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孔融竟然知道天下有劉備這一號人物,劉備必須把救援北海當作首要大事。


    為了讓更多天下人知道劉備,劉備決定親自率兵,以解北海之圍。


    圍困北海的,不就是點黃巾軍嘛,劉備答應了太史慈,由蔡鵬統領本部兵馬,隨劉備一同殺往北海。關張簡三人留下看家,看住平原,同樣重要。


    在去北海的路上,蔡鵬終於弄明白一件事:諸侯國相(比如劉備擔當的平原國相),和那些刺史俸祿是一樣的,但這兩者還是不同的,怎麽說呢,就如同今日省與自治區行政長官之間的差別,雖都是地方行政官員,但就是不能把自治區主席稱為省長。蔡鵬覺得真沒必要弄這麽囉嗦。


    也許是過於興奮,走了一半,劉備才想起一件大事,趕緊把太史慈招呼過來,詳細詢問敵人的兵力部署。


    在平原時,太史慈為了說服劉備出兵,有意隱瞞了敵人的實力,隻說是管亥領著些烏合之眾。現在劉備發兵了,就要實話實說了,圍困北海的黃巾軍餘部,有萬人之眾。


    上萬人!劉備吸了口涼氣,看看蔡鵬帶的千餘人的隊伍,有心返回再搬些兵來,既丟不起那人,時間也未必來得及了。


    千餘人,北海還有兩三千兵,還不足敵人的一半,況且這“萬餘人”也許是一萬八九千呢……


    黃巾軍餘部已不似幾年前那麽勇猛凶狠,但實力對比,也有些過於懸殊了。


    劉備沒底,蔡鵬也沒底,連以勇猛著稱的太史慈也有些沒底。


    離北海還有兩天路程,紮下營,三人聚到一起,仔細研究破敵之計。


    三人首先明確了一點:敵眾我寡,必須集中兵力,選敵人薄弱處攻擊,而要想一擊奏效,平原援軍和北海守軍必須統一協調,合力衝擊。


    沒有手機、沒有電話電報,連個信鴿都沒有,隻能派人殺進北海,將援軍作戰意圖通知孔融,才能協同作戰,形成裏外夾擊之勢。人選沒什麽可商量的,隻能是太史慈殺回去。


    下一個問題,就是攻擊方向問題。這個問題不明確,一邊攻東,一邊往南,有可能兩股兵力都被敵人圍困進去。三人商議半天,下定決心:攻擊敵中軍。


    中軍曆來是軍隊的核心,實力也最強,之所以選擇這塊硬骨頭,一來是中軍目標明顯,不會弄錯目標;二來,既然是以少敵眾,怎麽打都不容易,幹脆來最冒險也是最狠的。如果這一擊奏效,將徹底擊潰敵人。


    “如果打不過呢?”蔡鵬在心裏嘀咕。


    劉備仿佛看出了蔡鵬的疑慮:“這一仗,沒有退路了,隻有勝利一條出路。”


    決心以下,立刻著手實施。


    劉備先派出幾十名嗓門大人機靈的騎兵,抗著各色旌旗,分幾路向北海方向疾馳。目的是擾亂敵人,讓敵人摸不清援軍的來路和數量。同時,命這些騎兵邊跑邊大聲呼叫:平原劉玄德親率一萬精銳,馳援北海,剿滅黃賊。自然是虛張聲勢之計,其實,劉備還藏個心眼:既然冒了損兵折將的風險來救援北海,那就要大張旗鼓的去救,贏了最好,名利雙收;即便輸了,起碼也落個仁義的名聲。


    再派蔡鵬率兩隊精騎,選敵軍防禦薄弱之處,掩護太史慈殺回北海。劉備自引後續部隊,秘密向敵中軍方向迂回。


    ……


    選好了突破地點,一聲令下,鼓號齊鳴,蔡鵬太史慈將兩百精騎如猛虎般撲向敵營。


    黃巾軍殘部來攻北海,隻是仗著人多勢眾,挑個軟柿子弄點吃喝,後來見北海兵少,才動了奪城的念頭。但黃巾軍的戰鬥力已非幾年前可比,又缺乏重型攻城器械,是以圍攻多日也難以得手。此時,已多少動了撤兵的念頭。


    蔡鵬帶的這兩百精騎,乃是他親自訓練出來的,軍紀嚴明,戰鬥力絕對算是平原軍隊中的主力。號令之下,人人奮勇。蔡鵬太史慈一棍一槍,左掄右刺,幾個領兵的黃巾頭目已被斬殺,太史慈順利殺透敵營,直奔北海城。


    蔡鵬等完成了掩護任務,也不戀戰,大聲呼喝,威懾敵人一番,迅速撤出戰鬥,向劉備中軍方向集結。


    ……


    月朗星稀之夜,是約定好的夾攻敵人中軍的時間。


    劉備先派出幾股部隊,多帶號角旌旗,作為疑兵向敵人其他營盤迂回,中軍本部養精蓄銳,整束盔甲。


    三更一到,遙遠的北海城牆上點起三堆火,這是約定進攻的信號,刹那間,北海城四周響起刺耳的號角,這是派出的疑兵在分散敵各部的注意。


    劉備令旗一舉。


    “嗬!”全體平原將士發出整齊劃一的怒吼。


    令旗向前一揮,平原軍隊直撲黃巾中軍大營。與此同時,北海城吊橋已放下,北海守軍高舉火把,如火龍出洞一般,也殺向黃巾中軍。


    蔡鵬引著幾十名驍勇騎兵,隻挑敵人掌旗的軍士下手,一杆杆大旗倒下,沒了旌旗,黃巾軍愈發混亂,隻是拿著武器,盡力抵抗以求保命,兵力優勢登時化為烏有。


    第一撥攻擊占得上風,平原軍士氣大振,正待乘勝直搗中軍本部,突然傳來幾聲低沉的號角聲,原本亂了營的黃巾軍逐漸按伍什隊屯聚攏,一隊騎兵自中軍殺出,為首一員將,身披皂甲皂袍,頭戴黃巾抹額,手提大刀,威風凜凜,不用問,定是敵酋管亥無疑。


