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錦在廣平使臣曾經被安排入住的地方住下,所有的事情都有了了結,她餘下來的打算便是等靖軍的事情處理好了,她就離開京都,帶著一顆千瘡百孔的心,跟自己的親人們,過最平靜安穩的日子,遠離這場亂世喧囂。
靖軍以及靖地一些交接事宜,她交給了二哥和唐錚的十二衛負責,茗記的打點則有李蕭然,完全不用她操心,在李蕭然離開京都的時候,她將昕兒也交給了李蕭然讓他帶著先離開京都,即使京都如今還算安全,但保不齊有什麽潛伏的危險,畢竟這裏如今不是自己的地盤,而且她自己還是在賀蘭玨手中作為人質,日後她要抽身離開,也不用顧及他的安危。
冷香留了下來。
雖然心知賀蘭玨不會拿她怎樣,讓她留在京都作為人質,也很可能是為了堵住他那一幫臣子反對放走靖軍的口水論,但冷香不放心,執意要陪著她,何夢錦覺著這樣也好,不然這一段時間,自己一個人重回故地,到底會覺得有些清冷和孤寂。
另外,她也派人將劉妙夢送往了司徒靜的住處,並叮囑她好生看護,自那日皇宮巨變,她被嚇的不輕,有時候神識都是恍惚的,何夢錦對劉武有恨意,卻並不會將之牽連到旁人身上,再加之這女子也是劉子騫唯一的姐姐,昕兒還要叫一聲姑姑,她不能放著不管。
住在驛館的這段日子,她過的很平靜,煮茶,焚香,其餘的時間就將自己完全投入到了書海之中,將外界隔絕在了驛館之外,完完全全視自己為人質平靜的接受囚困於此的事實一般。
初占京都。賀蘭玨有很多事情要做,皇朝改換,改製度。重立法,肅清朝野……這些絕非三五日就能完成的。是根本無暇顧及她的,所以自那一日在皇朝殿外,何夢錦再也沒見到過他的麵,不過他答應過她的事情,卻並沒有食言。
他坐上龍椅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找出吏部,戶部。兵部所有同何相一案有牽連的官員,著大理寺並六部尚書將何相通敵叛國一案重新查證。
此事一時間轟動朝野,最後,查證的結果。自然是何相的冤屈天下大白,世代忠良的何家終於不再背負叛國的罪名,爹娘兄長可以瞑目,何夢錦的心願也算達成。
賀蘭玨還下令為何家死去的冤魂重修陵墓,供後世瞻仰。
而那迅速修葺好的陵墓。何夢錦卻至始至終都不肯去看一眼。
不是不肯,而是她不敢,她再也沒有勇氣承受一次那焚心蝕骨的疼痛。
一轉眼,時間過去一月有餘,到了二月初二這一天。是賀蘭玨舉行登基大典,正式改立國號為周,宣告君臨天下的日子。
一大早,全城的百姓幾乎都蜂擁到了建在皇城外不遠處天台處,因為新皇會在那裏舉行祭天大典。
雖身處驛館,隔絕了外麵,但何夢錦依然能感受到京都這坐古老的皇城泛起的那種人去樓空的清冷氣息。
她沒有去,倒不是因為守衛們限製了她的自由,而是如今對於她來說,能不見賀蘭玨就不見,她終究是要離開京都的,多見一麵,就會多出一絲一縷的牽扯,讓她不能走的幹脆利落。
一個月的時間,也已經足夠小五二哥他們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妥當,李蕭然來信也說,一切準備妥當,隻等她平安離開。
她相信,即使是忙,賀蘭玨也沒有理由不知道靖軍以及靖地的權利已經處理妥當,卻還是不表明態度,既不說放了她走,亦不說要留她到什麽時候,而她卻不願意再這樣耗下去,今日便是離開的最好時機。
白天當然不行,百姓都跟著去了城外,城門口的巡查便越發的謹慎,尤其是在城門口出入都沒有幾個人的情況下,何夢錦想要混出城到底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
她選擇是在晚上,因為照例,晚間京都城會燃放煙火以示對新皇登基的慶賀,而賀蘭玨也會登上城頭與萬民同樂,這時候人流如潮,才是何夢錦最好的脫身的機會。
但在離開前,有一個地方,她必須要去一趟。
