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女子相貌雖不能稱得上傾國傾城,可卻嫻靜而雍容,就像是剛剛從潑墨山水畫中走出的人兒一樣。長長的青絲隻用一根白色繡著古樸紋路的發帶束起,穿著寬大素淨的白袍,赤著腳坐在地上,慵懶的斜依在一旁一個木枕上。女子額心有一點豔紅欲滴的朱砂痣,漆黑的眸子帶著溫和的笑意,從她眼角的細紋能看出,她已不再年輕。
葉錦書站定在女子身前的茶具旁,望著那雙溫柔的眸子,心中突然泛起一絲酸意,她直直的跪下,膝蓋撞上地板發出沉悶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沙啞的聲音在空蕩的房間響起:“多謝樓主多年來暗中相護,救我與娘親性命,錦書無以為報。日後若有需用錦書之處,錦書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額頭重重的磕在地上,葉錦書恭敬的磕了三個頭。再抬頭時,額頭已紅了一片,一雙黑亮的眸子定定的望著淨璃,唇微微抿著,是一副倔強而堅定的模樣。
果然是她啊,那個三年前突然出現,在葉錦書最絕望的時候出現的那個溫柔的女子,救了織娘也救了葉錦書。對啊,除了她又會有誰,可無論她是為了什麽,有何目的才相助,葉錦書也不想再去糾纏。若不是她,或許葉錦書與織娘早已不在人世。這三年,每當葉錦書難過痛苦時,出現在夢中的那雙溫柔的眸,總能給她以溫暖勇氣,就像是冬日最寒冷的時候的一杯熱茶。這個年紀與織娘一般大的女子,在葉錦書的心中,已是她最為感激和敬重的人。
顧笙負手站在一旁,一雙眸子深邃的看著葉錦書。
淨璃微微一笑,坐起身,伸手輕觸葉錦書的額頭,眼中有幾分懷念和疼愛,她開口道:“孩子,快起來。勿需如此多禮,我曾受過你娘親與你爹的恩惠,這般做也算是報恩。私心來說,也是讓自己心安。”葉錦書微低著頭,用力的點點頭,眼眶泛紅的嗯了一聲。
淨璃將目光望向顧笙,很是欣賞的點點頭:“這位便是顧家四小姐,顧笙姑娘,青衣門現任門主。”顧笙微伏身,神色淡然的道:“正是晚輩,晚輩曾聽家師提起過淨璃前輩,也曾聽說過前輩的一些傳聞,晚輩幼時便傾慕前輩。”淨璃低頭一笑,將麵前兩個空茶杯斟滿:“你這孩子倒是會恭維人,你們都坐下吧,陪我喝杯茶。”顧笙與葉錦書盤腿坐在淨璃對麵,茶的清香與屋子裏頭的熏香混在一起,格外的好聞。
這茶一喝便喝了許久,葉錦書偷偷的摸了摸有些發漲的肚子,裏頭裝滿了茶水,若是此時她站起來跳一跳,怕是都能聽到她肚子裏嘩嘩的水聲。淨璃與顧笙皆是微笑著悠然安靜的品著茶,葉錦書看著麵前又被倒滿的茶杯,舔了舔嘴唇有些發愁。雖這茶的確清香甘甜,可她都喝了十幾杯了,但淨璃替她倒的茶她怎敢不喝。因中毒而腫大的手極難端起茶杯,她隻能用雙手捧茶杯,小心翼翼的遞到嘴邊。
“嗝,砰。”葉錦書傻眼的看著掉在桌上的茶杯,水打濕了自己的衣擺。忙不矢的趕緊扶起茶杯,順手用袖子擦了擦桌上的水。誰知她會突然打個飽嗝,拿不穩茶杯。真是丟人啊,葉錦書紅著臉坐著,一副乖乖等著受罰的模樣,黑溜溜的眼珠還左瞥一眼右瞥一眼正轉的靈活。
