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世。
……
第五世。
……
那是第六世吧,家鄉洪澇,民不聊生。她與妹妹被送與他人為奴,輾轉離散,後來又被拐子賣進秦樓楚館。
每一世的容貌都不同,但無疑都出落得十分美麗。即使蒼白瘦小,臉廓的弧線依然是美人胚子。老鴇將她當寶一樣買下,卻不妨,她那孱弱的身體,就注定了是早夭的命,即便在那慘絕人寰的□中僥幸沒有喪命,活著也是浪費湯藥錢。
聽了大夫的論斷,老鴇大發雷霆,任誰巴巴得去做了自以為占了大便宜的事兒,結果得不償失都會瘋狂的。原以為這輩子就到此為止,是花魁蒹葭將她救下。
後來蒹葭與她說,你不用感激我,在這風塵中我素來冷情慣了,那時也不知怎的鬼迷心竅要下了你,無非是那點還沒被狗糟蹋掉的良心落在了你身上,就謝你命不該絕罷!
命不該絕?那時她就想笑,可是連笑的力氣都沒有,等有了力氣,也就不想笑了。過去幾輩子了,她還是搞不懂老天爺究竟是怎樣想的。她的記憶已經清晰流展過五世,要找到那個人的念頭如同夙願般纏繞無法脫解。等待整整五世,她卻似乎始終缺了與那人相遇的緣分,那些不知名的聲音鼓動著她放下一切去尋找,可偏偏哪一世她都為這俗世各種緣線所絆,苦苦掙紮著不能遂願。
饒是她心中都滲出幾分怨懟。若她這樣不斷的輪回是為了找那個人,可為何永遠都與那人遇不到一起?窮盡幾生幾世都無法探求到什麽,無窮盡輪回的折磨還是得落到自己身上。而且,究竟是她原本便命途坎坷,得到幾許上天垂憐不至於難堪,還是她本有上天眷顧,卻偏偏命途無常?光明不長,黑暗也不久,交替著是想讓她嚐遍世間苦澀艱辛麽?
蒹葭雖說看上去不待見她,但到底是從不缺了她的藥的。她唯一的用處,便是能偶爾奏個樂與人和個曲。連蒹葭都惋惜,因為她對樂理的天賦真的是太過出眾。任何樂器到了她手上,鮮少有玩不轉的……除了琴。她不是學不會琴,她是從不碰琴。蒹葭原就彈得一手好琴,卻從來不與恩客前彈奏,暗地裏死活要教她,但她就是含著笑搖頭。
她不碰琴。接連六世,她都沒有碰過琴。好像有什麽在阻著她一般。她有一種感覺,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久得她都無法描述之前,她就不曾碰過琴的。
她在花樓裏長著,長著,竟就長到了豆蔻的年華。老鴇又起了心思。蒹葭直接把那架自己慣彈的珍貴琵琶砸碎在了老鴇麵前,衣發散亂狀如瘋魔,那種妖異的美能讓人的心都刺出窟窿。蒹葭十四歲掛牌至此,整整十年仍還是這裏聲名最盛的紅牌,老鴇不敢與她撕破臉,隻好暫且歇了心思。
回過頭蒹葭指著她鼻子破口大罵,罵她居然比自己還冷情冷性,看人要把她自己往魔窟裏按都還是無動於衷,非得陷進泥沼脫不了身死後進十八層地獄受罪不成麽。
一邊罵一邊哭,然後念那首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原來不叫蒹葭,蒹葭也是天真過的,那個男人就是用這首詩騙走了她所有的天真,後來她才知道,原來蒹葭這東西,就是最賤的草,一開一大片,飄飄停停長在水裏,都不會有人看上一眼金庸絕學異世橫行。她就穿上鮮紅
鮮紅的衣裳,戴上光彩奪目的首飾,然後給自己改了名就叫蒹葭。蒹葭說自己要狠狠記上一輩子。
很多時候,蒹葭說話的時候,她隻是靜靜的聽。因為她知道,蒹葭隻需要有個人聽她說話而已,不需要任何回答。
那些年,蒹葭有過很多要給她贖身的恩客。但蒹葭從來沒有接受過。就是近乎自虐般把自己禁錮在這個噩夢一般的地方,每過一天就恨上一天,每過一年就恨上一年。
後來有一天,她問蒹葭,你明知道你等的人永遠都不可能回來接你,你明知道那就是個薄情漢負心人,你明知道你是在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為什麽,還要把這條路走到底。
蒹葭抬起頭,眸光灼灼得像是也燃著火,永遠都是那麽驕傲肆意的,反問她,那你又在等什麽,你想在這窗邊看到什麽人。
是啊,為什麽她總是坐在窗邊,看街上一個一個走過的人呢?難道她以為,這樣就能找到那個……她在等的那個人?
