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自問不是什麽善良的人,可是想著安氏的幾個孩子,將心比心,不由的就會想起來自己和漪瀾當年是如何艱難。雖然他和安氏所生的幾個孩子不親近,甚至連基本的兄妹之情也少之又少,可是卻也覺得可憐。


    在水溶的想法中,自己的母親雖然等於是失去了,可是卻總還知道是在佛堂裏好好的活著呢,心中多多少少還有可以寄托的地方,可是他們這一輩子卻已經是注定了再也沒有娘了。對於他們來說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溶兒,難得你能這麽豁達,父王謝謝你!”水旻垸沒有想到兒子居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因此,感激的很,心中對其他幾個庶出孩子的將來也燃起一點希望。


    水溶可不知道自己父親現在心中的想法,隻是覺得自己應該這麽說,應該這麽做而已。


    “父王說的這是哪裏話,兒子隻不過說了兒子心中真是的想法。”


    “我到最後也沒明白,她怎麽就能這樣決絕?難道她吃藥的時候就不記得我和幾個孩子了麽?而且死之前連一點預兆都沒有,等翠心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救了。”水旻垸喃喃的說道。


    水旻垸自問對安氏還是有些了解,可是卻到了最後都沒弄明白,為什麽就為了自己說她幾句,就死了,她可從來都不是這麽剛烈的人啊,這一次怎麽就和之前都不相同?莫非說這其中還有什麽自己不知道的內幕?


    水旻垸心中忽然想到這個,可是因為不過是自己心中的猜測罷了,所以並沒有對水溶說。而水溶顯然也不打算因為安氏的死驚動太多的人。


    安氏的喪事並不是很隆重,不過是個側太妃罷了,隻因為身後還有幾個孩子,所以也就簡單的舉辦了一下喪禮,老王爺因為安氏的死一蹶不振,所以所有的喪事都托付給了黛玉料理。


    別的人都好說可是安氏娘家的人可就沒有這麽容易說服,他們在北靜王府鬧騰了很久,怎麽都不相信安氏是自盡而死。甚至一再揚言要去官府狀告北靜王府謀殺。


    在他們看來,安氏在北靜王府雖然算不得正經主子,可是這些年卻也過的風生水起,實在沒有理由自殺,因此才會如此堅持。其實不要說是她們,就算是黛玉也覺得太過詭異了,雖然說自己手中已經拿到了確鑿的證據能證明安氏對自己圖謀不軌。可是畢竟自己現在也好好的,總不至於就因為這個要了她的命,她走這一步又是何苦呢。


    黛玉原本沒有打算在安氏死了以後還敗壞安氏的名聲,可是事到如今也實在是顧不得了,要是不拿出來確鑿的證據,隻怕是安家的人不會輕易放棄,故而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拿出來之前調查的證據給安家的人看。


    安家的人最終還是偃旗息鼓了。一來是他們沒有想到安氏確實要謀害北靜王妃,單就是這一點處死了也不冤枉,畢竟,現在的北靜王妃可是有誥命在身的正經的王府女主子,而側太妃說的不好聽一些,終究還是王府的下人罷了,下人謀害主子,那可是重罪。二來這件事情既然是如此的,就算是他們鬧下去,對於安家也不是什麽好事情。畢竟自己家的人理虧在先,而且北靜王府勢力大,不容易扳倒,要是再鬧得厲害了說不一定會因此而全家人都被連累。


    安家的人放棄繼續和北靜王府較勁,但是他們又提出來要把安氏生前的財產都清理出來,給安氏的幾個孩子留著,黛玉也沒有反對,隻讓人帶著他們去清理。不管怎麽說安氏服侍老王爺一場。又為王府誕育子嗣,總不至於讓人說北靜王府太涼薄。


    何況安氏生前財產雖然不少,可是卻也不足以讓黛玉看入眼中,畢竟和黛玉一樣嫁妝豐厚的女子實在是很少。安家的人倒是也安分守己。隻是清理了安氏的財產,到官府備案以後,又平均分開給了安氏的五個孩子。他們心中也清楚,安氏這一走,這五個孩子就算是孤苦無依了,尤其是安氏曾經對不起水溶和黛玉這兩口子,現在他們兩口子還說不一定怎麽虐待這幾個孩子呢,就算是不虐待,大概北靜王府的家產以後就再也和他們沒有什麽關係了,因此安氏留下的這些東西,就是他們姊妹們賴以生存的了。


