茗姨娘感激的不知道說什麽好,領著明青過來結結實實的給錦華磕了三個響頭。


    對著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嫡母”磕頭,明青很有些別別扭扭的,但最後,總歸還是聽了他姨娘的話,含糊的說了聲“謝過母親”。


    錦華也有點別扭,可是沒辦法,形勢比人強,無奈也隻好端起了嫡母的架勢,肅了容,囑咐他好好讀書,以圖將來能蟾宮折桂,光耀門楣。


    明青見她一臉的認真和誠懇不似作偽,不禁深深的看了她一眼,也認真的點頭應著了,手心裏緊緊握著拳,暗暗下定了決心。


    茗姨娘也不會說什麽漂亮話,隻是麵色激動的再三感謝了錦華,這才領著明青去了。


    過後,雖然自己不親自過來,卻總是隔三差五的遣小春過來送東西,都是她自己親手縫製的,有荷包,帕子,絡子等物,都是給錦華做的,給李茂林的則一件都沒有,真是太會揣摩人的心思了。


    錦華倒也不忌諱,見那些小物件陣腳細密,用料也考究,樣式也很新穎,便也拿出來準備賞人用了,並不束之高閣。


    就連明青,下學之後來請安的時候,還遮遮掩掩的掏出一個紙包來遞給錦華,“這是在街上一家小吃店裏買的,他家做的綠豆糕特別好吃,聽說您愛吃這個。。。”


    還沒等說完,臉已經紅透了,沒等錦華說什麽,一下子就把點心擱在桌子上,轉身便跑了。


    倒讓錦華愣在那裏,半晌才笑起來。


    這別扭的孩子。


    茗姨娘自覺的不常來她跟前轉悠,碧姨娘又被禁著足,錦華眼前真是特別的清淨。


    就連跟著遊奶娘來請安的明玉。眼瞅著行禮什麽的,也比以前大方了不少,雖然仍然不愛說話,但禮數上總是不差的。這個遊氏果然很有兩把刷子。


    無眠和桃子把院裏的財物和人事管的也是井井有條的。


    劉錦華有了好心情,便又把心思放在了花想容上麵。


    如今,對襟褙子已經流行了起來,聽說,就連省城那邊,都受了河濱縣的影響了,竟然直接就稱這種褙子為“河濱褙子”。聽的人怪好笑的。


    錦華就琢磨著,在對襟的寬窄、長短和花樣上再做些文章,是對襟褙子的花色再多樣些。


    她不能出門。便隻讓桃子把圖樣傳到了花想容那邊去,然後在月底看著朱閣送來的賬本笑得心花怒放,卻又不敢讓李茂林看出來。


    她不用想也知道,若是李茂林知道她為那麽點小錢高興成那樣,肯定又要嘲笑她了。


    不光是花想容的穩中有增的利潤讓她高興。尤其是看見一向領先潮流的二奶奶穿了一件跟風花想容對襟褙子的衣裳之後,心裏的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


    二奶奶見錦華的眼睛繞著她的新衣裳轉,不禁伸手彈了彈她新衣上並不存在的灰塵,昂著首得意道,“嫂子,這可是最近正時興的款式。就連不少官家的夫人奶奶們都跟著學呢。要我說啊,你也該做一件穿穿,否則還真會讓人笑話嘍。”


    錦華在家時從不穿自家鋪子裏的新鮮式樣。隻等別人穿的多了,自己才做上一兩件來穿,以免落了有心人的眼。


    因此並不理會她話裏的嘲弄,隻忍著笑頻頻點頭。


    張氏見她一副不氣不惱的樣子,轉過身去撇了撇嘴。暗罵這人是個傻的。


    可不是麽,又是給庶子找先生。又是給繼子換奶娘的,費這麽大勁幹嘛啊,還不是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要她說啊,讓那什麽庶子、繼子的能夠平安長大,沒一碗藥把他們結果在娘胎裏,已經是給他們天大的恩賜了!


    剛到十一月底,曾氏便遣了趙嬸子上門,說是大房那邊小菊姨娘生了個兒子。


    錦華吃了一驚,大略算算日子,“這還不到時候吧?”


    趙嬸子點點頭,“是早產。好像是那孩子很有些瘦弱,不夠斤兩。小菊也折騰去了半條命呢。”


    是麽,那女人居然又生了兒子!


    不過,從目前這種情況來看,不知是的她幸運,還是不幸了。


    “不過是個姨娘生子,隨便隨點禮也就是了。”人自然是不必親自到場的。


    “奶奶的意思是,想親自約了您一起去看一看呢。”


    母親這是想去看大伯母的笑話吧?


