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浩煽了會兒情,才想起詢問魯肅為何來到柴桑。
魯肅說,自己是來會晤荊州使者的。
耿浩有些詫異:“會晤荊州使者?吳楚一向不和,子敬大人你跑這裏來私會荊州使者,可不大地道啊。”
“胡說!”魯肅大喝一聲,“噌”地站起,雙目暴瞪,盯著耿浩。
耿浩嚇得一哆嗦,他知道魯肅自然不會做這種事,隻不過是想開個玩笑“打開下尷尬局麵”。見魯肅急了,耿浩趕緊陪不是:“哎呀,子敬大人別急,我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種言詞豈能輕易出口?放肆!”魯肅的職務高於耿浩,在江東的地位更是無法相比,不過魯肅如此官腔和耿浩說話,還是頭一次。
耿浩自知這個玩笑開得太不合時宜,趕緊點頭哈腰,鞠躬道歉。
“某此番來看你,原本還想幫你一把,你如此玩笑,魯某告辭!”說完,魯肅拂袖要走,可急壞了耿浩。
“子敬大人、子敬大人……”耿浩急得抓耳撓腮,“大人您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我這破嘴說話沒遮攔,可絕對沒有得罪您的意思啊……”
好話說了一車,魯肅總算消了氣,重新坐下。
看魯肅態度緩和了,耿浩才小心翼翼地跪坐下去,再不敢亂開玩笑,低三下四地詢問魯肅要幫自己什麽忙。
魯肅白了一眼耿浩:“怎麽到了吃飯的當口,耿校尉都不給口飯吃啊?”
魯肅這樣的言詞立刻讓耿浩的心情放鬆了很多,趕緊招呼侍女們安排好酒菜,兩人在耿浩的房間裏邊喝邊聊。
喝了幾口酒,耿浩再次詢問魯肅方才說的“幫自己忙”是什麽意思。
魯肅沒理耿浩的話茬,問道:“耿校尉方才說吳楚曆來不合,那你希望不希望和荊州開戰啊?”
“開戰?啊?難道咱們要和荊州打仗?”耿浩這個“忠義校尉”隻是個名頭,一些軍國大事是不會傳達給他的。
不過,說到打仗,耿浩畢竟在孫堅、孫策的軍營裏混過好多年,親眼目睹了冷兵器時代戰爭的血腥,用高端的說法,耿浩是不忍百姓們再遭塗炭,用猥瑣的說法,耿浩害怕打仗。耿浩苦著臉道:“幹嘛非要打仗?打仗對咱們兩家有什麽好處?”
魯肅好像對耿浩的見解很感興趣:“哦?耿校尉說不出打仗的好處,那就說說打仗的壞處吧。”
耿浩掰著手指頭曆數戰爭的危害:“一打起仗來,就要死很多人吧?就要浪費很多糧食軍需吧?哦,對了,當年吳……”耿浩差點又稱呼孫策為“吳侯”,“就是現在病榻上的孫將軍為了打劉繇,還從我這裏借了很多錢呢……”
“孫將軍找你借錢?”魯肅很是詫異。
“是啊!”耿浩答道,雖然孫策當初隻是半開玩笑地說找耿浩借錢,並沒真的借,但耿浩覺得自己很仗義地答應了,那就是借了。況且現在孫策不能開口說話,借錢之事也無法對證,所以耿浩說得理直氣壯。
魯肅半信半疑地看著耿浩。
耿浩想到這麽一個值得吹牛的題材,自然不肯輕易鬆口,繼續盡情發揮著:“其實我的錢就是孫將軍的,孫將軍要借錢,那我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兩肋插刀、大義凜然……就借了,我不是想討債,我的意思就是說,打仗這個買賣太費錢,不值當的……”
“就這些?”魯肅的興趣顯然不在這裏。
耿浩也意識到自己方才哇啦哇啦說的一大套實在有些不上檔次,這樣顯得很沒水平、很沒有文化。“自然不止這些,而且一旦咱們兩家開戰,必然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啊,我的意思是咱們和荊州是鶴蚌,曹操就是那得利的漁翁……”
這道理不用耿浩說,魯肅也明白,魯肅並沒打斷耿浩,任由他磨叨,魯肅陷入沉思。
“子敬大人,你在聽我說嗎?”
