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看,朝鳳是在說眾橫捭闔的天下局勢,可若是仔細聽,就會發現,她說的其實是匈奴當今的局勢。
“侍奉強國,隻能使那些搞連衡的人憑借外國勢力在國內撈取高官;援救小國,隻能使那些搞合縱的人憑借國內勢力從國外得到好處。國家利益沒有確立起來,而臣下倒先把封地和厚祿都弄到手了。”說到這裏,朝鳳頓了頓,笑著掃了一眼周圍。那眼神半帶著調侃,可是卻像是刀子一般的,紮進了在場大臣們的心裏。
人都是有私心的,更何況還是在有權力支持的情況之下。朝鳳笑了笑,繼續開口道:“盡管君主地位降低了,而臣下反而抬高了;盡管國家土地削減了,而私家卻變富了。事情如能成功.縱橫家們,就會依仗權勢長期受到重用;事情失敗的話,縱橫家們,就會憑借富有引退回家享福。君主如果聽信臣下的遊說,事情還沒辦成,就已給了他們很高的爵位俸祿,事情失敗得不到處罰;那麽,那些遊說之士,誰不願意用獵取名利的言辭,不斷去進行投機活動呢?”
細細想來,到果然是如此。都說亂世出英雄,可是事實上在這場逐鹿之戰中,出現的人,卻是良莠不齊的。料事如神的謀士的確是有的,可是隨便開口,甚至是給出錯誤指導的人,卻也是大有人在。莫離點點頭,示意朝鳳繼續往下說。
“所以國破君亡局麵的出現,都是因為聽信了縱橫家的花言巧語造成的。這是什麽緣故呢?這是因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論是公正確,事敗之後也沒有堅決地實行處罰。”朝鳳笑笑。不再提北彝的事情,反倒是給莫離出起主意來“縱橫家們都說:‘進行外交活動,收效大的可以統-天下,收效小的也可以保證安全。‘所謂統-天下,提的是能夠打敗別國;所謂保旺安全,指的是本國不受侵犯。兵強就能打敗別國。國安就不可能被人侵犯。而國家的強盛和安定並不能通過外交活動取得,隻能靠搞好內政。現在不在國內推行法術,卻要一心在外交上動腦筋。就必然達不到國家安定富強的目的了。”
這話看似是沒有針對任何人。隻是就事論事。可是事實上,卻是嚴重的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但是由於朝鳳沒有明確的點名,所以在場的人明知道,卻也沒法對號入座。
“的確是這樣的,這世上的人太過多了,想要管理起來。卻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而且才華這種東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出來。不知道在這麽多人這種,應該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莫離看了看朝鳳,開口直接問道。
“廢除舊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製度。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朝鳳的話雖然短,可是卻卻字字叫人心驚肉跳。
卿是匈奴高級官吏的稱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諸侯國君之下的貴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繼,連任卿這樣的高官。祿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財物。世祿就是官吏們世世代代、父死子繼。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世襲卿位和祿田的製度在匈奴一度十分盛行。就是現在也還是存在。
“現在君主對於臣下的言論。喜歡悅耳動聽而不管是否恰當;對於臣下的行事,僅欣賞他的名聲而不責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很多人說起話來總是花言巧語,卻根本不切合實用,結果弄得稱頌先王、高談仁義的人充滿朝廷,而政局仍不免於混亂。”
這話看似是在說莫離不會辯別,實際上。卻是含沙射影的說舊貴族:“立身處世的人競相標榜清高,不去為國家建功立業。結果有才智的人隱居山林,推辭俸祿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於削弱。兵力不免於削弱。政局不免於混亂,這究竟是怎麽造成的呢?因為民眾所稱讚的,君主所優待的,都是些使國家混亂的做法。”
“看來孤被蒙蔽的很深啊,還請鳳兒繼續說下去。”莫離一臉‘驚訝’的表情看著朝鳳,就像是在沉痛自己遇人不淑一般。
“現在全國的民眾都在談論如何治國,每家每戶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國家卻越來越窮,原因就在於空談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農具種地的人太少。全國的民眾都在談論如何打仗,每家每戶都藏有孫子和吳起的兵書,國家的兵力卻越來越弱;原因就在於空談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鎧甲上陣的人太少。所以明君隻使用民眾的力量,不聽信高談闊論;獎賞人們的功勞,堅決禁止那些無用的言行。這樣民眾就會拚命為君主出力。”
