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天啟六年七月的一個傍晚。
如果大明帝國是一根進度條,在天啟六年七月,它已經走到了93.5%的位置。同樣是那個傍晚,在帝國的各個角落無數的喜怒哀樂在上演著――
在京城的錦衣衛詔獄大牢中,一批新犯人正被日夜折磨。帝黨與東林黨的鬥爭陷入了最血腥的階段。
在陝西保寧,明末的第一波流民起義者正在磨刀霍霍,隻待殺出個黎明。
在福建外海,鄭芝龍十八兄弟的戰船又逼停了一條商船,得銀數十萬兩。僅僅半年間,他們的船隊數量由去年結義時的幾十條上升到百餘條。
在沈陽,努.爾.哈.赤身染毒疽持續高燒,已經開始說胡話,恐怕命不久矣。他的幾個兒子正暗中調動軍隊準備著一場殘酷的內亂。
在天津,新建的龍武水師正與造船所商議著新船的價格。與“龍澤”號同級的400料大福船的定價,已經漲至一萬八千兩。
在江南,農戶們正把新收的桑葉一筐筐地變賣。由於連續的台風和暴雨,今夏的桑葉價格漲幅四成,但稻米價格漲幅六成,悄然超過了每石1兩銀子的大關。這魚米之鄉人間天堂,路邊已有餓殍。
在南丹衛的土地上,成群結隊的山民正砍伐著樹林和竹子,沿著滾滾紅水河運抵“藏寶港”的工地。病榻上的藍獁正在猜測月底的銀子能否到帳。
天啟六年的七月的這一天裏,無數的傍晚就像無數的碎片拚湊著大明帝國的晚景。
同樣是這個傍晚,在柳州這個帝國的邊陲市鎮,一個婦人跨過了25尺高的窗框,毅然躍入煦暖的晚風中。此時夕陽落下,城鎮中的一切都清冷的光芒所覆蓋著。她的身軀無聲地穿越金士麒的視線,擦過他手臂的阻隔。在重力加速作用,她的顱骨以每秒58尺的速度撞擊在潮濕的青石路麵上。
她的身體徒勞地扭動了幾下,夾帶著泡沫的血液從鼻、口、耳朵中滾湧而出。
金士麒呆呆地站在窗邊,出神地注視著自己的手。
他抓空了。
他幻想著如果他再快一步就能抓住她,無論是擒住她的手、腳、或者是衣服是發髻,都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許多人的命運。他幻想著手中刹那間承受著一股巨大的拉力,甚至會把他的手臂拉得脫臼,讓他重重地撞在窗框上,甚至他也會跟著跌出去。
但他抓空了。
他手中空空如也,隻敷著一層細汗。
龍文光的母親,那個與金士麒前世的母親同齡的女人,正躺在一丈深的地麵上,血在她身下逐漸洇散。
金士麒心裏空落落的,呆立站在窗邊。他不忍看下麵,他知道那下麵是什麽,他隻把目光投向柳州城那遠遠近近的掩映在暗淡天光之中的房舍建築樹木遠山。
經曆了遼東和廣西的許多波折,金士麒本以為自己變得麻木了。他本以為自己徒生了一層隱形的外殼,能把生死痛楚悲傷之類的東西抵擋在外。但這個世界總是在偷襲他,悄然擊中他,讓他永遠把握不住這節奏。
此刻,他被震裂了一道縫隙,淚水噴湧而出。
“蠢女人。蠢女人。”金士麒默念著,惡狠狠地擦掉淚水。她以為自己的死可以減輕了兒子的束縛,甚至可以化作一股磅礴的推動力,讓兒子更義無反顧地追求他的“大義”。
“你們真能改變什麽嗎?你們能改變什麽!”金士麒黯然道,“蠢女人!”
隨著龍老夫人的墜地,下麵喊叫著乍起,隨後許多人奔出。很多的女人撲在那婦人的身上嚎啕痛哭起來。
隨著那一陣混亂,那些都在街對麵的桂林府來的無賴們也呆傻了。這個結果遠超過他們的預想,沒想到龍家竟有如此烈婦,經幹出如此剛烈之事。等到馮虎和一群親兵們湧出去之後,那些無賴們“轟”地一聲落荒而逃。
馮虎抬頭看著金士麒,指著後麵喊:“要追嗎?”