“哦……在聽……”魯肅回過神來。
“那子敬大人同意我的說法嗎?”
“哦,同意,耿先生高見。
被魯肅認可,耿浩有些小小的得意:“所以啊,咱們不能傻了吧唧地當鶴,也不能當蚌,咱們不能給曹操當漁翁的機會,咱們不趟他們的渾水。”
“非也!”魯肅眼睛一亮,雙掌拍了一下,狡黠地笑道:“咱們不做鶴和蚌,但要做漁翁!來耿先生,魯肅敬你一杯。”
“這招高啊!”耿浩張大嘴看著魯肅,“做漁翁那感情過癮,不用費力,就能捉鶴收蚌。可是……”耿浩又有些擔憂,吳楚曆來不合,荊州鎮守江夏的黃祖更是殺害孫堅的元凶,孫權能拋開父仇,和荊州和解嗎?
耿浩說出自己的憂慮,魯肅點點頭:“是啊,曲阿眾人,或糾結於吳楚之仇,難以釋懷;或攝於曹孟德威勢,主張東吳助其攻取江夏。”
耿浩道:“我不懂政治,但卻知道打仗不是好事,子敬大人您待要怎樣說服少尊呢?”
魯肅歎口氣:“我待要會見荊州來使以後,再向少尊陳述厲害。然而,不論出於何種目的,力主攻取江夏之人遠多於吳楚當和解之人,我隻能聯絡公瑾等人,希望能說服少尊。”
“哦?公瑾大人也主張與荊州和解嗎?”
“是的,公瑾的意思是父仇雖大,卻是家仇,吳楚交兵,事及天下,不可因家仇而誤天下事。”
“公瑾和子敬大人果然是高瞻遠矚,我耿浩也支持你們,我能做點什麽?”耿浩覺得體內的熱血仿佛沸騰了一下下。
魯肅起身對耿浩施禮,可把耿浩嚇得不輕:幹嘛啊這是?
耿浩趕緊還禮,問道:“子敬大人何故如此啊?”心裏卻想:你這是魯子敬給耿校尉拜年,沒安好心。反正你行禮也好、磕頭也罷,像荊軻刺秦王、董存瑞炸碉堡的事我耿浩是堅決不幹的。
“魯肅敬佩耿先生為東吳百姓著想,子敬希望耿先生能上表吳侯,闡明自己的想法。”
耿浩腦袋飛速旋轉一下,先問清楚都是那些人主張和荊州和解,得知周瑜張昭都是這樣的想法,耿浩覺得跟著這兩位走準沒錯,便拍著胸脯保證會給孫權寫信,建議吳楚和解。
魯肅高興,張羅著還要和耿浩喝杯酒,耿浩抬手製止:“且慢,子敬先生,這個……”耿浩的笑有些猥瑣。
“哦,嗬嗬。”魯肅爽朗笑道:“耿先生莫急,魯肅說過的話,豈能食言。”
“那就快告訴我啊,你知道我這個人心裏裝不住事。”耿浩惦記著魯肅說幫自己忙的事。
魯肅委婉地提醒耿浩:現在孫權已承襲吳侯爵位,而吳侯原本是孫策的爵位,如今的形式下,孫策再留在江東,勢必會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孫策的存在,使得孫權始終對一些孫策時期的舊屬心存芥蒂。若是能讓孫策淡出人們的視線,就會給少尊孫權減少很多麻煩。
“哦,這樣啊,那我上表吳侯的同時建議將孫將軍送到東吳之外,找個安靜的地方療養如何?”
“如此最好。”
“多謝子敬大人提醒。”耿浩向魯肅施禮。
吃飽喝得,魯肅告辭了。
送走了魯肅,耿浩覺得有些不大對勁。
給吳侯孫權上表主張吳楚和解,這應該算自己幫助魯肅周瑜他們壯聲勢,而建議孫策遠離東吳療養,這是魯肅幫自己的忙嗎?
