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顏終於克製住了,拳頭慢慢鬆開,冷笑一聲,朗聲道:“既然劉公說我嚴顏造闕,那我就當著大夥說說,我是為誰造闕。”
嚴顏大手揮指著一處山頭,大聲道:“不錯,我前段是在那裏造闕,但你們可知是為誰所造?嚴某是為巴蔓子巴將軍所造……”
“哦……”王隊輕輕哦了一聲。
教授不知嚴顏所說“巴將軍”是誰,連忙低聲詢問王隊。
王隊是軍人出身,熟知曆朝曆代著名將領。“巴蔓子將軍可是大大的英雄,是忠信兩全的典範啊!”王隊給教授解釋著,說到自己敬佩的人物,王隊不自覺地提高了聲調。
嚴顏聽到王隊讚揚巴將軍,忍不住側頭看了二人一眼。
一旁的胖劉公狠狠瞄了一眼王隊和教授,聲嘶力竭喊道:“你造得,我就造得!我不管什麽狗屁八將軍九將軍,給我幹活!”
胖劉公想來不是巴郡本土人,竟然侮辱了被巴郡當地人奉為神明般的巴將軍。
匠人們不禁愕然,議論紛紛,有膽子大的,便出言指責胖劉公。
胖劉公氣得渾身發抖,扭過頭去對著匠人大聲叫罵,捎帶著又喊幾聲“狗屁巴將軍”之類的話,手裏的竹杖隨著顫抖的身子不停在嚴顏臉前飛舞著……
“啊……”
胖劉公一聲驚叫,手中的竹杖已被嚴顏奪了過去。
“哢嚓!”
堅韌的竹杖竟然被暴怒的嚴顏折成兩半。
“你、你、你……”胖劉公驚得倒退幾步,腿一軟,倒在地上,攤成肉餡狀一大坨,口中兀自叫罵“你不得好死……”
“推倒!”嚴顏暴瞪虎目,指著已經豎立起的漢闕吼道。
嚴顏手下立刻抄起繩索,因胖劉公辱罵巴將軍而氣憤不已的匠人們也過去幫忙,將繩索套在漢闕之上……
“嗬喲……嗬喲……嗬喲……”
“轟……”
高聳的漢闕跌落下來,蕩起滾滾塵煙,激起細碎石子無數……
王隊和教授趕緊蹲下身子,雙手抱住腦袋……
待煙塵散盡,王隊和教授站起身來,抖落身上灰塵,卻見嚴顏一行已經走遠。
地上那堆被塵土覆蓋著的“肉餡”仍舊大聲嚎叫著“嚴顏你給我等著……”“那兩個外鄉佬也給我等著……”
王隊有心上去和和那團肉餡,被教授一把拉住。
“咱們還是不要惹事了,趕緊走吧。”
……
兩人找了一家酒肆,點了飯菜。教授又問起巴將軍之事。
“巴國知道吧?”
教授點點頭:“巴國我知道,當年周武王伐紂時,曾得巴地精銳之師相助,滅紂建周後,封巴國為諸侯國。”
“是的,那巴蔓子將軍就是巴國的將軍,是巴國本地人。”提到巴將軍,王隊很是崇敬,“戰國時期,巴國屬地暴亂,由於巴國國力衰弱,無力平叛,百姓慘遭塗炭。巴蔓子將軍便請求楚國出兵相助。楚國當然不會輕易出兵,所謂無利不起早嘛,巴蔓子無奈,隻得以自身性命擔保,平定叛亂以後,割三城給楚國作為酬謝。”
教授有些驚訝:“這、這豈不是有賣國嫌疑?怎麽反而被巴人敬仰?”
王隊表情十分嚴肅:“不錯,當時很多巴人對巴蔓子將軍之舉也多有微詞,巴將軍為了平叛,顧不了許多。待得叛亂平息,楚國遣使討要三座城池,你猜巴將軍怎麽說?”
“怎麽說?”
