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錚拎著晚上的食材和草莓回到家裏。
菜市場發生的事和那個胖女人很快被她拋在腦後。
“婉約、團子看我買了什麽……”一踏進家門她先愣了一下。
院子裏一個挺拔剛朗的男子如劍站立,另有兩個人手裏搬著什麽東西。
聽到聲音男子轉過來,卻是顏獨步身邊的葉十七。
蘇錚瞬間提起來的心又瞬間回落回去。
“蘇姑娘,這是我家主子感謝你收留了他的謝禮,不知要放在哪裏。”葉十七拱了拱手道,聲音如他的人一樣筆直挺拔,讓人一下子就能聽出,這是個多麽利落的人。
顏獨步給她的謝禮?
蘇錚走上去,看到了那兩個搬運工人似的但渾身透著幹練勁,隻怕和葉十七是一個係統的人手裏的東西。
都是大大小小的盒子,包裹得很精致,裏麵不知道是什麽東西,但地上還擺著一張用紅綢蒙著的桌子。
掀開一看,又感覺不大像桌子,蘇錚覺得有些眼熟。
忽然她想起這是什麽東西,和薑師傅的工作台外形又七八分的相似。
長方形的桌麵,隻是更寬更長更厚,不知是什麽木材做成,顏色褐紅,光澤很正,厚重中透著難以言說的古樸。
她又看向那些盒子,想起昨天顏獨步對自己說的那些鼓勵的話,心口砰砰跳動起來:“這、這不會是紫砂創作所需的台子和工具吧?”
葉十七點頭:“正是,是從鎮上的鋪子裏全套購來,質地中等,尺寸適中,不如特別定製的來的好使,還請蘇姑娘不要嫌棄。”
蘇錚一下子聽明白了。
以顏獨步,絕非買不起更好的。但那樣未免太惹眼,而在遍地都是紫砂藝人的桃溪鎮,買一整套這樣不好不差的工具再尋常不過,不必擔心有人留心。
蘇錚想顏獨步倒是細心。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葉十七把這點點明了了,與其她自己以後發現這些東西不怎麽樣,他先挑明,趁早為他家主子免去一份可能的埋怨。這絕對不是顏獨步吩咐的。
“怎麽會嫌棄呢,你回去替我轉告顏……公子,我很喜歡這份禮物。”
蘇錚想了想,說了聲稍等。把手上的東西交給旁邊的婉約團子,自己跑進屋裏拿了一串鑰匙出來,打開東廂房裏比較空曠的一間:“先放這裏吧。以後我自己再把這些規整好。”
葉十七三人照做。蘇錚寫了他們,他們表示不敢當。臨走時,蘇錚喊住葉十七:“庚溪鎮那一回,真是謝謝你了。”
葉十七略一回想便知道她說的是什麽事,麵無表情地垂頸道:“我隻是奉命行事。若沒有其它的事,先告辭了。”
蘇錚送了他們出門,回去就直奔進東廂,驚豔地摸著那張紅褐色的工作台,然後拆開包裝精美的盒子,裏麵果然是現在黃色絲綢裏的工具。
木搭子。大大小小型號並且還有圓有尖的木拍子,還有尖刀、規車、鰟鮍刀、明針、複隻……所有在薑師傅那裏看到過的工具這裏都有,甚至還有更多的。
蘇錚喜得快要跳起來。就像一個讀書沒有課本的窮學生忽然收到一摞的新課本,愛不釋手地這個摸摸那個碰碰,又是新奇又是激動。
此外便是對顏獨步的感激。
他不單單是嘴上說說,實際行動也這樣地迅速到位。
她忽然想起剛才都沒有問候一下他的傷勢,也沒有關心一下他現在在哪裏。真是失禮。
可隨即想到如果真的過問了才是失禮吧,感覺很越矩。她很清楚那樣的人不是自己能碰觸的,連交好這種念頭都是沒有自知之明。
莫名地,蘇錚興奮的心情驟然冷卻下來。
婉約走進來,期期艾艾地問:“大姐,這些東西都是那位在我們家住過的公子送的嗎?”
“嗯,是啊。”
她好奇地瞧著:“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做什麽的?”
