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的手指遊弋在喬妝烏黑順滑的長發中,他將她小巧精致的臉龐拉近到自己麵前,他們距離那麽近,幾乎觸到彼此的鼻息,他的眼中寫滿了真誠和憐惜,她則閃爍著羞澀與甜蜜,四目相對、默默無言,周圍流轉著曖昧的氣息。喬妝細長卷翹的睫毛如同一對悅動的精靈,輕盈地跳著踢踏舞,帶動著她小小的鼻尖微微翕動,顴骨上飛起一抹嫣紅,她盈潔如玉的編貝皓齒輕輕咬住了下唇,似乎有些遊移不定,這個細微的小動作卻將歐陽的眼神吸引住了,喬妝溫潤柔軟的嘴唇雖輕薄卻水潤,好似熟透的櫻桃,味美多汁,引人遐思,歐陽喉結攢動了幾下,忍不住將雙唇附上去含住了喬妝的下唇,她微微的退後,想要掙脫出他的侵襲,卻更激發了歐陽體內征服的欲望,他緊緊的抱住她,不顧一切的吸吮著她的甜蜜,喬妝的手抵著他的胸膛,微弱的抵抗引來歐陽更猛烈地攻擊,他將她推倒在花叢中,雙手緊握著她的手臂壓靠在頭側的地麵上,撲鼻的異香襲來,兩人入定般陶醉了,喬妝眼底那絲倔強幻化做一汪柔情似水,她放棄了反抗,盡情享受著歐陽糾纏的長吻……
春夢了無痕,歐陽在恬謐的激情中醒來,身體某個部位卻依舊昂然在夢境中,殘酷的現實依然未能打消肌體的熱情,歐陽急忙蜷起雙腿,翻轉過身體,背對著靠在床邊依然甜睡著的喬妝,他一時間竟分不清哪些是現實哪些是夢境,還是自己正做著一個夢中夢,如果這是夢,那就繼續做下去,永遠不醒該多好;如果不是夢,自己究竟對喬妝做過些什麽?那撫摸過發絲的觸感如此真實,撲鼻的異香正是喬妝身上的味道,那麽剛才的那個熱吻……還有喬妝的掙紮……歐陽添了下嘴唇,似乎想要藉此判斷出唇上有沒有喬妝留下的味道,那個……可是……喬妝的嘴唇應該是什麽味道?
歐陽的思維瞬間混亂了,現在呢?仍是在夢裏麽?喬妝真的睡在自己床邊麽?
他竭盡全力壓抑著自己體內不斷奔湧的欲望,警告自己冷靜,保持清醒,睜開雙眼,回到現實世界……
現實總是很叫人失望,喬妝並不在自己身邊,值得慶幸的是,這也足以證明她沒有看到自己睡夢中色欲熏心的模樣。歐陽試圖控製住自己的大腦不再去回想那個甜美的夢境:他曾經那麽溫柔的輕撫著喬妝的臉頰,溫軟輕彈的觸感那麽真實,真實到歐陽不敢眨眼,放佛一眨眼這一切就會化為虛無……
他的臉在發燒,身體饑渴到喉嚨裏幾乎要冒出煙來,他看到了床頭櫥上的保溫杯,急忙坐起身來,端過杯子輕抿了一口,溫度正合適,將一整杯水一飲而盡之後,歐陽才真正的清醒了過來。
他依稀記得遊林曾經安排林靜帶喬妝過來……宿醉過後,他的頭有些昏漲和刺痛,他起身前往客廳又倒了一杯水,一邊喝著一邊斜倚在沙發靠背上,開始回想昨天發生的一切。
記憶慢慢回潮,歐陽想到自己最後關注到的“半屍人”,按正常程序,文鉞手裏提溜的血袋此時應該在法醫鑒定中心與“半屍人”的血樣作比對,這大概要花費一周的時間,自己必須利用這一周找出三件凶殺案中的疑點,至少要先明確文鉞到底有沒有嫌疑。
劉副局長看似酒囊飯袋,實際還是有些頭腦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年紀輕輕就爬到現在的位置,他所分析的可能性的確可能存在,隻是他的想象力也未免太豐富了些。
