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覺得這姑娘夠厲害,性子不綿軟好欺才起的心思,可如今一看,這性子也太潑了吧,還沒過門呢,就管起自己的後院來了,這也太囂張了!


    可是,若就此收手,又覺得不甘心。自己東奔西走的張羅了大半年,為這還差點跟老爺子鬧翻了,幾乎要離家出走,眼看著事情已經成了,再反悔,似乎也來不及了。


    再說了,自己也不能反悔。看她整天見著自己就一本正經的樣兒,跟個貞潔烈女似的,心裏便癢癢的難受。


    她跟別的女人不一樣。那些女人都是假正經,隻要自己微微一露意,一個眼神,一句曖昧不明的話,不消片刻,她們就半推半就、曲意迎合了。


    唯有她,從始至終對自己都是不假辭色,這人才是真正的正經。若是名門正娶,也隻能娶這樣的才是正理。


    可她越是如此,他越是躍躍欲試,老想著若是讓這人卸下她那一本正經的假麵,在自己懷裏軟成一灘水似的,那將會是何等的快意!何等的銷魂!


    。。。


    錦華自田家回來大概半個多月,李家就來下了定,大大小小的拉了幾車,引得鄰居們紛紛駐足觀望,真是很讓人羨慕。


    一對木製大雁是必有的,其它還有十筒茶葉,兩筐果子,兩盒團圓餅,雞鴨魚肉若幹,十壇酒,細棉布兩匹,綢鍛兩匹,另外還有兩匣子首飾,聘銀呢,則是五十兩整。


    然而,曾氏當著眾人的麵雖然笑意盈盈的,但深知母親為人的錦華卻看出來,母親的笑容有些僵硬。


    李家的聘禮看上去十分豐厚,東西滿滿的裝了幾車。但那是給旁人看的,真的隻是麵上好看而已。曾氏打眼一看,就看出來了,李家送來的無論茶葉,布匹,還是果子和酒,都不算上好的。可想而知,那匣子裏的首飾估計也就是銀的,或是鎏金的,肯定也好不到哪兒去。


    就算這些自家都不計較。真正實在的還得看給了多少聘銀。


    五十兩銀子,在鄉下算是很有麵子的了,可是。李家可不是那鄉間小地主。依著他家的家世,這五十兩實在有些寒摻。


    誠然,曾氏不是勢利眼,也沒想過要賣女求榮,攀附富貴。李家給的聘禮除了那些易消耗的肉魚等物,剩下的首飾、布匹、聘銀什麽的,她自然會一分不剩的陪送給閨女。


    可是,李家也不能如此瞧不起人吧?這聘銀的多少可是直接代表了女方的臉麵和地位。


    當然,這些話她卻是有苦說不出的。誰叫閨女是給人做了填房呢?難道叫人家拿原配發妻的規格來看待自家麽?


    她也隻能跟自己生生悶氣,臉上卻不能多帶出什麽來。顯得自己小家子氣,眼裏隻看得見東西。


    就算這些身外物可以忍氣吞聲,可上回那個表小姐上門來鬧的事可不能輕輕放過。她心裏暗暗打定了主意。臉上的笑越發的懇切起來。


    錦華卻沒把這聘銀的事兒放在心上,李家對自己的看法用後腦勺想也好不到哪兒去,不過是麵子情而已,自己本來就沒指望什麽。況且,這聘銀少了。相應的,自己的嫁妝不就好置辦了不是?反正自己家也出不起多少錢。


    來的男人們在前院。由二爺接待。婦人則是李茂林的三嬸,李三夫人,另外還跟著一位老嬤嬤。


    錦華自然鄭重的拜見了這位三嬸嬸。李三夫人穿的並不鮮亮,身材高大,長的也不算好看。可能覺得下定的事是件大事情,怕做不好,還有點束手束腳的,見了錦華隻勉強誇了幾句,“是個好姑娘,茂林真是個有福氣的,”然後就徹底尋不出話來,冷了場。


    幸虧還跟著那位韓嬤嬤,笑容滿麵的,挺會說話,場麵才重新活躍起來。


    原來這就是那位現在替李茂林管著院子的韓嬤嬤。錦華聞名久矣。


    朱閣經常來商量鋪子裏的事,錦華自然順便打聽一下李府裏的人事。盡管朱閣本著不能忘本的原則,將李家的事說的比較客觀,但錦華還是了解了不少。


    比如這位三嬸嬸。李茂林的父親李大老爺李金石本是家裏的老大,家境卻很是一般,從小就被過繼到了他大伯家中,繼承了他大伯經營茶葉的家業,這才一步步把一品香茶行和茶樓做大的。