聞言蘇錚振作起來:“都是好東西,你以後就知道了。”
團子蹲在旁邊看他大姐將那些稀奇的東西摸來摸去,扁扁嘴:“大姐,我餓了。”
“好,大姐這就去做飯,婉約,你把草莓洗一洗,和團子分著吃。”
晚上蘇錚到西次間連著的耳房裏秉燭夜書,將擺脫薑師傅所講的知識通通記錄下來,同時複習一遍。
她並不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當初上學的時候所有優異成績都是靠十分的用功才能維持下來的。
筆記做完,她又對照著實物虛空使了幾遍,越發有感覺了。
一直弄完,夜已經頗深,她從西次間裏出來,看著垂掛下來的窗幔裏疊得整整齊齊的被子,嘴角彎起。
“什麽嘛,這麽厚的被子都能疊成豆腐塊,這手法真高明。”
第二天她再去泥場,沒有直接說自己得了一全套的工具,而是拐著彎試探問,如果她有了自己的工具會如何。
薑師傅笑道:“哪有那麽容易,買工具也要有明路,你以為誰跑到店裏吆喝一聲人家就賣了?像你這樣的生麵孔,少不得要被盤問幾番——不過你真想要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物色幾樣。”
蘇錚忙說不必,暗自慶幸幸好葉十七做得低調,別人都不知道自家多了那麽些家夥。隨即又暗惱這些破規矩一些工具弄得跟違禁品一樣。
隨即又問哪裏可以買到泥料。
有了工具當然就想自己動手做了。
薑師傅看了她一會,歎道:“暫時先用我的,以後再找時機帶你出去轉轉,到各處混個臉熟,你以後想買工具也好,泥也好,都方便。”
他停了一下說,晦澀地說:“以前也不是這麽嚴的,但近年紫砂壺進了貢品之列,大家就越發看重派別傳承,民間散支的窯戶藝人也越發處境艱難,到如今就很不鼓勵,甚至是打壓新人自學技藝的。你又是個女孩子,更是打眼。我挺喜歡你這踏實的性子,收了你做徒弟我有了接班人,你也可以光明正大地進入這個圈子。但是,你也知道,我不是個入流的,跟著我學,起步就低,以後的路更難走……先看看你有多少天分吧,要不是我把握得了的,你就能另謀一條明路了。”
蘇錚很感動,假若不是真正關心,說不出這樣推心置腹的話。
同時她也明白了很多東西。
她現在是名不正言不順,薑師傅倒是願意收她為徒,但薑師傅自身水平就不高,在業內也沒什麽名聲地位,跟著他前途也會很灰暗。如果她資質平平也就罷了,但如果有一些天賦,那多少就會被耽誤。
畢竟已經有一個師父,就很難再認第二個,更高明的技藝也就無從學習了。
這是很實際的問題。
而且就蘇錚自己來說,對於拜師這件事,她的確要深思熟慮。
古人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她覺得這事跟嫁人都有的一拚,要看緣分,看人品,看彼此的性格身份,否則以後必然會有數不清的矛盾。
以她的本意來說,她從來沒打算找個人來束縛自己,就想自己單幹野幹來著。
是她想得太簡單了。
這個話題略沉重,兩人都就此打住,因為薑師傅從今天起有任務要做了,就是開始製作紫砂壺,規格、數量都有一定要求,他們兩人去倉庫挑選需要的泥料,薑師傅進行製作,蘇錚就跟在一旁看。
隻見薑師傅切出一塊泥料,用木搭子均勻拍扁成為泥片,接著用起泥刀將泥片刮壓平整,牆車裁出所需的泥片的寬度。
“用這個牆車的時候手一定要穩,不然裁出來的線條歪歪斜斜,那可就難看了,而且也是不能用來做壺的,真正進行壺的製作前,這些拍泥壓泥還有裁剪,包括裁圍身筒的直條泥片和做圓形的底片口片,這些都要練習,都是功課。”
蘇錚心裏一一記下,便看見薑師傅血管虯曲皮膚粗糙的手穩穩地拉開,牆車的兩個金屬刀割出兩條線,薑師傅又在切下來的長條泥片兩端各切一刀,隨後將邊料拿開,將需要用的長條小心放在一邊。
他又說:“你看這個寬度,初學的人一般是要對著圖紙量好尺寸,不過我們做熟練了,心裏都有數,做的又是中檔壺,對這些都也就沒那麽講究,你以後可不能這麽馬虎。”
見蘇錚老實點頭,他滿意地笑笑,雖然還不是徒弟,可能以後也未必就能做成師徒,但他現在是確實拿蘇錚當徒弟來交。
這個在職業領域並不風光的人幾乎沒有當過老師的經曆,對其教導人很是熱心和積極。他說:“接著做底片和口片,他們分別是身筒的底和頂。”
蘇錚不解地問:“還要頂嗎?壺不是上麵加蓋的?”
