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再三追問,華佗終於說了實情。


    當日徒弟來報,壽春有怪異病人,華佗匆匆趕去。到了壽春,病人已奄奄一息,華佗無力回天。


    眾人安慰華佗:世間病人千千萬,哪能都治愈。


    華佗搖搖頭:“隻是此番所見,實不尋常,疾者雖有氣息,亦能開口而言,隻是周身體征,卻若死者,目光零散暗淡,卻有一絲詭異……”


    華佗喃喃而語,仿佛就站在疾者病榻之前,邊上的五木不禁打個冷戰。


    教授問道:“五木可有不適?”


    五木答道:“沒什麽,隻是聽華大師說得有些瘮人。”


    教授又勸慰華佗:“大師不必思慮太多了。”


    華佗依然不停搖頭,連聲歎氣,又講那屍體僵而不腐,且散發著類似鬆香氣息。華佗原本想解刨屍體,以探病因,無奈此事已傳至官府,壽春袁術恐惡疾蔓延,拒絕華佗請求,草草將屍體焚化。


    教授道:“此病難道是所謂‘天刑’?壽春可有其他病患?”


    五木低聲問道:“‘天刑’是什麽?”


    “就是傳染病。”江南正盛行黃疸,耿浩久在江南,知道天刑就是指傳染病,低聲給五木解釋著。


    華佗歎氣道:“唉!耿小友所說甚為貼切,天刑疾症,便是易於傳播感染。不過依老朽之經驗,此病絕非天刑蔓延,而且病患並非本地人士,而是來自遼東。唉,疾者已然故去,身為醫者,卻仍無法探明病因,日後再遇此症,豈不是仍素手無策?況且,如此怪異,莫道老朽不曾遇到,即是遍翻上古醫書,亦未見記載。”


    耿浩插話道:“會不會是中了西南那邊的蠱毒?我聽說,西南蠻族,弄的那些蠱毒很厲害呢,殺人無形,無藥可解。”


    華佗擺擺手:“訛傳而已,所謂蠱毒,無稽之談,老朽便可製蠱。”


    “啊?老爺子您會製蠱?”


    華佗道:“古書有雲:穀久積,則變為飛蠱,名曰蠱。不過是陳糧所生飛蟲爾。至於蠱毒,世間確有,但並非害人之物,倒是可解惡毒。老朽便曾收百蟲入甕,密閉使之隻入氣,卻無水食可飲,久之,則百蟲相互吞噬,最終留得一蟲,便為蠱蟲,可解毒瘡。”


    “哦,原來蠱是這麽來的,難怪‘蠱’字從‘蟲’、從‘皿’,原來就是把蟲子收入器皿之內啊。”教授恍然大悟。


    “不錯,華某弱冠之時,曾隨尊長赴西南。練蠱入藥,確有其事;蠱蟲下毒,子虛烏有。”


    王隊勸道:“大師醫術精湛,已臻化境,不必為此一例而自責了。”


    眾人也趕緊紛紛出言勸慰,華佗的臉色終於緩和了一下,輕輕歎口氣道:“可惜啊,當時,若有仲景先生在旁,一同參詳,也許會有些眉目。”


    耿浩知道張仲景的名氣,但心目中,還是覺得華佗醫術更加高明,內心又想討好華佗,便道:“華老爺,您已經是大師了,您都瞧不明白的,其他人便更瞧不懂了。”


    “非也非也,”華佗連連搖頭,“所謂‘術業有專攻’,慚愧啊,老朽近年多功於醫之‘術’,於藥理,卻自愧不如仲景先生精純,唉,罷了!”長歎一聲,對眾人擠出一絲笑,“打擾各位酒興,老朽告罪。”


    眾人見華佗終於不再糾結,都長出一口氣,連忙邀請華佗入席,華佗哪有心情喝酒,堅決推辭。眾人送華佗出來,王隊告之華佗,不日後,眾人便將告辭。


    華佗聞言,麵露遺憾,卻也未多做挽留,說了幾句客套話,華佗突然眼前一亮,招呼眾人道:“來來來,老朽有一樣東西,要贈予各位。”


    “什麽東西?”眾人趕緊圍攏過來,華佗是何等高人啊,所贈之物,定非尋常。


    華佗來到院內寬敞處,拉開架子,手舞足蹈,比劃了起來。


    王隊仔細看著,待華佗演示完,突然記起,問道:“大師,當日你我在淮河岸邊,大師所做的是否就是此套拳法?”


