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不能去了,船折返向西,逆渭水而上,轉向長安。


    王隊站在船尾,遙望著潼關感歎到:這裏以後將有一場惡戰啊。


    王隊所說的惡戰便是二十年後,曹操與馬超、韓遂等在此展開的渭南之戰。


    渭南之戰,在《三國誌》上,記載並不多,且散布於曹操及曹魏諸將的列傳當中。


    《三國演義》也未重點描述,完全無法與所謂“三國三大戰役”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及夷陵之戰相提並論,甚至在許多三國達人們列舉的“三國十大戰役”中,都不能上榜。


    但是,軍人出身的王隊卻對渭南之戰印象深刻,因為美國西點軍校把此戰列為中國古代戰爭史上最經典的戰役之一。


    渭南之戰謀略、運籌深遠,曹操對氣候、士氣把握準確,最終以少勝多,贏得了一場的經典勝利。


    ……


    回想著渭南之戰的精彩,王隊暗想:我與王允如何贏得眼下這場與董卓的較量呢?


    董卓有權、有兵、有將、甚至還可控製信息發布渠道,我有什麽呢?我隻有對三國曆史的了解,怎樣充分利用呢?


    王隊陷入沉思:當年渭南之戰,曹操便是精心籌劃了“道、天、地、將、法”這“五事”,才取得最終的勝利,而我與董卓鬥,這“五事”誰得誰失呢?


    論“道”:董卓倒行逆施,違背天道,世人共憤;我做任何事,都要秉承替天行道。


    論“天”:漢室雖微,餘息尚存,天滅董卓,現時天不滅漢,我還需仰仗漢室,一切從匡扶漢室出發,才能獲得天時。


    論“地”:董卓竄至長安,西、北是董卓老巢,無法借力。


    南邊是秦嶺這一天然屏障,東部有潼關、函穀關扼守西進之路,東南有武關、青泥隘口阻住南陽向西通道。必須打開這些通道才能獲得中原諸侯的支援。


    函穀關,董卓已經放棄了。


    潼關嘛,遠沒有傳說中那麽神奇。潼關並非“狹關”,沒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需重兵屯防才能防禦。


    渭南之戰,曹操就是作出欲攻潼關之勢,吸引了馬超韓遂的“關中十將”所部主力駐防潼關,卻令徐晃引奇兵渡黃河而破了潼關之險。我要充分利用潼關,誘使董卓加重兵防禦潼關,才能令長安城內變得空虛。


    青泥隘口和武關應作為重點,好在王允已有打算,王允早已派士孫瑞以追擊袁術之名控製了武關。


    如此,董卓的“地利”優勢喪失了。


    論“將”:董卓手下西涼將多是他的死忠,需想辦法將其得力幹將調離長安。至於呂布嘛,天早注定呂布要背棄董卓,我隻需助“天”一臂之力,將董卓的幹將轉為己用。


    論“法”:“法”才是關鍵。董卓絕非泛泛之輩,性豪爽,喜交遊,擅謀略,有詭計,更兼有幕府李儒等人,看來,我還真要好好和董卓鬥鬥“法”啊。


    董卓性豪爽、喜交遊,才能自幼交際大批羌族首領,而羌人後來才成為西涼兵中的主力。豪爽,我自己就是豪爽、喜愛交友之人,那麽我怕什麽?我怕的,董卓也應該會怕,嗯,從自己這個角度去研究董卓的性格弱點。


    董卓擅謀略、有詭計,初入洛陽,董卓僅帶三千西涼軍士,他自知無法威懾朝庭眾臣和虎視眈眈的各藩鎮,便讓西涼軍夜出晝進,來來回回進出洛陽,造成西涼軍不斷增兵的假象,從而震懾住全體朝臣,並最終掌握朝權。


    另外,董卓用計誘使何進部將懷疑並誅殺何進之弟何苗,坐收漁翁之利而收編何進何苗舊部。董卓還曾用疑兵之計全殲河北王匡。


    諸多例子表明,這董卓絕非無謀之輩,起碼也是善於聽取幕府謀略。


    董卓兵多將廣,手握朝權,詭計多端,想和他鬥,必須靠“法”,必須以謀略取勝,可謀略恰恰是我所不擅長的……


    兵家五事,我可占其四,卻單單在最關鍵的“法”上,無法占得便宜……


    ……


    唉,想到這裏,王隊忍不住歎了口氣。


    王隊被提拔成軍官後,被派往軍校進修,以彌補文化課的缺陷,軍校學員,幾乎沒有不熟讀三國的,當然,大多也是讀《三國演義》。


    王隊在盡量跟上文化課的同時,花費大量時間研究兩件事:各類地圖和《三國誌》。


    在王隊當兵的年代,沒有電腦和信息化作戰係統。


    “地圖是軍官的第三隻眼”自己老師曾這樣形容地圖。


    《三國演義》精彩,《三國誌》實在,王隊還記得老師的一句教誨:我們要爭取的是實在的勝利,而不是精彩的失敗。


    ……


    沒有足夠的謀略就無法勝利嗎?不!我還有另一個董卓永遠都不具備的優勢――信息。


    我熟讀三國曆史,我要用我掌握的曆史信息,與董卓周旋,取得“實在的勝利”,留給董卓一個“精彩的失敗”!


    我還有時間去研究,我雖無改變曆史的能力,但我有拯救黎民於水火的、一個軍人的責任!


    ……


    王隊感到自己仿佛又回到了軍營,回到了那個令他熱血沸騰的年代。


    俯下身,雙手撐在船板上,輕輕鬆鬆做了五六十個俯臥撐,挺起身來,微微有些喘。


    想當年入伍時,每次一百個俯臥撐、一百個引體向上、一百個負重下蹲,是空降兵的基本要求。


    王隊微微一笑,自言自語道:“還不錯嘛,小夥子!”


    船在激流中穿行,望著滔滔渭水,王隊哼唱起《空降兵之歌》:


    戰歌如雷,馬達怒吼,


    英勇的空降兵深入敵後。


    傘花閃銀光,滿腔怒火仇,


    為祖國為人民,


    神兵天降去戰鬥。


    插入敵心髒,砍下魔鬼頭,


    消滅侵略者,一個也不留,


    嘿,一個也不留……


    “官爺,離長安不遠了,咱就要靠岸了,剩下的路就要勞煩官爺您的雙腳了。”船家提醒著。


    “嗯,靠岸吧。”王隊遙望著堤岸,他仿佛能看見遙遠的長安。


    長安,我來了;董卓,我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鬧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鬧心並收藏組團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