最後她搖了搖頭,說不是。
她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那些東西了,約莫是知道這輩子又是無望,所以連記掛都省了。
她想她妹妹,與她失散多年的妹妹。小時候自己體弱多病,總讓人懷疑是養不大的。妹妹倒是很健康,哪想著,自己艱艱難難終究是活下來了,妹妹卻被一場無妄之災驚了魂,纏綿病榻差點就去了。妹妹好起來之後,她就想著,自己一定要待她好。
可誰能想到呢,會有那樣大的天災,家裏原本就有些拮據,最後竟到了把女兒送人隻求減少一雙吃飯的口的地步。她不怨父母,就算是被賣進這地方,也慶幸著,這個人是她,不是她妹妹。
她總是這樣看著窗子,沒準,就是為了能看到她妹妹,已經長大了,有了相戀的少年,然後有一天兩個人牽著走過窗前……她隻求能看上眼,就夠了。
可這個小小的願望,直到她終於撐不住的那刻,都沒有如願。
蒹葭在她耳邊哭得何等淒厲,不停罵我還沒死,你怎麽可以死。她就用最後的力氣笑笑,跟她說,那個時候你說對了,救下她就是一筆沒用的買賣。
蒹葭不哭了,她安靜下來,後來甚至對她笑笑,喃喃說,我原養著你,就像養著當年的自己,漂漂亮亮的,幹幹淨淨的,看你一天一天長,也像是我當年一天一天長一樣。可是你死了,就像是當年的我又死了一次一樣。
說著蒹葭拔下自己發髻上的簪子就往自己胸口捅去。那金簪子紮得有多深?鮮血噴出來甚至給半條血紅的羅裙都打上暗色。
蒹葭倒在床榻上,掙紮著抱住她,溫柔地吻吻她的額。
她躺在那裏,眼睛裏漫出紅來,然後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
終究是,緩緩咽下最後一口氣。
※※※※※※
第八世。
……
第九世……第九世啊……
她是一位官家小姐。在桃花盛開的季節出生,生來眉心就有著一點朱砂。連續兩世,她眉間都有那點紅,隻是比起上一世血一般的淒豔,此生的丹痣倒是淺了點。
她打小便許了人天神渡全文閱讀。能踏出閨閣的機會更少得可憐。
明明不願再等待,可似乎除了在原地默默等便沒有其餘的法子。除了等,還是等。而她等的人,總也不來。春過了秋去滿目蕭瑟,年華長了依然命薄如紙。
她連與他相遇的緣分,都沒有。
就這樣近乎無動於衷得看著自己的生命一點一點耗下去,把如花似玉的年月都過成了青燈古佛般的止水無波。
聽說她的未婚夫是有名的才子。聽說她的未婚夫溫文爾雅,文氣斐然,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尤其擅彈一手好琴。聽說她的未婚夫為人純善,賺得方圓百千裏的好名聲……
她凝望著屋前那株灼灼的桃花。這樣豔的顏色,未免沒有輕佻之意,原本是不適合女子閨宅居所所植,事實上,誰也不知道這株花樹是何時生在這裏的,隻記得,似乎是伴著她的年月,這桃樹也跟著一日日長,一年一年怒放。
正是花期,草長鶯飛之季,飛舞的花瓣洋洋灑灑,偶有落在她書箋之上的,她輕輕拾起,又看它們滑落指尖拂散開去,難免有蕭瑟之感。
那年隨母親去城外寺中上香。卻正遇上山寺中觀花的幾位貴公子。她是未嫁的女客,匆匆避開,好奇的丫鬟聽聞其中正有傳言中的那位準姑爺,溜出去偷見了那麽一眼,回來與她悄悄說。說公子溫潤如玉,姿容端方,一身藍衫,氣質猶如謫仙。