平日裏一天的時間過的很快,這一天偏生讓人覺得萬般煎熬,好不容易等到日落黃昏,何夢錦和冷香便如同尋常一般早早的吃過晚飯就回房睡下,一個時辰以後,兩人再分頭避開驛館裏層層的看守,到了城東巷子匯合。
這時候華燈已上,整個京都城都籠罩在一片喜氣洋洋堪比過年還熱鬧的氣氛裏,而城門近處,則已經聚攏了許許多多等著看熱鬧的百姓。
會合後,她們沒有直接往城門口的方向去,何夢錦帶著冷香一路走街繞巷,終於在一處寫著“姚府”的牌匾下停了下來。
她輕輕扯了一下冷香的衣擺,後者會意,當即越上了房梁幫她放哨,而她自己則一路運著輕功直奔記憶中的某處。
曾經的京兆尹,姚廉的後院。
靠著賀蘭玨的力量,姚廉很順利的坐上了京兆尹的位置,而後來廣平軍攻城,他指揮著家丁和一早潛伏在京都的暗衛們第一時間控製了京都的權貴,給賀蘭玨的攻城做了很好的鋪墊,賀蘭玨並不是一個薄情忘義的君主,按理他的君臨天下之後,便是姚廉升官進爵之時,但令人費解的是,姚廉卻選擇了卸甲歸園,留一紙請辭,人便瀟灑利落的遠離了京都,不帶半縷繁華。
待他走後,這處府院還沒有被新任的京兆尹接手,如今這裏還是空著的,何夢錦一早就打聽好了。
她此來,是想再一看當初自己重生後的地點,也是自己這尊身體的本人,命赴黃泉的地方。
以前想要弄清楚這身體的真實身份,卻沒有一點消息,當時倒也覺得無所謂,那人已經死了,如今她是她,不跟那人扯上半點關係,但自漓江城那個突然出現來行刺自己的中年女子出手之後,她的心便被打亂了。
尤其是最近,看似每日她過的平靜似水的日子,實則每一個午夜夢回,她隱隱的都能感覺到難過和迫切的渴望。
難過著自己也不知道的難過,渴望的是什麽,她更是無從知起。
那一夜漓江城出發前的夢靨和隱約間耳際老者的呼喚甚至還時常響徹在腦海,在耳際,讓她如此清晰的感覺到,有人在等她。
那樣等待已經超出她生命之重,即使她不明真相,也能讀出自己心底最躁動的不安,身體的感官和本能告訴她,她要回去。
要回去,就必須要弄清楚她是誰,要回哪裏去,而那呼起自己感同身受的老者是誰。
所以,初次醒來的地點便尤為重要。
在反複記誦了姚府的地形圖之後,何夢錦很順利的到達了自己有著幾分印象的院落。
四下無人,府外又有冷香把守,她便也放下心來,躍下牆頭,向當初醒來的那座假山行去。
過了這麽許久,那裏的痕跡早已被打理的幹幹淨淨,何夢錦此來本也沒指望能找到什麽,她隻是想來看看,環顧四下環境,看看能不能聯想到自己以前或許忽略的推測。
二月初,夜間的天氣還帶著沁骨的涼意,再加上無處不在的冷風,越發讓人覺得冷。
何夢錦一步步走去,就在剛剛走到假山近旁,天空中砰然一聲炸響,接著一朵朵絢麗的煙花隨之綻放,照亮了整個夜空,整個京都。
即使姚府地處僻靜,何夢錦站在這後花園裏麵,仍舊能隱隱約約聽到主街上傳來的歡呼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起彼伏的山呼聲,在奪目的煙花映襯下,顯得格外的激蕩人心。
賀蘭玨的時代,終於來臨。
何夢錦抬頭,看著天上絢爛無比的煙火,突然覺得冷,深入骨髓的孤冷。
漫天的煙火照映下,她的身量越發顯得單薄。
身前就是她和他如遇的芙蕖,一年以前,那男子便是在那裏,麵色平靜如亙古幽潭的看著她,本是應該沒有交集的一個人,從此跌入了她的生命裏。
她在想,如果那時候,她沒有那般鬼使神差的將之撲倒,那麽後來會不會便沒有了那麽多的糾纏,與她也沒有那麽多的癡念。
沒有如果。
那時候覺得他很遠,是巍峨雪山上俯瞰眾生的神祗,卻也不如現在,這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遠讓她覺得真實。
她就保持這那樣的姿態仰望星空,仰望著天上那些璀璨的眼花,神情有些呆愣的在同過去,同過去記憶裏的他做最後的道別。
這一日離京,她並不打算再回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煙花慶典終於燃放結束,何夢錦抬手捏了捏有些僵硬的後頸,步子尚未挪動,不經意間鼻尖上聞到的一縷淡淡的蘭香讓她停止了手上的動作。
