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既然來示好,錦華自然高興,便也投桃報李,親切的問起明青的生活起居來。這不是茗姨娘最關心的麽?
“大少爺是個孝順知禮的好孩子。”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盡管還帶了些謙虛和矜持,茗姨娘還是忍不住誇了自己的孩子幾句,“先生每天布置的課業,不用人督促,自己就完成的很好,還非常自覺的加重自己的功課呢,平時也不愛玩,不愛鬧,一心讀書。。。”
錦華聽了也不禁真心稱讚,“真是不可多得!一般的少年,在這樣的年紀,哪有不愛玩耍的啊。”
朱閣也說過明青的功課不錯的話。再說了,茗姨娘是個穩重的,既然她敢這樣說,必定這明青的功課必是差不了的。
茗姨娘抬眼看錦華笑容真誠,態度很是可親,便絞著手指,鼓足了勇氣,說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隻是奶奶您不知道,明青、明玉跟著念書的這位秦先生,雖然為人方正,教學嚴謹,本人的學問。。。卻不甚突出。。。”茗姨娘有些吞吞吐吐。
錦華倒是知道,明青、明玉都是跟著李家請來的家庭教師秦先生念書的,二爺李茂森則靠著財力,買了個廩生的名額,每年上繳一筆數目不菲的銀錢,方得以在縣學附學。
“哦,你是想給大少爺重新換一位先生?”錦華直接了當的問道。
呃。。。茗姨娘有些為難的咬咬嘴唇。
“那你有沒有跟大爺,或是老爺、夫人提過?”換先生這事可不是件小事情,錦華想先問清楚來龍去脈。
“老爺那裏,婢妾自然是說不上話的。至於夫人,卻是諸事不理,我曾經求過夫人,夫人隻管讓我去找大爺。而大爺。。。說出來不怕奶奶笑話。已是有些日子不去我屋裏了。。。平日裏茶行事務繁忙,白日裏更是一般見不著他。。。”茗姨娘說著有些局促的低下了頭。
錦華也看出來了,李茂林對他的兩個兒子都說不上多喜歡,平日裏見了也不大理睬。可以說,他對他那位驕橫跋扈的侄女,也比對自己倆兒子親熱些。
至於,他很長時間都沒去茗姨娘屋裏。。。錦華看了一眼低著頭看不清臉色的茗姨娘,也不知是該為之歡喜,還是該兔死狐悲,嗟歎同為女人的茗姨娘的命運了。。。
“我倒是可以去跟大爺商量一下。但這件事情關乎大少爺的前程,自然不可小覷,所以務必要徐徐圖之。你也不要太著急了。”錦華沉吟了一下,才謹慎的說道。
茗姨娘已經喜出望外的站起身來,深深福了下去,“婢妾知道深淺!不管成與不成,婢妾都感念奶奶的恩德!”
她來前也沒指望這位新奶奶能答應什麽。按一般常理推斷。做人嫡母的,能不背地裏給庶子,特別是庶長子下絆子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何況是這種費心費力栽培庶子的事情呢?
這實在已經超出她的期望許多了!
錦華笑著把她拉了起來,卻也不虛讓。隻是實話實說道,“我哪裏還需要你感謝啊,我自然也是盼著大少爺能考出功名。才好光耀門楣,光宗耀祖,我也能跟著沾沾光不是?”
茗姨娘不由抿著嘴笑了起來,這次笑得比剛才真誠多了。
錦華的話倒也實在。整個家族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拉個盟友總比樹個強敵要合算的多吧?
至於茗姨娘母子值不值得她勞心勞力的提攜,還要慢慢來看。從目前來說。他倆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兩人便嗑著瓜子、吃著花生、核桃隨意的聊起天來。
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茗姨娘自然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她的話,則又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李家。
“夫人出自沒落的官宦人家。。。性子又有些天真,一直跟老爺關係不太好。。。可夫人人卻是好命,一連生了倆兒子,在這個家裏的位置也就無人撼動了。。。早些年,茶行生意經營的不大,老爺忙的早出晚歸、累死累活的。。。後來買賣做得大了,家財漸多,老爺房裏就置了通房。。。也不知怎麽的,前前後後好幾個通房,卻沒有一個有孕的。。。後來就被老爺陸續遣走嫁了人。。。如今隻留下這兩個,是比較得寵的,也是最近幾年,老爺年齡大了,才把她倆抬了姨娘。。。”
茗姨娘說著老爺子的閑話,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可是,為了兒子的前程,還有什麽是豁不出去的啊。
再說了,自己還有什麽可以拿出來孝敬這位新奶奶的呢?也隻有出出主意、表表忠心罷了。
錦華聽了不禁暗想,難道是公公暗地裏偷偷下了藥不成,要不然那些通房怎麽都不能生,甚至連有孕的都沒有呢?
