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說說笑笑,氣氛很是融洽。
李茂林高興完了,卻又發起愁來,“這個木雕鋪子是咱自己的產業,原本就是我弄來玩玩的。你也知道,我對木雕這一行也挺感興趣的,有時候手癢了就做來消遣消遣。可鋪子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的,勉強收支平衡,也就隻能養活那幾個人而已。所以,你弟弟在我那裏呆著,這銀錢可賺不了多少啊。”
“是麽?不過沒關係,我也沒指望他能養家糊口,隻要自己能混碗飯吃,別讓爹娘操心就成了。”
錦華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一動。
李茂林自己的私產有多少他從來沒跟她說過,她也並不關心,更從來沒有把他的私產攥在手心裏的野心。
但這個木雕鋪子卻不一樣了,錦年在那裏學藝,如果這作坊越做越差,錦年豈不是沒有了立足之地?況且如若錦年學的不好,自己爹娘那裏肯定也交代不過去。
所以,這個作坊萬萬不能倒!
“改天我想去你那鋪子裏看看去,順便也看看錦年。”
李茂林嗤的一笑,開玩笑道,“喲,你弟弟成了二東家果然不一樣了,竟然這麽上心起來了。行啊,歡迎大奶奶到我那裏批評指正!”
轉眼元宵節就到了。
明青和明玉倒是罕見的來求見劉錦華,期期艾艾了半天,原來是想要去觀燈。
錦華想也沒想就拒絕了,理由是完全正當的,“觀燈的人太多了,很容易出事。你們年齡尚小,萬萬不能冒險。”
每年元宵會上都有出事的,或是被偷了銀錢,或是被人調戲占便宜。更嚴重的是,小孩子被惡人拐走,再不就是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她可不想冒險。嫡母難當啊。
兩個人失望非常,但也知道她的顧慮,老老實實的告了退。
過後茗姨娘便過來致歉,“讓奶奶操心了!大少爺跟我提過,被我攔下了,沒想到他們竟然瞞著我直接來找您了。。。幸虧您沉穩睿智,直接給拒了。”一臉的慶幸和感激。
錦華知道茗姨娘愛子如命,自己若是應了明青出門去。茗姨娘必定不樂意的,那自己可就白白落了不是了。
茗姨娘坐了片刻,忽道。“大少爺從小就聽話,平日隻管讀書的,從來沒提過玩樂之類的要求。這次好像是二少爺先提的話頭,說是聽碧姨娘說燈會有多好看多好看。。。這才勾的兩個孩子起了興致。。。”
錦華便皺了下眉,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老想著給自己添堵。
這後院裏不安生,自己又怎麽能高枕無憂呢。
可這個碧荷並不是自己隨隨便便就能發落得了的,人家頭上還安了個被“托孤”的名頭呢?若沒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還真不好把她拿下馬來。
她手裏最大的砝碼,就是明玉。
有了這個砝碼在,就是老爺、夫人和李茂林那裏。都得對她網開一麵。
上回整治了她一回,已經是老實了許多。自己又重用提拔了遊奶娘,使得明玉不像原來那麽親近她。但是。想一勞永逸,還為時過早。
元宵節三天,茶樓裏的生意正好,李茂林更是忙得早出晚歸的。十六晚上正是最後一天燈會,不想李茂林卻急匆匆的回來。“趕緊收拾一下,我帶你觀燈去。”
劉錦華剛吃過晚飯回了屋。聞言吃了一驚,趕忙擺手拒絕道,“妾可不去,我又不是那十幾歲的小姑娘了,還貪戀那些花燈新鮮好看麽。”
李茂林頓時拉下臉來,撩起袍子往炕上一坐,“這事我都琢磨好幾天了,一年就這麽一回,想著你整天悶在府裏,想讓你高興高興。。。合著,這回爺算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了?”
錦華也知道他是好心好意,見他負氣,竟然還有些可愛的樣子,忙給他先倒了一碗茶水,“順著毛”慢慢道,“不是妾身不識好人心,主要是前幾天明青和明玉想去觀燈,結果讓我給駁回去了。。。若是這回我跟您去了,這不是打我自己的臉麽!您讓我以後在他們麵前如何再開口說話啊!”
