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鬆山防線位於日本高鬆到中國山地一帶,這條防線的形成,是源於山縣有朋策劃吸引中方陸軍陸地決戰的戰略設想,並準備將其打造成“東方的凡爾登”,為了打造這條防線,日本投入了無數的人力物力。
然而鬆山防線就是個天大的笑話,中方除了派幾架飛機轟炸一下,連碰都沒碰一下,結果迂回日本後方攻擊,讓日本實在無力招架,在亡國的威脅下不得不承認戰敗投降。
可是就是現在,這條寄托日本希望的防線,居然要炸掉。原因是,不炸掉中國人就不撤軍了。這讓日本鬆山防線的軍官氣憤填膺,無數官兵紛紛強烈的反對,指揮部吵成一鍋粥。
在鬆山防線的一處高地上,兩名日本年輕的佐官看著這延綿幾十公裏的要塞防線,目光中帶著惋惜之色。這二人赫然是曾經在上海露麵過的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當年當時他們一時衝動想引發中方和列強開戰而去中國,可最後卻因為無法承擔那種可怕的後果而放棄。
“真是愚蠢的人啊。”板垣征四郎莫名的狠狠咒罵一聲。
石原莞爾灑笑道:“板垣君,您是在說那些反對摧毀要塞的軍官嗎?”
板垣征四郎冷笑道:“難道不是嗎?就算有列強的口頭聲援,可中國人堅決不撤退,難道還有誰能拿中國怎麽樣?中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廢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足見列強對中國的退讓和妥協,難道還能為了帝國向中國人翻臉不成?”
石原莞爾苦澀地道:“是啊。越拖延,隻會讓帝國的平明被該死的朝鮮人殺死更多。中國人在這幾個月間,幾乎調動所有的船隻將朝鮮的兩三千萬人口全部遷移到帝國境內,並說他們是日本朝鮮族,很明顯中方就是要借朝鮮人之手毀滅帝國。三百萬、中國人用淘汰下的軍火足足武裝三百萬的朝鮮人,並且迫使帝國摧毀要塞,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朝鮮人進攻推進的途中沒有阻礙。而我們要攻擊朝鮮人的控製區,就需要進攻中國人留給朝鮮人的防線。”
板垣征四郎冷笑道:“綿羊再多也依然是綿羊,就朝鮮人那些廢物,盡管有中國軍方短時間緊急訓練,我看也依然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可是如果長期拖下去,朝鮮人得到充分的訓練,我們再要擊敗他們,付出的代價就會越大。”
石原莞爾灑笑道:“我認為這個道理應該是每個人都清楚的,可依然那麽多人反對摧毀要塞,我想是因為他們在害怕,害怕萬一沒有要塞守不住,那麽日本就會成為曆史。至少他們目前穩住這條防線,還能保住小半個日本。據說還有政客要求派人和朝鮮方麵談判,接納他們成為帝國公民。”
“幼稚!”板垣征四郎冷笑道,“目前被扶持的朝鮮人很明顯就是中國人的狗,一頭放出來咬我們日本血肉的狗,豈有聯合的可能?姑且不說帝國當年殖民朝鮮對朝鮮的鎮壓和屠殺,就是這幾個月來朝鮮人大規模移民來到帝國領土上,冬天搶房子和食物,殺了帝國多少人?這根本就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石原莞爾隻能苦笑,他很清楚日本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列強希望日本殘存,可中國卻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一個威脅他們東北亞後方的存在的。中國人不惜巨大代價的將無數朝鮮人遷移到日本,而從本土遷移大量難民到朝鮮恢複生產,這都說明中國在不斷的加強對大陸的掌控,中國人在朝鮮半島上的空軍基地可以威脅整個日本。
他更知道,日本和朝鮮人一戰,注定將是兩敗俱傷或者一方慘勝,即使日本得到列強的援助,那麽中國方麵會毫不猶豫的支持朝鮮方麵,讓雙方打個勢均力敵,最好同歸於盡。可是,就算他知道又能怎麽樣?日本更本就沒有翻盤的機會。除非日本在開戰之時就鄭重公開承諾廢除國家,要求無條件的並入中國,或許日本還能留下一脈不至於滅絕。當然這還得看李不凡的心情。
在石原莞爾看來,李不凡實在是他狠毒了,根本就是要對日本趕盡殺絕,而且還是那種做婊子還要立牌坊的那種。中國國防軍在日本的行為都表現的如王者之師一般,而且這還是請了無數的記者媒體監督下的,這點當然是無可挑剔的。可背地裏又扶持朝鮮人的治安軍,對其的燒殺劫掠視而不見,隻要給錢就賣武器,讓朝鮮人在日本淪陷區刮地三尺,讓朝鮮人裝備起三百多萬的武裝力量,其險惡用心已經不言而喻。
“來吧,最後的瘋狂!”石原莞爾神色慘淡暗自在內心呐喊。
板垣征四郎咬牙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石原君,我們聯合有識之士兵諫吧!”
