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盟軍主力趕到濮陽時,遼東軍已經撤離。
一到濮陽,諸葛亮立即帶來蒯越、張任等西路盟軍各部主要人員去拜見盟軍主帥漢丞相曹孟德。
五木一直在猶豫是否去拜見曹操,作為一個曾被曹操下令徹查的“罪犯”,又是偷跑的“逃犯”,五木的身份很尷尬。
但,既然同在一個陣營,曹操又是盟軍主帥,躲閃逃避不是辦法,五木最後還是跟隨諸葛亮等人一同前往拜見曹操。
曹操在中軍大營熱情接見了眾人。
這些人中,除五木外,曹操都是隻聞其名,未謀其麵。曹操依舊沿襲著不拘小節的作風,時而狡黠地擠眉弄眼,時而爽朗大笑,好像和大家都很熟絡的樣子。見到五木,曹操開著玩笑道:“五木何必舍我而去?到頭來,還不是要回來?”
曹操的態度讓五木放下了心裏的包袱。
寒暄一陣,中軍掾吏便示意眾人可以告退了。
五木和諸葛亮走在最後,掾吏示意兩人留步。
待眾人都退了出去,兩人轉身回來,卻見方才還談笑風生的曹操已經換了一副模樣,精神萎靡、額角滲汗,曹操臉色原本發黃,現在卻顯得更加蠟黃。
“丞相可是病了?”諸葛亮關切地詢問。
曹操方才硬撐著接見了眾人,現在終於撐不住了,萎坐在席上,點了點頭,示意兩人靠近坐下。
“丞相,鄧某謝罪。”沒有外人了,五木跪下來,鄭重地叩頭謝罪。
“都過去了,不要放在心上,老曹若要計較,誰人能逃脫?哈哈。”病中的曹操,依舊霸氣豪邁,但笑聲明顯中氣不足。
“丞相,因何生病?”
“唉,還不是拜那遼東公孫狗賊所賜。”曹操恨恨道,隨後,又簡單向二人說了濮陽的戰況。
中西兩路盟軍在官渡渡過黃河後,曹操便率中路盟軍挺進到東北方向的濮陽。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曹操在濮陽城外紮營後,雙方接觸幾仗,互有勝負。但緊接著,惡疾便在曹軍之中蔓延。
經軍醫官檢查,原來是曹軍中軍的水源出了狀況,飲用此水者,大多表現出低熱、盜汗、無力之症。
曹軍趕緊掘深井取水,雖暫時控製住惡疾蔓延,但已染病者卻始終未見好轉。
尤其像曹操,本身就不拘小節,甚至可以說是不講衛生,每日又要操勞軍務,作息極不規律,因此病情不斷反複,雖有軍醫日夜守護調理,但始終不見好轉。
“一定是遼東公孫霸偷偷汙染了水源。”五木肯定地說。
“然也!”曹操又告訴兩人,中軍惡疾爆發,遼東軍趁機深夜劫營,“可惜典韋啊……”曹操說起典韋為了保護自己,被遼東公孫霸所殺,不禁放聲大哭。
“人死不能複生,丞相節哀,若是動氣傷了身體,則難穩軍心。”諸葛亮勸道。
曹操用袍袖擦幹了淚,道:“方才將孔明留下,正是因此事。”曹操表示,自己病重難愈,雖暫時無礙,但身子極其虛弱,多坐一會,都難以承受。
中軍主帥,是一支隊伍的靈魂。
而盟軍的中軍主帥,不僅是隊伍的靈魂,更是盟軍的心髒。
盟軍由各路諸侯勤王部隊組成,縱然說萬眾一心,但畢竟心與心之間會有些隔閡。因此,盟軍的中軍主帥,必須由德高望重可以服眾的人擔當。而曹操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如今,曹操身體難以承受,卻也不敢輕易對外麵說,怕亂了盟軍軍心。
曹操希望從盟軍中選拔幾位才俊之士,在中軍代替自己發號施令,而自己隻作為精神領袖,隱於幕後,調養病情。
曹操所選中的,便是新野諸葛亮和江東周瑜。
“丞相有令,亮不敢不從,隻是亮年輕才薄,恐難以服眾。”