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麽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製裁。若是打了勝仗,這功勞自然是那些貴族老爺的,與自己沒有什麽關係。若是打了敗仗,貴族雖是沒有什麽好處,卻也不會有什麽損害,倒是若是自己的損害了身體,就隻能自食苦果了。如果人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那在戰場上就不會有人出全力,戰爭自然就會失敗。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害關係,人的心理無不“畏誅而利慶賞”(,人君的職責,就在於利用“刑”“德”二手,便民眾畏威而歸利。俗話說‘法不阿貴’,朝鳳認為,若是先要得勝就自然應當‘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朝鳳笑笑,開口提議道。
這話說完後,每個人的表情都有了些許的變化。習慣了世卿世祿製度,不饒而獲的舊貴族臉上自然不好看,甚至還表現出了憤怒的殺意。而以新貴族為代表的,空有才華熱情,卻沒有財富背景的新貴族,則表現的很是激動。就連莫離的臉上,也展現出了笑意。
看著在場眾人的表情,朝鳳勾了勾嘴角,淺淺的一笑。人們一向就屈服於權勢,很少能被仁義感化的。孔子是天下的聖人,他修養身心,宣揚儒道,周遊列國,可是天下讚賞他的仁、頌揚他的義並肯為他效勞的人才七十來個。可見看重仁的人少,能行義的人實在難得。所以天下這麽大,願意為他效勞的隻有七十人,而倡導仁義的隻有孔子一個。
魯哀公是個不高明的君主,麵南而坐,統治魯國,國內的人沒有敢於不服從的。學者們遊說君主,不是要君主依靠可以取勝的權勢,而致力於宣揚施行仁義就可以統治天下;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能像孔子那樣,要求天下民眾都像孔子門徒。這在事實上是肯定辦不到的。
自己提出廢除舊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製度的要求,的確是可以讓匈奴更加富強的。莫離是個明君,所以他一定會聽。可是凡事都有兩麵性,既然有給了莫離這麽大的維護,就自然會給舊貴族帶來那麽大的傷害,而新貴族,與舊貴族之間的矛盾,也會更加的劇烈。
環視著周圍,朝鳳臉上的笑容更加的詭異。若是說剛剛拜倫他們,還想把自己禁錮在冷宮,看著自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樣子。那現在他們想的就是盡快的把自己送出去,好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不過可惜,說出去的話,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既然這個想法已經告知莫離了,那便會像是把一粒種子,種在泥土之中,早晚會有發芽的一天的。
“辰星公主年幼無知,若是作為質子,之怕是會被人利用,做出不當的行為,損害家國利益。既然娘娘能夠通曉大意,知明大禮,主動請纓。還望陛下莫要辜負娘娘的一份心意。”經過了仔細的思考,拜倫還是像朝鳳服了軟。
兩害相交選其輕,與其讓她在這裏出餿主意,還不如讓她走遠一點,禍害別人去。再說了,拜倫在心裏冷冷的一笑,質子,就是人質,你說人質會是什麽待遇?他們的武功才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地位和血統,夠不夠分量送到別的國家做人質。
通常情況下,女子應該是不能為質的。畢竟女子的地位基本都是附庸。那就不是叫做質子了,而是上貢美女。可是她的身份實在特殊,大夏的公主,以前的王後。拜倫掃了掃朝鳳,莫離雖是在加壓下,廢後了,可是卻並沒有昭告天下。可見這個女人的在他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不過再高又怎麽樣,這裏是西北,早就不是大夏的控製範圍了。到了北彝之後,就是匈奴都不能再去關心她的死活了。不過也好,倒是了卻了自己當時,那一巴掌的恥辱。拜倫笑了笑,目光有些不定。
“侍奉強國,隻能使那些搞連衡的人憑借外國勢力在國內撈取高官;援救小國,隻能使那些搞合縱的人憑借國內勢力從國外得到好處。國家利益沒有確立起來,而臣下倒先把封地和厚祿都弄到手了。”說到這裏,朝鳳頓了頓,笑著掃了一眼周圍。那眼神半帶著調侃,可是卻像是刀子一般的,紮進了在場大臣們的心裏。
人都是有私心的,更何況還是在有權力支持的情況之下。朝鳳笑了笑,繼續開口道:“盡管君主地位降低了,而臣下反而抬高了;盡管國家土地削減了,而私家卻變富了。事情如能成功.縱橫家們,就會依仗權勢長期受到重用;事情失敗的話,縱橫家們,就會憑借富有引退回家享福。君主如果聽信臣下的遊說,事情還沒辦成,就已給了他們很高的爵位俸祿,事情失敗得不到處罰;那麽,那些遊說之士,誰不願意用獵取名利的言辭,不斷去進行投機活動呢?”