薑師傅答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做壺的時候我們是要加上頂和底,做出一個密閉的物器,基本成型了,稍微陰幹後,才會切出壺口,按上壺蓋。”
他隨後又取來一小塊泥,一邊放在製作台的邊緣一手轉動著,一手拿著木搭子將其慢慢拍成一個餅,拿來規車,兩個腳調出需要的尺寸,然後壓在泥片上剪裁。
菜市場發生的事和那個胖女人很快被她拋在腦後。
“婉約、團子看我買了什麽……”一踏進家門她先愣了一下。
院子裏一個挺拔剛朗的男子如劍站立,另有兩個人手裏搬著什麽東西。
聽到聲音男子轉過來,卻是顏獨步身邊的葉十七。
蘇錚瞬間提起來的心又瞬間回落回去。
“蘇姑娘,這是我家主子感謝你收留了他的謝禮,不知要放在哪裏。”葉十七拱了拱手道,聲音如他的人一樣筆直挺拔,讓人一下子就能聽出,這是個多麽利落的人。
顏獨步給她的謝禮?
蘇錚走上去,看到了那兩個搬運工人似的但渾身透著幹練勁,隻怕和葉十七是一個係統的人手裏的東西。
都是大大小小的盒子,包裹得很精致,裏麵不知道是什麽東西,但地上還擺著一張用紅綢蒙著的桌子。
掀開一看,又感覺不大像桌子,蘇錚覺得有些眼熟。
忽然她想起這是什麽東西,和薑師傅的工作台外形又七八分的相似。
長方形的桌麵,隻是更寬更長更厚,不知是什麽木材做成,顏色褐紅,光澤很正,厚重中透著難以言說的古樸。
她又看向那些盒子,想起昨天顏獨步對自己說的那些鼓勵的話,心口砰砰跳動起來:“這、這不會是紫砂創作所需的台子和工具吧?”
葉十七點頭:“正是,是從鎮上的鋪子裏全套購來,質地中等,尺寸適中,不如特別定製的來的好使,還請蘇姑娘不要嫌棄。”
蘇錚一下子聽明白了。
以顏獨步,絕非買不起更好的。但那樣未免太惹眼,而在遍地都是紫砂藝人的桃溪鎮,買一整套這樣不好不差的工具再尋常不過,不必擔心有人留心。
蘇錚想顏獨步倒是細心。
更有意思的是這個葉十七把這點點明了了,與其她自己以後發現這些東西不怎麽樣,他先挑明,趁早為他家主子免去一份可能的埋怨。這絕對不是顏獨步吩咐的。
“怎麽會嫌棄呢,你回去替我轉告顏……公子,我很喜歡這份禮物。”
蘇錚想了想,說了聲稍等。把手上的東西交給旁邊的婉約團子,自己跑進屋裏拿了一串鑰匙出來,打開東廂房裏比較空曠的一間:“先放這裏吧。以後我自己再把這些規整好。”
葉十七三人照做。蘇錚寫了他們,他們表示不敢當。臨走時,蘇錚喊住葉十七:“庚溪鎮那一回,真是謝謝你了。”
葉十七略一回想便知道她說的是什麽事,麵無表情地垂頸道:“我隻是奉命行事。若沒有其它的事,先告辭了。”
蘇錚送了他們出門,回去就直奔進東廂,驚豔地摸著那張紅褐色的工作台,然後拆開包裝精美的盒子,裏麵果然是現在黃色絲綢裏的工具。
木搭子。大大小小型號並且還有圓有尖的木拍子,還有尖刀、規車、鰟鮍刀、明針、複隻……所有在薑師傅那裏看到過的工具這裏都有,甚至還有更多的。
蘇錚喜得快要跳起來。就像一個讀書沒有課本的窮學生忽然收到一摞的新課本,愛不釋手地這個摸摸那個碰碰,又是新奇又是激動。
此外便是對顏獨步的感激。
他不單單是嘴上說說,實際行動也這樣地迅速到位。
她忽然想起剛才都沒有問候一下他的傷勢,也沒有關心一下他現在在哪裏。真是失禮。
可隨即想到如果真的過問了才是失禮吧,感覺很越矩。她很清楚那樣的人不是自己能碰觸的,連交好這種念頭都是沒有自知之明。
莫名地,蘇錚興奮的心情驟然冷卻下來。
婉約走進來,期期艾艾地問:“大姐,這些東西都是那位在我們家住過的公子送的嗎?”
“嗯,是啊。”
她好奇地瞧著:“這些都是什麽東西啊,做什麽的?”