據歐陽所知,文鉞的確有一個需要時時照料的父親,而且也從沒聽他提到過母親這個字眼兒,他應該是記恨她的,這也確實導致了文鉞對女性態度的放縱和不屑,但是要說他長期壓抑的心理得不到渠道釋放,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文鉞的紅顏知己多得他自己都數不過來,長期生活在國外使他的思想和生活態度非常西化,他把“性”跟“愛”分的很明白,他曾經跟自己探討過“欣賞”、“喜歡”、“愛”之間的邏輯關係:歐陽一直認為,這三個詞語應該是遞進式,“欣賞”一個人才會慢慢的“喜歡”她,更進一步而達到“愛”的程度。譬如自己對於喬妝,是從“欣賞”她氣質如清水芙蓉卻擁有雍容華麗的聲音開始,通過接觸和了解,漸漸“喜歡”上她的單純、善良、正直、爽朗,多年感情積澱終於義無反顧的“愛”上她,情願為她付出一切。
文鉞的想法卻完全不同,他認為這三個詞語應該是並列關係,對於世上的女子,可以隻欣賞、隻喜歡、隻愛,也可以其中兩者兼備,甚至達到三者共存的最高境界。對於“欣賞”的女子,可以亦師亦友;對於“喜歡”的女子可以浪漫曖昧;對於“愛”的女子,可以相守相隨,三者作為獨立的個體既可以相互依附也可以完全無關。
而且對於文鉞來說,“欣賞”也好,“喜歡”也罷,即使是“愛”都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形容詞,它們分別擁有不同時長的保質期,在保質期內它們之間可能會互相轉化或滲透,但是一旦過期,就一切都不複存在。
而“性”卻與其截然不同,它是個不需要保質期的動詞,隻與荷爾蒙有關。
討論到最後,文鉞拍了拍歐陽的肩膀:“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世上本沒有不好色的男人,隻是有一些善於以道德標準約束自己的本性,另一些卻對自己寬容放縱罷了。”
“那你對自己寬容麽?”歐陽反問道。
“我隻能告訴你,我有一個‘欣賞’和‘愛’著的女人,卻不一定能說服自己‘喜歡’她,這個答案你滿意麽?”
“那你……”歐陽猶豫了。
“我‘喜歡’你們家喬妝”,文鉞揶揄著笑了,“如果她不在你的保質期內。”
歐陽臉上堆起一個笑容,他知道文鉞心底深藏的那位“欣賞”和“愛”著的傳奇女子,那是一位神秘的“邦女郎”,文鉞自詡一介“情聖”,卻連她的名字都沒有問到,這就是所謂的一物降一物吧。
歐陽的思維跳躍到劉副局長推論中最不靠譜的部分:關於文鉞的移屍時間。自己和喬妝是在15日早上前去找他幫忙破案,那兩天時間裏三個人一直在靖川躲避著幾路人馬的追蹤和暗殺,他絕對沒有時間和機會跑去幾十公裏之外的臨江和濱河兩市作案,更不要說留下寫滿字跡的人民幣挑釁警察權威了。那麽,現在第一個有待調查的疑點浮出水麵了,臨江的範某和濱河的吳某是從哪裏得到的寫有字跡的人民幣?又為什麽要向警方提供偽證?他們和第三起案件中尚未露麵的報案人之間有什麽聯係?為什麽第三位報案人不敢光明正大的與警方聯係?
還有法醫鑒定中心對鑒定結果的出爾反爾,第一次做出的致死突變體結論是因為現場相對封閉的空氣環境還達不到造成死者窒息死亡的必要條件,而這一次卻說兩個現場不過是移屍虐屍的第二現場,那麽殺人的第一現場在哪裏?死者的真正死因是什麽?