“巴將軍說: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
教授愕然:“這樣做,的確是為臣子之道,可是,卻失了信義啊,他曾親口答應楚國割城酬謝啊。”
王隊正色道:“確是如此,巴將軍之所以為人敬仰,隻因他還說了一句話。”
“哦!”教授恍然大悟,已經明白巴將軍是如何做的了。
“不錯,巴將軍還說:大丈夫一諾千金,吾既然無法兌現諾言,情願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請將吾頭帶與楚王。說罷,引頸自刎。”
“唉!”教授歎道,“如此忠義守信之臣,遠比那幾座城池重要啊。”
“是啊,楚國國王得到消息,便是像教授你方才所言,楚王唏噓不已,以上卿之禮厚葬巴將軍頭顱。巴國那邊也舉國哀悼,厚葬了巴將軍無頭之軀。”
教授不自覺拱手道:“這樣的人物,的確值得建造漢闕以示紀念。”
王隊又道:“是啊,從那以後,巴國人皆尊稱巴蔓子為‘斷頭將軍’。”
“哦……我想起來了,《三國誌》中關於張飛義釋嚴顏的記載,就曾提到‘巴郡隻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一說。”
王隊點頭道:“不錯,張飛義釋嚴顏史書確有記載,但那隻是說張飛敬佩嚴顏忠義,才沒殺掉嚴顏,至於《三國演義》中嚴顏投靠劉備之說,怕是羅貫中老爺子演繹的了。因此,後人將巴將軍和嚴顏並稱‘意懷忠信’,而這臨江縣,也因出了這兩位將軍,被後來的皇帝賜名‘忠州’。這可是中國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縣啊。”(鬧心注:“意懷忠信”和“忠州”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賜)
“哦,王隊,你這麽一說,我倒記起來了,後來的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曾提到四位忠烈之臣,其中第一句就是‘為嚴將軍頭’,能被以忠義著稱的文天祥列為‘四烈臣’之首,這嚴顏將軍也不簡單啊。”
“是啊,單說今日嚴顏怒斥那劉胖子,推倒漢闕之舉,就已經令人欽佩了。巴嚴兩位將軍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啊,抗戰時,重慶作為陪都,屢次遭到日寇轟炸,那時人們宣傳抗戰演講時,也經常引用嚴顏的話‘中國自古隻有斷頭將軍,而沒有投降將軍’……”
王隊和教授正說得興奮,忽聽門外人聲嘈雜,一夥家奴模樣的人衝進店內,為首的正是方才監造漢闕的管事。
那管事看見王隊二人,大聲叫道:“就是這兩個外鄉來的細作,速速綁了,解去成都,交州牧大人拷問。”
家奴們蜂擁而上。
教授嚇得發傻,王隊也大驚失色,被人抓住了雙臂,王隊不停掙紮,大叫道:“你們憑什麽抓人?”
家奴們根本不停王隊辯解,捆綁好了,便將二人推搡出店。
王隊暗道不好,一定是那劉胖子懷恨自己稱讚巴將軍,不敢對嚴顏下手,卻將怒氣發泄到自己和教授身上。這可怎麽辦?無論是落在這裏的劉胖子手裏,還是真的被押解到成都劉璋劉胖子那裏,恐怕都沒好結果了……
“慢著!”
一聲高喊,一群軍士迎麵過來,為首校尉大聲道:“奉郡都尉嚴大人令,擒拿外鄉細作,閑雜人等速速回避,有滋事者,同罪!”說罷,一揮手,屬下軍士卻不搭理那管事及一幹家奴,上前拽著王隊和教授,揚長而去。
驚慌之下,王隊實在搞不懂。要說那劉胖子為了報複,誣陷自己和教授尚可理解,為何嚴顏也認定兩人是細作?
不過,看嚴顏的為人,應該有機會解釋,總比落在劉胖子手裏好些。
來不及多想,軍士們已將二人押至一處小院落。
領軍的校尉揮手令軍士們退出,過來替王隊二人送了綁繩,深施一禮,說道:“讓兩位先生受驚了,嚴都尉料想,二位方才的言詞定會惹惱那姓劉的,因此命吾等假借捉拿細作之命,以策二位先生周全。”
“哦,如此多謝嚴將軍了。”王隊和教授趕緊施禮,王隊又道:“吾等仰慕嚴將軍已久,此番又蒙嚴將軍搭救,可否當麵答謝?”
