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壕縱橫,被炮火打擊過的鐵絲網東倒西歪,陣地前燃燒的坦克和大批中國國防軍的屍體,硝煙彌漫依然沒有散去,都顯示出這裏剛剛經曆一場慘烈的戰爭。
這裏就是暹羅素可泰防線。
當年中國強迫暹羅修建曼穀到雲南鐵路公路曾經抬出“鄭王後人”,雖然最後中方在目的達到後沒有出兵幫助那個所謂的“鄭王後人”複國,但是暹羅王知道從此他位子不穩,他就是做得再好,也絕對不可能有中國人一手自己扶持的傀儡好。為此,暹羅王就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的修建一條堅固防線,那就是素可泰防線。
之所以防線沒有修建的清萊等邊境,那是因為在當時那種敏感的局勢下,他在那裏修建防線、駐紮重兵絕對會激起中方的反彈,指不定防線沒修好他就被打趴了。中西方交惡,暹羅擴軍到三十萬,受到西方的支持。
憑著進口西方的武器,暗堡的火炮,素可泰防線經過激戰終於打退了中國前鋒部隊的進攻。哪怕實際上暹羅的損失是中方的數倍,但是畢竟是打退了。
第九軍的軍長李大山、參謀長顧品珍來到前線臨時指揮部,091師師長李敢當依然麵無表情,但是參謀長李宗仁卻已經羞愧地低下了頭,拚老命搶來打前鋒的任務,居然被擋住了。
“看不出什麽呀?就戰壕鐵絲網把你們擋住了?”顧品珍大為惱火,放下望遠鏡就劈頭蓋臉地問。
李敢當正色道:“表麵看不出什麽,實際上這個工事有大量的暗堡,暗堡配備不少戰防炮、甚至75毫米野炮,野炮平射可以摧毀我們的坦克裝甲,即便是37毫米戰防炮多發命中。如果距離夠近也能破甲,我們見到傷亡太大,就讓部隊撤了下來。”
李宗仁急道:“參謀長,隻要軍部給我們重炮火力支援,我們一定能突破防線,拿下素可泰。”
李大山突然道:“不必爭論。‘二號作戰計劃’又稱‘雷霆計劃’。我們的進攻那就必須是雷霆一擊,不僅快如閃電,而且要摧枯拉朽,一舉打垮敵人的精神士氣。立即動用‘東風--300’。”
“東風――300”就是300毫米的火箭炮,這絕對是目前為止,全世界最恐怖的陸軍火炮。盡管歐洲有列車炮或者其他巨炮部隊。可是機動性能和安裝在汽車上的火箭炮相比嗎?其一次性投送的火力能和火箭炮相比嗎?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顧品珍大吃一驚道:“軍座,現在就用?這可是殺手鐧啊,我們整個國防軍配備都不多。”
李大山麵無表情地道:“我們第三路軍擔負極其艱巨的作戰任務,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必須快。進攻曼德勒的第二路軍的任務是吸引在緬甸的英軍。形成曼德勒會戰。而我們的任務隻攻占曼穀後,迅速向西穿插,迂回攻占毛淡棉、仰光等沿海地帶,對曼德勒的英軍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全殲在緬甸的五十萬英印部隊。”
顧品珍大吃一驚道:“我怎麽不知道?可那馬來半島呢?”
李大山道:“這個大戰略方向隻有軍級軍事主官知道,但是現在戰爭已經爆發,可以告訴你們了,當然隻限於師級高層。至於馬來半島,自然有後續部隊負責。動手吧!”