“欸!”曹操不以為然地揮揮手,“孔明與公瑾(周瑜)統領東西兩路盟軍,功勳卓著,不必謙虛了。”
曹操如此信任,諸葛亮隻得拜謝領命。
“丞相之疾,應速召仲景先生診治。”五木建議道。
曹操點頭默許。
張仲景跟隨西路盟軍後營蔡瑁部,行進緩慢,諸葛亮立刻命人火速去請張仲景。
“放心吧,老曹病雖重,但一時半刻死不了的。”曹操強撐著虛弱的身子安慰諸葛亮和五木,“五木啊,奉孝也病得厲害,你去看看他吧,他有恩於你啊……”
曹操說的自然是當年五木將被曹操徹查,郭嘉建議五木趕緊離開之事。(參見0172章《法不容情》)
五木對郭嘉,崇拜多於感恩,連諸葛亮對郭嘉也極為推崇。
兩人拜別曹操,立刻去看望郭嘉。
“奉孝先生?”五木見到郭嘉,幾乎不敢認了。郭嘉長得原本顯老,身體又瘦弱,但眼前的郭嘉幾乎瘦成皮包骨,須發蓬亂,衰老異常,雖隻三十幾歲,卻像耄耋老者。
“奉孝先生……”五木又喊了一聲,撲到郭嘉病榻之前。
郭嘉費力地睜開眼,努力辨認著,黯淡的眼中閃現出一絲光彩。
“五……木……”郭嘉的聲音弱不可聞。
五木緊緊握住郭嘉的手,幹癟冰冷。郭嘉的手微微動了動,五木的眼淚唰唰滾下。
“回來……了……甚、甚好……”郭嘉費力地朝五木笑了笑。
“別說話,奉孝先生你別說話……”五木哭著,使勁搖著頭。
“說……幾句……吧,我的時……間不、不多……了……丞、丞相思、思念……你……”
“我懂,我懂,原來我、我不懂事……”五木哽咽著。
“這位就是……就是……”郭嘉的眼睛望著諸葛亮。
“這就是孔明。”
“奉孝先生,孔明有禮了。”諸葛亮抑製著自己,向郭嘉行禮。
“果然是少年……英才……”郭嘉每說一個字,都要使出全身力氣。
“奉孝先生,你這是怎麽了?我們這就好神醫給你醫治……”
“沒……沒用了,附耳……過來……”
五木趕緊把耳朵湊到郭嘉嘴邊。
“公孫霸……非常人,輔佐丞、丞相,吾知你亦非……常人……”
“恩恩……”五木努力地點著頭。
“諸葛先生!”中軍掾吏走進帳來,“蔡伯飛將軍已引兵至濮陽城外。”
“哦?我馬上出城見他。”諸葛亮拽拽五木的衣襟。
五木哽咽著祝福郭嘉好好休息,跪伏在地,含淚向郭嘉連連叩首,才不舍地退了出來。
蔡鵬引兵截擊北撤的遼東軍,一定能帶回重要的消息,兩人匆忙趕到城外。
蔡鵬的軍隊還未來得及紮營,士兵甲胄上,鏖戰的痕跡尚未褪去,長途奔襲,臉上滿是征塵,但精神頭依舊十足。
諸葛亮先勉勵將士一番,趕緊聽取蔡鵬趙雲的稟報。
兩人把陽平伏擊的情況稟報一遍,諸葛亮連連點頭。
“華佗先生隨我們來了。”
蔡鵬引著諸葛亮五木見了華佗,華佗說,濮陽曹軍惡疾泛濫,必須馬上處置,否則將蔓延更廣。
諸葛亮立刻帶領幾人趕去盟軍中軍大營。
路上,蔡鵬招呼五木。
“五木,對不住,我沒有看到公孫小姐。”
五木感激蔡鵬惦記著自己,沒有公孫雪兒的消息,五木難掩內心失望。
一到濮陽,諸葛亮立即帶來蒯越、張任等西路盟軍各部主要人員去拜見盟軍主帥漢丞相曹孟德。
五木一直在猶豫是否去拜見曹操,作為一個曾被曹操下令徹查的“罪犯”,又是偷跑的“逃犯”,五木的身份很尷尬。
但,既然同在一個陣營,曹操又是盟軍主帥,躲閃逃避不是辦法,五木最後還是跟隨諸葛亮等人一同前往拜見曹操。
曹操在中軍大營熱情接見了眾人。
這些人中,除五木外,曹操都是隻聞其名,未謀其麵。曹操依舊沿襲著不拘小節的作風,時而狡黠地擠眉弄眼,時而爽朗大笑,好像和大家都很熟絡的樣子。見到五木,曹操開著玩笑道:“五木何必舍我而去?到頭來,還不是要回來?”