    “隻不過是妾生子罷了,還是師出無名啊。”


    趙嬸子看了看四周,附耳過來,“據說,那邊大奶奶生病了,病的還不輕呢。”


    “哦。”錦華了然了,大伯母這是被氣病了吧。


    按理說,母親與自己都該去探病的。是真心也罷,假意也罷,這一趟都是必須得走的。


    如此便直接領著趙嬸子去拜見了李夫人,說是自家大伯母病了,想回家去探病去。


    人家娘家都來人請了,李夫人也不好當著人的麵為難兒媳婦,隻好臉色不大好的答應了。


    錦華才不管她心情好不好,得了許可便回了自己院子。


    晚間,李茂林回來,也讚同她回台子鎮看看。


    他隱約也知道兩房之間矛盾很深,便裝模作樣的勸道,“不管怎麽樣,親兄弟之間,打斷骨頭還連著筋呢,哪有那麽多深仇大恨哪!你去示好是應該的。就是上一輩有些恩怨,也不該應在我們這一輩身上。”


    錦華聞言一陣氣悶,扭過頭去不看他,也並不出言反駁,暗地裏卻翻了無數白眼,暗罵李茂林站著說話不腰疼。


    這個人怎麽能理解得了自己心裏對那些人的那股滔天恨意!隻有他們過得不好,自己心裏才舒坦些。況且,這一次,自己本就是去看笑話的。


    我可不是那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李茂林夜裏又想動手動腳,就被她毫不客氣的在腰間軟肉上擰了好幾把,把個李茂林疼得惱羞成怒,翻過身去自睡了。


    本來他以為錦華肯定還要哄回他的,誰知錦華竟真的沒了後續,到底還是沒成事。


    李茂林隻道她不知哪根弦搭的不對,打死也想不到是自己那一句話惹得禍。


    第二日,錦華起了個大早,吃過早飯就早早出發。


    李茂林還專門派了李三替她趕車,先到了娘家去接了母親,順便又讓桃子把李茂林給安排的送給大房的禮物拿了一半下來,直接送到自己家後院去了。


    錦華吩咐的理直氣壯,絲毫不心虛。


    李三手裏拉著騾子,假裝忙碌的檢查騾子的嚼頭和鞍轡,表示自己什麽也沒瞧見。


    錦華看著他挑了挑眉。為了他媳婦,量他也不敢回李茂林那裏告黑狀。


    一想起那人昨晚的嘴臉,錦華心裏便一陣又一陣的膈應。你知道什麽啊,就在那裏充大瓣蒜!


    我呸!


    曾氏見此暗地裏掐了她臂膀一把,責怪的瞪她。這孩子,怎麽這麽肆無忌憚啊。


    錦華卻依然故我。曾氏也無奈,她自然更加不想把什麽好東西給送到大房那邊去的,隻好任由女兒胡鬧了。


    錦華檢查了剩下的禮物,自己與母親兩個去,這些東西也足以換一頓餐飯了。恩,正好。


    路上,娘倆自然有說不盡的話題,不久,就到了台子鎮。


    錦華又看見那熟悉的門楣,心裏那沉甸甸的感覺禁不住又壓過來。她不禁暗暗告誡自己,不要難過,那一切都過去了,現在,再也不是前世的厄運了。


    如此,心裏才好過些。


    二人到了家,自然先得拜見老爺子。


    很長時間未見,劉老爺子頭上白發多了不少,到底是上了年紀了,但精神還很不錯。至少,比他大兒子要好上一些。


    錦華再看他那以前萬事不發愁、隻管捧著肚子嗬嗬笑的大伯,臉上終究帶了幾分疲憊之色。


    妻妾相爭,後宅不寧,雖然多了個兒子繼承香火,但身子骨又不大好,尚不知是福是禍呢。


    如此種種,終歸讓心寬體胖的大老爺也鬱卒起來了。


    老爺子見了如今分家領過的二媳婦和三孫女,見娘兩個精神奕奕,身上打扮雖然素淨,但用料都很講究,頭上、身上金銀玉器都穿戴的很是妥當,身後又各自跟了婆子和丫頭來,早已不是那個當初那任人拿捏的摸樣了,對比自家大房如今的情況,心裏真是要多膈應,有多膈應了。


    然而,人家又是好心好意探病來的,明麵上挑不出什麽錯處,隻好忍了心中的厭惡,揮了揮手讓她們自去了。


    趕緊走,趕緊走!


    錦秀和錦鳳倒是客客氣氣的接到了二門來。此時天寒地凍的,也難為她們被寒風吹得臉都紅了,還一邊跺著腳取暖。


    錦秀臉上一派平靜,錦鳳則愁眉緊鎖,精神很有些萎靡。


    曾氏問候了一下錦秀的兒子,聊了幾句後,就低聲問錦秀道,“那孩子,不太康健麽?”


    錦秀臉上的笑便凝了凝,也低聲道,“勞煩二嬸惦記著了。這次是在凶險的很。。。差點把命扔了。。。孩子瘦弱的跟小貓似的,不過性命倒是無礙的,昨天剛剛開始能喝點奶了。。隻是大夫說,隻怕是傷了身子,日後再不能生的了。”


    幾人的氣氛不免有幾分壓抑。


    曾氏便把兩人帶來的給菊姨娘兒子的禮物交托給她,“你代我們轉交吧,我去你母親院裏看看去。”


    錦秀含著笑應了,轉身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錦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愛蘇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愛蘇三並收藏重生之錦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