邁出去的步子也跟著一頓。
這個時候,這個地點,卻萬萬沒想到,會遇到這樣一縷熟悉到驚心的蘭香。
ps:
謝謝考拉515同學的寶貴粉紅票,你們的支持是我新文的最大動力。
靖軍以及靖地一些交接事宜,她交給了二哥和唐錚的十二衛負責,茗記的打點則有李蕭然,完全不用她操心,在李蕭然離開京都的時候,她將昕兒也交給了李蕭然讓他帶著先離開京都,即使京都如今還算安全,但保不齊有什麽潛伏的危險,畢竟這裏如今不是自己的地盤,而且她自己還是在賀蘭玨手中作為人質,日後她要抽身離開,也不用顧及他的安危。
冷香留了下來。
雖然心知賀蘭玨不會拿她怎樣,讓她留在京都作為人質,也很可能是為了堵住他那一幫臣子反對放走靖軍的口水論,但冷香不放心,執意要陪著她,何夢錦覺著這樣也好,不然這一段時間,自己一個人重回故地,到底會覺得有些清冷和孤寂。
另外,她也派人將劉妙夢送往了司徒靜的住處,並叮囑她好生看護,自那日皇宮巨變,她被嚇的不輕,有時候神識都是恍惚的,何夢錦對劉武有恨意,卻並不會將之牽連到旁人身上,再加之這女子也是劉子騫唯一的姐姐,昕兒還要叫一聲姑姑,她不能放著不管。
住在驛館的這段日子,她過的很平靜,煮茶,焚香,其餘的時間就將自己完全投入到了書海之中,將外界隔絕在了驛館之外,完完全全視自己為人質平靜的接受囚困於此的事實一般。
初占京都。賀蘭玨有很多事情要做,皇朝改換,改製度。重立法,肅清朝野……這些絕非三五日就能完成的。是根本無暇顧及她的,所以自那一日在皇朝殿外,何夢錦再也沒見到過他的麵,不過他答應過她的事情,卻並沒有食言。
他坐上龍椅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找出吏部,戶部。兵部所有同何相一案有牽連的官員,著大理寺並六部尚書將何相通敵叛國一案重新查證。
此事一時間轟動朝野,最後,查證的結果。自然是何相的冤屈天下大白,世代忠良的何家終於不再背負叛國的罪名,爹娘兄長可以瞑目,何夢錦的心願也算達成。
賀蘭玨還下令為何家死去的冤魂重修陵墓,供後世瞻仰。
而那迅速修葺好的陵墓。何夢錦卻至始至終都不肯去看一眼。
不是不肯,而是她不敢,她再也沒有勇氣承受一次那焚心蝕骨的疼痛。
一轉眼,時間過去一月有餘,到了二月初二這一天。是賀蘭玨舉行登基大典,正式改立國號為周,宣告君臨天下的日子。
一大早,全城的百姓幾乎都蜂擁到了建在皇城外不遠處天台處,因為新皇會在那裏舉行祭天大典。
雖身處驛館,隔絕了外麵,但何夢錦依然能感受到京都這坐古老的皇城泛起的那種人去樓空的清冷氣息。
她沒有去,倒不是因為守衛們限製了她的自由,而是如今對於她來說,能不見賀蘭玨就不見,她終究是要離開京都的,多見一麵,就會多出一絲一縷的牽扯,讓她不能走的幹脆利落。
一個月的時間,也已經足夠小五二哥他們將所有的事情安排妥當,李蕭然來信也說,一切準備妥當,隻等她平安離開。
她相信,即使是忙,賀蘭玨也沒有理由不知道靖軍以及靖地的權利已經處理妥當,卻還是不表明態度,既不說放了她走,亦不說要留她到什麽時候,而她卻不願意再這樣耗下去,今日便是離開的最好時機。
白天當然不行,百姓都跟著去了城外,城門口的巡查便越發的謹慎,尤其是在城門口出入都沒有幾個人的情況下,何夢錦想要混出城到底還是沒有十足的把握。
她選擇是在晚上,因為照例,晚間京都城會燃放煙火以示對新皇登基的慶賀,而賀蘭玨也會登上城頭與萬民同樂,這時候人流如潮,才是何夢錦最好的脫身的機會。
但在離開前,有一個地方,她必須要去一趟。
平日裏一天的時間過的很快,這一天偏生讓人覺得萬般煎熬,好不容易等到日落黃昏,何夢錦和冷香便如同尋常一般早早的吃過晚飯就回房睡下,一個時辰以後,兩人再分頭避開驛館裏層層的看守,到了城東巷子匯合。
這時候華燈已上,整個京都城都籠罩在一片喜氣洋洋堪比過年還熱鬧的氣氛裏,而城門近處,則已經聚攏了許許多多等著看熱鬧的百姓。