幾十輛東風-300的火箭炮車撐起發射管,瞬間數百發300毫米的火箭炮炮彈傾瀉在素可泰防線。劇烈的爆炸和滔天的烈焰幾乎瞬間將素可泰防線淹沒。戰後有人測量才發現,整片陣地幾乎足足被削去三米,更別說炮彈落點,那幾乎十米深的巨大彈坑。
如此猛烈的炮擊,在陸地上那絕對是史無前例的,也隻有海上主力艦對決才能有這樣的炮擊,一次轟擊相當於幾百門三百毫米巨炮齊射,其打擊範圍絕對是徹底成為死亡絕地。
隨著炮擊,091師在坦克團為先驅下,直接攻占陣地。從側後向周邊的暹羅軍隊發起進攻。素可泰防線是暹羅軍隊抵抗的心靈寄托,防線被摧毀,官兵士兵瞬間崩潰,更別說那恐怖的炮擊,早就讓他們升起不可抵擋的念頭,紛紛潰敗,投降者不計其數。
第三路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
曼穀的王宮中在就亂成一片,暹羅軍隊的所有主力幾乎都在素可泰,而且苦心經營的防線居然被中方一天就摧毀,誰都知道再也沒有力量能抵擋中國人的進攻。
暹羅豪門還沒什麽,畢竟暹羅成為中國的屬國有上千年的曆史,許多豪門都以和華人通婚、有華人血統為榮。雖然後來暹羅王這土著政變登基,可也不敢全麵得罪這些豪門,不可能把他們趕盡殺絕。按傳統政局更迭而言,隻是換了個大王而已。
真正慌的是暹羅王室和其扶持的鐵杆勢力,中國人要扶持鄭王,鄭王回歸對暹羅王的勢力那是必須趕盡殺絕的。
“大王,我們可以先往印度避難,中國人同時和英法美開戰,最終他們必敗無疑。”
“對,擊敗中國人之後,我們不僅能複國,甚至還能更進一步,奪取中國人的雲南。”
“那還等什麽?快備船!”
不過半天時間,暹羅王和他的鐵杆大臣帶著金銀細軟上了幾條船,帶著一批侍衛逃亡出海。
英法美軍方估計暹羅可以支持一段時間,起碼七八天總能支撐吧?然後,他們卻大錯特錯。素可泰防線連一天也沒撐住,暹羅王外逃,更是讓整個暹羅失去抵抗之心,僅僅在第四天,中國軍隊前鋒就控製可曼穀。
曼穀大批華僑和有華人血統的豪門夾道歡迎天朝大軍的到來,這個消息差點沒讓英法美高層氣吐血。
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得到這個消息,在辦公室咆哮:“廢物,一群廢物...”
------------------
素可泰淪陷的消息傳到峴港之際,峴港正遭到中國軍隊的猛攻。
峴港北麵的要塞炮和工事在當初中國大批飛機空襲的時候已經被摧毀,雖然經過一些搶修,但是同樣這一波來自地麵的部隊進攻,也同樣有大批飛機助攻,再次遭到毀滅性的轟炸。
法軍在峴港有不少純正的法軍部隊,畢竟峴港要地不容有失,也絕對不會假手殖民地軍團來防守。可麵對空地一體的進攻,法軍防守極其艱難,部隊傷亡慘重。
當接到素可泰失守的消息,法軍峴港指揮官莫克當場一屁股坐倒在指揮部。
“司令官,我們必須撤!”
“越北的主力已經被中國人合圍,素可泰失守,那麽很快中國人就會對整個安南形成一個巨大的戰略包圍。要調集本土的部隊增援,至少需要一個月。”
“一個月能不能到還難說。一旦中國人攻占曼穀,曼穀完全有地方可以迅速整理出簡易機場,中國人的飛機能威懾整個暹羅灣,甚至新加坡都在中國人飛機的威脅之下,很可能新加坡都將成為第二個峴港。軍艦敢過來嗎?不敢過來我們就隻能等死。”
“撤吧!我們已經盡到作為軍人的責任了。”指揮部中,驚慌的法軍軍官紛紛勸告。
“撤!”指揮官莫克終於憋出了這個字。
莫克不恨是不可能的,當初峴港遭到襲擊後,海軍司令比利上將在英國海軍少將米勒的勸說下決定撤退,當時他出麵要求海軍官兵留下來和他們一起放手峴港,對方說的話讓他幾乎氣吐血。
‘“對不起,我們海軍的戰場是在海上,陸地上的事情應該由你們陸軍解決。”
“海軍也是軍人!這路所有的海軍官兵也有三萬多人,加上我們一個師,完全能守住峴港。”當時莫克大怒,據理力爭。
“作為世界第一的法功陸軍,防守一座要塞也需要海軍幫忙嗎?”
