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田夫人的麵,錦華把李家人的添箱禮,連同自己的,都拿了出來,交給田靜怡。
田夫人含笑看著,一麵說的感謝之類的客氣話,臉上並沒有什麽異色。
等和靜怡攜著手到了她的閨房,錦華方才又取出了一個錦盒,打開是一套精致的金飾,細細的項鏈,綴著一對雙飛蝶,耳線也是細細長長的,手鏈也是一對,俱是細長鏈子綴雙飛蝶的款式,雖然費不了多少金塊,卻打造的很是精致,樣式也精巧別致。
“剛才的禮物是我作為你大表嫂送你的,現在的禮物是我作為姐姐送你的。”錦華含笑看著靜怡,振振有詞。她是打心眼裏喜歡這位姑娘的。
靜怡眼睛一亮,拿起來細看,“真漂亮!”當場便要戴起來。
錦華便親手幫她係著扣子,同時毫不客氣的點頭道,“那是自然,這可是我親手畫出來的圖樣,讓了出名的能工巧匠人給打的,世上獨一份的呢!”
“真的?”誰不愛獨一無二的東西?靜怡更是高興不已。
這一份禮物確實是錦華精心準備的。自己的成衣鋪子實在是依仗田夫人良多,於情於理都得好好表示一番。
自己讓朱閣打理花想容,跟官府打交道的事項卻是全隨了田夫人的繡坊去的,並沒有用李家的關係渠道。
對此,錦華並沒有專門跟李茂林提起,李茂林也從來不過問。
錦華琢磨著,大概他也是希望如此的,這樣不正好拉近與田家的關係麽,完全是互惠互利的一件事。
如此正好,錦華也希望自己的嫁妝自己管著,不跟李家的生意有什麽牽扯才好。
她們倆興高采烈地品鑒了半天首飾。靜怡又興致勃勃的拉她去看自己的嫁衣,“姐姐快來看,這是根據你的圖樣裁剪出來的,快繡完了,你來看好不好看?”
嫁衣的款式是錦華畫了托了李三送來的,上麵的繡樣則是田夫人親自選了,再讓手下的繡娘繡的。因為田靜怡並不擅長此道,隻在最後收尾的時候讓她插上幾針盡盡心意罷了。
大紅繭綢的嫁衣,上麵繡著百年好合、多子多福的圖樣,十分精致好看。錦華見了讚歎不已,“真好看,我覺得比我那件要好看呢!”
靜怡一麵止不住的笑。一麵又謙虛道,“那是因為姐姐幫我畫的樣子好看啊!我娘繡房裏的繡娘技藝雖然不差,但是,我覺得還是比不上姐姐的手藝鮮活呢。“”
錦華一敲她的頭,“哎呀死丫頭。難道你還想著讓我親手給你繡嫁衣不成?”
兩姐妹嘻嘻哈哈笑鬧了一會兒,錦華後知後覺,左右看了一下,“李嬤嬤不在麽?
靜怡得意的笑,“我娘說我成了親以後自在了,讓我最後鬆緩幾天。把李嬤嬤又調回她房裏去了。”
“啊,姑母對你可真好!”
“那當然了!”靜怡笑的一臉的甜蜜,笑完了卻又沉靜了下來。在娘家自然是好的。可將來出了閣。。。
靜怡也看看四周,湊近了錦華賊兮兮的問道,“姐姐,你說句實話,我大表哥對你好不好?”
錦華有些臉紅。啐了她一口,“你個小丫頭家家的。打聽這個做什麽?”
靜怡卻搖了搖頭,自以為得計,“你不好意思說我也知道,我大表哥一向是個溫柔體貼的,定然是個重情重義的好丈夫!”
那人居然這麽受認可麽?錦華頗有些無奈,皺眉道,“你說的那人不是你大表哥吧?聽起來,倒有點像姑父了。”說的半真半假的,後半句卻又有點像打趣了。
靜怡也笑起來,知道錦華並不愛說這個話題,便聰明的又說起繡嫁衣的事兒來。
錦華在田家過得相當愉快,在回去的車上臉上還忍不住帶著笑容,惹的李茂林多看了她好幾眼,“你若喜歡姑母家,以後就多來幾趟。”
錦華斜睨他一眼,“我若是出門多了,合適麽?再說了,母親和弟妹若是知道了,會高興麽?”