金士麒搖搖頭,“不用。”他指著下麵說:“看住龍家那些婦人,別跟著做傻事。”
……
當晚,柳州府的通判、推官紛紛來查辦此事,金士麒隻是如實敘述,聲音平靜淡然。事情鬧到這地步,縣裏府裏急做一團,當值的官吏們全都麵色晦暗。現在桂林那邊恐怕更是焦頭爛額,他們逼死了一個七品官員的母親,不知如何報上去,不知道讓誰來頂罪了。
何參將也讓吳永博來了解情況,得知金士麒隻是一個旁觀者,吳永博分析說應該沒咱們什麽麻煩,但要注意保守秘密。
但隨後的兩天,龍家的事情被一傳十、十傳百,變成了眾人皆知的秘密。
那消息根本壓不下去,那背後的因果更是路人皆知。次日那老太太的靈位就設在被燒毀的老宅之中,前來吊唁的民眾自然絡繹不絕。之後如何千人聯名、萬人送別、立碑作傳、尋訪上告,那都是後話了。
事發三日後,金士麒便安頓好柳州的所有事項,先一步回遷江去。
離開柳州時仍需渡江,他乘坐的還是那條“80料”的大河運船。他花了200兩銀子把那條船買了下來,這價格相當於新船的半價。他本想請船老大繼續幹,還許了20兩銀子的年餉。沒成想那老家夥拿了銀子就告老還鄉,據說200兩銀子能買幾十畝水田,他要做一個幸福的小富農。那一瞬間,金士麒竟有些妒忌他。
這條船被歸於柳州水營,就留在柳州修繕改造,加上頂棚和艙室再換上兩根桅杆。這條將作為臨時的“都司坐船”,過些日送金士麒去廣州。至於龍澤和武騰那兩隻大怪物,它們在西江水裏根本折騰不開,能一路跋涉到南丹衛已經算是極致了。金士麒還要慢慢思考如何利用它們,畢竟是價值上萬的戰船,不能總停在港口裏充當吉祥物。
離開柳州時,郭梓文那秀才追到了碼頭上來。這幾日他一直幫忙跟進龍家的事情,偷空也幫金士麒聯絡那些本地商人。
到了惜別一刻,郭秀才終於說出了憋了許久的念頭:“金都司,這邊事畢之後,我也去遷江吧。”
就等著這句話呢。“郭兄,我也是萬般盼你能來,但我不敢想請。”金士麒卻又凝重地問:“你若去了遷江,怕是一輩子無法做官了,豈不可惜?”
郭梓文靜思了片刻,笑道:“那官,不做也罷。”
“在遷江俗世繁重,庸碌終生,豈不可惜?”
“金都司!我想看你如何養馬萬匹,還有你那大橋如何建成,還有你說那藏寶港‘三年趕柳州、五年超桂林、十年再造新江南’,我很想親眼目睹、親力而為,怎又會庸碌?”
金士麒最後問他:“我慣於亡命於軍陣之上,又此逢亂世,我又一向行事偏激,說不定哪日橫死了。這般光景,你也情願?”
郭梓文咬牙道:“情願。”
“上船來吧!”金士麒一笑,“送我到南岸去,船上繼續聊。”
……
七月初九日,金士麒帶著山海關那批匠戶們回到遷江,隨他而來的還有從柳州請來的20多家合作商戶。
所謂百姓心中有秤,雖然這杆秤未必準確,至少這一次歪到了金士麒這邊。除了“龍家被困事件”贏得了一些人心之外,起到決定還是藏寶港數萬兩銀子的營造計劃。那是柳州地區數十年一遇的大生意,還有金都司的信譽保證(不受賄、不勒索、不拖欠銀子)那些本地的小商家兩、三年也賺不到如此多的純利潤,著實吸引人。
金士麒回到遷江的第一件事,就是領著那些商戶們去參觀“藏寶港”的工地。
這座新城依托紅水河南岸鋪展而開。街道平直整齊,“橫三縱七”的主幹道將城市分作多個小區塊。在金士麒離開這半個月中,藏寶港所在的土地已經完成了丈量規劃,四處都扯著縱橫的繩索,標定著施工地帶。數千計的山民工匠們在四處勞作著,平整土地、挖掘地基、搬遷土石、砍伐樹林。
金士麒帶著諸人去看一座“示範性”的建築。那是一座長達100尺的長屋子,四壁已經搭建成型,匠人們正在鋪設屋瓦。那座長屋是內部“貫通”的構造,商戶們猜測是工場的房子。金士麒卻介紹,這是一間標準民宅,被稱為“排屋”。
他詳細介紹,那排屋每間隔5尺便設置一組縱梁,每處縱梁處都可以添置牆壁隔斷。排屋就可以分割成幾套獨立的民宅。
“就像一根大甘蔗!”金士麒愛死了甘蔗這物種,最喜歡用它來舉例子。“平均五戶人家吃一根,按照每家人數來分甘蔗節。你們懂了嗎?”