李茂林不高興的冷哼一聲,“那有什麽啊,小孩子不準去,不代表大人就不能去了。”
劉錦華暗歎一聲,這人憊懶慣了,是不會把聖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之類的教誨給放在心上的,隻好耐下心坐下來給他講道理,“我若是這回去了,不就成了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了麽?”
李茂林倒不耐煩起來,深覺自己一片好心被人辜負了,“就你事多!”
他悶了半晌卻又忽的高興起來,騰地一下站起身來,“爺有辦法了!咱倆偷偷去,一個人都不帶,誰也不告訴不就行了麽!”
錦華也急了,這人就是如此的不講理,“抬頭三尺有神明!再說了,就是偷偷去,咱們院子裏,門房上,還不到處都是眼睛啊!”
李茂林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爺囑咐一聲就行了,看誰敢陰奉陽違!”
說罷上前胡亂給她披了鬥篷,拉了她的手就走,錦華想撤著身子不想去,可哪裏敵得過他的力氣,隻好踉踉蹌蹌的跟在後頭。
待出了屋門,錦華臉皮薄,不願意跟他拉拉扯扯的被人看了笑話,隻好無奈的跟著他走了。
感覺到她的順從,李茂林一直沉著的臉才終於露出些笑模樣來。
一路行來,李茂林果然一路囑咐,下人們自然唯唯諾諾,不敢多說半個字。
兩個人倒真像是偷偷出府的頑童一般,一時倒覺得大為刺激,對視一眼,俱從對方眼中看出笑意來。
李三趕著車已經在門外等著,車邊已經擺好了腳凳。
錦華剛想扶著車轅往車上爬,李茂林已經嫌她太慢,抬手往她臀下一托。又輕輕一推,等錦華回過神來,自己已身在車廂之中,他也隨後鑽了進來。
錦華簡直渾身難受,連耳朵根子都要燒了起來,大為惱火,回身瞪著他,“我又不是上不來,幹嘛。。。幹嘛還用你幫啊!”
幸虧根本沒驚動人,又是晚上。隻有李三一個在跟前。要不然可真是丟死人了!
李茂林卻隻嘿笑不語,直接把她攬到了懷裏。
錦華惱的拿拳頭鑿了他好幾下,好半天。那咚咚亂跳的心才算平複下來。
既然已經出來了,多說無益,錦華也就拋開了原先那些“失信不失信”的顧慮,一心一意的玩起來。
看燈的人很多,熙熙攘攘的。李茂林很自然的牽起她的手,一麵還在前頭開著路,怕她被人碰著了。
錦華有些緊張,與他相握的手心都在冒汗了,看看周圍的人來人往,無人注意自己這邊。還有不少類似情侶的年輕人,借著夜色的遮擋都悄悄的握著手,她方才漸漸放下心來。
李茂林見她自己一驚一乍的。神色倉皇,頗為有趣,便又故意用小指去撓她的掌心,使得剛剛放鬆下來的劉錦華又羞惱起來,使勁的瞪著他。他才心滿意足的笑起來。
錦華知道他臉皮厚,索性不去理他。隻管看路邊的花燈,還有各式各樣的小玩意。
但凡什麽東西她多瞧了一眼,李茂林便往外扔錢,連價也不還一句,氣的錦華忙把手裏的東西放下,“我們不要了!”
又把他拉到了一邊,用手點著他叱道,“就顯擺你們家有錢是不是?那麽個小泥人,也就是四五個銅板的價兒,人家說十個大錢,你就給啊,你到底是不是給買賣人啊,不會還價的麽!”
李茂林笑了,暗淡的光影之中隻露出一口大白牙來,“你個小氣鬼!不就是十個錢麽,有那個閑工夫我還不如多走走逛逛呢,費那個勁兒幹嘛啊?!”
他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錦華氣結,負氣一把把他的錢袋搶在了手裏,“還是我給你管著吧,也省的你亂花錢!”
李茂林倒也不惱,隻笑嘻嘻的聽之任之。
錦華覺得這人實在是大手大腳慣了,慣愛在外頭撒銀子,狐朋狗友也特別多,雖然交遊廣闊這是好事,也總不能散漫過了頭,被人當了“冤大頭”吧?