哎呀!耿浩突然意識到:這不僅不是魯肅幫自己,倒好像是自己又幫魯肅,確切說是幫孫權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啊,這麽說,魯肅啥事都沒幫自己,自己反倒幫他兩個忙。
耿浩覺得這次買賣絕對是虧了。
魯肅說,自己是來會晤荊州使者的。
耿浩有些詫異:“會晤荊州使者?吳楚一向不和,子敬大人你跑這裏來私會荊州使者,可不大地道啊。”
“胡說!”魯肅大喝一聲,“噌”地站起,雙目暴瞪,盯著耿浩。
耿浩嚇得一哆嗦,他知道魯肅自然不會做這種事,隻不過是想開個玩笑“打開下尷尬局麵”。見魯肅急了,耿浩趕緊陪不是:“哎呀,子敬大人別急,我這不是開玩笑嗎?”
“這種言詞豈能輕易出口?放肆!”魯肅的職務高於耿浩,在江東的地位更是無法相比,不過魯肅如此官腔和耿浩說話,還是頭一次。
耿浩自知這個玩笑開得太不合時宜,趕緊點頭哈腰,鞠躬道歉。
“某此番來看你,原本還想幫你一把,你如此玩笑,魯某告辭!”說完,魯肅拂袖要走,可急壞了耿浩。
“子敬大人、子敬大人……”耿浩急得抓耳撓腮,“大人您千萬別跟我一般見識,我這破嘴說話沒遮攔,可絕對沒有得罪您的意思啊……”
好話說了一車,魯肅總算消了氣,重新坐下。
看魯肅態度緩和了,耿浩才小心翼翼地跪坐下去,再不敢亂開玩笑,低三下四地詢問魯肅要幫自己什麽忙。
魯肅白了一眼耿浩:“怎麽到了吃飯的當口,耿校尉都不給口飯吃啊?”
魯肅這樣的言詞立刻讓耿浩的心情放鬆了很多,趕緊招呼侍女們安排好酒菜,兩人在耿浩的房間裏邊喝邊聊。
喝了幾口酒,耿浩再次詢問魯肅方才說的“幫自己忙”是什麽意思。
魯肅沒理耿浩的話茬,問道:“耿校尉方才說吳楚曆來不合,那你希望不希望和荊州開戰啊?”
“開戰?啊?難道咱們要和荊州打仗?”耿浩這個“忠義校尉”隻是個名頭,一些軍國大事是不會傳達給他的。
不過,說到打仗,耿浩畢竟在孫堅、孫策的軍營裏混過好多年,親眼目睹了冷兵器時代戰爭的血腥,用高端的說法,耿浩是不忍百姓們再遭塗炭,用猥瑣的說法,耿浩害怕打仗。耿浩苦著臉道:“幹嘛非要打仗?打仗對咱們兩家有什麽好處?”
魯肅好像對耿浩的見解很感興趣:“哦?耿校尉說不出打仗的好處,那就說說打仗的壞處吧。”
耿浩掰著手指頭曆數戰爭的危害:“一打起仗來,就要死很多人吧?就要浪費很多糧食軍需吧?哦,對了,當年吳……”耿浩差點又稱呼孫策為“吳侯”,“就是現在病榻上的孫將軍為了打劉繇,還從我這裏借了很多錢呢……”
“孫將軍找你借錢?”魯肅很是詫異。
“是啊!”耿浩答道,雖然孫策當初隻是半開玩笑地說找耿浩借錢,並沒真的借,但耿浩覺得自己很仗義地答應了,那就是借了。況且現在孫策不能開口說話,借錢之事也無法對證,所以耿浩說得理直氣壯。
魯肅半信半疑地看著耿浩。
耿浩想到這麽一個值得吹牛的題材,自然不肯輕易鬆口,繼續盡情發揮著:“其實我的錢就是孫將軍的,孫將軍要借錢,那我是義不容辭、責無旁貸、兩肋插刀、大義凜然……就借了,我不是想討債,我的意思就是說,打仗這個買賣太費錢,不值當的……”
“就這些?”魯肅的興趣顯然不在這裏。
耿浩也意識到自己方才哇啦哇啦說的一大套實在有些不上檔次,這樣顯得很沒水平、很沒有文化。“自然不止這些,而且一旦咱們兩家開戰,必然是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啊,我的意思是咱們和荊州是鶴蚌,曹操就是那得利的漁翁……”
這道理不用耿浩說,魯肅也明白,魯肅並沒打斷耿浩,任由他磨叨,魯肅陷入沉思。
“子敬大人,你在聽我說嗎?”
