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薩哈廉去世之後,烏雅一直鬱鬱寡歡,分明是一段好姻緣,如今卻是陰陽兩隔。而當日指婚達爾罕之女之事卻未擱下。如今達爾罕之女端敏又被指於嶽托。
這位大清的親王因為幾次頂撞皇太極,而被降為貝勒,聽說嶽托曾幾次回絕這樁婚事,而被皇太極斥責為不敬。如今這不聽話如嶽托的王爺在大清朝已是越來越少,但在我心中嶽托王爺是個性情中人,不像其他親王,總是想著法子,鑽著空子討皇帝的歡心,而嶽托王爺卻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從不人雲亦雲,因此在戰場上運籌帷幄的他卻在官場中沉浮不定。從嶽托敢於拒絕婚事之事來說,其個性之剛烈更勝於薩哈廉郡王。
然而在這個皇權為上的製度中,拒絕便是一種違命,違抗者的下場總是很難看的,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皇親國戚,對於皇帝的命令隻有尊崇。嶽托最終也還是接受了指婚的安排。聽說自從那端敏進了嶽托王府後,府中就有些不太平靜了,這嫡庶、正側之爭那便是各王府內每日都會上演的好戲。然那拉氏嫣兒是個性情平靜、恬淡無爭的人,卻不知如何也會卷入這爭風吃醋的怪圈之中。
端敏又是一個巧舌如簧,破愛走動拉攏關係,平時有意無意便會往宮裏來,送禮出手甚是大方。因此也更討得各宮裏的娘娘們的喜歡。隻要端敏一來,那便是歡聲笑語的進進出出。隻是這一日卻不同,那日我與妹妹莊妃、及各宮的娘娘在皇後宮內請安,卻見著端敏哭哭啼啼地跑來告狀。這端敏之前都是恭恭敬敬、歡歡喜喜地,今日卻是換了一個人似的。隻看她撲通跪在皇後麵前哭訴起來,說府內福晉嫣兒重重罪狀。
之前嶽托未出征朝鮮之時,總是聽她說王爺、福晉的種種好處,說的跟嘴上抹了蜜似的。如今嶽托一走,便立馬改了嘴臉。這次告得罪狀還頗令人犯疑,說嫣兒福晉要加害與她,理由是在用膳的時候,嫣兒福晉從她的頭上拔了一根發絲。難道這拔根頭發也算是謀害,真是欲加之罪,我心中疑慮重重。烏雅也看不慣端敏側福晉的作風,要是薩哈廉郡王還在,恐怕烏雅也難逃過這個心機頗深的端敏福晉之手,因此我看到烏雅此時對那端敏呲之於鼻的態度。那端敏卻並不罷休非說嫣兒福晉陷害與她,是想用她的頭發實施厭勝之術。皇後哲哲聽了此事後,答應端敏一定查清真相,為她主持公道。
在回關雎宮的路上,烏雅情緒很是不平
“這端敏福晉擺明是來鬧事的。王爺在的時候把嫣兒福晉誇的跟觀音菩薩似的,王爺一走,就立馬原形畢露,如今為了一根頭發也能鬧出這樣的事來,難道皇後看不出來嗎?”
“看來這個端敏可不是省油的燈,總之這個事對嫣兒福晉很不利,烏雅你要馬上去通知嫣兒福晉,要讓她有所防範才是!”
“格格說的是,我馬上去嶽托府告知嫣兒福晉。”
“不,烏雅,我要親自去看看嫣兒福晉。”前些日子滿珠洗禮帶了信來,說雅如病了,想念自己的額娘,托我去問候嫣兒福晉。
“格格,你要出宮去?”