三個千戶所目前有2000多戶軍民,其中半數住在藏寶港城內。他們的房子都設計成這種聯排樣式,之後再按照每家的人口情況分割使用。各家之間用雙層的木排夯土割斷,以保證夫妻床鋪上的聲音、背後說閑話、藏銀子等等消息等等不會傳到左鄰右舍去。
平均每座“排屋”可以分配給5戶家庭,總計400間。雖然這些房子造型單調,但是結構簡單、使用靈活,還節省土地。
參觀者恍然大悟:“就像軍營一樣啊!”
“這樣造房子,省錢!”另外一位也看出門道來了。
“哼哼。”金士麒輕笑。其實他的本意並不是省錢,而是更重要的一點。“來,諸位看看周圍的工地,瞪大眼睛,是否發覺異樣?”
商戶們四下看著,隻見方圓一裏之內遍布著一隊隊的山民在挖土鋪設基石,倒也忙得熱鬧。眾人眯著眼睛看了許久,終於有熟悉營造的商戶發現了門道:“都司爺,他們隻土建,卻沒配木料?”
“沒錯,木料都在那邊!”金士麒指向河畔。那邊依稀有木料竹子堆集成山,還有新造的幾間大房。金士麒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們的房舍都在工場中修造,之後再搬來。”
沒錯,金士麒的目標是把房子當作“工業產品”來製造。
如果大明帝國是一根進度條,在天啟六年七月,它已經走到了93.5%的位置。同樣是那個傍晚,在帝國的各個角落無數的喜怒哀樂在上演著――
在京城的錦衣衛詔獄大牢中,一批新犯人正被日夜折磨。帝黨與東林黨的鬥爭陷入了最血腥的階段。
在陝西保寧,明末的第一波流民起義者正在磨刀霍霍,隻待殺出個黎明。
在福建外海,鄭芝龍十八兄弟的戰船又逼停了一條商船,得銀數十萬兩。僅僅半年間,他們的船隊數量由去年結義時的幾十條上升到百餘條。
在沈陽,努.爾.哈.赤身染毒疽持續高燒,已經開始說胡話,恐怕命不久矣。他的幾個兒子正暗中調動軍隊準備著一場殘酷的內亂。
在天津,新建的龍武水師正與造船所商議著新船的價格。與“龍澤”號同級的400料大福船的定價,已經漲至一萬八千兩。
在江南,農戶們正把新收的桑葉一筐筐地變賣。由於連續的台風和暴雨,今夏的桑葉價格漲幅四成,但稻米價格漲幅六成,悄然超過了每石1兩銀子的大關。這魚米之鄉人間天堂,路邊已有餓殍。
在南丹衛的土地上,成群結隊的山民正砍伐著樹林和竹子,沿著滾滾紅水河運抵“藏寶港”的工地。病榻上的藍獁正在猜測月底的銀子能否到帳。
天啟六年的七月的這一天裏,無數的傍晚就像無數的碎片拚湊著大明帝國的晚景。
同樣是這個傍晚,在柳州這個帝國的邊陲市鎮,一個婦人跨過了25尺高的窗框,毅然躍入煦暖的晚風中。此時夕陽落下,城鎮中的一切都清冷的光芒所覆蓋著。她的身軀無聲地穿越金士麒的視線,擦過他手臂的阻隔。在重力加速作用,她的顱骨以每秒58尺的速度撞擊在潮濕的青石路麵上。
她的身體徒勞地扭動了幾下,夾帶著泡沫的血液從鼻、口、耳朵中滾湧而出。
金士麒呆呆地站在窗邊,出神地注視著自己的手。
他抓空了。
他幻想著如果他再快一步就能抓住她,無論是擒住她的手、腳、或者是衣服是發髻,都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甚至許多人的命運。他幻想著手中刹那間承受著一股巨大的拉力,甚至會把他的手臂拉得脫臼,讓他重重地撞在窗框上,甚至他也會跟著跌出去。
