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問完了病情,幾個人平時本來就不太親近,所以忽然便沒了話題,屋裏便突地靜了下來,氣氛很有些尷尬。
劉氏咳嗽了一聲,便一臉憂愁的看向曾氏,慢慢開了口,“弟妹這樣病著,按理說不該來打擾你,可是。。。”她低下頭就掩麵哭了起來,旁邊的錦秀也跟著掉起了眼淚。
能讓這位性子很硬的姑母如此失聲痛哭的,也隻有她那寶貝兒子了。這位姑奶奶可是連丈夫去世也沒掉幾滴眼淚的人啊。這麽多年經濟拮據,她費盡心思,才把兒子養大,中間受了多少的委屈,也沒見她這樣的哭過啊,這次也是真怕了。
說起來也是,一介婦人,平頭百姓,無權無勢的,凡事一扯到官府身上,那就是一個字,怕。也怪不得這位女中豪傑也徹底無措起來了。
劉氏哭的傷心,二奶奶不好坐視不理,隻好敷衍著勸幾句,“大姐莫哭。這敏成的事我也聽說了。他一向不都是個穩重的孩子麽,這次怎麽還成了行凶打人呢!”
劉氏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斷斷續續的哭訴道,“還不是他整天跟那些不三不四的瞎混,說他也不聽。。。人家去做壞事,他便傻嗬嗬也跟著一起去。。。他也沒動手啊,隻在旁邊看來著。。。誰知道竟惹了不該惹的人物。。。聽說那個人平日裏就是那種品行不端的無賴子。。。結果竟讓我們家敏成遭上這無妄之災了啊老天爺!”
二奶奶一聽這話,便睜大了眼睛做出恍然大悟兼鬆了一口氣的樣子,“哦,原來敏成是被冤枉的啊。那大姐就更不用擔心了,到了衙門說明白這事跟他無關,不就會被放出來了麽?!”
劉氏聽二奶奶死活不說要幫忙的話,反而一個勁的推脫。急道,“弟妹你不知道啊,現在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人家才不會管他是不是冤枉的呢,隻管先打上一頓,讓你吃幾頓牢飯再說。還有,他們惹上的人姓鄭,聽說跟咱們知縣大老爺有什麽親戚,哪有說放人就放人啊!”
“唉,那怎麽辦呢?哎呦。一聽這個我這心口又要疼了!”二奶奶先是一臉的憂愁,轉眼又好像因此引發了胃疾,忽然捂住了胸口。
錦華忙巴拉巴拉眾人搶上前去。“娘,您別著急啊!您還是先躺著吧,躺著好一點。”二奶奶就著閨女的手就躺下了。
錦華一邊替母親蓋被子,一邊勸慰道,“娘。您別為表哥的事著急,我大伯一向跟十裏八鄉的有能耐的人物交好,一定會找到門路救表哥的。”
劉氏聽了就更急了,“弟妹啊,你本來就比我們這些後院的婦人們有見識,說起來你也該是明白的。你大伯哥他在咱這台子鎮上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十裏八鄉的倒也算赫赫有名。可是,說句實在話,這也就是咱這一畝三分地上而已。真要到了城裏。誰認識咱啊?咱認識誰啊?還不是兩眼一抹黑?!更別提跟什麽知縣大老爺、主簿大老爺打交道了!”
“那大哥同四伯那邊一向關係好,讓四伯家在縣衙裏當值的女婿給問問不行麽?”
“繼祖已經找過四伯了,現在正往縣城裏頭送信呢!可我想著,也不能隻係在一人身上,多條路子總是好的。”
劉氏貶低了自家大弟弟一通。實際上也是想捧一捧二房,見二奶奶臉上似笑非笑的。眼見得是說到她心眼裏去了,忙又湊近了些,懇切道,“既然弟妹跟田主簿家有些關係,不知弟妹能不能幫忙給打聽打聽啊?”
二奶奶也不是那狠心人,見一向驕橫的劉氏在自己麵前哭的如此可憐,姿態又放的極低,便說不出十分狠絕的話來了,再拒絕的話就顯得自家太不近人情了。
她遲疑了片刻,道,“大姐,既然您說到這裏了,我也不是那不通情達理的人,能幫上忙的我自然也想幫忙。可是,我也跟您交個底吧。我與那田夫人確實是有些交情,但交情也並不深。咱們也隻是平頭百姓,冒然前去說不定就會犯了人家的忌諱。官家的事情都是錯綜複雜的,咱也弄不清楚人家到底是不是管著這方麵的事,若是不管的,他同那知縣之間、縣丞之間關係又如何,能不能說得上話,這些都是問題。所以呢,我也隻能去一趟試一試,您可別抱多大指望啊!”