“兵諫!?”石原莞爾腦中一片空白,他自然能理解板垣征四郎的意思,那就是發動日本的傳統――下克上。這讓他一陣遲疑,如果是純以戰爭的角度而言,他完全相信日本陸軍能擊敗朝鮮所為的三百萬大軍,下克上的兵諫完全可能讓他成為英雄,可從整個大東亞的大局而言,日本的結局隻有一個――亡國,那麽發動兵諫的他們毫無疑問都將成為日本的千古罪人,世界曆史上的笑柄...
“兩位長官,天皇詔書,所有佐官立即到司令部聽詔。”一名參謀氣喘噓噓的跑上來匯報。
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大吃一驚,連忙問道:“怎麽回事?”
---------------
東京春雨連綿,春雷陣陣。
陰沉的天空下的東京顯得十分蕭條,到處依然可見殘垣斷壁,關東大地震的痕跡清晰可見,街道上幾乎沒什麽行人。
日本倭皇的皇宮也顯得氣氛壓抑。
倭皇裕仁臉色慘白的站在禦書房望著外麵,滾滾的春雷宛如巨錘敲打他此刻已經變得萬分脆弱的心靈,不由自主的一陣顫抖。他身後靜靜地站著內田康哉和蒼老的西園寺公望。
“愛卿,朕的決定究竟是對還是錯?”裕仁的聲音仿佛從天外飄來一般,顯得飄忽而沒有底氣。
西園寺公望恭聲道:“陛下,您的決定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時間拖得越久,就對帝國越不利,朝鮮人的戰鬥力也會越強,帝國淪陷區的平民會死傷更多。支那人的目的就是要帝國和朝鮮人兩敗俱傷,作為棋子,如何掙紮也改變不了這個局麵,還不如速戰速決。”
裕仁的目光看向內田康哉,內田康哉一低頭道:“陛下既然已經決斷,就請堅決執行。”
裕仁訝然道:“內田君,你可是反對摧毀要塞防線的。”
內田康哉歎息道:“是的,陛下。臣以為,中國人一撤軍,帝國就必將和朝鮮人決戰,戰爭的傷亡會刺激朝鮮人對在其控製區的平民屠殺,即使擊敗朝鮮人,也改變不了結局。臣依然以為應該保障要塞的存在,確保目前的帝國控製區,穩固防線,即使開戰也僅僅盡量的保持平局。帝國想要生存,隻有等待,等待中國和西方翻臉或者和蘇俄大戰,那時候帝國再一舉出擊,擊敗朝鮮,光複失地,或許可以偏安一隅。但是陛下既然已經決定了摧毀要塞防線,就應該決斷。”
裕仁道:“帝國可以輸給中國,卻絕不能輸給區區高麗人。內田君的擔心是對的,可是作為帝王,朕卻不能不顧在淪陷區的千萬臣民,不能眼睜睜的看他們被該死的朝鮮人殺死而無動於衷。如今隻希望帝國軍人能速戰速決,以最快的速度擊敗朝鮮人,收複失地,盡最大可能的挽救帝國臣民的生命。”
內田康哉苦澀地道:“罪臣到過中國方麵的防線,雖然臣不是很懂軍事,但是根據臣的觀察,他們的工事修建也異常的堅固,想要突破他們的防線,隻怕沒那麽容易。”
西園寺公望冷笑道:“內田君放心,我們的410毫米口徑巨炮,足以摧毀任何工事。”
日本是具備製造巨炮能力的,所謂410口徑巨炮,實際上就是陸奧號戰列艦上的巨炮口徑,這對日本而言要造出來當然沒有問題,甚至日本海軍部根本就存在這樣的巨炮炮管。巨炮不比其他小口徑的陸軍火炮,超過三百毫米以上的巨炮的炮管使用壽命遠遠沒有想象中那麽長,日本目前沒有萬噸水壓機,盡管造出410口徑巨炮,可實際上這樣的巨炮基本上發射一百枚炮彈就會報廢,需要更換炮管,否則可能導致炮管爆裂。海軍號稱“吞金獸”不是空口白話,單是訓練損耗的炮管要耗費的資金都是難以計數。
巨炮就是日本人破局的信心所在,更何況日本還有一支海軍,盡管殘存的軍艦都是老舊的貨色,可朝鮮人卻沒有海軍。
內田康哉歎息一聲道:“希望如此吧。”他自然是希望局勢是這樣發展的,可是中國人真的會輕易讓朝鮮被擊敗嗎?可是,他的目光看到裕仁眼中希冀的眼神,擔心的話到嘴角又咽進肚子裏...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然而鬆山防線就是個天大的笑話,中方除了派幾架飛機轟炸一下,連碰都沒碰一下,結果迂回日本後方攻擊,讓日本實在無力招架,在亡國的威脅下不得不承認戰敗投降。
可是就是現在,這條寄托日本希望的防線,居然要炸掉。原因是,不炸掉中國人就不撤軍了。這讓日本鬆山防線的軍官氣憤填膺,無數官兵紛紛強烈的反對,指揮部吵成一鍋粥。
在鬆山防線的一處高地上,兩名日本年輕的佐官看著這延綿幾十公裏的要塞防線,目光中帶著惋惜之色。這二人赫然是曾經在上海露麵過的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當年當時他們一時衝動想引發中方和列強開戰而去中國,可最後卻因為無法承擔那種可怕的後果而放棄。
“真是愚蠢的人啊。”板垣征四郎莫名的狠狠咒罵一聲。
石原莞爾灑笑道:“板垣君,您是在說那些反對摧毀要塞的軍官嗎?”