她就撚下指尖那朵桃花,淡淡笑看山寺中桃花妖嬈,盛放至極。
後來,聽說那位公子身染惡疾,臥病不起。聽說他們懸賞天下神醫,但至今無果。
剛過及笄,他們便迫不及待尋上門來,要定吉日娶她過門。既知對方取的是“衝喜”之意,父親怒不可遏,連溫婉柔善的母親亦是抹淚怨艾不已。
好歹是官家小姐,怎勘受此等侮辱。可也正是官家,以父親從小所受的教育,才怎麽都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即使,注定會被毀了的,是他的女兒――那是她出生時便定下的婚約,早已換了庚帖,對方也是望族,若說不嫁,名聲毀了,她也隻剩白綾一條抑或絞了頭發出家這兩條路罷了。
硬拖到第二年,還是拖不過去。
婚禮準備得那般倉促,連母親打小就為她準備起的十裏花嫁都隻能匆匆送往夫家。沒有新郎迎親,沒有賓客,沒有歡聲笑語,甚至連拜堂,都隻有孤零零站在喜堂中的她。
活過的年歲也不短了,但她還是第一次聽聞這樣荒唐的婚禮――不,她是親身經曆了。
除了司儀之外,寂靜無聲的喜堂。她的頭上蒙著喜帕,什麽都看不見,她甚至不知道繡球另一端牽著的,是什麽。
當她進入新房時,她想,她終於是親眼見到了她的新郎。
他靜靜躺在那裏,鮮紅的婚衣,蒼白的皮膚卻泛出淡淡的青色。確實是別人曾與她講述的那樣,溫潤如玉,姿容端方,仿若生時。
……仿若生時。
房中除了她一個人都沒有。紅燭明亮,雕龍畫鳳,鮮紅得刺眼。
桌子上隻有一丈白綾。
她靜靜看著那白綾,那時她甚至覺得有幾分好笑。
所以,他們想娶進門的,原來就要是一個死人。
她死的時候,故園閨閣外的那株桃花不知怎的,忽然燃起了火。
火焰灼灼,轉瞬淹沒一切。
……
第五世。
……
那是第六世吧,家鄉洪澇,民不聊生。她與妹妹被送與他人為奴,輾轉離散,後來又被拐子賣進秦樓楚館。
每一世的容貌都不同,但無疑都出落得十分美麗。即使蒼白瘦小,臉廓的弧線依然是美人胚子。老鴇將她當寶一樣買下,卻不妨,她那孱弱的身體,就注定了是早夭的命,即便在那慘絕人寰的□中僥幸沒有喪命,活著也是浪費湯藥錢。
聽了大夫的論斷,老鴇大發雷霆,任誰巴巴得去做了自以為占了大便宜的事兒,結果得不償失都會瘋狂的。原以為這輩子就到此為止,是花魁蒹葭將她救下。
後來蒹葭與她說,你不用感激我,在這風塵中我素來冷情慣了,那時也不知怎的鬼迷心竅要下了你,無非是那點還沒被狗糟蹋掉的良心落在了你身上,就謝你命不該絕罷!
命不該絕?那時她就想笑,可是連笑的力氣都沒有,等有了力氣,也就不想笑了。過去幾輩子了,她還是搞不懂老天爺究竟是怎樣想的。她的記憶已經清晰流展過五世,要找到那個人的念頭如同夙願般纏繞無法脫解。等待整整五世,她卻似乎始終缺了與那人相遇的緣分,那些不知名的聲音鼓動著她放下一切去尋找,可偏偏哪一世她都為這俗世各種緣線所絆,苦苦掙紮著不能遂願。
饒是她心中都滲出幾分怨懟。若她這樣不斷的輪回是為了找那個人,可為何永遠都與那人遇不到一起?窮盡幾生幾世都無法探求到什麽,無窮盡輪回的折磨還是得落到自己身上。而且,究竟是她原本便命途坎坷,得到幾許上天垂憐不至於難堪,還是她本有上天眷顧,卻偏偏命途無常?光明不長,黑暗也不久,交替著是想讓她嚐遍世間苦澀艱辛麽?