曹操的態度讓五木放下了心裏的包袱。
寒暄一陣,中軍掾吏便示意眾人可以告退了。
五木和諸葛亮走在最後,掾吏示意兩人留步。
待眾人都退了出去,兩人轉身回來,卻見方才還談笑風生的曹操已經換了一副模樣,精神萎靡、額角滲汗,曹操臉色原本發黃,現在卻顯得更加蠟黃。
“丞相可是病了?”諸葛亮關切地詢問。
曹操方才硬撐著接見了眾人,現在終於撐不住了,萎坐在席上,點了點頭,示意兩人靠近坐下。
“丞相,鄧某謝罪。”沒有外人了,五木跪下來,鄭重地叩頭謝罪。
“都過去了,不要放在心上,老曹若要計較,誰人能逃脫?哈哈。”病中的曹操,依舊霸氣豪邁,但笑聲明顯中氣不足。
“丞相,因何生病?”
“唉,還不是拜那遼東公孫狗賊所賜。”曹操恨恨道,隨後,又簡單向二人說了濮陽的戰況。
中西兩路盟軍在官渡渡過黃河後,曹操便率中路盟軍挺進到東北方向的濮陽。
一切都按計劃進行,曹操在濮陽城外紮營後,雙方接觸幾仗,互有勝負。但緊接著,惡疾便在曹軍之中蔓延。
經軍醫官檢查,原來是曹軍中軍的水源出了狀況,飲用此水者,大多表現出低熱、盜汗、無力之症。
曹軍趕緊掘深井取水,雖暫時控製住惡疾蔓延,但已染病者卻始終未見好轉。
尤其像曹操,本身就不拘小節,甚至可以說是不講衛生,每日又要操勞軍務,作息極不規律,因此病情不斷反複,雖有軍醫日夜守護調理,但始終不見好轉。
“一定是遼東公孫霸偷偷汙染了水源。”五木肯定地說。
“然也!”曹操又告訴兩人,中軍惡疾爆發,遼東軍趁機深夜劫營,“可惜典韋啊……”曹操說起典韋為了保護自己,被遼東公孫霸所殺,不禁放聲大哭。
“人死不能複生,丞相節哀,若是動氣傷了身體,則難穩軍心。”諸葛亮勸道。
曹操用袍袖擦幹了淚,道:“方才將孔明留下,正是因此事。”曹操表示,自己病重難愈,雖暫時無礙,但身子極其虛弱,多坐一會,都難以承受。
中軍主帥,是一支隊伍的靈魂。
而盟軍的中軍主帥,不僅是隊伍的靈魂,更是盟軍的心髒。
盟軍由各路諸侯勤王部隊組成,縱然說萬眾一心,但畢竟心與心之間會有些隔閡。因此,盟軍的中軍主帥,必須由德高望重可以服眾的人擔當。而曹操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如今,曹操身體難以承受,卻也不敢輕易對外麵說,怕亂了盟軍軍心。
曹操希望從盟軍中選拔幾位才俊之士,在中軍代替自己發號施令,而自己隻作為精神領袖,隱於幕後,調養病情。
曹操所選中的,便是新野諸葛亮和江東周瑜。
“丞相有令,亮不敢不從,隻是亮年輕才薄,恐難以服眾。”
“欸!”曹操不以為然地揮揮手,“孔明與公瑾(周瑜)統領東西兩路盟軍,功勳卓著,不必謙虛了。”
曹操如此信任,諸葛亮隻得拜謝領命。
“丞相之疾,應速召仲景先生診治。”五木建議道。