“恩,烏雅,我想念雅如了!”想起雅如,我的心總有一種被刺痛的感覺,那些年少輕狂的夢想,和執著勇敢的力量,曾經也在我生命裏茂盛過。想起我們曾經那些很遙遠很遙遠的夢想。
那年我告訴雅如要去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去一個沒有人找到的地方,然後偷偷地回來去看望自己想見的人。雅如癡癡地說讓我帶著她一起去,去一個沒有束縛、沒有殺戮、沒有戰爭、沒有利用的世界……。
初冬的嶽托王府,有一層薄霧籠罩。我記得第一次去王府之時,正是海棠盛開的時節,如今卻之看到有些突兀的海棠樹枝,從樹枝的縫隙裏透出久違的冬日暖陽的光線。青青的石板路上,有些潮濕的露水還未褪去。這本是一個清靜略感溫馨的地方,可如今踏進園子裏,為何有了陌生感。
這位大清的親王因為幾次頂撞皇太極,而被降為貝勒,聽說嶽托曾幾次回絕這樁婚事,而被皇太極斥責為不敬。如今這不聽話如嶽托的王爺在大清朝已是越來越少,但在我心中嶽托王爺是個性情中人,不像其他親王,總是想著法子,鑽著空子討皇帝的歡心,而嶽托王爺卻總是堅持自己的想法,從不人雲亦雲,因此在戰場上運籌帷幄的他卻在官場中沉浮不定。從嶽托敢於拒絕婚事之事來說,其個性之剛烈更勝於薩哈廉郡王。
然而在這個皇權為上的製度中,拒絕便是一種違命,違抗者的下場總是很難看的,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皇親國戚,對於皇帝的命令隻有尊崇。嶽托最終也還是接受了指婚的安排。聽說自從那端敏進了嶽托王府後,府中就有些不太平靜了,這嫡庶、正側之爭那便是各王府內每日都會上演的好戲。然那拉氏嫣兒是個性情平靜、恬淡無爭的人,卻不知如何也會卷入這爭風吃醋的怪圈之中。
端敏又是一個巧舌如簧,破愛走動拉攏關係,平時有意無意便會往宮裏來,送禮出手甚是大方。因此也更討得各宮裏的娘娘們的喜歡。隻要端敏一來,那便是歡聲笑語的進進出出。隻是這一日卻不同,那日我與妹妹莊妃、及各宮的娘娘在皇後宮內請安,卻見著端敏哭哭啼啼地跑來告狀。這端敏之前都是恭恭敬敬、歡歡喜喜地,今日卻是換了一個人似的。隻看她撲通跪在皇後麵前哭訴起來,說府內福晉嫣兒重重罪狀。
之前嶽托未出征朝鮮之時,總是聽她說王爺、福晉的種種好處,說的跟嘴上抹了蜜似的。如今嶽托一走,便立馬改了嘴臉。這次告得罪狀還頗令人犯疑,說嫣兒福晉要加害與她,理由是在用膳的時候,嫣兒福晉從她的頭上拔了一根發絲。難道這拔根頭發也算是謀害,真是欲加之罪,我心中疑慮重重。烏雅也看不慣端敏側福晉的作風,要是薩哈廉郡王還在,恐怕烏雅也難逃過這個心機頗深的端敏福晉之手,因此我看到烏雅此時對那端敏呲之於鼻的態度。那端敏卻並不罷休非說嫣兒福晉陷害與她,是想用她的頭發實施厭勝之術。皇後哲哲聽了此事後,答應端敏一定查清真相,為她主持公道。
在回關雎宮的路上,烏雅情緒很是不平
“這端敏福晉擺明是來鬧事的。王爺在的時候把嫣兒福晉誇的跟觀音菩薩似的,王爺一走,就立馬原形畢露,如今為了一根頭發也能鬧出這樣的事來,難道皇後看不出來嗎?”
“看來這個端敏可不是省油的燈,總之這個事對嫣兒福晉很不利,烏雅你要馬上去通知嫣兒福晉,要讓她有所防範才是!”
“格格說的是,我馬上去嶽托府告知嫣兒福晉。”
“不,烏雅,我要親自去看看嫣兒福晉。”前些日子滿珠洗禮帶了信來,說雅如病了,想念自己的額娘,托我去問候嫣兒福晉。
“格格,你要出宮去?”
“恩,烏雅,我想念雅如了!”想起雅如,我的心總有一種被刺痛的感覺,那些年少輕狂的夢想,和執著勇敢的力量,曾經也在我生命裏茂盛過。想起我們曾經那些很遙遠很遙遠的夢想。
那年我告訴雅如要去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去一個沒有人找到的地方,然後偷偷地回來去看望自己想見的人。雅如癡癡地說讓我帶著她一起去,去一個沒有束縛、沒有殺戮、沒有戰爭、沒有利用的世界……。
初冬的嶽托王府,有一層薄霧籠罩。我記得第一次去王府之時,正是海棠盛開的時節,如今卻之看到有些突兀的海棠樹枝,從樹枝的縫隙裏透出久違的冬日暖陽的光線。青青的石板路上,有些潮濕的露水還未褪去。這本是一個清靜略感溫馨的地方,可如今踏進園子裏,為何有了陌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