“您不是說,隻要你們師在,即便三十萬大軍的圍攻,也能讓對方铩羽而歸嗎?”’
莫克想到這些風涼話和那幫急於撤離的膽小鬼,就一肚子的火。如果要塞完好加上充沛的物資,他當然有把握頂住三十萬敵人的猛攻,而且那時他幾年前說的話,當時並沒有中國人這麽先進的飛機。飛機的發展,使得戰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能投放重磅炸彈的轟炸機,絕對是陸軍的災難,傳統裸露在外的工事更本無法抵擋重磅炸彈的轟炸,尤其是峴港,很多要塞炮台是上個世界修建的,是露頂的,空中落下的炸彈可以直接丟進要塞的內部摧毀整座要塞。
莫克交代部隊的傷兵一旦中國人攻過來,直接投降。因為傷兵跟隨不僅會遲滯部隊的撤退,而且可能導致傷勢惡化而喪命。據他所知,中國國防軍的軍紀很好,同時他相信西方聯軍必定會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這些傷員俘虜也將成為中國人的砝碼,估計中方不至於會見死不救。
安排傷兵後,他帶著部隊迅速撤離要塞,快速向南,可很快他就改變主意,喝令部隊停止前進。
“將軍,為什麽?你該不會向讓部隊反攻吧?”
“不,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們這樣難撤是走不掉的。暹羅人的素可泰防線失守,中國人幾天就會打到曼穀,那麽中國人的艦隊就可以直接開往曼穀,南中國海乃至東南亞的製海權都將被中國人掌握。”
“你的意思是?”
“必須找船,哪怕是漁船,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安全撤離...”
這裏就是暹羅素可泰防線。
當年中國強迫暹羅修建曼穀到雲南鐵路公路曾經抬出“鄭王後人”,雖然最後中方在目的達到後沒有出兵幫助那個所謂的“鄭王後人”複國,但是暹羅王知道從此他位子不穩,他就是做得再好,也絕對不可能有中國人一手自己扶持的傀儡好。為此,暹羅王就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的修建一條堅固防線,那就是素可泰防線。
之所以防線沒有修建的清萊等邊境,那是因為在當時那種敏感的局勢下,他在那裏修建防線、駐紮重兵絕對會激起中方的反彈,指不定防線沒修好他就被打趴了。中西方交惡,暹羅擴軍到三十萬,受到西方的支持。
憑著進口西方的武器,暗堡的火炮,素可泰防線經過激戰終於打退了中國前鋒部隊的進攻。哪怕實際上暹羅的損失是中方的數倍,但是畢竟是打退了。
第九軍的軍長李大山、參謀長顧品珍來到前線臨時指揮部,091師師長李敢當依然麵無表情,但是參謀長李宗仁卻已經羞愧地低下了頭,拚老命搶來打前鋒的任務,居然被擋住了。
“看不出什麽呀?就戰壕鐵絲網把你們擋住了?”顧品珍大為惱火,放下望遠鏡就劈頭蓋臉地問。
李敢當正色道:“表麵看不出什麽,實際上這個工事有大量的暗堡,暗堡配備不少戰防炮、甚至75毫米野炮,野炮平射可以摧毀我們的坦克裝甲,即便是37毫米戰防炮多發命中。如果距離夠近也能破甲,我們見到傷亡太大,就讓部隊撤了下來。”
李宗仁急道:“參謀長,隻要軍部給我們重炮火力支援,我們一定能突破防線,拿下素可泰。”
李大山突然道:“不必爭論。‘二號作戰計劃’又稱‘雷霆計劃’。我們的進攻那就必須是雷霆一擊,不僅快如閃電,而且要摧枯拉朽,一舉打垮敵人的精神士氣。立即動用‘東風--300’。”
