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天已經明亮,金府私兵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接收潰兵營和難民營。


    那些營所都是臨時在島東部山坡上搭設的窩棚,黑壓壓睡滿了兩萬來人。看管他們的,是山東登萊水師的500水兵,首領是遊擊將軍吳玉。這些山東漢的運氣也不好,他們一個月前運輸糧食來覺華島,同樣被海冰困在這裏,跟龍武的苦難兄弟們綁成了一串螞蚱。


    金士麒率這精兵衝到東山坡的營地,宣布他的第一道軍令:“從即日起,所有潰兵和民眾,都歸我營造千總管轄。登萊水師的五百兵士,你們既然在管理潰兵和災民,那就繼續履行值守,也聽我命令。”


    山東登萊水師的幾個底層軍官張張嘴巴,覺得哪裏不對,又說不上來。再看看金府私兵那氣勢洶洶的模樣,也就隻能點頭稱喏了。


    金士麒暗道:過癮!這兩千潰兵,能逃到覺華島上來的,各個都是壯漢。一萬六千難民,經曆一路生死淘汰,也有半數是爺們。總計一萬名壯丁供我驅使,我才不稀罕水師那點殘兵呢!


    金士麒的第二道軍令隨即下達:“從今日開始,婦孺老幼可以留在營裏。但所有的男丁,下至十五歲,上至七十歲,都必須出工,在工地上領糧造飯!”


    覺華島本就是遼東大軍的儲糧基地,此刻這島上有10萬石糧食。節省地吃,足夠3萬人吃一年。潰兵和災民抵島之後,半山腰上也增設了一個小糧倉,從大倉裏撥來了幾千石糧食,大概是半個月的消耗量。現在小糧倉也被金士麒控製了,他更是暗中打算:那大倉裏的10萬石糧食也跑不掉。


    金府的私兵數量雖然不多,但足以控製那些潰兵。因為按照當時的慣例,潰兵進入其他軍隊的領地,其長柄兵器、火器、旗號和鎧甲就全部被收繳,以防他們作亂。在這個時代,兵賤如賊,潰兵更是被人百般提防的渣滓。


    金府私兵們用了半個時辰,平息了一些零星的反抗,逐漸甄選、驅趕了近萬名潰兵和男丁出來,編排了100個百人隊,每隊配了3個登萊的水兵作為監督。


    沒多久,查應才帶了幾百龍武水師列隊過來。金士麒以為他來幫忙呢,查應才卻說是聽說這裏有動靜,我還以為又嘩變了呢!


    “查守備請放心。”金士麒把手一揮,“這是我的營造大軍。”他背後的海岸上正萬人列隊,好不熱鬧。


    查應才有點緊張:“公子……啊,金千總,你接下來要幹啥?”


    “采木頭!”


    “上山伐樹?”


    “非也。”金士麒過轉身,對那幾個百總下達第三道軍令:“昨日夜晚,龍武前營已經逃散了,現在去把他們的營房給我拆了!”


    眾人皆驚,魏百總和黃百總麵麵相窺,幾個登萊軍官更是竊竊私語不敢動彈。查應才忙道:“老弟,你與將軍所約,不能動用……”


    “不能動用儲備的木材,但除此之外這島上一草一木皆歸我。這房子也不算是儲備木材吧!”金士麒嚴肅地說,“查兄啊,成敗在此一舉,若是木料不夠,我連那其它三營都拆了!”


    查應才臉色微變,“罷了,算是破釜沉舟吧!”他也吼道:“你們還愣著幹啥!聽令呀!”


    軍令所至,大軍聞聲而動。萬人……民工大隊漫山遍野地奔向了龍武前營,開始拆房!那營中負責看守的軍士要反抗,也被查應才派來的士兵製止、帶走。


    金士麒又點算了一遍那龍武前營的房子,營房和各功能房舍大大小小80多間,都是用雙層木頭中間加夯土的構造,大約能提供3千立方米的木料,折算為4萬石,而整個工程需要將近9萬石的木頭。看來本千總還真要拆其他三營的房子!隻是另外三營的軍心不穩,我現在去拆房子,恐怕會被追打……等明天再說。


    此外,金士麒還從登萊水兵、金府私兵和潰兵民眾中挑選了幾十人,都是粗通營造和製作,查應才也派來了幾十人,他們可是實打實的水師工程兵,懂得造房架橋之類。終於組成了一個百人“技術指導隊”,由魏百總管轄著。


    “我的計劃,現在隻能告訴你們。成敗也在於你們。”金士麒一句話,就讓那些骨幹們有了受到信任的感覺。金士麒把手向指向南方:“目標:張山島!”