會合後,她們沒有直接往城門口的方向去,何夢錦帶著冷香一路走街繞巷,終於在一處寫著“姚府”的牌匾下停了下來。
她輕輕扯了一下冷香的衣擺,後者會意,當即越上了房梁幫她放哨,而她自己則一路運著輕功直奔記憶中的某處。
曾經的京兆尹,姚廉的後院。
靠著賀蘭玨的力量,姚廉很順利的坐上了京兆尹的位置,而後來廣平軍攻城,他指揮著家丁和一早潛伏在京都的暗衛們第一時間控製了京都的權貴,給賀蘭玨的攻城做了很好的鋪墊,賀蘭玨並不是一個薄情忘義的君主,按理他的君臨天下之後,便是姚廉升官進爵之時,但令人費解的是,姚廉卻選擇了卸甲歸園,留一紙請辭,人便瀟灑利落的遠離了京都,不帶半縷繁華。
待他走後,這處府院還沒有被新任的京兆尹接手,如今這裏還是空著的,何夢錦一早就打聽好了。
她此來,是想再一看當初自己重生後的地點,也是自己這尊身體的本人,命赴黃泉的地方。
以前想要弄清楚這身體的真實身份,卻沒有一點消息,當時倒也覺得無所謂,那人已經死了,如今她是她,不跟那人扯上半點關係,但自漓江城那個突然出現來行刺自己的中年女子出手之後,她的心便被打亂了。
尤其是最近,看似每日她過的平靜似水的日子,實則每一個午夜夢回,她隱隱的都能感覺到難過和迫切的渴望。
難過著自己也不知道的難過,渴望的是什麽,她更是無從知起。
那一夜漓江城出發前的夢靨和隱約間耳際老者的呼喚甚至還時常響徹在腦海,在耳際,讓她如此清晰的感覺到,有人在等她。
那樣等待已經超出她生命之重,即使她不明真相,也能讀出自己心底最躁動的不安,身體的感官和本能告訴她,她要回去。
要回去,就必須要弄清楚她是誰,要回哪裏去,而那呼起自己感同身受的老者是誰。
所以,初次醒來的地點便尤為重要。
在反複記誦了姚府的地形圖之後,何夢錦很順利的到達了自己有著幾分印象的院落。
四下無人,府外又有冷香把守,她便也放下心來,躍下牆頭,向當初醒來的那座假山行去。
過了這麽許久,那裏的痕跡早已被打理的幹幹淨淨,何夢錦此來本也沒指望能找到什麽,她隻是想來看看,環顧四下環境,看看能不能聯想到自己以前或許忽略的推測。
二月初,夜間的天氣還帶著沁骨的涼意,再加上無處不在的冷風,越發讓人覺得冷。
何夢錦一步步走去,就在剛剛走到假山近旁,天空中砰然一聲炸響,接著一朵朵絢麗的煙花隨之綻放,照亮了整個夜空,整個京都。
即使姚府地處僻靜,何夢錦站在這後花園裏麵,仍舊能隱隱約約聽到主街上傳來的歡呼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此起彼伏的山呼聲,在奪目的煙花映襯下,顯得格外的激蕩人心。
賀蘭玨的時代,終於來臨。
何夢錦抬頭,看著天上絢爛無比的煙火,突然覺得冷,深入骨髓的孤冷。
漫天的煙火照映下,她的身量越發顯得單薄。
身前就是她和他如遇的芙蕖,一年以前,那男子便是在那裏,麵色平靜如亙古幽潭的看著她,本是應該沒有交集的一個人,從此跌入了她的生命裏。
她在想,如果那時候,她沒有那般鬼使神差的將之撲倒,那麽後來會不會便沒有了那麽多的糾纏,與她也沒有那麽多的癡念。
沒有如果。
那時候覺得他很遠,是巍峨雪山上俯瞰眾生的神祗,卻也不如現在,這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遠讓她覺得真實。
她就保持這那樣的姿態仰望星空,仰望著天上那些璀璨的眼花,神情有些呆愣的在同過去,同過去記憶裏的他做最後的道別。
這一日離京,她並不打算再回來。
不知道過了多久,煙花慶典終於燃放結束,何夢錦抬手捏了捏有些僵硬的後頸,步子尚未挪動,不經意間鼻尖上聞到的一縷淡淡的蘭香讓她停止了手上的動作。
邁出去的步子也跟著一頓。
這個時候,這個地點,卻萬萬沒想到,會遇到這樣一縷熟悉到驚心的蘭香。
ps:
謝謝考拉515同學的寶貴粉紅票,你們的支持是我新文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