原本靜謐的氣氛瞬間被打破,淨璃與顧笙都笑著看著葉錦書。顧笙忍不住伸手戳了戳葉錦書犯錯的那隻爪子道:“喝個茶都不能安寧一會。”葉錦書窘迫的將頭伏的更低。淨璃眼帶深意的看著眼前的兩人,放下手中的茶杯道:“想必是知兒那個調皮鬼捉弄了你,你去樓下找梨兒,就是今日領你們來的那人,她手上有膏藥,塗了手便會好,去吧。”葉錦書低頭道了聲是,連忙起身告辭便往外走。
看著葉錦書的身影消失在門外,淨璃斂了笑意望著顧笙正色道:“有些事,那孩子知道的越少越安全。此次我提前請你來,的確有是結盟之意。除此之外,我還有另一個秘密需告知於你。”顧笙撥弄著手中的茶杯,眼中有幾分思量:“我已猜到,前輩此次喚我前來,與寧王這些日子召集武林人士密談有關。”淨璃點點頭道:“這也是其一。”
青紗被風揚起,輕柔的飄動著。屋內的香爐升起的煙霧被吹了過來,兩人的身影陷入其中,有些朦朧了起來。
淨璃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悠悠的望向窗外的竹林,語氣有些凝重:“刺影樓的暗殺,波及朝廷命官,而我因護著錦書與橋織又與寧王結怨。刺影樓勢力越大,就越發危險起來,寧王此次召集武林人士就是為商討如何剿滅我刺影樓。我刺影雖不至於懼怕他們,但若強硬與他們動手,難免會有所損傷。我們的敵人既是同一人,那結盟對你我來說都是一大助力。”
顧笙點頭,麵色肅然道:“家師曾說過,前輩雖掌管暗殺勢力,但卻是個坦蕩守信之人。既前輩有結盟之意,那自今日起,我青衣門便與刺影樓同進同退。”淨璃微微一笑,伸手握住肩旁的一束青絲:“青衣門建立已有百年,是一群有識之士為防暴君昏君登基,以致亂世塗炭生靈而創立。百年來,不知阻了多少場戰亂,救了多少百姓。武林中雖鮮少有人聽聞,但卻是一個真正匡扶正義的門派,你的師父緹安長老更是一個正氣凜然心懷天下的俠客。”
顧笙微低著頭,嘴角的笑容有些苦澀:“當年,家師發現了寧王暴戾凶殘的行徑,便率門下弟子四處搜救被寧王陷害的忠良之臣,暗中組織勢力對抗寧王。寧王知青衣門欲與他為敵,竟用了些陰損的手段暗算師父,以至於師父就此被那小人害死。”淨璃輕歎了口氣,眼中有幾分惋惜緬懷:“我與你師父有幾麵之緣,也有幸與他飲過幾杯酒。他被寧王謀害,這天下間便又少了一個忠義的俠士。但我沒想到,他臨去前竟然會選你做新一任的門主,你雖資質極佳,性子沉穩又擅謀略,但終究是與皇家有千絲萬縷關係的顧家人。”
顧笙微低著頭,“師父將門主之位傳與我,就連我也萬萬沒想到,我的身份終究有些禁忌,可師父執意如此。他說他信我能當好青衣門的新門主,就如當年他不顧門人反對,執意收我為徒一般。”她臉上雖無甚表情,可放在膝上的手卻微微握緊,可見她此時心境並未有麵上那般平和。淨璃伸手替她斟茶,有幾片碧綠的竹葉被風拂進了屋內,落在了淨璃手邊,她輕輕抬手拾起一片,放在鼻邊嗅了嗅。