    金士麒把他的計劃詳細解說了,如何製造木筏,如何拚裝浮橋,如何帶領萬人奔赴那小島上躲避敵兵……


    現場百餘人無人應聲,他們都呆立在寒風,望著淒冷的大海,不知道該相信還是不信,總之每個人都感覺像是孤懸在一塊浮冰上,驚心動魄。


    公子也覺得氣氛有些沉悶,便大聲道:“浮橋,乃是我們金家的傳統手藝。五年前我父在渾河一戰中,就是靠著造浮橋起家啊!他雖然不能……蒞臨指點,但已將祖傳的……秘籍,全部傳授給我。諸位可以放心!”


    這番話也有些真實成分。他的這個策略也是被老爹那一番病中癡語所觸發。


    金士麒覺得前戲差不多了,便帶著百人技術隊,再次來到南邊的海岸上,開始實地測量。張山島在覺華南方偏西五裏的海上,是一座長不足一裏的小島。本來那更近的地方還有一個小島,隻是它太小,而且有海冰相連,隻能舍近求遠。


    金士麒用的是“三角形驚奇測距法則”――這名字是他自己起的,他不知道真正的野外測繪用什麽辦法。金老師隻是憑著自己的數學知識……覺得這法子能成!


    他在覺華島西南端的堅實冰麵上定了一個基準點,這裏距離張山島最近,作為浮橋的起始點。


    金士麒在那裏插了一根長矛,然後引出兩條直角邊,一邊對準那海島,另外一邊垂直指向側麵去。他仔細地校準了角度,確定是直角,然後派兵再沿著垂直邊步行三百步,插入第二根長矛,確定了三角形的一個側邊。


    他帶著一百名骨幹們浩浩蕩蕩地來到第二個點上,再測算這裏瞄向到張山島的角度――因為他已經橫向移動了三百步,觀測角度便發生了偏差,不再是直角。


    “一個最簡單的直角三角形斜邊計算問題。”金老師打了個響指,蹲下來,開始冰上沙沙計算起來。百多名“技術骨幹”驚愕地看著他的動作。金士麒暗中一笑:為啥我帶著你們走來走去,就是讓你們見識一下我的手段。


    不過半杯茶的時間,金千總站起來了,他宣布:“我腳下,距小島上直線路程是1653步。”


    他又把手指向定位為橋頭堡的第一根長矛的位置,“那裏距離最近,是1626步。這浮橋可以從冰上架設,所以長度比我估計的還要短一些,可以節約一成的木頭。”


    一個老水兵驚愕:“千總,你能測算到零頭?”


    金士麒點點頭,“金家祖傳秘技,恕不外傳。”他暗道:我能算到小數點後三位呢,那還不嚇死你。


    就在他們奔波測距的這段時間,那萬名拆房隊員已經開始陸續返回了。他們十幾人、幾十人在冰雪上拖著龍武前營的房子……現在都被拆成大塊小塊,都是木筏的樣子。


    金士麒抓緊了時間,把作業連夜繪製的圖稿分發下去。他畫了一百多張圖稿,大半數都是莫兒幫忙描的。最可恨那小娘還必須開著門才能幹活,生怕半夜三更跟公子混在一起會被人誤會,她就不怕公子被凍死。


    先說設計圖――


    浮橋是用三種尺寸的木筏拚裝而成。木筏的寬度都是“一步”,大約160厘米,但長度分為“一步半”、“二步半”、“三步半”三種規格,可謂是“標準化組件”。各種木筏互相交錯、上下雙層,可以形成穩定咬合的結構,又可以“和諧”掉海浪的波動。


    因為要幾千人同時開工製造木筏,每人腳大腳小、腿長腿短各有差異。還有人喜歡偷斤缺兩,又有人喜歡尺寸超標以示豪邁。金士麒便親自監督割了100多條木板,作為標準“步尺”分發各隊,並聲稱每誤差一寸,就扣一斤糧食。


    一條偉大的浮橋,救命的浮橋,長達1626步,寬為5步。再加上10%的冗餘量。金士麒宣布了采購量:“二步半”規格的木筏需要3600隻,“一步半”和“三步半”的各1800隻。總計7200隻木筏。