板垣征四郎冷笑道:“難道不是嗎?就算有列強的口頭聲援,可中國人堅決不撤退,難道還有誰能拿中國怎麽樣?中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廢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條約,足見列強對中國的退讓和妥協,難道還能為了帝國向中國人翻臉不成?”
石原莞爾苦澀地道:“是啊。越拖延,隻會讓帝國的平明被該死的朝鮮人殺死更多。中國人在這幾個月間,幾乎調動所有的船隻將朝鮮的兩三千萬人口全部遷移到帝國境內,並說他們是日本朝鮮族,很明顯中方就是要借朝鮮人之手毀滅帝國。三百萬、中國人用淘汰下的軍火足足武裝三百萬的朝鮮人,並且迫使帝國摧毀要塞,其目的就是為了讓朝鮮人進攻推進的途中沒有阻礙。而我們要攻擊朝鮮人的控製區,就需要進攻中國人留給朝鮮人的防線。”
板垣征四郎冷笑道:“綿羊再多也依然是綿羊,就朝鮮人那些廢物,盡管有中國軍方短時間緊急訓練,我看也依然是烏合之眾,不堪一擊。可是如果長期拖下去,朝鮮人得到充分的訓練,我們再要擊敗他們,付出的代價就會越大。”
石原莞爾灑笑道:“我認為這個道理應該是每個人都清楚的,可依然那麽多人反對摧毀要塞,我想是因為他們在害怕,害怕萬一沒有要塞守不住,那麽日本就會成為曆史。至少他們目前穩住這條防線,還能保住小半個日本。據說還有政客要求派人和朝鮮方麵談判,接納他們成為帝國公民。”
“幼稚!”板垣征四郎冷笑道,“目前被扶持的朝鮮人很明顯就是中國人的狗,一頭放出來咬我們日本血肉的狗,豈有聯合的可能?姑且不說帝國當年殖民朝鮮對朝鮮的鎮壓和屠殺,就是這幾個月來朝鮮人大規模移民來到帝國領土上,冬天搶房子和食物,殺了帝國多少人?這根本就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石原莞爾隻能苦笑,他很清楚日本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列強希望日本殘存,可中國卻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一個威脅他們東北亞後方的存在的。中國人不惜巨大代價的將無數朝鮮人遷移到日本,而從本土遷移大量難民到朝鮮恢複生產,這都說明中國在不斷的加強對大陸的掌控,中國人在朝鮮半島上的空軍基地可以威脅整個日本。
他更知道,日本和朝鮮人一戰,注定將是兩敗俱傷或者一方慘勝,即使日本得到列強的援助,那麽中國方麵會毫不猶豫的支持朝鮮方麵,讓雙方打個勢均力敵,最好同歸於盡。可是,就算他知道又能怎麽樣?日本更本就沒有翻盤的機會。除非日本在開戰之時就鄭重公開承諾廢除國家,要求無條件的並入中國,或許日本還能留下一脈不至於滅絕。當然這還得看李不凡的心情。
在石原莞爾看來,李不凡實在是他狠毒了,根本就是要對日本趕盡殺絕,而且還是那種做婊子還要立牌坊的那種。中國國防軍在日本的行為都表現的如王者之師一般,而且這還是請了無數的記者媒體監督下的,這點當然是無可挑剔的。可背地裏又扶持朝鮮人的治安軍,對其的燒殺劫掠視而不見,隻要給錢就賣武器,讓朝鮮人在日本淪陷區刮地三尺,讓朝鮮人裝備起三百多萬的武裝力量,其險惡用心已經不言而喻。
“來吧,最後的瘋狂!”石原莞爾神色慘淡暗自在內心呐喊。
板垣征四郎咬牙道:“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石原君,我們聯合有識之士兵諫吧!”
