,因為老窩被抄的緣故,有點腹背受敵的感覺,目前正在想盡一切辦法穩定內部。總而言之,目前雙方都在積蓄力量,等待著最終決戰的來臨。而這種決戰,看起來清軍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以上便是胡誌剛從東岸報紙上讀到的內容,當然其中也包括了部分他自己的思考、腦補,但應該大差不離。


    “看起來戰事還得持續個一兩年啊,唔,四五年也不是沒可能啊。”將手中的報紙很小心地折好後,胡誌剛長籲短歎地喝起了茶。窗外明媚的陽光灑了進來,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一群小牛犢子般的小孩手裏拿著糖果,瘋玩打鬧著。今天是春社節,孩子們既不用上課也不用幹活,因此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大街上,這令胡誌剛看了很是感慨。


    曾幾何時,他也如同這幫少年們一般愛玩,隻可惜父親管教嚴厲,他沒得選擇,隻能發奮讀書。再後來,父親因病去世,家道中落,書也讀不起了,便隻能投奔族叔胡庸,當個幫閑。這段生活對他的提升很大,各種人情世故都曆練了一遍,族叔對他也不吝賜教,因此胡誌剛很快就混出了頭來,隻是終究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胡誌剛還注意到的一點是,這些東國小孩似乎長得很高、很壯。雖說齊人自古以來身高就傲視天下,但孩童長這麽高卻也少見。不信?看看青州、東昌、濟南、兗州等府吧,孩童普遍比登萊這邊的矮一大截,而且還瘦得跟竹竿似的,眉宇間更是不如登萊這邊的靈動,普遍看起來比較呆滯。此中原因,胡誌剛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就是飲食的差距!


    此時社日節就不說了,家家都是大魚大肉,就說平時,那夥食也比清國那邊好太多了。胡誌剛在膠州待過一陣,知道當地的東岸小孩可以經常吃魚、吃蛋粉、吃糖,米麵也管飽,這就比從小半饑半飽、營養不良的清國小孩要好太多了。煙台這邊的生活條件要更好一些,此間的小孩生活怕是比膠州還要高上一籌吧。


    想到這裏,胡誌剛就更是不自在了。孩童從小就輸了,長大後就真能贏得了東國人嗎?別人怎麽看不清楚,反正胡誌剛覺得很懸。唯一能夠聊以**的,就是順國孩童的生活連清國還不如,等“我大清”理順了內部事務,剿滅了草原餓狼噶爾丹,就可以騰出手來解決順逆的事情了。也隻有解決了順逆,統一了全國,才有可能集全國之力,與東岸人比劃比劃。


    胡誌剛喝完最後一口茶,沒有喊店家加水,便帶著報紙出了門。大街上愈發熱鬧了,一些穿著黑色製服的警察開始出來維持秩序,胡誌剛快步走過,回到了自己租住的旅館。旅館內有些冷清,似乎是因為人們都出去過節的緣故,不過這卻非常適合胡誌剛坐下來好好整理一番思緒。


    族叔交給自己的任務差不多就這樣了。登萊的東國人確實厲害,將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商業發達,工業也很繁榮,“我大清”雖然現在也開始新政了,但速度太慢、規模太小,短時間內肯定沒法和東岸人媲美。其實有些時候想想也挺可笑,據馮大人說朝中竟然還有人提議收複北滿,這是何等地愚蠢!北滿胡誌剛沒去過,不太清楚具體情況,但就登萊這邊的情形來說,應該是打不大過的,這補給就是一大難題,更別說其他的了。


    自己這番也倒騰了不少書籍回去,有關見聞、心得也已經匯總成冊,交由前往膠州港貿易的本國船隻帶回去了,應當可以給族叔和馮大人一些幫助吧。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確實是有道理的!登萊聞名已久,但一直難得窺其全貌,自己來了這一遭,確實大開眼界,收獲很大。希望朝廷趁著與東岸人和平的這段時光,多派一些銳意進取的人過來看看吧,肯定會有所觸動的。


    這個世道,不變看來是不行了!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朝中的滿人大員們會不會阻撓了。老實說胡誌剛對他們的印象不是很好,但卻也沒什麽辦法。自己的族叔、恩人胡庸還在為漢軍旗的馮大人效力呢,還是指望這滿人中多一些曉事的、開明的人吧,不然這新政怕是要大打折扣。而新政不行,朝廷又怎能有錢造槍造炮,維持新軍呢?難道一切都靠買嗎?那肯定是不行的啊!


    當然胡誌剛心底也有那麽一絲不能對人言的隱秘,那就是一旦新政大規模鋪開且再也難以逆轉,也許對於漢人是件好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獨麥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獨麥客並收藏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