    他傳令下去,命令8個隊負責鋪設浮橋,20個隊製造纜繩木梁等附屬設備,其餘72個隊全都去搜集木頭、製造木筏。


    也就是說,每個百人隊要上繳100個木筏,隻給2天時間。看上去很嚇人,但細算一下,相當於“10人一組,每天上繳5個木筏”。這工作量其實還算輕鬆,至少比金士麒前世結交的那個在廣告公司當策劃的女友一個晚上要寫七篇策劃案的變態工作……呼!要輕鬆很多。


    而且這木筏是用來製造浮橋,是為了救他們自己的命啊!諸位都是男人啊,要努力。


    金士麒迎著刺骨的北風呼喊著:“開工!開工!”


    72個百人製造隊,七千人的製造大軍浩浩蕩蕩、推推搡搡、鬧鬧喳喳,逐漸沿著海岸線鋪開。造好了木筏就可以通過冰層拖到浮橋這裏。


    金士麒又召集那負責組裝浮橋的8個隊,給每個隊配了10名技術骨幹。他告訴這些人,你們從事的工作最複雜、最凶險,但你們可以先上島。那些人頓時明白這“先上島”的意義――若是建奴大軍突然來襲,那上島的先後之別,就是生死之分。


    很快便有木筏被製造了出來――那些木頭本就是從房子上拆下來的木排,有一些木排隻要測算了尺寸,再稍作修整,就可以交工。


    一開始的工作是最快的,因為那些木筏是從冰麵開始鋪展。它們互相交錯、上下層疊,壓在冰上向前徐徐突進。上麵再用木梁連接,用繩索捆縛,兩側再用纜繩斜拉著固定在礁石上,看上去就讓人很踏實。


    金士麒在短短的浮橋上來回跑了一圈兒,興奮極了。


    他又命令每隔20步便樹立標杆,用來監控浮橋的彎曲情況。此刻這浮橋並沒有對準海上的張山島,而是向著外海方向傾斜了一個小角度。這是為了顧及海浪的推力――海神和月神會將浮橋逐漸推向正確的方向。


    那些“技術骨幹們”們也爭先恐後的獻策,補充技術細節――


    如何打樁子、如何拉三角梁、如何用石頭墜下海去固定浮橋、如何打繩套又結實又有緩衝餘地……


    金士麒從善如流。“原來我金府的秘籍也不是很全麵啊,全賴諸位指正。金寶,打賞……”他話一出口,隨即黯然一笑,心想若是那小鬼跟在身邊,看這萬人齊忙活的盛況,一定會為我這公子驕傲了。


    浮橋鋪展了二十餘步之後,下麵的那浮冰越來越薄,逐漸變暗、變得通透。金士麒提醒著眾人要小心謹慎,以防落水。終於又過了幾十步,木筏終於在“哢哢”的清脆聲中壓碎了浮冰,嚇得最前麵幾個施工者慌忙後退。


    “停!”


    金士麒把技術骨幹和軍官們召集在一起,叮囑他們:接下來的工作已經是海水上施工了,一定要保證質量問題。木筏的尺寸要嚴格檢驗,每一根纜繩都要扯拽試驗之後才能用。


    金士麒當眾問:“你們,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嗎?”


    “小豬?”


    金士麒嗬嗬一笑:“呃,其實是……三位小朱。三位小王爺,當然姓朱啦。他們在邊關,每人建造了一座城堡……”金士麒突然住嘴了,他猛然想到這個故事若是被傳出去,自己被人參上一本可就糟了。他一笑:“這個故事太長,下次給你講。總之,這些浮橋就是我們的命根子!施工要謹慎,把浮橋造歪了最後斜到海麵上去,那就全扯淡了。”


    眾人連忙稱是,還有人稱要像愛護雙手一樣重視這座浮橋。


    金士麒欣慰地點點頭。卻暗道:別提雙手,那龍武營過去半個月都掉了近萬根手指了。


    這邊浮橋正準備重新開工,突然從遠處傳來一些喧鬧聲。


    金士麒忙望過去,隻見東邊的岸邊好像有些人影晃動著,隨後聽得見喊叫聲。各隊的壯丁們都放下了手裏的活兒,伸著脖子望過去。緊接著各隊的兵士便開始喝令他們站住,不許去圍觀!


    “好看了!打起來了!”壯丁們全都興奮起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火器稱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頑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頑城並收藏明末火器稱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