重陷靜謐的房中,窗外的幾隻雀鳥飛了進來,機靈的在地板上蹦蹦跳跳,這裏啄一口那裏啄一口。“我此次還有一件事需告知你,關於七日蠱的解藥。”淨璃突然開口,驚飛了那幾隻膽小的雀鳥,翅膀嘩嘩的拍著竄出窗外。顧笙猛的抬頭,瞳孔慢慢放大,雪白的貝齒咬住紅唇有些泛白,她緊緊的握住衣擺,好似連呼吸都重了些。
葉錦書站定在女子身前的茶具旁,望著那雙溫柔的眸子,心中突然泛起一絲酸意,她直直的跪下,膝蓋撞上地板發出沉悶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沙啞的聲音在空蕩的房間響起:“多謝樓主多年來暗中相護,救我與娘親性命,錦書無以為報。日後若有需用錦書之處,錦書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額頭重重的磕在地上,葉錦書恭敬的磕了三個頭。再抬頭時,額頭已紅了一片,一雙黑亮的眸子定定的望著淨璃,唇微微抿著,是一副倔強而堅定的模樣。
果然是她啊,那個三年前突然出現,在葉錦書最絕望的時候出現的那個溫柔的女子,救了織娘也救了葉錦書。對啊,除了她又會有誰,可無論她是為了什麽,有何目的才相助,葉錦書也不想再去糾纏。若不是她,或許葉錦書與織娘早已不在人世。這三年,每當葉錦書難過痛苦時,出現在夢中的那雙溫柔的眸,總能給她以溫暖勇氣,就像是冬日最寒冷的時候的一杯熱茶。這個年紀與織娘一般大的女子,在葉錦書的心中,已是她最為感激和敬重的人。
顧笙負手站在一旁,一雙眸子深邃的看著葉錦書。
淨璃微微一笑,坐起身,伸手輕觸葉錦書的額頭,眼中有幾分懷念和疼愛,她開口道:“孩子,快起來。勿需如此多禮,我曾受過你娘親與你爹的恩惠,這般做也算是報恩。私心來說,也是讓自己心安。”葉錦書微低著頭,用力的點點頭,眼眶泛紅的嗯了一聲。
淨璃將目光望向顧笙,很是欣賞的點點頭:“這位便是顧家四小姐,顧笙姑娘,青衣門現任門主。”顧笙微伏身,神色淡然的道:“正是晚輩,晚輩曾聽家師提起過淨璃前輩,也曾聽說過前輩的一些傳聞,晚輩幼時便傾慕前輩。”淨璃低頭一笑,將麵前兩個空茶杯斟滿:“你這孩子倒是會恭維人,你們都坐下吧,陪我喝杯茶。”顧笙與葉錦書盤腿坐在淨璃對麵,茶的清香與屋子裏頭的熏香混在一起,格外的好聞。
這茶一喝便喝了許久,葉錦書偷偷的摸了摸有些發漲的肚子,裏頭裝滿了茶水,若是此時她站起來跳一跳,怕是都能聽到她肚子裏嘩嘩的水聲。淨璃與顧笙皆是微笑著悠然安靜的品著茶,葉錦書看著麵前又被倒滿的茶杯,舔了舔嘴唇有些發愁。雖這茶的確清香甘甜,可她都喝了十幾杯了,但淨璃替她倒的茶她怎敢不喝。因中毒而腫大的手極難端起茶杯,她隻能用雙手捧茶杯,小心翼翼的遞到嘴邊。
“嗝,砰。”葉錦書傻眼的看著掉在桌上的茶杯,水打濕了自己的衣擺。忙不矢的趕緊扶起茶杯,順手用袖子擦了擦桌上的水。誰知她會突然打個飽嗝,拿不穩茶杯。真是丟人啊,葉錦書紅著臉坐著,一副乖乖等著受罰的模樣,黑溜溜的眼珠還左瞥一眼右瞥一眼正轉的靈活。
原本靜謐的氣氛瞬間被打破,淨璃與顧笙都笑著看著葉錦書。顧笙忍不住伸手戳了戳葉錦書犯錯的那隻爪子道:“喝個茶都不能安寧一會。”葉錦書窘迫的將頭伏的更低。淨璃眼帶深意的看著眼前的兩人,放下手中的茶杯道:“想必是知兒那個調皮鬼捉弄了你,你去樓下找梨兒,就是今日領你們來的那人,她手上有膏藥,塗了手便會好,去吧。”葉錦書低頭道了聲是,連忙起身告辭便往外走。