看來老爺子也害怕庶子女分了自己嫡子的家財呢。由此看來,這老頭子確實不簡單,是個有成算的啊。
茗姨娘看錦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知道自己的話對大奶奶有些用處,心裏很高興,恨不得把自己整顆心都掏出來給新奶奶瞧瞧。
“二奶奶可是個厲害人兒,您聽說過二奶奶的親爹張半城吧?”
錦華點點頭,“那當然,張半城不是開著著名的張記當鋪麽?據說他跺跺腳,咱這河濱縣都得顫三顫呢。”
“可不是咋地?可惜這位張老爺卻隻有生閨女的命,沒有生小子的命,一連生了五個丫頭。張夫人生了三個姑娘,妾室生了兩個。這位二奶奶就是張家大小姐,閨名就叫做張桂香,自幼就跟著張老爺在外邊跑,算賬、管事,那是樣樣都行。。。就是如今,還經常回娘家幫忙呢。。。”
“她們家那麽有錢,那弟妹的嫁妝。。。”
“嗐,別提了。。。提起來咱們老爺和夫人就是一肚子的氣。。。那張半城慳吝成性,一分錢恨不得分成兩半花呢,就是他自己,都舍不得穿好料子,在家就穿普通的綢布。。。哪還舍得陪送自己閨女啊。。。張家和李家雖然是世交,但除了結了這門親之外,兩家的關係並不太好。。。兩邊的長輩互相看不上。。。”
噗,錦華差點笑噴了。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嫁妝拿不出手啊。
兩個人聊得時間長了,錦華就順手把針線簸籮端過來,想裁個帕子。茗姨娘也很自然的在一邊幫忙,又自告奮勇替錦華封邊,錦華笑眯眯的應了。
兩個人邊說邊做,直到中午正院有丫頭來叫用飯,茗姨娘這才回了自己屋。
“大少爺是個孝順知禮的好孩子。”像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盡管還帶了些謙虛和矜持,茗姨娘還是忍不住誇了自己的孩子幾句,“先生每天布置的課業,不用人督促,自己就完成的很好,還非常自覺的加重自己的功課呢,平時也不愛玩,不愛鬧,一心讀書。。。”
錦華聽了也不禁真心稱讚,“真是不可多得!一般的少年,在這樣的年紀,哪有不愛玩耍的啊。”
朱閣也說過明青的功課不錯的話。再說了,茗姨娘是個穩重的,既然她敢這樣說,必定這明青的功課必是差不了的。
茗姨娘抬眼看錦華笑容真誠,態度很是可親,便絞著手指,鼓足了勇氣,說出了此行的主要目的,“隻是奶奶您不知道,明青、明玉跟著念書的這位秦先生,雖然為人方正,教學嚴謹,本人的學問。。。卻不甚突出。。。”茗姨娘有些吞吞吐吐。
錦華倒是知道,明青、明玉都是跟著李家請來的家庭教師秦先生念書的,二爺李茂森則靠著財力,買了個廩生的名額,每年上繳一筆數目不菲的銀錢,方得以在縣學附學。
“哦,你是想給大少爺重新換一位先生?”錦華直接了當的問道。
呃。。。茗姨娘有些為難的咬咬嘴唇。
“那你有沒有跟大爺,或是老爺、夫人提過?”換先生這事可不是件小事情,錦華想先問清楚來龍去脈。
“老爺那裏,婢妾自然是說不上話的。至於夫人,卻是諸事不理,我曾經求過夫人,夫人隻管讓我去找大爺。而大爺。。。說出來不怕奶奶笑話。已是有些日子不去我屋裏了。。。平日裏茶行事務繁忙,白日裏更是一般見不著他。。。”茗姨娘說著有些局促的低下了頭。
錦華也看出來了,李茂林對他的兩個兒子都說不上多喜歡,平日裏見了也不大理睬。可以說,他對他那位驕橫跋扈的侄女,也比對自己倆兒子親熱些。
至於,他很長時間都沒去茗姨娘屋裏。。。錦華看了一眼低著頭看不清臉色的茗姨娘,也不知是該為之歡喜,還是該兔死狐悲,嗟歎同為女人的茗姨娘的命運了。。。
“我倒是可以去跟大爺商量一下。但這件事情關乎大少爺的前程,自然不可小覷,所以務必要徐徐圖之。你也不要太著急了。”錦華沉吟了一下,才謹慎的說道。
茗姨娘已經喜出望外的站起身來,深深福了下去,“婢妾知道深淺!不管成與不成,婢妾都感念奶奶的恩德!”