就從這些入手吧,歐陽舉起水杯,大口大口的牛飲了大半杯清水,事不宜遲,今天就要趕去臨江和濱河第二現場調查,還得帶著喬妝,把她放在靖川,自己放不下心,還得再去買兩部手機,關鍵時刻好保持聯係。自己的兩部小靈通目前在哪、怎麽丟的,與案件有什麽關係?一時半會兒還弄不清楚,隻是目前情勢危急,也沒工夫管這些小事兒了。今天勘察完兩處現場,還要找到兩位撿到錢的市民詢問當時的情況,然後再趕去法醫鑒定中心,趁著劉副局長那邊還未廣泛展開行動,必須先下手為強……隻是此刻喬妝人在哪裏呢?
春夢了無痕,歐陽在恬謐的激情中醒來,身體某個部位卻依舊昂然在夢境中,殘酷的現實依然未能打消肌體的熱情,歐陽急忙蜷起雙腿,翻轉過身體,背對著靠在床邊依然甜睡著的喬妝,他一時間竟分不清哪些是現實哪些是夢境,還是自己正做著一個夢中夢,如果這是夢,那就繼續做下去,永遠不醒該多好;如果不是夢,自己究竟對喬妝做過些什麽?那撫摸過發絲的觸感如此真實,撲鼻的異香正是喬妝身上的味道,那麽剛才的那個熱吻……還有喬妝的掙紮……歐陽添了下嘴唇,似乎想要藉此判斷出唇上有沒有喬妝留下的味道,那個……可是……喬妝的嘴唇應該是什麽味道?
歐陽的思維瞬間混亂了,現在呢?仍是在夢裏麽?喬妝真的睡在自己床邊麽?
他竭盡全力壓抑著自己體內不斷奔湧的欲望,警告自己冷靜,保持清醒,睜開雙眼,回到現實世界……
現實總是很叫人失望,喬妝並不在自己身邊,值得慶幸的是,這也足以證明她沒有看到自己睡夢中色欲熏心的模樣。歐陽試圖控製住自己的大腦不再去回想那個甜美的夢境:他曾經那麽溫柔的輕撫著喬妝的臉頰,溫軟輕彈的觸感那麽真實,真實到歐陽不敢眨眼,放佛一眨眼這一切就會化為虛無……
他的臉在發燒,身體饑渴到喉嚨裏幾乎要冒出煙來,他看到了床頭櫥上的保溫杯,急忙坐起身來,端過杯子輕抿了一口,溫度正合適,將一整杯水一飲而盡之後,歐陽才真正的清醒了過來。
他依稀記得遊林曾經安排林靜帶喬妝過來……宿醉過後,他的頭有些昏漲和刺痛,他起身前往客廳又倒了一杯水,一邊喝著一邊斜倚在沙發靠背上,開始回想昨天發生的一切。
記憶慢慢回潮,歐陽想到自己最後關注到的“半屍人”,按正常程序,文鉞手裏提溜的血袋此時應該在法醫鑒定中心與“半屍人”的血樣作比對,這大概要花費一周的時間,自己必須利用這一周找出三件凶殺案中的疑點,至少要先明確文鉞到底有沒有嫌疑。
劉副局長看似酒囊飯袋,實際還是有些頭腦的,不然他也不可能年紀輕輕就爬到現在的位置,他所分析的可能性的確可能存在,隻是他的想象力也未免太豐富了些。
據歐陽所知,文鉞的確有一個需要時時照料的父親,而且也從沒聽他提到過母親這個字眼兒,他應該是記恨她的,這也確實導致了文鉞對女性態度的放縱和不屑,但是要說他長期壓抑的心理得不到渠道釋放,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文鉞的紅顏知己多得他自己都數不過來,長期生活在國外使他的思想和生活態度非常西化,他把“性”跟“愛”分的很明白,他曾經跟自己探討過“欣賞”、“喜歡”、“愛”之間的邏輯關係:歐陽一直認為,這三個詞語應該是遞進式,“欣賞”一個人才會慢慢的“喜歡”她,更進一步而達到“愛”的程度。譬如自己對於喬妝,是從“欣賞”她氣質如清水芙蓉卻擁有雍容華麗的聲音開始,通過接觸和了解,漸漸“喜歡”上她的單純、善良、正直、爽朗,多年感情積澱終於義無反顧的“愛”上她,情願為她付出一切。