曹操點頭默許。
張仲景跟隨西路盟軍後營蔡瑁部,行進緩慢,諸葛亮立刻命人火速去請張仲景。
“放心吧,老曹病雖重,但一時半刻死不了的。”曹操強撐著虛弱的身子安慰諸葛亮和五木,“五木啊,奉孝也病得厲害,你去看看他吧,他有恩於你啊……”
曹操說的自然是當年五木將被曹操徹查,郭嘉建議五木趕緊離開之事。(參見0172章《法不容情》)
五木對郭嘉,崇拜多於感恩,連諸葛亮對郭嘉也極為推崇。
兩人拜別曹操,立刻去看望郭嘉。
“奉孝先生?”五木見到郭嘉,幾乎不敢認了。郭嘉長得原本顯老,身體又瘦弱,但眼前的郭嘉幾乎瘦成皮包骨,須發蓬亂,衰老異常,雖隻三十幾歲,卻像耄耋老者。
“奉孝先生……”五木又喊了一聲,撲到郭嘉病榻之前。
郭嘉費力地睜開眼,努力辨認著,黯淡的眼中閃現出一絲光彩。
“五……木……”郭嘉的聲音弱不可聞。
五木緊緊握住郭嘉的手,幹癟冰冷。郭嘉的手微微動了動,五木的眼淚唰唰滾下。
“回來……了……甚、甚好……”郭嘉費力地朝五木笑了笑。
“別說話,奉孝先生你別說話……”五木哭著,使勁搖著頭。
“說……幾句……吧,我的時……間不、不多……了……丞、丞相思、思念……你……”
“我懂,我懂,原來我、我不懂事……”五木哽咽著。
“這位就是……就是……”郭嘉的眼睛望著諸葛亮。
“這就是孔明。”
“奉孝先生,孔明有禮了。”諸葛亮抑製著自己,向郭嘉行禮。
“果然是少年……英才……”郭嘉每說一個字,都要使出全身力氣。
“奉孝先生,你這是怎麽了?我們這就好神醫給你醫治……”
“沒……沒用了,附耳……過來……”
五木趕緊把耳朵湊到郭嘉嘴邊。
“公孫霸……非常人,輔佐丞、丞相,吾知你亦非……常人……”
“恩恩……”五木努力地點著頭。
“諸葛先生!”中軍掾吏走進帳來,“蔡伯飛將軍已引兵至濮陽城外。”
“哦?我馬上出城見他。”諸葛亮拽拽五木的衣襟。
五木哽咽著祝福郭嘉好好休息,跪伏在地,含淚向郭嘉連連叩首,才不舍地退了出來。
蔡鵬引兵截擊北撤的遼東軍,一定能帶回重要的消息,兩人匆忙趕到城外。
蔡鵬的軍隊還未來得及紮營,士兵甲胄上,鏖戰的痕跡尚未褪去,長途奔襲,臉上滿是征塵,但精神頭依舊十足。
諸葛亮先勉勵將士一番,趕緊聽取蔡鵬趙雲的稟報。
兩人把陽平伏擊的情況稟報一遍,諸葛亮連連點頭。
“華佗先生隨我們來了。”
蔡鵬引著諸葛亮五木見了華佗,華佗說,濮陽曹軍惡疾泛濫,必須馬上處置,否則將蔓延更廣。
諸葛亮立刻帶領幾人趕去盟軍中軍大營。
路上,蔡鵬招呼五木。
“五木,對不住,我沒有看到公孫小姐。”
五木感激蔡鵬惦記著自己,沒有公孫雪兒的消息,五木難掩內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