她來前也沒指望這位新奶奶能答應什麽。按一般常理推斷。做人嫡母的,能不背地裏給庶子,特別是庶長子下絆子的,已經是鳳毛麟角了,何況是這種費心費力栽培庶子的事情呢?
這實在已經超出她的期望許多了!
錦華笑著把她拉了起來,卻也不虛讓。隻是實話實說道,“我哪裏還需要你感謝啊,我自然也是盼著大少爺能考出功名。才好光耀門楣,光宗耀祖,我也能跟著沾沾光不是?”
茗姨娘不由抿著嘴笑了起來,這次笑得比剛才真誠多了。
錦華的話倒也實在。整個家族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拉個盟友總比樹個強敵要合算的多吧?
至於茗姨娘母子值不值得她勞心勞力的提攜,還要慢慢來看。從目前來說。他倆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兩人便嗑著瓜子、吃著花生、核桃隨意的聊起天來。
為了表達自己的忠心,茗姨娘自然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她的話,則又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李家。
“夫人出自沒落的官宦人家。。。性子又有些天真,一直跟老爺關係不太好。。。可夫人人卻是好命,一連生了倆兒子,在這個家裏的位置也就無人撼動了。。。早些年,茶行生意經營的不大,老爺忙的早出晚歸、累死累活的。。。後來買賣做得大了,家財漸多,老爺房裏就置了通房。。。也不知怎麽的,前前後後好幾個通房,卻沒有一個有孕的。。。後來就被老爺陸續遣走嫁了人。。。如今隻留下這兩個,是比較得寵的,也是最近幾年,老爺年齡大了,才把她倆抬了姨娘。。。”
茗姨娘說著老爺子的閑話,自己都覺得有些不太好意思。可是,為了兒子的前程,還有什麽是豁不出去的啊。
再說了,自己還有什麽可以拿出來孝敬這位新奶奶的呢?也隻有出出主意、表表忠心罷了。
錦華聽了不禁暗想,難道是公公暗地裏偷偷下了藥不成,要不然那些通房怎麽都不能生,甚至連有孕的都沒有呢?
看來老爺子也害怕庶子女分了自己嫡子的家財呢。由此看來,這老頭子確實不簡單,是個有成算的啊。
茗姨娘看錦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知道自己的話對大奶奶有些用處,心裏很高興,恨不得把自己整顆心都掏出來給新奶奶瞧瞧。
“二奶奶可是個厲害人兒,您聽說過二奶奶的親爹張半城吧?”
錦華點點頭,“那當然,張半城不是開著著名的張記當鋪麽?據說他跺跺腳,咱這河濱縣都得顫三顫呢。”
“可不是咋地?可惜這位張老爺卻隻有生閨女的命,沒有生小子的命,一連生了五個丫頭。張夫人生了三個姑娘,妾室生了兩個。這位二奶奶就是張家大小姐,閨名就叫做張桂香,自幼就跟著張老爺在外邊跑,算賬、管事,那是樣樣都行。。。就是如今,還經常回娘家幫忙呢。。。”
“她們家那麽有錢,那弟妹的嫁妝。。。”
“嗐,別提了。。。提起來咱們老爺和夫人就是一肚子的氣。。。那張半城慳吝成性,一分錢恨不得分成兩半花呢,就是他自己,都舍不得穿好料子,在家就穿普通的綢布。。。哪還舍得陪送自己閨女啊。。。張家和李家雖然是世交,但除了結了這門親之外,兩家的關係並不太好。。。兩邊的長輩互相看不上。。。”
噗,錦華差點笑噴了。原來不是自己一個人嫁妝拿不出手啊。
兩個人聊得時間長了,錦華就順手把針線簸籮端過來,想裁個帕子。茗姨娘也很自然的在一邊幫忙,又自告奮勇替錦華封邊,錦華笑眯眯的應了。
兩個人邊說邊做,直到中午正院有丫頭來叫用飯,茗姨娘這才回了自己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