細細想來,到果然是如此。都說亂世出英雄,可是事實上在這場逐鹿之戰中,出現的人,卻是良莠不齊的。料事如神的謀士的確是有的,可是隨便開口,甚至是給出錯誤指導的人,卻也是大有人在。莫離點點頭,示意朝鳳繼續往下說。
“所以國破君亡局麵的出現,都是因為聽信了縱橫家的花言巧語造成的。這是什麽緣故呢?這是因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論是公正確,事敗之後也沒有堅決地實行處罰。”朝鳳笑笑。不再提北彝的事情,反倒是給莫離出起主意來“縱橫家們都說:‘進行外交活動,收效大的可以統-天下,收效小的也可以保證安全。‘所謂統-天下,提的是能夠打敗別國;所謂保旺安全,指的是本國不受侵犯。兵強就能打敗別國。國安就不可能被人侵犯。而國家的強盛和安定並不能通過外交活動取得,隻能靠搞好內政。現在不在國內推行法術,卻要一心在外交上動腦筋。就必然達不到國家安定富強的目的了。”
這話看似是沒有針對任何人。隻是就事論事。可是事實上,卻是嚴重的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但是由於朝鳳沒有明確的點名,所以在場的人明知道,卻也沒法對號入座。
“的確是這樣的,這世上的人太過多了,想要管理起來。卻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而且才華這種東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看出來。不知道在這麽多人這種,應該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莫離看了看朝鳳,開口直接問道。
“廢除舊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製度。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朝鳳的話雖然短,可是卻卻字字叫人心驚肉跳。
卿是匈奴高級官吏的稱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諸侯國君之下的貴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繼,連任卿這樣的高官。祿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財物。世祿就是官吏們世世代代、父死子繼。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世襲卿位和祿田的製度在匈奴一度十分盛行。就是現在也還是存在。
“現在君主對於臣下的言論。喜歡悅耳動聽而不管是否恰當;對於臣下的行事,僅欣賞他的名聲而不責求做出成效。因此天下很多人說起話來總是花言巧語,卻根本不切合實用,結果弄得稱頌先王、高談仁義的人充滿朝廷,而政局仍不免於混亂。”
這話看似是在說莫離不會辯別,實際上。卻是含沙射影的說舊貴族:“立身處世的人競相標榜清高,不去為國家建功立業。結果有才智的人隱居山林,推辭俸祿而不接受,而兵力仍不免於削弱。兵力不免於削弱。政局不免於混亂,這究竟是怎麽造成的呢?因為民眾所稱讚的,君主所優待的,都是些使國家混亂的做法。”
“看來孤被蒙蔽的很深啊,還請鳳兒繼續說下去。”莫離一臉‘驚訝’的表情看著朝鳳,就像是在沉痛自己遇人不淑一般。
“現在全國的民眾都在談論如何治國,每家每戶都藏有商鞅和管仲的法典,國家卻越來越窮,原因就在於空談耕作的人太多,而真正拿起農具種地的人太少。全國的民眾都在談論如何打仗,每家每戶都藏有孫子和吳起的兵書,國家的兵力卻越來越弱;原因就在於空談打仗的人太多.而真正穿起鎧甲上陣的人太少。所以明君隻使用民眾的力量,不聽信高談闊論;獎賞人們的功勞,堅決禁止那些無用的言行。這樣民眾就會拚命為君主出力。”