蒹葭雖說看上去不待見她,但到底是從不缺了她的藥的。她唯一的用處,便是能偶爾奏個樂與人和個曲。連蒹葭都惋惜,因為她對樂理的天賦真的是太過出眾。任何樂器到了她手上,鮮少有玩不轉的……除了琴。她不是學不會琴,她是從不碰琴。蒹葭原就彈得一手好琴,卻從來不與恩客前彈奏,暗地裏死活要教她,但她就是含著笑搖頭。
她不碰琴。接連六世,她都沒有碰過琴。好像有什麽在阻著她一般。她有一種感覺,似乎……是很久很久以前,久得她都無法描述之前,她就不曾碰過琴的。
她在花樓裏長著,長著,竟就長到了豆蔻的年華。老鴇又起了心思。蒹葭直接把那架自己慣彈的珍貴琵琶砸碎在了老鴇麵前,衣發散亂狀如瘋魔,那種妖異的美能讓人的心都刺出窟窿。蒹葭十四歲掛牌至此,整整十年仍還是這裏聲名最盛的紅牌,老鴇不敢與她撕破臉,隻好暫且歇了心思。
回過頭蒹葭指著她鼻子破口大罵,罵她居然比自己還冷情冷性,看人要把她自己往魔窟裏按都還是無動於衷,非得陷進泥沼脫不了身死後進十八層地獄受罪不成麽。
一邊罵一邊哭,然後念那首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原來不叫蒹葭,蒹葭也是天真過的,那個男人就是用這首詩騙走了她所有的天真,後來她才知道,原來蒹葭這東西,就是最賤的草,一開一大片,飄飄停停長在水裏,都不會有人看上一眼金庸絕學異世橫行。她就穿上鮮紅
鮮紅的衣裳,戴上光彩奪目的首飾,然後給自己改了名就叫蒹葭。蒹葭說自己要狠狠記上一輩子。
很多時候,蒹葭說話的時候,她隻是靜靜的聽。因為她知道,蒹葭隻需要有個人聽她說話而已,不需要任何回答。
那些年,蒹葭有過很多要給她贖身的恩客。但蒹葭從來沒有接受過。就是近乎自虐般把自己禁錮在這個噩夢一般的地方,每過一天就恨上一天,每過一年就恨上一年。
後來有一天,她問蒹葭,你明知道你等的人永遠都不可能回來接你,你明知道那就是個薄情漢負心人,你明知道你是在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為什麽,還要把這條路走到底。
蒹葭抬起頭,眸光灼灼得像是也燃著火,永遠都是那麽驕傲肆意的,反問她,那你又在等什麽,你想在這窗邊看到什麽人。
是啊,為什麽她總是坐在窗邊,看街上一個一個走過的人呢?難道她以為,這樣就能找到那個……她在等的那個人?
最後她搖了搖頭,說不是。
她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那些東西了,約莫是知道這輩子又是無望,所以連記掛都省了。
她想她妹妹,與她失散多年的妹妹。小時候自己體弱多病,總讓人懷疑是養不大的。妹妹倒是很健康,哪想著,自己艱艱難難終究是活下來了,妹妹卻被一場無妄之災驚了魂,纏綿病榻差點就去了。妹妹好起來之後,她就想著,自己一定要待她好。
可誰能想到呢,會有那樣大的天災,家裏原本就有些拮據,最後竟到了把女兒送人隻求減少一雙吃飯的口的地步。她不怨父母,就算是被賣進這地方,也慶幸著,這個人是她,不是她妹妹。
她總是這樣看著窗子,沒準,就是為了能看到她妹妹,已經長大了,有了相戀的少年,然後有一天兩個人牽著走過窗前……她隻求能看上眼,就夠了。
可這個小小的願望,直到她終於撐不住的那刻,都沒有如願。
蒹葭在她耳邊哭得何等淒厲,不停罵我還沒死,你怎麽可以死。她就用最後的力氣笑笑,跟她說,那個時候你說對了,救下她就是一筆沒用的買賣。
蒹葭不哭了,她安靜下來,後來甚至對她笑笑,喃喃說,我原養著你,就像養著當年的自己,漂漂亮亮的,幹幹淨淨的,看你一天一天長,也像是我當年一天一天長一樣。可是你死了,就像是當年的我又死了一次一樣。