    “不錯,當日,你我夜觀天相,老朽感悟所得啊。”


    “華老爺,您感悟出少林拳法?!”耿浩大驚,隨即,腦後吃了一記暴栗。“有點知識沒有?這是‘五禽戲’!”身後的蔡鵬畢竟是武術專業的,對五禽戲還是相當熟悉的。


    華佗喜道:“蔡小友不愧神人!竟能說出老朽心聲。此套養生之法,原本悟於上天五星,又借鑒虎、鹿、熊、猿、鶴五生,原本命名為‘五星戲’,但念及不易於百姓中流傳,正想更名,或稱‘五獸戲’,又覺不雅,蔡小友之‘五禽戲’當真貼切。老朽便以此‘五禽戲’贈予諸位,願諸位福壽延綿。”


    蔡鵬大喜道:“太好了,終於可以學學正版五禽戲了。”


    耿浩小聲嘟囔道:“我一直以為五禽戲是模仿雞鴨鵝之類的呢。”


    華佗麵對眾人,邊演練,邊為眾人解說:


    虎戲者,拉伸腰肩,虎目炯炯,剛柔並濟,填精益髓,強腰健腎;


    鹿戲者,心靜體鬆,優雅舒展,舒筋展骨;


    熊戲者,渾厚沉穩,抗靠有力,強脾健胃;


    鶴戲者,昂然挺拔,悠然自得,振翅欲飛,疏通經絡,調運氣血;


    猿戲者,縱跳敏捷,頤養心趣,活絡關節。


    耿浩手忙腳亂地跟著學,倒是把‘虎戲’練成‘貓戲’;把優雅的鶴,演繹成完美的家雞……


    五木被耿浩的姿勢逗的笑彎了腰:“耗子啊耗子,你這哪是鹿啊,怎麽看怎麽像薑太公的坐騎——四不像啊!”


    待到練熊戲,需要仰臥於地,耿浩仰麵朝天,蜷縮四肢,王隊也練不下去了,“哈哈”笑道:“這個練得像,真像!不愧是耗子,很像食堂裏偷雞蛋的耗子!”


    耿浩渾不在意,一付認真學習的嘴臉,倒是猿戲還真被他練得有模有樣,像極了偷桃的靈猴……


    一套五禽戲練罷,教授慨歎道:“俗話說:笑話人不如人,提著褲子攆不上人啊。咱們不要取笑耗子了,我看各位未必趕得上耗子呢。”


    華佗也笑道:“嘿嘿,耿小友所練雖有偏差,但卻深得精髓,此套導引之術,不僅是模擬無生之形,更應練五生之心,方能強身健體。”


    耿浩得意道:“看,連華老爺都誇我了,我可算是華老爺的入室弟子嘍。”


    教授道:“大師,我等實在愚笨,怕是一時學不會了。”


    王隊、五木也點頭,有心想再讓華佗多教幾遍,但華佗那麽忙,眾人實在不好意思占用他太多時間。


    華佗卻不在意,笑道:“來來來,咱們再來一遍。”


    “慢著。”蔡鵬因腿傷初愈,不便跟著練習,方才始終在邊上觀看,這時走上前來,“大師您去忙吧,教他們的任務交給我了。”說罷,站到地中,因下肢有傷,不便動作,便把一套“五禽戲”上肢動作,行雲流水般演練了一遍。


    華佗大驚:“啊!蔡小友竟天賦異稟,不僅過目不忘,且一招一式,均契合五生之形,真神人也!”


    “他作弊了!”耿浩大叫。


    要知道,蔡鵬的專業是武術。所謂內行看門道,眾人覺得難以掌握的“五禽戲”,對蔡鵬而言,卻是小菜一碟,加之其原本就對五禽戲有所了解,因此,隻看了一遍,便已徹底掌握。這就像學英語,中國人學,肯定覺得艱難;而對於英美人來講,不過是說話聊天而已。


    “你才作弊了!”蔡鵬回道,“告訴你吧,這叫‘專業’。大師您忙去吧,今天我代師授業,爾等快來參見大師兄……”


    .免費為廣大書友提供組團遊三國最新章節和無彈窗全文閱讀,如果你覺得本書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裏的朋友推薦哦!請點擊導航條上分享鏈接或複製如下的分享地址: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組團遊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鬧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鬧心並收藏組團遊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