可李茂林不這麽想,主意還正的很,錦華的規勸根本不頂事,也就隻能隨他去了。
他撈不著胡亂使錢,錦華這才高興起來,精挑細選了幾個自己喜歡的小玩意,討價還價的付了錢,也不管他在自己身後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在那漫天的喧囂和車水馬龍之中,錦華模糊想到,那個曾經在寒風中孤零零一個人賣字畫的少年,再也不在了吧。
他不在了,別的人卻是在的。
錦華眼尖,很快就看到錦年和張大川幾個人站在一起,身後是懸掛著的幾乎占了整整一麵牆的燈籠。
那氣勢自然跟往年的小破攤子不可同日而語了。
此時的張大川幾兄弟俱都穿戴的很是齊整,賣的燈籠用料也考究了不少,燈光明亮,還有不少上邊寫了些吉祥話,或是畫了幾筆簡單的水墨畫。
那定是錦年的手筆了。
看著生意很是興隆,有小孩子,還有些女眷,圍著詢價的還真不少。
錦華心裏高興,錦年這次肯定又小賺一把吧。
這時錦年已經看到她,卻是蹭的一下就躲到了他們幾個後邊去了,顯然是心虛的很。
錦華也沒有揭自己弟弟短的癖好,便也順著他的意,目不斜視的跟著李茂林走了過去。
張大川正忙著招呼客人忙的不可開交,忽然見錦年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躲到了自己身後,不禁抬頭向外望過去,正看見錦華被一個男人拖著手在前邊不遠處慢慢走過去。
她臉上帶著笑意,還偏過頭跟那男人說著什麽。
他愣怔了一下,連麵前的小姑娘遞給他錢都沒聽見。
小姑娘臉紅了,使勁在他麵前晃了晃手,“喂,給你燈籠錢!”說起來,這個賣燈籠的男人長的還真是一表人才呢。
李茂林高興完了,卻又發起愁來,“這個木雕鋪子是咱自己的產業,原本就是我弄來玩玩的。你也知道,我對木雕這一行也挺感興趣的,有時候手癢了就做來消遣消遣。可鋪子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的,勉強收支平衡,也就隻能養活那幾個人而已。所以,你弟弟在我那裏呆著,這銀錢可賺不了多少啊。”
“是麽?不過沒關係,我也沒指望他能養家糊口,隻要自己能混碗飯吃,別讓爹娘操心就成了。”
錦華嘴上這麽說著,心裏卻一動。
李茂林自己的私產有多少他從來沒跟她說過,她也並不關心,更從來沒有把他的私產攥在手心裏的野心。
但這個木雕鋪子卻不一樣了,錦年在那裏學藝,如果這作坊越做越差,錦年豈不是沒有了立足之地?況且如若錦年學的不好,自己爹娘那裏肯定也交代不過去。
所以,這個作坊萬萬不能倒!
“改天我想去你那鋪子裏看看去,順便也看看錦年。”
李茂林嗤的一笑,開玩笑道,“喲,你弟弟成了二東家果然不一樣了,竟然這麽上心起來了。行啊,歡迎大奶奶到我那裏批評指正!”