說著蒹葭拔下自己發髻上的簪子就往自己胸口捅去。那金簪子紮得有多深?鮮血噴出來甚至給半條血紅的羅裙都打上暗色。
蒹葭倒在床榻上,掙紮著抱住她,溫柔地吻吻她的額。
她躺在那裏,眼睛裏漫出紅來,然後就看不見任何東西了。
終究是,緩緩咽下最後一口氣。
※※※※※※
第八世。
……
第九世……第九世啊……
她是一位官家小姐。在桃花盛開的季節出生,生來眉心就有著一點朱砂。連續兩世,她眉間都有那點紅,隻是比起上一世血一般的淒豔,此生的丹痣倒是淺了點。
她打小便許了人天神渡全文閱讀。能踏出閨閣的機會更少得可憐。
明明不願再等待,可似乎除了在原地默默等便沒有其餘的法子。除了等,還是等。而她等的人,總也不來。春過了秋去滿目蕭瑟,年華長了依然命薄如紙。
她連與他相遇的緣分,都沒有。
就這樣近乎無動於衷得看著自己的生命一點一點耗下去,把如花似玉的年月都過成了青燈古佛般的止水無波。
聽說她的未婚夫是有名的才子。聽說她的未婚夫溫文爾雅,文氣斐然,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尤其擅彈一手好琴。聽說她的未婚夫為人純善,賺得方圓百千裏的好名聲……
她凝望著屋前那株灼灼的桃花。這樣豔的顏色,未免沒有輕佻之意,原本是不適合女子閨宅居所所植,事實上,誰也不知道這株花樹是何時生在這裏的,隻記得,似乎是伴著她的年月,這桃樹也跟著一日日長,一年一年怒放。
正是花期,草長鶯飛之季,飛舞的花瓣洋洋灑灑,偶有落在她書箋之上的,她輕輕拾起,又看它們滑落指尖拂散開去,難免有蕭瑟之感。
那年隨母親去城外寺中上香。卻正遇上山寺中觀花的幾位貴公子。她是未嫁的女客,匆匆避開,好奇的丫鬟聽聞其中正有傳言中的那位準姑爺,溜出去偷見了那麽一眼,回來與她悄悄說。說公子溫潤如玉,姿容端方,一身藍衫,氣質猶如謫仙。
她就撚下指尖那朵桃花,淡淡笑看山寺中桃花妖嬈,盛放至極。
後來,聽說那位公子身染惡疾,臥病不起。聽說他們懸賞天下神醫,但至今無果。
剛過及笄,他們便迫不及待尋上門來,要定吉日娶她過門。既知對方取的是“衝喜”之意,父親怒不可遏,連溫婉柔善的母親亦是抹淚怨艾不已。
好歹是官家小姐,怎勘受此等侮辱。可也正是官家,以父親從小所受的教育,才怎麽都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即使,注定會被毀了的,是他的女兒――那是她出生時便定下的婚約,早已換了庚帖,對方也是望族,若說不嫁,名聲毀了,她也隻剩白綾一條抑或絞了頭發出家這兩條路罷了。
硬拖到第二年,還是拖不過去。
婚禮準備得那般倉促,連母親打小就為她準備起的十裏花嫁都隻能匆匆送往夫家。沒有新郎迎親,沒有賓客,沒有歡聲笑語,甚至連拜堂,都隻有孤零零站在喜堂中的她。
活過的年歲也不短了,但她還是第一次聽聞這樣荒唐的婚禮――不,她是親身經曆了。
除了司儀之外,寂靜無聲的喜堂。她的頭上蒙著喜帕,什麽都看不見,她甚至不知道繡球另一端牽著的,是什麽。
當她進入新房時,她想,她終於是親眼見到了她的新郎。
他靜靜躺在那裏,鮮紅的婚衣,蒼白的皮膚卻泛出淡淡的青色。確實是別人曾與她講述的那樣,溫潤如玉,姿容端方,仿若生時。
……仿若生時。
房中除了她一個人都沒有。紅燭明亮,雕龍畫鳳,鮮紅得刺眼。
桌子上隻有一丈白綾。
她靜靜看著那白綾,那時她甚至覺得有幾分好笑。
所以,他們想娶進門的,原來就要是一個死人。
她死的時候,故園閨閣外的那株桃花不知怎的,忽然燃起了火。
火焰灼灼,轉瞬淹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