李茂林撓了撓頭,無言以對。
李茂林想了想,猶豫了半天,又提醒了一句,“靜怡成親那天,我姨母還有,咳咳,表妹大概也會去觀禮的。”神色頗有些不大自然。
錦華笑了笑,“你那個表妹可不是個善茬子。不過,我這醜話可得說在前頭,她若是想鬧騰大了,我可不會給她留情麵。”
李茂林不愛聽這話,不高興的把臉別在了一邊,半天之後才又道,“我早就讓母親給她想看著婚事呢,如今也差不多了。”
錦華一聲沒吭,合上眼閉目養神。
到了靜怡成親那日,錦華摸著黑起來去送嫁,還特別把桃子留在家裏看家,把王婆子帶上了,覺得這樣心裏有底些。
李茂林在一邊冷眼觀瞧,不發一言。
按理說,作為外家,她們應該提前一天住到田家去送嫁的,可李氏沒提這個茬,錦華也隻好假裝不知道。
這次,李家的主子無論大小,幾乎全都出動了。女眷和孩子坐車,男主人們則都騎馬。錦華沒想到老爺子還真是老當益壯,騎在馬上威風凜凜的,隱隱能看出當年的氣勢來。
一家人到田家時天邊剛剛現出點曙光來。
自然,李老夫人以及李茂林的二叔、三叔他們不久也都到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錦華跟在李夫人後邊認著來來往往的親戚,嘴上不斷喊著人。二奶奶張氏早就如魚得水一般,迎來送往,歡聲笑語不斷,不時還得意的用眼角覷一下顯得有些老實的劉錦華。
錦華沒有跟她爭鋒的念頭,跟這些親戚們也不熟,隻亦步亦趨的跟著李夫人。
李夫人看看不遠處意氣風發、不像個客人倒像個主人一般的二媳婦,再看看自己身後很是乖巧的大媳婦,總算心裏舒坦了些。
可惜好景不長,隻聽一聲“姐姐”,又一聲“姨母”,這兩聲叫的李夫人頭皮都麻了一麻。
看著迎麵而來的自己的親妹妹跟親外甥閨女,李夫人覺得老臉通紅,簡直想裝作不認識,直接逃進裏屋去。
田夫人含笑看著,一麵說的感謝之類的客氣話,臉上並沒有什麽異色。
等和靜怡攜著手到了她的閨房,錦華方才又取出了一個錦盒,打開是一套精致的金飾,細細的項鏈,綴著一對雙飛蝶,耳線也是細細長長的,手鏈也是一對,俱是細長鏈子綴雙飛蝶的款式,雖然費不了多少金塊,卻打造的很是精致,樣式也精巧別致。
“剛才的禮物是我作為你大表嫂送你的,現在的禮物是我作為姐姐送你的。”錦華含笑看著靜怡,振振有詞。她是打心眼裏喜歡這位姑娘的。
靜怡眼睛一亮,拿起來細看,“真漂亮!”當場便要戴起來。
錦華便親手幫她係著扣子,同時毫不客氣的點頭道,“那是自然,這可是我親手畫出來的圖樣,讓了出名的能工巧匠人給打的,世上獨一份的呢!”
“真的?”誰不愛獨一無二的東西?靜怡更是高興不已。
這一份禮物確實是錦華精心準備的。自己的成衣鋪子實在是依仗田夫人良多,於情於理都得好好表示一番。
自己讓朱閣打理花想容,跟官府打交道的事項卻是全隨了田夫人的繡坊去的,並沒有用李家的關係渠道。
對此,錦華並沒有專門跟李茂林提起,李茂林也從來不過問。
錦華琢磨著,大概他也是希望如此的,這樣不正好拉近與田家的關係麽,完全是互惠互利的一件事。
如此正好,錦華也希望自己的嫁妝自己管著,不跟李家的生意有什麽牽扯才好。
她們倆興高采烈地品鑒了半天首飾。靜怡又興致勃勃的拉她去看自己的嫁衣,“姐姐快來看,這是根據你的圖樣裁剪出來的,快繡完了,你來看好不好看?”
嫁衣的款式是錦華畫了托了李三送來的,上麵的繡樣則是田夫人親自選了,再讓手下的繡娘繡的。因為田靜怡並不擅長此道,隻在最後收尾的時候讓她插上幾針盡盡心意罷了。
大紅繭綢的嫁衣,上麵繡著百年好合、多子多福的圖樣,十分精致好看。錦華見了讚歎不已,“真好看,我覺得比我那件要好看呢!”