“不必了,嚴都尉軍務繁雜,請二位見諒。”校尉說罷,掏出一個小包,“二位係外鄉人,都尉囑咐二位速速離開此地,以免多生枝節。都尉敬佩二位人品,這包錢乃都尉所贈路資,請笑納。”
“這……”王隊不知該說什麽,隻是不肯再收饋贈。
校尉將錢強塞給王隊,也不多說,立刻引二人從後門出去,告之如何離開此地,行了一禮,匆匆走了。
王隊和教授連謝字都來不及說,看看校尉背影,隻好匆忙上路,離開這是非之地。
嚴顏大手揮指著一處山頭,大聲道:“不錯,我前段是在那裏造闕,但你們可知是為誰所造?嚴某是為巴蔓子巴將軍所造……”
“哦……”王隊輕輕哦了一聲。
教授不知嚴顏所說“巴將軍”是誰,連忙低聲詢問王隊。
王隊是軍人出身,熟知曆朝曆代著名將領。“巴蔓子將軍可是大大的英雄,是忠信兩全的典範啊!”王隊給教授解釋著,說到自己敬佩的人物,王隊不自覺地提高了聲調。
嚴顏聽到王隊讚揚巴將軍,忍不住側頭看了二人一眼。
一旁的胖劉公狠狠瞄了一眼王隊和教授,聲嘶力竭喊道:“你造得,我就造得!我不管什麽狗屁八將軍九將軍,給我幹活!”
胖劉公想來不是巴郡本土人,竟然侮辱了被巴郡當地人奉為神明般的巴將軍。
匠人們不禁愕然,議論紛紛,有膽子大的,便出言指責胖劉公。
胖劉公氣得渾身發抖,扭過頭去對著匠人大聲叫罵,捎帶著又喊幾聲“狗屁巴將軍”之類的話,手裏的竹杖隨著顫抖的身子不停在嚴顏臉前飛舞著……
“啊……”
胖劉公一聲驚叫,手中的竹杖已被嚴顏奪了過去。
“哢嚓!”
堅韌的竹杖竟然被暴怒的嚴顏折成兩半。
“你、你、你……”胖劉公驚得倒退幾步,腿一軟,倒在地上,攤成肉餡狀一大坨,口中兀自叫罵“你不得好死……”
“推倒!”嚴顏暴瞪虎目,指著已經豎立起的漢闕吼道。
嚴顏手下立刻抄起繩索,因胖劉公辱罵巴將軍而氣憤不已的匠人們也過去幫忙,將繩索套在漢闕之上……
“嗬喲……嗬喲……嗬喲……”
“轟……”
高聳的漢闕跌落下來,蕩起滾滾塵煙,激起細碎石子無數……
王隊和教授趕緊蹲下身子,雙手抱住腦袋……
待煙塵散盡,王隊和教授站起身來,抖落身上灰塵,卻見嚴顏一行已經走遠。
地上那堆被塵土覆蓋著的“肉餡”仍舊大聲嚎叫著“嚴顏你給我等著……”“那兩個外鄉佬也給我等著……”
王隊有心上去和和那團肉餡,被教授一把拉住。
“咱們還是不要惹事了,趕緊走吧。”
……
兩人找了一家酒肆,點了飯菜。教授又問起巴將軍之事。
“巴國知道吧?”
教授點點頭:“巴國我知道,當年周武王伐紂時,曾得巴地精銳之師相助,滅紂建周後,封巴國為諸侯國。”
“是的,那巴蔓子將軍就是巴國的將軍,是巴國本地人。”提到巴將軍,王隊很是崇敬,“戰國時期,巴國屬地暴亂,由於巴國國力衰弱,無力平叛,百姓慘遭塗炭。巴蔓子將軍便請求楚國出兵相助。楚國當然不會輕易出兵,所謂無利不起早嘛,巴蔓子無奈,隻得以自身性命擔保,平定叛亂以後,割三城給楚國作為酬謝。”
教授有些驚訝:“這、這豈不是有賣國嫌疑?怎麽反而被巴人敬仰?”
王隊表情十分嚴肅:“不錯,當時很多巴人對巴蔓子將軍之舉也多有微詞,巴將軍為了平叛,顧不了許多。待得叛亂平息,楚國遣使討要三座城池,你猜巴將軍怎麽說?”
“怎麽說?”