聞言蘇錚振作起來:“都是好東西,你以後就知道了。”
團子蹲在旁邊看他大姐將那些稀奇的東西摸來摸去,扁扁嘴:“大姐,我餓了。”
“好,大姐這就去做飯,婉約,你把草莓洗一洗,和團子分著吃。”
晚上蘇錚到西次間連著的耳房裏秉燭夜書,將擺脫薑師傅所講的知識通通記錄下來,同時複習一遍。
她並不是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當初上學的時候所有優異成績都是靠十分的用功才能維持下來的。
筆記做完,她又對照著實物虛空使了幾遍,越發有感覺了。
一直弄完,夜已經頗深,她從西次間裏出來,看著垂掛下來的窗幔裏疊得整整齊齊的被子,嘴角彎起。
“什麽嘛,這麽厚的被子都能疊成豆腐塊,這手法真高明。”
第二天她再去泥場,沒有直接說自己得了一全套的工具,而是拐著彎試探問,如果她有了自己的工具會如何。
薑師傅笑道:“哪有那麽容易,買工具也要有明路,你以為誰跑到店裏吆喝一聲人家就賣了?像你這樣的生麵孔,少不得要被盤問幾番——不過你真想要的話,我倒是可以給你物色幾樣。”
蘇錚忙說不必,暗自慶幸幸好葉十七做得低調,別人都不知道自家多了那麽些家夥。隨即又暗惱這些破規矩一些工具弄得跟違禁品一樣。
隨即又問哪裏可以買到泥料。
有了工具當然就想自己動手做了。
薑師傅看了她一會,歎道:“暫時先用我的,以後再找時機帶你出去轉轉,到各處混個臉熟,你以後想買工具也好,泥也好,都方便。”
他停了一下說,晦澀地說:“以前也不是這麽嚴的,但近年紫砂壺進了貢品之列,大家就越發看重派別傳承,民間散支的窯戶藝人也越發處境艱難,到如今就很不鼓勵,甚至是打壓新人自學技藝的。你又是個女孩子,更是打眼。我挺喜歡你這踏實的性子,收了你做徒弟我有了接班人,你也可以光明正大地進入這個圈子。但是,你也知道,我不是個入流的,跟著我學,起步就低,以後的路更難走……先看看你有多少天分吧,要不是我把握得了的,你就能另謀一條明路了。”
蘇錚很感動,假若不是真正關心,說不出這樣推心置腹的話。
同時她也明白了很多東西。
她現在是名不正言不順,薑師傅倒是願意收她為徒,但薑師傅自身水平就不高,在業內也沒什麽名聲地位,跟著他前途也會很灰暗。如果她資質平平也就罷了,但如果有一些天賦,那多少就會被耽誤。
畢竟已經有一個師父,就很難再認第二個,更高明的技藝也就無從學習了。
這是很實際的問題。
而且就蘇錚自己來說,對於拜師這件事,她的確要深思熟慮。
古人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她覺得這事跟嫁人都有的一拚,要看緣分,看人品,看彼此的性格身份,否則以後必然會有數不清的矛盾。
以她的本意來說,她從來沒打算找個人來束縛自己,就想自己單幹野幹來著。
是她想得太簡單了。
這個話題略沉重,兩人都就此打住,因為薑師傅從今天起有任務要做了,就是開始製作紫砂壺,規格、數量都有一定要求,他們兩人去倉庫挑選需要的泥料,薑師傅進行製作,蘇錚就跟在一旁看。
隻見薑師傅切出一塊泥料,用木搭子均勻拍扁成為泥片,接著用起泥刀將泥片刮壓平整,牆車裁出所需的泥片的寬度。
“用這個牆車的時候手一定要穩,不然裁出來的線條歪歪斜斜,那可就難看了,而且也是不能用來做壺的,真正進行壺的製作前,這些拍泥壓泥還有裁剪,包括裁圍身筒的直條泥片和做圓形的底片口片,這些都要練習,都是功課。”
蘇錚心裏一一記下,便看見薑師傅血管虯曲皮膚粗糙的手穩穩地拉開,牆車的兩個金屬刀割出兩條線,薑師傅又在切下來的長條泥片兩端各切一刀,隨後將邊料拿開,將需要用的長條小心放在一邊。
他又說:“你看這個寬度,初學的人一般是要對著圖紙量好尺寸,不過我們做熟練了,心裏都有數,做的又是中檔壺,對這些都也就沒那麽講究,你以後可不能這麽馬虎。”
見蘇錚老實點頭,他滿意地笑笑,雖然還不是徒弟,可能以後也未必就能做成師徒,但他現在是確實拿蘇錚當徒弟來交。
這個在職業領域並不風光的人幾乎沒有當過老師的經曆,對其教導人很是熱心和積極。他說:“接著做底片和口片,他們分別是身筒的底和頂。”
蘇錚不解地問:“還要頂嗎?壺不是上麵加蓋的?”
薑師傅答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做壺的時候我們是要加上頂和底,做出一個密閉的物器,基本成型了,稍微陰幹後,才會切出壺口,按上壺蓋。”
他隨後又取來一小塊泥,一邊放在製作台的邊緣一手轉動著,一手拿著木搭子將其慢慢拍成一個餅,拿來規車,兩個腳調出需要的尺寸,然後壓在泥片上剪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