一個兔子跑,很多的人去追,但對於集市上的那麽多的兔子,卻看也不看。這不是不想要兔子,而是所有權已經確定,不能再爭奪了,否則就是違背法律,要受到製裁。若是打了勝仗,這功勞自然是那些貴族老爺的,與自己沒有什麽關係。若是打了敗仗,貴族雖是沒有什麽好處,卻也不會有什麽損害,倒是若是自己的損害了身體,就隻能自食苦果了。如果人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那在戰場上就不會有人出全力,戰爭自然就會失敗。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利害關係,人的心理無不“畏誅而利慶賞”(,人君的職責,就在於利用“刑”“德”二手,便民眾畏威而歸利。俗話說‘法不阿貴’,朝鳳認為,若是先要得勝就自然應當‘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朝鳳笑笑,開口提議道。
這話說完後,每個人的表情都有了些許的變化。習慣了世卿世祿製度,不饒而獲的舊貴族臉上自然不好看,甚至還表現出了憤怒的殺意。而以新貴族為代表的,空有才華熱情,卻沒有財富背景的新貴族,則表現的很是激動。就連莫離的臉上,也展現出了笑意。
看著在場眾人的表情,朝鳳勾了勾嘴角,淺淺的一笑。人們一向就屈服於權勢,很少能被仁義感化的。孔子是天下的聖人,他修養身心,宣揚儒道,周遊列國,可是天下讚賞他的仁、頌揚他的義並肯為他效勞的人才七十來個。可見看重仁的人少,能行義的人實在難得。所以天下這麽大,願意為他效勞的隻有七十人,而倡導仁義的隻有孔子一個。
魯哀公是個不高明的君主,麵南而坐,統治魯國,國內的人沒有敢於不服從的。學者們遊說君主,不是要君主依靠可以取勝的權勢,而致力於宣揚施行仁義就可以統治天下;這就是要求君主一定能像孔子那樣,要求天下民眾都像孔子門徒。這在事實上是肯定辦不到的。
自己提出廢除舊奴隸主貴族特權,和世卿世祿製度的要求,的確是可以讓匈奴更加富強的。莫離是個明君,所以他一定會聽。可是凡事都有兩麵性,既然有給了莫離這麽大的維護,就自然會給舊貴族帶來那麽大的傷害,而新貴族,與舊貴族之間的矛盾,也會更加的劇烈。
環視著周圍,朝鳳臉上的笑容更加的詭異。若是說剛剛拜倫他們,還想把自己禁錮在冷宮,看著自己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樣子。那現在他們想的就是盡快的把自己送出去,好維護他們自己的利益。不過可惜,說出去的話,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既然這個想法已經告知莫離了,那便會像是把一粒種子,種在泥土之中,早晚會有發芽的一天的。
“辰星公主年幼無知,若是作為質子,之怕是會被人利用,做出不當的行為,損害家國利益。既然娘娘能夠通曉大意,知明大禮,主動請纓。還望陛下莫要辜負娘娘的一份心意。”經過了仔細的思考,拜倫還是像朝鳳服了軟。
兩害相交選其輕,與其讓她在這裏出餿主意,還不如讓她走遠一點,禍害別人去。再說了,拜倫在心裏冷冷的一笑,質子,就是人質,你說人質會是什麽待遇?他們的武功才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地位和血統,夠不夠分量送到別的國家做人質。
通常情況下,女子應該是不能為質的。畢竟女子的地位基本都是附庸。那就不是叫做質子了,而是上貢美女。可是她的身份實在特殊,大夏的公主,以前的王後。拜倫掃了掃朝鳳,莫離雖是在加壓下,廢後了,可是卻並沒有昭告天下。可見這個女人的在他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不過再高又怎麽樣,這裏是西北,早就不是大夏的控製範圍了。到了北彝之後,就是匈奴都不能再去關心她的死活了。不過也好,倒是了卻了自己當時,那一巴掌的恥辱。拜倫笑了笑,目光有些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