轉眼元宵節就到了。
明青和明玉倒是罕見的來求見劉錦華,期期艾艾了半天,原來是想要去觀燈。
錦華想也沒想就拒絕了,理由是完全正當的,“觀燈的人太多了,很容易出事。你們年齡尚小,萬萬不能冒險。”
每年元宵會上都有出事的,或是被偷了銀錢,或是被人調戲占便宜。更嚴重的是,小孩子被惡人拐走,再不就是發生擁擠踩踏事故。
她可不想冒險。嫡母難當啊。
兩個人失望非常,但也知道她的顧慮,老老實實的告了退。
過後茗姨娘便過來致歉,“讓奶奶操心了!大少爺跟我提過,被我攔下了,沒想到他們竟然瞞著我直接來找您了。。。幸虧您沉穩睿智,直接給拒了。”一臉的慶幸和感激。
錦華知道茗姨娘愛子如命,自己若是應了明青出門去。茗姨娘必定不樂意的,那自己可就白白落了不是了。
茗姨娘坐了片刻,忽道。“大少爺從小就聽話,平日隻管讀書的,從來沒提過玩樂之類的要求。這次好像是二少爺先提的話頭,說是聽碧姨娘說燈會有多好看多好看。。。這才勾的兩個孩子起了興致。。。”
錦華便皺了下眉,有些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老想著給自己添堵。
這後院裏不安生,自己又怎麽能高枕無憂呢。
可這個碧荷並不是自己隨隨便便就能發落得了的,人家頭上還安了個被“托孤”的名頭呢?若沒個光明正大的理由,還真不好把她拿下馬來。
她手裏最大的砝碼,就是明玉。
有了這個砝碼在,就是老爺、夫人和李茂林那裏。都得對她網開一麵。
上回整治了她一回,已經是老實了許多。自己又重用提拔了遊奶娘,使得明玉不像原來那麽親近她。但是。想一勞永逸,還為時過早。
元宵節三天,茶樓裏的生意正好,李茂林更是忙得早出晚歸的。十六晚上正是最後一天燈會,不想李茂林卻急匆匆的回來。“趕緊收拾一下,我帶你觀燈去。”
劉錦華剛吃過晚飯回了屋。聞言吃了一驚,趕忙擺手拒絕道,“妾可不去,我又不是那十幾歲的小姑娘了,還貪戀那些花燈新鮮好看麽。”
李茂林頓時拉下臉來,撩起袍子往炕上一坐,“這事我都琢磨好幾天了,一年就這麽一回,想著你整天悶在府裏,想讓你高興高興。。。合著,這回爺算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了?”
錦華也知道他是好心好意,見他負氣,竟然還有些可愛的樣子,忙給他先倒了一碗茶水,“順著毛”慢慢道,“不是妾身不識好人心,主要是前幾天明青和明玉想去觀燈,結果讓我給駁回去了。。。若是這回我跟您去了,這不是打我自己的臉麽!您讓我以後在他們麵前如何再開口說話啊!”
李茂林不高興的冷哼一聲,“那有什麽啊,小孩子不準去,不代表大人就不能去了。”
劉錦華暗歎一聲,這人憊懶慣了,是不會把聖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之類的教誨給放在心上的,隻好耐下心坐下來給他講道理,“我若是這回去了,不就成了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了麽?”
李茂林倒不耐煩起來,深覺自己一片好心被人辜負了,“就你事多!”
他悶了半晌卻又忽的高興起來,騰地一下站起身來,“爺有辦法了!咱倆偷偷去,一個人都不帶,誰也不告訴不就行了麽!”
錦華也急了,這人就是如此的不講理,“抬頭三尺有神明!再說了,就是偷偷去,咱們院子裏,門房上,還不到處都是眼睛啊!”
李茂林覺得這根本就不是個問題,“爺囑咐一聲就行了,看誰敢陰奉陽違!”
說罷上前胡亂給她披了鬥篷,拉了她的手就走,錦華想撤著身子不想去,可哪裏敵得過他的力氣,隻好踉踉蹌蹌的跟在後頭。
待出了屋門,錦華臉皮薄,不願意跟他拉拉扯扯的被人看了笑話,隻好無奈的跟著他走了。
感覺到她的順從,李茂林一直沉著的臉才終於露出些笑模樣來。
一路行來,李茂林果然一路囑咐,下人們自然唯唯諾諾,不敢多說半個字。
兩個人倒真像是偷偷出府的頑童一般,一時倒覺得大為刺激,對視一眼,俱從對方眼中看出笑意來。
李三趕著車已經在門外等著,車邊已經擺好了腳凳。
錦華剛想扶著車轅往車上爬,李茂林已經嫌她太慢,抬手往她臀下一托。又輕輕一推,等錦華回過神來,自己已身在車廂之中,他也隨後鑽了進來。
錦華簡直渾身難受,連耳朵根子都要燒了起來,大為惱火,回身瞪著他,“我又不是上不來,幹嘛。。。幹嘛還用你幫啊!”