劉氏聽了大喜,頻頻點頭,正要說話,卻被李氏高亢的聲音打斷了,“大姐您瞧瞧,二弟妹這還沒幹啥呢,就先開始推卸責任了,這是怕事情沒辦成咱都怨著她呢,還是壓根就沒上心啊?!”
她早就在旁邊聽得滿心的不快,忍了半天實在是憋不住了。
二奶奶聽得心頭火起,正要反駁,錦華卻已經往前一步,拿帕子擦著眼睛,已經帶上了哭腔,朝著劉氏道,“姑母您聽聽,大伯娘這是說的什麽話?!母親的性子您是一向知道的,寧肯自己受苦也不願開口求人的。如今為了表哥的事居然破了這個例。。。如今母親也隻是把可能碰到的難處擺上一擺而已,人家是官家老爺,咱是平頭百姓,咱哪有本事讓人家聽咱的啊!母親此去,不過隻是打聽一下消息而已。不管怎麽著,母親打聽了消息回來,然後如何尋人情,如何花錢打點,這些都是外頭的男人們該做的事情啊,哪能時時處處指望著母親啊!可是,讓大伯母這麽一說,母親真是有苦說不出,裏外不是人了!”
錦華這一番話,連打帶削,不禁把二奶奶的責任給摘了出來,省的被這幫子人逼著入了套,又將了李氏一軍。
劉氏不悅的看了一眼李氏,忙起身拉了錦華的手,“好孩子,你說的對。我知道二弟妹的難處。無論辦得怎樣,我都說不出二話來。你姑母我也不是那不知道好歹的人不是?!”
聽了這話,錦華才放了心,卻又故作委屈的看向李氏。
錦鳳見了趕緊拉住了李氏嗔怪道,“娘,您亂說什麽呢?您是為了表哥的事給急糊塗了!二嬸的為人,我們可都是知道的。可不興亂說話!”
錦鳳雖然說得好聽,畢竟是駁了李氏的話。又見旁邊的錦秀不滿的瞪著她,李氏也隻好悻悻的閉了嘴,憤懣的低下了頭去。
劉氏見安撫住了錦華,便又回身給曾氏說了些好話,都是些善解人意的、讓人放心的話語,末了還說,“要是有用到錢銀的時候,弟妹就直接開口,定然不會讓弟妹為難的。”
話是這麽說,到底也沒見她拿出些真金白銀出來,大概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吧。
最後終於說得曾氏不再拉著臉生氣,劉氏這才又千恩萬謝了,然後領著眾人告了辭。
一出了院門,就剩下了幾人的時候,錦秀便猛地一跺腳,突地狠狠蹦出一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氏一愣,“唉,你這孩子,說誰呢?!”她的腦子還是慢了半拍。
錦秀也不答言,一個人氣鼓鼓的率先疾步走下去了。
李氏自認為待這位庶女不薄,平日裏敬著捧著的,雖然兩人關係不算融洽,但也沒被她說過這麽重的話,當下氣的直結巴,朝著劉氏想訴說委屈,“大姐,你看這孩子。。。”
劉氏剛才為了說服曾氏,絞盡腦汁,費盡口舌,如今隻剩滿身疲憊,聞言也隻是倦怠的擺了擺手,什麽也沒說,也朝前麵走了下去。
隻留下李氏幹瞪眼。錦鳳歎了口氣,上前挽住母親的胳膊,有氣無力的道,“走吧。”
曾氏又在家裏養了兩天“病”,劉氏急得又跑來看了一遭,曾氏這才抱著“病體”坐車進了城。
曾氏倒是想讓錦華跟著的,閨女跟著,她心裏也有底些。說實話,對求人這種事,她實在是拉不下臉來。
可錦華卻說身上不舒服,小日子來了,哪哪兒的都難受,就是不肯相陪。二奶奶雖然惱,可也沒有辦法。
不過,總算是娘倆已經反複商定好了對策,二奶奶這才忐忑不安的上了路。
到了晚間,二奶奶回了府,便直奔上房。在上房呆了半個時辰的功夫,這才一臉疲憊的回了自家院子。
“姨母怎麽說的啊?”
“還能怎麽說啊,不成唄。”曾氏疲憊的靠在了床上,捶著自己的酸痛的腰。不過,顯然,她臉上並沒有失望,反而是一派的輕鬆。
錦華忙給母親端了一碗熱茶來,“凍壞了吧,快喝點水暖一暖。”見曾氏接了碗喝茶,錦華便道,“這不是正合了您的心意麽?您不是最怕欠了田家姨母的人情麽?!”