    黛玉了解了他們心裏的想法,也不由的苦笑,可不是麽,自己當初就是如此,父母雙亡以後,隻能寄住在外祖母家中,也不著調受了多少冷眼相待,而且就是自己的家產也有不少被人挪走,現在安家的人有這樣的想法也應該,最起碼他們是真的在為了這幾個孩子著想。


    安氏的事情很快就煙消雲散的過去了,少了安氏,老王爺身邊的事情一塌糊塗了,黛玉沒有辦法,隻能讓兩位姨娘協同處理老王爺院子裏的事情。黛玉雖然是管家的,可是公公房中的事情,做兒媳婦的到底不好過問。


    兩位姨娘當然是開心的很,怎麽都沒有想到這一輩子還有近身服侍老王爺的機會,心中的歡喜自然不是旁人所能體會,而且兩個人都因為女兒終身都已經定下來,現在服侍老王爺算是心無旁騖,故而兩個人很是盡心盡力。


    可惜的是,就算是她們兩個人有心,老王爺終究還是沒有能給她們這樣的機會。忽然有一天早上起來的時候,老王爺不見了,府中的人找了許久也沒有找到,隻在老王爺的書房找到了一封書信,上麵說是自己覺得身無可戀,所以出家雲遊去了。隻拜托黛玉和水溶連同兩位姨娘照料好安氏的幾個孩子,又說是覺得他們對這幾個孩子都很好,自己也沒有什麽不放心的,也讓他們不要花費心思到處找他。


    水溶著實沒有想到到了最後居然會是這樣的結局,原本水溶心中還有些想法,那就是希望安氏去了以後,母親和父親能冰釋前嫌在一起生活,可是沒有想到父親心中對安氏還真是用情至深,情願就此出家了卻俗世。也罷,人各有誌,或許父親和母親的緣分就隻有這麽短短幾年吧,做子女的,就不必要為了他們操心了。


    不過黛玉倒是頭疼安氏這幾個孩子應該怎麽辦,畢竟多少年的對立讓這幾個孩子也都不喜歡水溶這個哥哥,就更是不要說黛玉這位從進門開始就讓自己一家子沒有好日子過的新嫂子了。而且在他們的心裏也認為母親之所以會死,和這個嫂子有極大的關係,是她間接害死的,因此心中敵視的厲害。


    黛玉實在是覺得沒有這個精力操心這些,最後還是紫鵑說不如就交給兩位姨娘去教導,或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是兩位姨娘能用心教導的話,這幾個孩子將來還能有些造化。何況要是他們之間的關係處好了,將來兩位姨娘也算是有了依靠。


    黛玉覺得甚有道理,所以就和兩位姨娘商量了一番,雖然她們二人開始的時候不太情願,可是在黛玉陳述利弊以後,覺得對自己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何況這幾個孩子都是拿著府中的銀子養著,實在是不用自己話銀子,不過是花謝心思罷了。她們現在起不缺的就是時間了,老王爺走了,自己的孩子要出嫁了,很快就會是膝下荒涼,不如就拿出來操心他們也好。他們將來能感激最好,即便是不能,也隻當是打發了幾年時光罷了。


    安氏的幾個孩子就這樣安排好了,黛玉也覺得壓在心頭的大石頭總算是搬走了,因此輕鬆了不少。這樣的安排起碼不會給人詬病的機會,說自己虐待沒有娘的孩子。


    不過黛玉想的最多的還是老王爺為什麽要出家,難道說這樣生活不好嗎?和兒子女兒一起生活,很快還有有孫子或者孫女兒,一家子人能如此生活該有多好,偏偏要出家去。難道在外麵的生活會比在王府好過多少?餐風露宿的日子,老王爺當真就能過下去?還是老王爺對安氏當真就如此割舍不下?


    水溶倒是再三的勸黛玉實在沒有必要去想,畢竟父親的心思不是自己這個做兒子的能了解的,父親對安氏的情意大約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誰知道另外一部分是不是覺得愧對王妃和水溶,以至於到了現在無言以對?水溶甚至在想,父親這樣毅然決然的離開王府,是不是在為母親騰地方,想著自己走了,就能接了母親回王府?


    不過這終究隻是水溶心中想的罷了,不要說母親不願意出來,就算是出來,這麽多年在佛堂生活,她也早就不適應外麵的生活了,好歹現在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漪瀾也很幸福,母親大概也都是知道,就不必去挪騰地方了,既然這府中已經沒有了父親的身影,對於母親來說在哪裏還不是都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之黛眉傾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清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清淺並收藏紅樓之黛眉傾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