但他抓空了。
他手中空空如也,隻敷著一層細汗。
龍文光的母親,那個與金士麒前世的母親同齡的女人,正躺在一丈深的地麵上,血在她身下逐漸洇散。
金士麒心裏空落落的,呆立站在窗邊。他不忍看下麵,他知道那下麵是什麽,他隻把目光投向柳州城那遠遠近近的掩映在暗淡天光之中的房舍建築樹木遠山。
經曆了遼東和廣西的許多波折,金士麒本以為自己變得麻木了。他本以為自己徒生了一層隱形的外殼,能把生死痛楚悲傷之類的東西抵擋在外。但這個世界總是在偷襲他,悄然擊中他,讓他永遠把握不住這節奏。
此刻,他被震裂了一道縫隙,淚水噴湧而出。
“蠢女人。蠢女人。”金士麒默念著,惡狠狠地擦掉淚水。她以為自己的死可以減輕了兒子的束縛,甚至可以化作一股磅礴的推動力,讓兒子更義無反顧地追求他的“大義”。
“你們真能改變什麽嗎?你們能改變什麽!”金士麒黯然道,“蠢女人!”
隨著龍老夫人的墜地,下麵喊叫著乍起,隨後許多人奔出。很多的女人撲在那婦人的身上嚎啕痛哭起來。
隨著那一陣混亂,那些都在街對麵的桂林府來的無賴們也呆傻了。這個結果遠超過他們的預想,沒想到龍家竟有如此烈婦,經幹出如此剛烈之事。等到馮虎和一群親兵們湧出去之後,那些無賴們“轟”地一聲落荒而逃。
馮虎抬頭看著金士麒,指著後麵喊:“要追嗎?”
金士麒搖搖頭,“不用。”他指著下麵說:“看住龍家那些婦人,別跟著做傻事。”
……
當晚,柳州府的通判、推官紛紛來查辦此事,金士麒隻是如實敘述,聲音平靜淡然。事情鬧到這地步,縣裏府裏急做一團,當值的官吏們全都麵色晦暗。現在桂林那邊恐怕更是焦頭爛額,他們逼死了一個七品官員的母親,不知如何報上去,不知道讓誰來頂罪了。
何參將也讓吳永博來了解情況,得知金士麒隻是一個旁觀者,吳永博分析說應該沒咱們什麽麻煩,但要注意保守秘密。
但隨後的兩天,龍家的事情被一傳十、十傳百,變成了眾人皆知的秘密。
那消息根本壓不下去,那背後的因果更是路人皆知。次日那老太太的靈位就設在被燒毀的老宅之中,前來吊唁的民眾自然絡繹不絕。之後如何千人聯名、萬人送別、立碑作傳、尋訪上告,那都是後話了。
事發三日後,金士麒便安頓好柳州的所有事項,先一步回遷江去。
離開柳州時仍需渡江,他乘坐的還是那條“80料”的大河運船。他花了200兩銀子把那條船買了下來,這價格相當於新船的半價。他本想請船老大繼續幹,還許了20兩銀子的年餉。沒成想那老家夥拿了銀子就告老還鄉,據說200兩銀子能買幾十畝水田,他要做一個幸福的小富農。那一瞬間,金士麒竟有些妒忌他。
這條船被歸於柳州水營,就留在柳州修繕改造,加上頂棚和艙室再換上兩根桅杆。這條將作為臨時的“都司坐船”,過些日送金士麒去廣州。至於龍澤和武騰那兩隻大怪物,它們在西江水裏根本折騰不開,能一路跋涉到南丹衛已經算是極致了。金士麒還要慢慢思考如何利用它們,畢竟是價值上萬的戰船,不能總停在港口裏充當吉祥物。
離開柳州時,郭梓文那秀才追到了碼頭上來。這幾日他一直幫忙跟進龍家的事情,偷空也幫金士麒聯絡那些本地商人。
到了惜別一刻,郭秀才終於說出了憋了許久的念頭:“金都司,這邊事畢之後,我也去遷江吧。”
就等著這句話呢。“郭兄,我也是萬般盼你能來,但我不敢想請。”金士麒卻又凝重地問:“你若去了遷江,怕是一輩子無法做官了,豈不可惜?”