“巴將軍說:巴國疆土不可分,人臣豈能私下割城。”
教授愕然:“這樣做,的確是為臣子之道,可是,卻失了信義啊,他曾親口答應楚國割城酬謝啊。”
王隊正色道:“確是如此,巴將軍之所以為人敬仰,隻因他還說了一句話。”
“哦!”教授恍然大悟,已經明白巴將軍是如何做的了。
“不錯,巴將軍還說:大丈夫一諾千金,吾既然無法兌現諾言,情願一死,以謝食言之罪,請將吾頭帶與楚王。說罷,引頸自刎。”
“唉!”教授歎道,“如此忠義守信之臣,遠比那幾座城池重要啊。”
“是啊,楚國國王得到消息,便是像教授你方才所言,楚王唏噓不已,以上卿之禮厚葬巴將軍頭顱。巴國那邊也舉國哀悼,厚葬了巴將軍無頭之軀。”
教授不自覺拱手道:“這樣的人物,的確值得建造漢闕以示紀念。”
王隊又道:“是啊,從那以後,巴國人皆尊稱巴蔓子為‘斷頭將軍’。”
“哦……我想起來了,《三國誌》中關於張飛義釋嚴顏的記載,就曾提到‘巴郡隻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一說。”
王隊點頭道:“不錯,張飛義釋嚴顏史書確有記載,但那隻是說張飛敬佩嚴顏忠義,才沒殺掉嚴顏,至於《三國演義》中嚴顏投靠劉備之說,怕是羅貫中老爺子演繹的了。因此,後人將巴將軍和嚴顏並稱‘意懷忠信’,而這臨江縣,也因出了這兩位將軍,被後來的皇帝賜名‘忠州’。這可是中國唯一以‘忠’字命名的州縣啊。”(鬧心注:“意懷忠信”和“忠州”都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賜)
“哦,王隊,你這麽一說,我倒記起來了,後來的文天祥在《正氣歌》中曾提到四位忠烈之臣,其中第一句就是‘為嚴將軍頭’,能被以忠義著稱的文天祥列為‘四烈臣’之首,這嚴顏將軍也不簡單啊。”
“是啊,單說今日嚴顏怒斥那劉胖子,推倒漢闕之舉,就已經令人欽佩了。巴嚴兩位將軍的影響遠不止於此啊,抗戰時,重慶作為陪都,屢次遭到日寇轟炸,那時人們宣傳抗戰演講時,也經常引用嚴顏的話‘中國自古隻有斷頭將軍,而沒有投降將軍’……”
王隊和教授正說得興奮,忽聽門外人聲嘈雜,一夥家奴模樣的人衝進店內,為首的正是方才監造漢闕的管事。
那管事看見王隊二人,大聲叫道:“就是這兩個外鄉來的細作,速速綁了,解去成都,交州牧大人拷問。”
家奴們蜂擁而上。
教授嚇得發傻,王隊也大驚失色,被人抓住了雙臂,王隊不停掙紮,大叫道:“你們憑什麽抓人?”
家奴們根本不停王隊辯解,捆綁好了,便將二人推搡出店。
王隊暗道不好,一定是那劉胖子懷恨自己稱讚巴將軍,不敢對嚴顏下手,卻將怒氣發泄到自己和教授身上。這可怎麽辦?無論是落在這裏的劉胖子手裏,還是真的被押解到成都劉璋劉胖子那裏,恐怕都沒好結果了……
“慢著!”
一聲高喊,一群軍士迎麵過來,為首校尉大聲道:“奉郡都尉嚴大人令,擒拿外鄉細作,閑雜人等速速回避,有滋事者,同罪!”說罷,一揮手,屬下軍士卻不搭理那管事及一幹家奴,上前拽著王隊和教授,揚長而去。
驚慌之下,王隊實在搞不懂。要說那劉胖子為了報複,誣陷自己和教授尚可理解,為何嚴顏也認定兩人是細作?
不過,看嚴顏的為人,應該有機會解釋,總比落在劉胖子手裏好些。
來不及多想,軍士們已將二人押至一處小院落。
領軍的校尉揮手令軍士們退出,過來替王隊二人送了綁繩,深施一禮,說道:“讓兩位先生受驚了,嚴都尉料想,二位方才的言詞定會惹惱那姓劉的,因此命吾等假借捉拿細作之命,以策二位先生周全。”
“哦,如此多謝嚴將軍了。”王隊和教授趕緊施禮,王隊又道:“吾等仰慕嚴將軍已久,此番又蒙嚴將軍搭救,可否當麵答謝?”
“不必了,嚴都尉軍務繁雜,請二位見諒。”校尉說罷,掏出一個小包,“二位係外鄉人,都尉囑咐二位速速離開此地,以免多生枝節。都尉敬佩二位人品,這包錢乃都尉所贈路資,請笑納。”
“這……”王隊不知該說什麽,隻是不肯再收饋贈。
校尉將錢強塞給王隊,也不多說,立刻引二人從後門出去,告之如何離開此地,行了一禮,匆匆走了。
王隊和教授連謝字都來不及說,看看校尉背影,隻好匆忙上路,離開這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