“哦……在聽……”魯肅回過神來。
“那子敬大人同意我的說法嗎?”
“哦,同意,耿先生高見。
被魯肅認可,耿浩有些小小的得意:“所以啊,咱們不能傻了吧唧地當鶴,也不能當蚌,咱們不能給曹操當漁翁的機會,咱們不趟他們的渾水。”
“非也!”魯肅眼睛一亮,雙掌拍了一下,狡黠地笑道:“咱們不做鶴和蚌,但要做漁翁!來耿先生,魯肅敬你一杯。”
“這招高啊!”耿浩張大嘴看著魯肅,“做漁翁那感情過癮,不用費力,就能捉鶴收蚌。可是……”耿浩又有些擔憂,吳楚曆來不合,荊州鎮守江夏的黃祖更是殺害孫堅的元凶,孫權能拋開父仇,和荊州和解嗎?
耿浩說出自己的憂慮,魯肅點點頭:“是啊,曲阿眾人,或糾結於吳楚之仇,難以釋懷;或攝於曹孟德威勢,主張東吳助其攻取江夏。”
耿浩道:“我不懂政治,但卻知道打仗不是好事,子敬大人您待要怎樣說服少尊呢?”
魯肅歎口氣:“我待要會見荊州來使以後,再向少尊陳述厲害。然而,不論出於何種目的,力主攻取江夏之人遠多於吳楚當和解之人,我隻能聯絡公瑾等人,希望能說服少尊。”
“哦?公瑾大人也主張與荊州和解嗎?”
“是的,公瑾的意思是父仇雖大,卻是家仇,吳楚交兵,事及天下,不可因家仇而誤天下事。”
“公瑾和子敬大人果然是高瞻遠矚,我耿浩也支持你們,我能做點什麽?”耿浩覺得體內的熱血仿佛沸騰了一下下。
魯肅起身對耿浩施禮,可把耿浩嚇得不輕:幹嘛啊這是?
耿浩趕緊還禮,問道:“子敬大人何故如此啊?”心裏卻想:你這是魯子敬給耿校尉拜年,沒安好心。反正你行禮也好、磕頭也罷,像荊軻刺秦王、董存瑞炸碉堡的事我耿浩是堅決不幹的。
“魯肅敬佩耿先生為東吳百姓著想,子敬希望耿先生能上表吳侯,闡明自己的想法。”
耿浩腦袋飛速旋轉一下,先問清楚都是那些人主張和荊州和解,得知周瑜張昭都是這樣的想法,耿浩覺得跟著這兩位走準沒錯,便拍著胸脯保證會給孫權寫信,建議吳楚和解。
魯肅高興,張羅著還要和耿浩喝杯酒,耿浩抬手製止:“且慢,子敬先生,這個……”耿浩的笑有些猥瑣。
“哦,嗬嗬。”魯肅爽朗笑道:“耿先生莫急,魯肅說過的話,豈能食言。”
“那就快告訴我啊,你知道我這個人心裏裝不住事。”耿浩惦記著魯肅說幫自己忙的事。
魯肅委婉地提醒耿浩:現在孫權已承襲吳侯爵位,而吳侯原本是孫策的爵位,如今的形式下,孫策再留在江東,勢必會有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孫策的存在,使得孫權始終對一些孫策時期的舊屬心存芥蒂。若是能讓孫策淡出人們的視線,就會給少尊孫權減少很多麻煩。
“哦,這樣啊,那我上表吳侯的同時建議將孫將軍送到東吳之外,找個安靜的地方療養如何?”
“如此最好。”
“多謝子敬大人提醒。”耿浩向魯肅施禮。
吃飽喝得,魯肅告辭了。
送走了魯肅,耿浩覺得有些不大對勁。
給吳侯孫權上表主張吳楚和解,這應該算自己幫助魯肅周瑜他們壯聲勢,而建議孫策遠離東吳療養,這是魯肅幫自己的忙嗎?
哎呀!耿浩突然意識到:這不僅不是魯肅幫自己,倒好像是自己又幫魯肅,確切說是幫孫權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啊,這麽說,魯肅啥事都沒幫自己,自己反倒幫他兩個忙。
耿浩覺得這次買賣絕對是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