靜怡一麵止不住的笑。一麵又謙虛道,“那是因為姐姐幫我畫的樣子好看啊!我娘繡房裏的繡娘技藝雖然不差,但是,我覺得還是比不上姐姐的手藝鮮活呢。“”
錦華一敲她的頭,“哎呀死丫頭。難道你還想著讓我親手給你繡嫁衣不成?”
兩姐妹嘻嘻哈哈笑鬧了一會兒,錦華後知後覺,左右看了一下,“李嬤嬤不在麽?
靜怡得意的笑,“我娘說我成了親以後自在了,讓我最後鬆緩幾天。把李嬤嬤又調回她房裏去了。”
“啊,姑母對你可真好!”
“那當然了!”靜怡笑的一臉的甜蜜,笑完了卻又沉靜了下來。在娘家自然是好的。可將來出了閣。。。
靜怡也看看四周,湊近了錦華賊兮兮的問道,“姐姐,你說句實話,我大表哥對你好不好?”
錦華有些臉紅。啐了她一口,“你個小丫頭家家的。打聽這個做什麽?”
靜怡卻搖了搖頭,自以為得計,“你不好意思說我也知道,我大表哥一向是個溫柔體貼的,定然是個重情重義的好丈夫!”
那人居然這麽受認可麽?錦華頗有些無奈,皺眉道,“你說的那人不是你大表哥吧?聽起來,倒有點像姑父了。”說的半真半假的,後半句卻又有點像打趣了。
靜怡也笑起來,知道錦華並不愛說這個話題,便聰明的又說起繡嫁衣的事兒來。
錦華在田家過得相當愉快,在回去的車上臉上還忍不住帶著笑容,惹的李茂林多看了她好幾眼,“你若喜歡姑母家,以後就多來幾趟。”
錦華斜睨他一眼,“我若是出門多了,合適麽?再說了,母親和弟妹若是知道了,會高興麽?”
李茂林撓了撓頭,無言以對。
李茂林想了想,猶豫了半天,又提醒了一句,“靜怡成親那天,我姨母還有,咳咳,表妹大概也會去觀禮的。”神色頗有些不大自然。
錦華笑了笑,“你那個表妹可不是個善茬子。不過,我這醜話可得說在前頭,她若是想鬧騰大了,我可不會給她留情麵。”
李茂林不愛聽這話,不高興的把臉別在了一邊,半天之後才又道,“我早就讓母親給她想看著婚事呢,如今也差不多了。”
錦華一聲沒吭,合上眼閉目養神。
到了靜怡成親那日,錦華摸著黑起來去送嫁,還特別把桃子留在家裏看家,把王婆子帶上了,覺得這樣心裏有底些。
李茂林在一邊冷眼觀瞧,不發一言。
按理說,作為外家,她們應該提前一天住到田家去送嫁的,可李氏沒提這個茬,錦華也隻好假裝不知道。
這次,李家的主子無論大小,幾乎全都出動了。女眷和孩子坐車,男主人們則都騎馬。錦華沒想到老爺子還真是老當益壯,騎在馬上威風凜凜的,隱隱能看出當年的氣勢來。
一家人到田家時天邊剛剛現出點曙光來。
自然,李老夫人以及李茂林的二叔、三叔他們不久也都到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錦華跟在李夫人後邊認著來來往往的親戚,嘴上不斷喊著人。二奶奶張氏早就如魚得水一般,迎來送往,歡聲笑語不斷,不時還得意的用眼角覷一下顯得有些老實的劉錦華。
錦華沒有跟她爭鋒的念頭,跟這些親戚們也不熟,隻亦步亦趨的跟著李夫人。
李夫人看看不遠處意氣風發、不像個客人倒像個主人一般的二媳婦,再看看自己身後很是乖巧的大媳婦,總算心裏舒坦了些。
可惜好景不長,隻聽一聲“姐姐”,又一聲“姨母”,這兩聲叫的李夫人頭皮都麻了一麻。
看著迎麵而來的自己的親妹妹跟親外甥閨女,李夫人覺得老臉通紅,簡直想裝作不認識,直接逃進裏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