“東風――300”就是300毫米的火箭炮,這絕對是目前為止,全世界最恐怖的陸軍火炮。盡管歐洲有列車炮或者其他巨炮部隊。可是機動性能和安裝在汽車上的火箭炮相比嗎?其一次性投送的火力能和火箭炮相比嗎?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顧品珍大吃一驚道:“軍座,現在就用?這可是殺手鐧啊,我們整個國防軍配備都不多。”
李大山麵無表情地道:“我們第三路軍擔負極其艱巨的作戰任務,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必須快。進攻曼德勒的第二路軍的任務是吸引在緬甸的英軍。形成曼德勒會戰。而我們的任務隻攻占曼穀後,迅速向西穿插,迂回攻占毛淡棉、仰光等沿海地帶,對曼德勒的英軍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全殲在緬甸的五十萬英印部隊。”
顧品珍大吃一驚道:“我怎麽不知道?可那馬來半島呢?”
李大山道:“這個大戰略方向隻有軍級軍事主官知道,但是現在戰爭已經爆發,可以告訴你們了,當然隻限於師級高層。至於馬來半島,自然有後續部隊負責。動手吧!”
幾十輛東風-300的火箭炮車撐起發射管,瞬間數百發300毫米的火箭炮炮彈傾瀉在素可泰防線。劇烈的爆炸和滔天的烈焰幾乎瞬間將素可泰防線淹沒。戰後有人測量才發現,整片陣地幾乎足足被削去三米,更別說炮彈落點,那幾乎十米深的巨大彈坑。
如此猛烈的炮擊,在陸地上那絕對是史無前例的,也隻有海上主力艦對決才能有這樣的炮擊,一次轟擊相當於幾百門三百毫米巨炮齊射,其打擊範圍絕對是徹底成為死亡絕地。
隨著炮擊,091師在坦克團為先驅下,直接攻占陣地。從側後向周邊的暹羅軍隊發起進攻。素可泰防線是暹羅軍隊抵抗的心靈寄托,防線被摧毀,官兵士兵瞬間崩潰,更別說那恐怖的炮擊,早就讓他們升起不可抵擋的念頭,紛紛潰敗,投降者不計其數。
第三路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
曼穀的王宮中在就亂成一片,暹羅軍隊的所有主力幾乎都在素可泰,而且苦心經營的防線居然被中方一天就摧毀,誰都知道再也沒有力量能抵擋中國人的進攻。
暹羅豪門還沒什麽,畢竟暹羅成為中國的屬國有上千年的曆史,許多豪門都以和華人通婚、有華人血統為榮。雖然後來暹羅王這土著政變登基,可也不敢全麵得罪這些豪門,不可能把他們趕盡殺絕。按傳統政局更迭而言,隻是換了個大王而已。
真正慌的是暹羅王室和其扶持的鐵杆勢力,中國人要扶持鄭王,鄭王回歸對暹羅王的勢力那是必須趕盡殺絕的。
“大王,我們可以先往印度避難,中國人同時和英法美開戰,最終他們必敗無疑。”
“對,擊敗中國人之後,我們不僅能複國,甚至還能更進一步,奪取中國人的雲南。”
“那還等什麽?快備船!”
不過半天時間,暹羅王和他的鐵杆大臣帶著金銀細軟上了幾條船,帶著一批侍衛逃亡出海。
英法美軍方估計暹羅可以支持一段時間,起碼七八天總能支撐吧?然後,他們卻大錯特錯。素可泰防線連一天也沒撐住,暹羅王外逃,更是讓整個暹羅失去抵抗之心,僅僅在第四天,中國軍隊前鋒就控製可曼穀。
曼穀大批華僑和有華人血統的豪門夾道歡迎天朝大軍的到來,這個消息差點沒讓英法美高層氣吐血。
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得到這個消息,在辦公室咆哮:“廢物,一群廢物...”