“兵諫!?”石原莞爾腦中一片空白,他自然能理解板垣征四郎的意思,那就是發動日本的傳統――下克上。這讓他一陣遲疑,如果是純以戰爭的角度而言,他完全相信日本陸軍能擊敗朝鮮所為的三百萬大軍,下克上的兵諫完全可能讓他成為英雄,可從整個大東亞的大局而言,日本的結局隻有一個――亡國,那麽發動兵諫的他們毫無疑問都將成為日本的千古罪人,世界曆史上的笑柄...
“兩位長官,天皇詔書,所有佐官立即到司令部聽詔。”一名參謀氣喘噓噓的跑上來匯報。
板垣征四郎和石原莞爾大吃一驚,連忙問道:“怎麽回事?”
---------------
東京春雨連綿,春雷陣陣。
陰沉的天空下的東京顯得十分蕭條,到處依然可見殘垣斷壁,關東大地震的痕跡清晰可見,街道上幾乎沒什麽行人。
日本倭皇的皇宮也顯得氣氛壓抑。
倭皇裕仁臉色慘白的站在禦書房望著外麵,滾滾的春雷宛如巨錘敲打他此刻已經變得萬分脆弱的心靈,不由自主的一陣顫抖。他身後靜靜地站著內田康哉和蒼老的西園寺公望。
“愛卿,朕的決定究竟是對還是錯?”裕仁的聲音仿佛從天外飄來一般,顯得飄忽而沒有底氣。
西園寺公望恭聲道:“陛下,您的決定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時間拖得越久,就對帝國越不利,朝鮮人的戰鬥力也會越強,帝國淪陷區的平民會死傷更多。支那人的目的就是要帝國和朝鮮人兩敗俱傷,作為棋子,如何掙紮也改變不了這個局麵,還不如速戰速決。”
裕仁的目光看向內田康哉,內田康哉一低頭道:“陛下既然已經決斷,就請堅決執行。”
裕仁訝然道:“內田君,你可是反對摧毀要塞防線的。”
內田康哉歎息道:“是的,陛下。臣以為,中國人一撤軍,帝國就必將和朝鮮人決戰,戰爭的傷亡會刺激朝鮮人對在其控製區的平民屠殺,即使擊敗朝鮮人,也改變不了結局。臣依然以為應該保障要塞的存在,確保目前的帝國控製區,穩固防線,即使開戰也僅僅盡量的保持平局。帝國想要生存,隻有等待,等待中國和西方翻臉或者和蘇俄大戰,那時候帝國再一舉出擊,擊敗朝鮮,光複失地,或許可以偏安一隅。但是陛下既然已經決定了摧毀要塞防線,就應該決斷。”
裕仁道:“帝國可以輸給中國,卻絕不能輸給區區高麗人。內田君的擔心是對的,可是作為帝王,朕卻不能不顧在淪陷區的千萬臣民,不能眼睜睜的看他們被該死的朝鮮人殺死而無動於衷。如今隻希望帝國軍人能速戰速決,以最快的速度擊敗朝鮮人,收複失地,盡最大可能的挽救帝國臣民的生命。”
內田康哉苦澀地道:“罪臣到過中國方麵的防線,雖然臣不是很懂軍事,但是根據臣的觀察,他們的工事修建也異常的堅固,想要突破他們的防線,隻怕沒那麽容易。”
西園寺公望冷笑道:“內田君放心,我們的410毫米口徑巨炮,足以摧毀任何工事。”
日本是具備製造巨炮能力的,所謂410口徑巨炮,實際上就是陸奧號戰列艦上的巨炮口徑,這對日本而言要造出來當然沒有問題,甚至日本海軍部根本就存在這樣的巨炮炮管。巨炮不比其他小口徑的陸軍火炮,超過三百毫米以上的巨炮的炮管使用壽命遠遠沒有想象中那麽長,日本目前沒有萬噸水壓機,盡管造出410口徑巨炮,可實際上這樣的巨炮基本上發射一百枚炮彈就會報廢,需要更換炮管,否則可能導致炮管爆裂。海軍號稱“吞金獸”不是空口白話,單是訓練損耗的炮管要耗費的資金都是難以計數。
巨炮就是日本人破局的信心所在,更何況日本還有一支海軍,盡管殘存的軍艦都是老舊的貨色,可朝鮮人卻沒有海軍。
內田康哉歎息一聲道:“希望如此吧。”他自然是希望局勢是這樣發展的,可是中國人真的會輕易讓朝鮮被擊敗嗎?可是,他的目光看到裕仁眼中希冀的眼神,擔心的話到嘴角又咽進肚子裏...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