文鉞的想法卻完全不同,他認為這三個詞語應該是並列關係,對於世上的女子,可以隻欣賞、隻喜歡、隻愛,也可以其中兩者兼備,甚至達到三者共存的最高境界。對於“欣賞”的女子,可以亦師亦友;對於“喜歡”的女子可以浪漫曖昧;對於“愛”的女子,可以相守相隨,三者作為獨立的個體既可以相互依附也可以完全無關。
而且對於文鉞來說,“欣賞”也好,“喜歡”也罷,即使是“愛”都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形容詞,它們分別擁有不同時長的保質期,在保質期內它們之間可能會互相轉化或滲透,但是一旦過期,就一切都不複存在。
而“性”卻與其截然不同,它是個不需要保質期的動詞,隻與荷爾蒙有關。
討論到最後,文鉞拍了拍歐陽的肩膀:“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世上本沒有不好色的男人,隻是有一些善於以道德標準約束自己的本性,另一些卻對自己寬容放縱罷了。”
“那你對自己寬容麽?”歐陽反問道。
“我隻能告訴你,我有一個‘欣賞’和‘愛’著的女人,卻不一定能說服自己‘喜歡’她,這個答案你滿意麽?”
“那你……”歐陽猶豫了。
“我‘喜歡’你們家喬妝”,文鉞揶揄著笑了,“如果她不在你的保質期內。”
歐陽臉上堆起一個笑容,他知道文鉞心底深藏的那位“欣賞”和“愛”著的傳奇女子,那是一位神秘的“邦女郎”,文鉞自詡一介“情聖”,卻連她的名字都沒有問到,這就是所謂的一物降一物吧。
歐陽的思維跳躍到劉副局長推論中最不靠譜的部分:關於文鉞的移屍時間。自己和喬妝是在15日早上前去找他幫忙破案,那兩天時間裏三個人一直在靖川躲避著幾路人馬的追蹤和暗殺,他絕對沒有時間和機會跑去幾十公裏之外的臨江和濱河兩市作案,更不要說留下寫滿字跡的人民幣挑釁警察權威了。那麽,現在第一個有待調查的疑點浮出水麵了,臨江的範某和濱河的吳某是從哪裏得到的寫有字跡的人民幣?又為什麽要向警方提供偽證?他們和第三起案件中尚未露麵的報案人之間有什麽聯係?為什麽第三位報案人不敢光明正大的與警方聯係?
還有法醫鑒定中心對鑒定結果的出爾反爾,第一次做出的致死突變體結論是因為現場相對封閉的空氣環境還達不到造成死者窒息死亡的必要條件,而這一次卻說兩個現場不過是移屍虐屍的第二現場,那麽殺人的第一現場在哪裏?死者的真正死因是什麽?
就從這些入手吧,歐陽舉起水杯,大口大口的牛飲了大半杯清水,事不宜遲,今天就要趕去臨江和濱河第二現場調查,還得帶著喬妝,把她放在靖川,自己放不下心,還得再去買兩部手機,關鍵時刻好保持聯係。自己的兩部小靈通目前在哪、怎麽丟的,與案件有什麽關係?一時半會兒還弄不清楚,隻是目前情勢危急,也沒工夫管這些小事兒了。今天勘察完兩處現場,還要找到兩位撿到錢的市民詢問當時的情況,然後再趕去法醫鑒定中心,趁著劉副局長那邊還未廣泛展開行動,必須先下手為強……隻是此刻喬妝人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