郭梓文靜思了片刻,笑道:“那官,不做也罷。”
“在遷江俗世繁重,庸碌終生,豈不可惜?”
“金都司!我想看你如何養馬萬匹,還有你那大橋如何建成,還有你說那藏寶港‘三年趕柳州、五年超桂林、十年再造新江南’,我很想親眼目睹、親力而為,怎又會庸碌?”
金士麒最後問他:“我慣於亡命於軍陣之上,又此逢亂世,我又一向行事偏激,說不定哪日橫死了。這般光景,你也情願?”
郭梓文咬牙道:“情願。”
“上船來吧!”金士麒一笑,“送我到南岸去,船上繼續聊。”
……
七月初九日,金士麒帶著山海關那批匠戶們回到遷江,隨他而來的還有從柳州請來的20多家合作商戶。
所謂百姓心中有秤,雖然這杆秤未必準確,至少這一次歪到了金士麒這邊。除了“龍家被困事件”贏得了一些人心之外,起到決定還是藏寶港數萬兩銀子的營造計劃。那是柳州地區數十年一遇的大生意,還有金都司的信譽保證(不受賄、不勒索、不拖欠銀子)那些本地的小商家兩、三年也賺不到如此多的純利潤,著實吸引人。
金士麒回到遷江的第一件事,就是領著那些商戶們去參觀“藏寶港”的工地。
這座新城依托紅水河南岸鋪展而開。街道平直整齊,“橫三縱七”的主幹道將城市分作多個小區塊。在金士麒離開這半個月中,藏寶港所在的土地已經完成了丈量規劃,四處都扯著縱橫的繩索,標定著施工地帶。數千計的山民工匠們在四處勞作著,平整土地、挖掘地基、搬遷土石、砍伐樹林。
金士麒帶著諸人去看一座“示範性”的建築。那是一座長達100尺的長屋子,四壁已經搭建成型,匠人們正在鋪設屋瓦。那座長屋是內部“貫通”的構造,商戶們猜測是工場的房子。金士麒卻介紹,這是一間標準民宅,被稱為“排屋”。
他詳細介紹,那排屋每間隔5尺便設置一組縱梁,每處縱梁處都可以添置牆壁隔斷。排屋就可以分割成幾套獨立的民宅。
“就像一根大甘蔗!”金士麒愛死了甘蔗這物種,最喜歡用它來舉例子。“平均五戶人家吃一根,按照每家人數來分甘蔗節。你們懂了嗎?”
三個千戶所目前有2000多戶軍民,其中半數住在藏寶港城內。他們的房子都設計成這種聯排樣式,之後再按照每家的人口情況分割使用。各家之間用雙層的木排夯土割斷,以保證夫妻床鋪上的聲音、背後說閑話、藏銀子等等消息等等不會傳到左鄰右舍去。
平均每座“排屋”可以分配給5戶家庭,總計400間。雖然這些房子造型單調,但是結構簡單、使用靈活,還節省土地。
參觀者恍然大悟:“就像軍營一樣啊!”
“這樣造房子,省錢!”另外一位也看出門道來了。
“哼哼。”金士麒輕笑。其實他的本意並不是省錢,而是更重要的一點。“來,諸位看看周圍的工地,瞪大眼睛,是否發覺異樣?”
商戶們四下看著,隻見方圓一裏之內遍布著一隊隊的山民在挖土鋪設基石,倒也忙得熱鬧。眾人眯著眼睛看了許久,終於有熟悉營造的商戶發現了門道:“都司爺,他們隻土建,卻沒配木料?”
“沒錯,木料都在那邊!”金士麒指向河畔。那邊依稀有木料竹子堆集成山,還有新造的幾間大房。金士麒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們的房舍都在工場中修造,之後再搬來。”
沒錯,金士麒的目標是把房子當作“工業產品”來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