看著葉錦書的身影消失在門外,淨璃斂了笑意望著顧笙正色道:“有些事,那孩子知道的越少越安全。此次我提前請你來,的確有是結盟之意。除此之外,我還有另一個秘密需告知於你。”顧笙撥弄著手中的茶杯,眼中有幾分思量:“我已猜到,前輩此次喚我前來,與寧王這些日子召集武林人士密談有關。”淨璃點點頭道:“這也是其一。”
青紗被風揚起,輕柔的飄動著。屋內的香爐升起的煙霧被吹了過來,兩人的身影陷入其中,有些朦朧了起來。
淨璃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悠悠的望向窗外的竹林,語氣有些凝重:“刺影樓的暗殺,波及朝廷命官,而我因護著錦書與橋織又與寧王結怨。刺影樓勢力越大,就越發危險起來,寧王此次召集武林人士就是為商討如何剿滅我刺影樓。我刺影雖不至於懼怕他們,但若強硬與他們動手,難免會有所損傷。我們的敵人既是同一人,那結盟對你我來說都是一大助力。”
顧笙點頭,麵色肅然道:“家師曾說過,前輩雖掌管暗殺勢力,但卻是個坦蕩守信之人。既前輩有結盟之意,那自今日起,我青衣門便與刺影樓同進同退。”淨璃微微一笑,伸手握住肩旁的一束青絲:“青衣門建立已有百年,是一群有識之士為防暴君昏君登基,以致亂世塗炭生靈而創立。百年來,不知阻了多少場戰亂,救了多少百姓。武林中雖鮮少有人聽聞,但卻是一個真正匡扶正義的門派,你的師父緹安長老更是一個正氣凜然心懷天下的俠客。”
顧笙微低著頭,嘴角的笑容有些苦澀:“當年,家師發現了寧王暴戾凶殘的行徑,便率門下弟子四處搜救被寧王陷害的忠良之臣,暗中組織勢力對抗寧王。寧王知青衣門欲與他為敵,竟用了些陰損的手段暗算師父,以至於師父就此被那小人害死。”淨璃輕歎了口氣,眼中有幾分惋惜緬懷:“我與你師父有幾麵之緣,也有幸與他飲過幾杯酒。他被寧王謀害,這天下間便又少了一個忠義的俠士。但我沒想到,他臨去前竟然會選你做新一任的門主,你雖資質極佳,性子沉穩又擅謀略,但終究是與皇家有千絲萬縷關係的顧家人。”
顧笙微低著頭,“師父將門主之位傳與我,就連我也萬萬沒想到,我的身份終究有些禁忌,可師父執意如此。他說他信我能當好青衣門的新門主,就如當年他不顧門人反對,執意收我為徒一般。”她臉上雖無甚表情,可放在膝上的手卻微微握緊,可見她此時心境並未有麵上那般平和。淨璃伸手替她斟茶,有幾片碧綠的竹葉被風拂進了屋內,落在了淨璃手邊,她輕輕抬手拾起一片,放在鼻邊嗅了嗅。
重陷靜謐的房中,窗外的幾隻雀鳥飛了進來,機靈的在地板上蹦蹦跳跳,這裏啄一口那裏啄一口。“我此次還有一件事需告知你,關於七日蠱的解藥。”淨璃突然開口,驚飛了那幾隻膽小的雀鳥,翅膀嘩嘩的拍著竄出窗外。顧笙猛的抬頭,瞳孔慢慢放大,雪白的貝齒咬住紅唇有些泛白,她緊緊的握住衣擺,好似連呼吸都重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