曾氏點頭道,“是啊。不過,我這次倒也沒白去,打聽了不少消息,我都給那些爺們們說了,讓他們操心就好了。”
原來,曾氏見了田夫人,說完了來意,卻又把家裏的情況毫不隱瞞的說了個清楚明白,尤其是二房在劉家的尷尬地位。
劉氏咳嗽了一聲,便一臉憂愁的看向曾氏,慢慢開了口,“弟妹這樣病著,按理說不該來打擾你,可是。。。”她低下頭就掩麵哭了起來,旁邊的錦秀也跟著掉起了眼淚。
能讓這位性子很硬的姑母如此失聲痛哭的,也隻有她那寶貝兒子了。這位姑奶奶可是連丈夫去世也沒掉幾滴眼淚的人啊。這麽多年經濟拮據,她費盡心思,才把兒子養大,中間受了多少的委屈,也沒見她這樣的哭過啊,這次也是真怕了。
說起來也是,一介婦人,平頭百姓,無權無勢的,凡事一扯到官府身上,那就是一個字,怕。也怪不得這位女中豪傑也徹底無措起來了。
劉氏哭的傷心,二奶奶不好坐視不理,隻好敷衍著勸幾句,“大姐莫哭。這敏成的事我也聽說了。他一向不都是個穩重的孩子麽,這次怎麽還成了行凶打人呢!”
劉氏一邊抹著眼淚,一邊斷斷續續的哭訴道,“還不是他整天跟那些不三不四的瞎混,說他也不聽。。。人家去做壞事,他便傻嗬嗬也跟著一起去。。。他也沒動手啊,隻在旁邊看來著。。。誰知道竟惹了不該惹的人物。。。聽說那個人平日裏就是那種品行不端的無賴子。。。結果竟讓我們家敏成遭上這無妄之災了啊老天爺!”
二奶奶一聽這話,便睜大了眼睛做出恍然大悟兼鬆了一口氣的樣子,“哦,原來敏成是被冤枉的啊。那大姐就更不用擔心了,到了衙門說明白這事跟他無關,不就會被放出來了麽?!”
劉氏聽二奶奶死活不說要幫忙的話,反而一個勁的推脫。急道,“弟妹你不知道啊,現在衙門口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人家才不會管他是不是冤枉的呢,隻管先打上一頓,讓你吃幾頓牢飯再說。還有,他們惹上的人姓鄭,聽說跟咱們知縣大老爺有什麽親戚,哪有說放人就放人啊!”
“唉,那怎麽辦呢?哎呦。一聽這個我這心口又要疼了!”二奶奶先是一臉的憂愁,轉眼又好像因此引發了胃疾,忽然捂住了胸口。
錦華忙巴拉巴拉眾人搶上前去。“娘,您別著急啊!您還是先躺著吧,躺著好一點。”二奶奶就著閨女的手就躺下了。
錦華一邊替母親蓋被子,一邊勸慰道,“娘。您別為表哥的事著急,我大伯一向跟十裏八鄉的有能耐的人物交好,一定會找到門路救表哥的。”
劉氏聽了就更急了,“弟妹啊,你本來就比我們這些後院的婦人們有見識,說起來你也該是明白的。你大伯哥他在咱這台子鎮上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十裏八鄉的倒也算赫赫有名。可是,說句實在話,這也就是咱這一畝三分地上而已。真要到了城裏。誰認識咱啊?咱認識誰啊?還不是兩眼一抹黑?!更別提跟什麽知縣大老爺、主簿大老爺打交道了!”
“那大哥同四伯那邊一向關係好,讓四伯家在縣衙裏當值的女婿給問問不行麽?”
“繼祖已經找過四伯了,現在正往縣城裏頭送信呢!可我想著,也不能隻係在一人身上,多條路子總是好的。”
劉氏貶低了自家大弟弟一通。實際上也是想捧一捧二房,見二奶奶臉上似笑非笑的。眼見得是說到她心眼裏去了,忙又湊近了些,懇切道,“既然弟妹跟田主簿家有些關係,不知弟妹能不能幫忙給打聽打聽啊?”
二奶奶也不是那狠心人,見一向驕橫的劉氏在自己麵前哭的如此可憐,姿態又放的極低,便說不出十分狠絕的話來了,再拒絕的話就顯得自家太不近人情了。
她遲疑了片刻,道,“大姐,既然您說到這裏了,我也不是那不通情達理的人,能幫上忙的我自然也想幫忙。可是,我也跟您交個底吧。我與那田夫人確實是有些交情,但交情也並不深。咱們也隻是平頭百姓,冒然前去說不定就會犯了人家的忌諱。官家的事情都是錯綜複雜的,咱也弄不清楚人家到底是不是管著這方麵的事,若是不管的,他同那知縣之間、縣丞之間關係又如何,能不能說得上話,這些都是問題。所以呢,我也隻能去一趟試一試,您可別抱多大指望啊!”