    本家那邊,李茂林的二叔和三叔的家境現如今卻不過隻是小富之家而已。因此這位三夫人才打扮的如此樸素,實在是因為其家境是無法同李茂林這邊相提並論的。


    再比如這位韓嬤嬤,可是李茂林的親娘韓式的陪嫁嬤嬤,後來又做了李茂林的奶娘,在李家很有些體麵,一直給李茂林管著院子。即使李茂林娶了季氏,因為季氏性子綿軟,不太會管家,這位韓嬤嬤也一直在旁協助。


    錦華隻略略坐了片刻就回了自己屋,心裏有點亂,也無心繡嫁妝,隻在書架上抽了一本詩集倚在床上打發時間。


    不一會兒,桃子就興奮的滿臉通紅的回來通報消息。


    “前兩天奴婢還擔心小姐麵對李家那一院子鶯鶯燕燕生氣上火呢,今兒您猜怎麽著?”桃子還有點神神秘秘的。


    桃子人小鬼大,一直很是擔心嫁到李家可能會後院起火的問題,甚至比錦華本人還要上心呢。


    劉錦華把書放在一旁,不解其意。


    “據那位三夫人說,李家知道上回那個死丫頭上咱們這裏鬧,就給那兩母女買了小宅子把她們搬了出來。如此看來,這李家還算是知禮的人家,不是那糊塗不通情理的。”桃子頻頻點頭,像個大人一般感歎著,是真心為錦華高興。


    “還有呢,那三夫人還說,李少爺還把他的那個通房指了個人成了親呢。”


    什麽?!居然真的。。。


    “那韓嬤嬤中間出去了一趟,那位三夫人就說了真話。說那個通房本是李家大夫人在那位大奶奶生病的時候親自指給李大少爺的,長的也沒多好,所以李少爺本來就沒上心過。”


    因為最近朱閣正忙著出最新款式的秋裝,忙的腳打後腦勺,所以竟是好久都沒來見錦華了,錦華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些事。


    好吧,千萬別忽略婦人們八卦的本性。沒想到兩親家甫一見麵,看著那三夫人也不像個愛說話的,八卦的本性依然不改呢。


    果然,等午後把李家那群人熱熱鬧鬧的送去之後,曾氏的臉色好了不少。


    聘禮什麽的都是身外之物,比起那些死物,還是閨女過的順心更重要一些。妾室、通房猛於虎啊,這可比送再多的銀子實惠多了。


    其實錦華心裏是很滿意的。她沒想到李茂林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至於他爹娘如何的厭惡自己,她卻是不怕的。因著自己這家世,公婆對自己本就不喜,也不怕自己再多添一樁罪名了。再說了,麵對公婆的怒火,總比看著那幾個鶯鶯燕燕憋氣要好的多吧?


    之後官媒很快就上了門。因為錦華年紀不小了,李家更是著急娶續弦,她的婚期便定了下來,就在十月二十六。


    等這個漫長的夏天過去,中秋節臨近,“花想容”又出了一係列掐銀邊的秋裳,上門的客人明顯多了,朱閣總算把心放下來了。從賬麵上來看,花想容開始扭虧為盈了,總算是見著回頭錢了。


    二爺的病好的差不多了,他哪裏是能坐得住吃閑飯的人啊,便渾身難受起來,整天煩躁的要命。


    曾氏便埋怨他,“你可真是個享不了福的!你看你大哥,整日什麽都不做,隻管著那些田地,日子過得有多逍遙!咱們家田地雖不多,裏出外加的,也好幾十畝呢,你的身子又須得將養著,就在家做個田舍翁不好麽?!”


    錦華卻看不得父親難受,更理解父親的心情,他半輩子都是在做工,賺了錢供養家人,如今被人養著,當然渾身不得勁。


    錦華琢磨了半晌,想找個合適的活計,也隻想出一個主意來,“我爹讀書寫字俱是不差的,不如開個書館,教孩童啟蒙。這樣費不了多少工夫,應該累不著人。”


    二爺聽了卻嚇得連連擺手,“天地君親師。師者,傳到授業解惑也。做先生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做的,我哪是做老師的料啊?”


    錦華見他妄自微薄,頓時急了,“您給錦年講書的時候講的好著來,我聽著都入迷,教幾個什麽都不懂的毛孩子認認字,讀讀寫寫的,有什麽不行的?”


    二爺卻歎了一聲,“我連個秀才都沒中,哪裏有資格去教別人啊!”


    錦華看出他很有些意動,無奈信心不足,任憑自己磨破了嘴皮子,仍然不肯答應。


    雖然如此,父親的情緒卻愈發的不好,眼看著飯也吃的少了,曾氏也說他晚間老是睡不著,大半夜的不睡覺,在窗前坐著寫東西。


    錦華正煩惱爹的事情,曾尚才竟然攜著錦鳳親自上門送中秋禮來了。


    錦華大感頭痛,真是躲都躲不開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錦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蘇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蘇三並收藏重生之錦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