------------------
素可泰淪陷的消息傳到峴港之際,峴港正遭到中國軍隊的猛攻。
峴港北麵的要塞炮和工事在當初中國大批飛機空襲的時候已經被摧毀,雖然經過一些搶修,但是同樣這一波來自地麵的部隊進攻,也同樣有大批飛機助攻,再次遭到毀滅性的轟炸。
法軍在峴港有不少純正的法軍部隊,畢竟峴港要地不容有失,也絕對不會假手殖民地軍團來防守。可麵對空地一體的進攻,法軍防守極其艱難,部隊傷亡慘重。
當接到素可泰失守的消息,法軍峴港指揮官莫克當場一屁股坐倒在指揮部。
“司令官,我們必須撤!”
“越北的主力已經被中國人合圍,素可泰失守,那麽很快中國人就會對整個安南形成一個巨大的戰略包圍。要調集本土的部隊增援,至少需要一個月。”
“一個月能不能到還難說。一旦中國人攻占曼穀,曼穀完全有地方可以迅速整理出簡易機場,中國人的飛機能威懾整個暹羅灣,甚至新加坡都在中國人飛機的威脅之下,很可能新加坡都將成為第二個峴港。軍艦敢過來嗎?不敢過來我們就隻能等死。”
“撤吧!我們已經盡到作為軍人的責任了。”指揮部中,驚慌的法軍軍官紛紛勸告。
“撤!”指揮官莫克終於憋出了這個字。
莫克不恨是不可能的,當初峴港遭到襲擊後,海軍司令比利上將在英國海軍少將米勒的勸說下決定撤退,當時他出麵要求海軍官兵留下來和他們一起放手峴港,對方說的話讓他幾乎氣吐血。
‘“對不起,我們海軍的戰場是在海上,陸地上的事情應該由你們陸軍解決。”
“海軍也是軍人!這路所有的海軍官兵也有三萬多人,加上我們一個師,完全能守住峴港。”當時莫克大怒,據理力爭。
“作為世界第一的法功陸軍,防守一座要塞也需要海軍幫忙嗎?”
“您不是說,隻要你們師在,即便三十萬大軍的圍攻,也能讓對方铩羽而歸嗎?”’
莫克想到這些風涼話和那幫急於撤離的膽小鬼,就一肚子的火。如果要塞完好加上充沛的物資,他當然有把握頂住三十萬敵人的猛攻,而且那時他幾年前說的話,當時並沒有中國人這麽先進的飛機。飛機的發展,使得戰爭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能投放重磅炸彈的轟炸機,絕對是陸軍的災難,傳統裸露在外的工事更本無法抵擋重磅炸彈的轟炸,尤其是峴港,很多要塞炮台是上個世界修建的,是露頂的,空中落下的炸彈可以直接丟進要塞的內部摧毀整座要塞。
莫克交代部隊的傷兵一旦中國人攻過來,直接投降。因為傷兵跟隨不僅會遲滯部隊的撤退,而且可能導致傷勢惡化而喪命。據他所知,中國國防軍的軍紀很好,同時他相信西方聯軍必定會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而這些傷員俘虜也將成為中國人的砝碼,估計中方不至於會見死不救。
安排傷兵後,他帶著部隊迅速撤離要塞,快速向南,可很快他就改變主意,喝令部隊停止前進。
“將軍,為什麽?你該不會向讓部隊反攻吧?”
“不,我的意思是,我的意思是,我們這樣難撤是走不掉的。暹羅人的素可泰防線失守,中國人幾天就會打到曼穀,那麽中國人的艦隊就可以直接開往曼穀,南中國海乃至東南亞的製海權都將被中國人掌握。”
“你的意思是?”
“必須找船,哪怕是漁船,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安全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