劉氏聽了大喜,頻頻點頭,正要說話,卻被李氏高亢的聲音打斷了,“大姐您瞧瞧,二弟妹這還沒幹啥呢,就先開始推卸責任了,這是怕事情沒辦成咱都怨著她呢,還是壓根就沒上心啊?!”
她早就在旁邊聽得滿心的不快,忍了半天實在是憋不住了。
二奶奶聽得心頭火起,正要反駁,錦華卻已經往前一步,拿帕子擦著眼睛,已經帶上了哭腔,朝著劉氏道,“姑母您聽聽,大伯娘這是說的什麽話?!母親的性子您是一向知道的,寧肯自己受苦也不願開口求人的。如今為了表哥的事居然破了這個例。。。如今母親也隻是把可能碰到的難處擺上一擺而已,人家是官家老爺,咱是平頭百姓,咱哪有本事讓人家聽咱的啊!母親此去,不過隻是打聽一下消息而已。不管怎麽著,母親打聽了消息回來,然後如何尋人情,如何花錢打點,這些都是外頭的男人們該做的事情啊,哪能時時處處指望著母親啊!可是,讓大伯母這麽一說,母親真是有苦說不出,裏外不是人了!”
錦華這一番話,連打帶削,不禁把二奶奶的責任給摘了出來,省的被這幫子人逼著入了套,又將了李氏一軍。
劉氏不悅的看了一眼李氏,忙起身拉了錦華的手,“好孩子,你說的對。我知道二弟妹的難處。無論辦得怎樣,我都說不出二話來。你姑母我也不是那不知道好歹的人不是?!”
聽了這話,錦華才放了心,卻又故作委屈的看向李氏。
錦鳳見了趕緊拉住了李氏嗔怪道,“娘,您亂說什麽呢?您是為了表哥的事給急糊塗了!二嬸的為人,我們可都是知道的。可不興亂說話!”
錦鳳雖然說得好聽,畢竟是駁了李氏的話。又見旁邊的錦秀不滿的瞪著她,李氏也隻好悻悻的閉了嘴,憤懣的低下了頭去。
劉氏見安撫住了錦華,便又回身給曾氏說了些好話,都是些善解人意的、讓人放心的話語,末了還說,“要是有用到錢銀的時候,弟妹就直接開口,定然不會讓弟妹為難的。”
話是這麽說,到底也沒見她拿出些真金白銀出來,大概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吧。
最後終於說得曾氏不再拉著臉生氣,劉氏這才又千恩萬謝了,然後領著眾人告了辭。
一出了院門,就剩下了幾人的時候,錦秀便猛地一跺腳,突地狠狠蹦出一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李氏一愣,“唉,你這孩子,說誰呢?!”她的腦子還是慢了半拍。
錦秀也不答言,一個人氣鼓鼓的率先疾步走下去了。
李氏自認為待這位庶女不薄,平日裏敬著捧著的,雖然兩人關係不算融洽,但也沒被她說過這麽重的話,當下氣的直結巴,朝著劉氏想訴說委屈,“大姐,你看這孩子。。。”
劉氏剛才為了說服曾氏,絞盡腦汁,費盡口舌,如今隻剩滿身疲憊,聞言也隻是倦怠的擺了擺手,什麽也沒說,也朝前麵走了下去。
隻留下李氏幹瞪眼。錦鳳歎了口氣,上前挽住母親的胳膊,有氣無力的道,“走吧。”
曾氏又在家裏養了兩天“病”,劉氏急得又跑來看了一遭,曾氏這才抱著“病體”坐車進了城。
曾氏倒是想讓錦華跟著的,閨女跟著,她心裏也有底些。說實話,對求人這種事,她實在是拉不下臉來。
可錦華卻說身上不舒服,小日子來了,哪哪兒的都難受,就是不肯相陪。二奶奶雖然惱,可也沒有辦法。
不過,總算是娘倆已經反複商定好了對策,二奶奶這才忐忑不安的上了路。
到了晚間,二奶奶回了府,便直奔上房。在上房呆了半個時辰的功夫,這才一臉疲憊的回了自家院子。
“姨母怎麽說的啊?”
“還能怎麽說啊,不成唄。”曾氏疲憊的靠在了床上,捶著自己的酸痛的腰。不過,顯然,她臉上並沒有失望,反而是一派的輕鬆。
錦華忙給母親端了一碗熱茶來,“凍壞了吧,快喝點水暖一暖。”見曾氏接了碗喝茶,錦華便道,“這不是正合了您的心意麽?您不是最怕欠了田家姨母的人情麽?!”
曾氏點頭道,“是啊。不過,我這次倒也沒白去,打聽了不少消息,我都給那些爺們們說了,讓他們操心就好了。”
原來,曾氏見了田夫人,說完了來意,卻又把家裏的情況毫不隱瞞的說了個清楚明白,尤其是二房在劉家的尷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