幸虧根本沒驚動人,又是晚上。隻有李三一個在跟前。要不然可真是丟死人了!
李茂林卻隻嘿笑不語,直接把她攬到了懷裏。
錦華惱的拿拳頭鑿了他好幾下,好半天。那咚咚亂跳的心才算平複下來。
既然已經出來了,多說無益,錦華也就拋開了原先那些“失信不失信”的顧慮,一心一意的玩起來。
看燈的人很多,熙熙攘攘的。李茂林很自然的牽起她的手,一麵還在前頭開著路,怕她被人碰著了。
錦華有些緊張,與他相握的手心都在冒汗了,看看周圍的人來人往,無人注意自己這邊。還有不少類似情侶的年輕人,借著夜色的遮擋都悄悄的握著手,她方才漸漸放下心來。
李茂林見她自己一驚一乍的。神色倉皇,頗為有趣,便又故意用小指去撓她的掌心,使得剛剛放鬆下來的劉錦華又羞惱起來,使勁的瞪著他。他才心滿意足的笑起來。
錦華知道他臉皮厚,索性不去理他。隻管看路邊的花燈,還有各式各樣的小玩意。
但凡什麽東西她多瞧了一眼,李茂林便往外扔錢,連價也不還一句,氣的錦華忙把手裏的東西放下,“我們不要了!”
又把他拉到了一邊,用手點著他叱道,“就顯擺你們家有錢是不是?那麽個小泥人,也就是四五個銅板的價兒,人家說十個大錢,你就給啊,你到底是不是給買賣人啊,不會還價的麽!”
李茂林笑了,暗淡的光影之中隻露出一口大白牙來,“你個小氣鬼!不就是十個錢麽,有那個閑工夫我還不如多走走逛逛呢,費那個勁兒幹嘛啊?!”
他一副財大氣粗的樣子,錦華氣結,負氣一把把他的錢袋搶在了手裏,“還是我給你管著吧,也省的你亂花錢!”
李茂林倒也不惱,隻笑嘻嘻的聽之任之。
錦華覺得這人實在是大手大腳慣了,慣愛在外頭撒銀子,狐朋狗友也特別多,雖然交遊廣闊這是好事,也總不能散漫過了頭,被人當了“冤大頭”吧?
可李茂林不這麽想,主意還正的很,錦華的規勸根本不頂事,也就隻能隨他去了。
他撈不著胡亂使錢,錦華這才高興起來,精挑細選了幾個自己喜歡的小玩意,討價還價的付了錢,也不管他在自己身後一副不耐煩的樣子。
在那漫天的喧囂和車水馬龍之中,錦華模糊想到,那個曾經在寒風中孤零零一個人賣字畫的少年,再也不在了吧。
他不在了,別的人卻是在的。
錦華眼尖,很快就看到錦年和張大川幾個人站在一起,身後是懸掛著的幾乎占了整整一麵牆的燈籠。
那氣勢自然跟往年的小破攤子不可同日而語了。
此時的張大川幾兄弟俱都穿戴的很是齊整,賣的燈籠用料也考究了不少,燈光明亮,還有不少上邊寫了些吉祥話,或是畫了幾筆簡單的水墨畫。
那定是錦年的手筆了。
看著生意很是興隆,有小孩子,還有些女眷,圍著詢價的還真不少。
錦華心裏高興,錦年這次肯定又小賺一把吧。
這時錦年已經看到她,卻是蹭的一下就躲到了他們幾個後邊去了,顯然是心虛的很。
錦華也沒有揭自己弟弟短的癖好,便也順著他的意,目不斜視的跟著李茂林走了過去。
張大川正忙著招呼客人忙的不可開交,忽然見錦年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躲到了自己身後,不禁抬頭向外望過去,正看見錦華被一個男人拖著手在前邊不遠處慢慢走過去。
她臉上帶著笑意,還偏過頭跟那男人說著什麽。
他愣怔了一下,連麵前的小姑娘遞給他錢都沒聽見。
小姑娘臉紅了,使勁在他麵前晃了晃手,“喂,給你燈籠錢!”說起來,這個賣燈籠的男人長的還真是一表人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