    蔡鵬一催坐下馬,直奔管亥而去。


    “來將通名!”雖是造反的黃巾軍,而且還是殘部,但首領管亥卻有著武功天下第一呂布的範,伸手指著蔡鵬喝問。


    “某……乃……”戰馬向前飛奔,蔡鵬大聲吼道,手中三節棍已劈頭蓋臉砸向管亥。


    管亥微微一笑,雙手橫擔大刀,向上迎去……


    “唰啷啷……”三節棍第一節繞過刀杆,直奔管亥麵門。


    管亥大驚,趕緊縮頸藏頭,堪堪躲過。


    蔡鵬橫甩三節棍,兜向管亥後背。


    管亥豎刀招架,無奈三節棍能拐彎啊,第一節結結實實砸到管亥後心之上。


    管亥受到重擊,蜷伏於馬上,蔡鵬單手將三節棍在空中一掄,反手砸向管亥頭顱。


    管亥連續兩招吃了這怪異武器的大虧,下意識又橫刀招架……


    還好,管亥沒傻透腔,剛舉起刀,便知這樣招架還是不行……


    三節棍已砸到刀杆之上……


    管亥使出絕招,撒手棄刀,大刀被三節棍卷起,在空中畫了一道漂亮的弧線,遠遠甩了出去。


    管亥狠踹幾腳馬肚,落荒而去。


    蔡鵬望著管亥的背影,才想起自己還沒履行完的程序,大叫道:“某乃蔡鵬蔡伯飛是也……”


    主將負傷敗走,黃巾軍迅速崩潰,四散奔逃,死傷遍野。


    ……


    蔡鵬催馬找到劉備,劉備此時心情大好,第一次作為主力打如此大仗,便以少勝多,美妙自不可言。


    “快、快……”劉備眉飛色舞,招呼手下兵士,意思嘛,就是:趕緊打掃戰場,好東西莫被北海軍揀了去。


    太史慈快馬奔了過來。


    “孔北海請玄德公進城一敘。”太史慈高聲喊道。


    抬頭看,北海城大門開啟,孔融手下幕僚已在城門外列隊等候。


    劉備眼睛都笑沒了,這可是對俺足夠尊重了!


    隻是劉備還是有些擔心戰利品分配問題,四下瞅瞅,發現人家北海軍已然列成隊伍,並未有打掃戰場之意,顯然是不準備和平原軍搶東西,劉備不好意思了。


    “請帶路。”劉備邊說邊伸手入懷,突然臉色大變,“啊!”地驚呼了一聲。


    “主公!”一旁的蔡鵬嚇得不清,“主、主公,您可是傷到了……”蔡鵬顫巍巍問道。


    劉備搖搖頭,欲哭無淚的表情:“某的寶貝丟了!”


    蔡鵬長出一口氣:“可嚇死我了,主公啥東西丟了?”


    “!我的書啊!”


    蔡鵬明白了,那的確是劉備的命根子,始終揣在懷裏的一本書。劉備沒事就會翻看,起初,蔡鵬以為是什麽兵法政務一類的書,後來劉備喝多了,曾給他展示過,上麵不過密密麻麻記了好多人名,詳細到每個人的姓、名、字,父、祖、高祖……有的甚至連人家寵愛哪個妾都記得清清楚楚。蔡鵬曾問過劉備,記這些幹嘛,劉備卻笑而不答。


    蔡鵬趕緊招呼士兵搜尋,還好,很快就有士兵找到了劉備的命根子。


    劉備重又笑逐顏開,向北海城門走去……


    ……


    孔融府內,大排酒筵。


    劉備被讓到首席,北海官宦名流輪番過來敬酒。


    孔融,再三感謝劉備,各種華麗的辭藻,聽得蔡鵬是暈了又暈。


    北海國,春秋戰國時期,屬於齊、魯之地,當地多受孔孟思想影響,重學尚禮;北海國相孔融,又是孔子二十世孫,學問自然淵博。(不淵博以後也不可能名列“建安七子”啊)


    酒席宴上,孔融侃侃而談,文人嘛,難免有時賣弄些學問。


    劉備,也是正經讀過書上過學的人,但和北海名流們比起來,就像今天的高中生肄業生和名牌大學碩士差不多吧。


    北海名流們出口成章、駢四儷六,孔融更是“以氣運詞”。蔡鵬有些擔心,這樣聊下去,俺主公一會豈不是就接不上話了。


    但劉備和北海眾人聊得卻十分融洽。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工整的對仗,但劉備能嘮家常啊。一會問問孔融幾個叔伯,一會問問那些個堂兄堂弟……


    劉備不像人家“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但卻能“上問高祖、下詢兒孫”,如果需要的話,劉備絕對能問候到孔融的“八輩祖宗”!


    “哦!”蔡鵬恍然大悟,“主公的命根子就是用來幹這個用的啊,挺好用啊,起碼比qq自動回複功能有人情味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鬧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鬧心並收藏組團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