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溫江就是怒江的下遊,水量充沛,河口毛淡棉一帶是重要的農業區,稻米重要產地。.
如今早已經被烈火硝煙彌漫,天空中呼嘯盤旋的機群不斷的投下炸彈,掀起劇烈的爆炸火光,而地麵無數條火舌朝天空噴射彈雨,不時有飛機墜毀。
中國“雷霆計劃”攻擊範圍輻射整個東南亞,其中就計劃圍殲英國在緬甸的部隊。為此中國第三路軍的任務在攻占暹羅後迅速西進穿插直取毛淡棉、仰光等地,一舉切斷在緬甸英軍的退路,配合第二路軍對緬甸英軍形成合圍。
中國空軍覆滅曰本海軍,打出了赫赫威名,同時也警惕了世界,尤其是英國。為此英國在印度訓練的百萬英印軍團部隊中配備了不少的防空武器,因為這些部隊本身就為對付中**隊而存在的。
盡管英國不可能給這些殖民軍團配備太好的防空武器,但是像12、7毫米高平兩用大口徑機槍、20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配備了不少,這也使得了一向肆無忌憚的中國空軍終於遭到了地麵的頑強抵抗。
薩爾溫江江麵上,幾十艘坦克和一批漁船冒著炮火在江麵上西進,不斷有炮彈在江麵上激起漫天水花,偶爾有漁船被擊中,劇烈的爆炸下整艘漁船化為碎片,漁船上的中方官兵瞬間血肉橫飛。江東方麵是大批的中方國防軍迫擊炮群對著西岸的英軍防線不斷的發射炮彈,無數的彈雨幾乎將整個西岸覆蓋,用於掩護部隊強渡,然而同樣也不斷遭到後方英軍遠程火炮的打擊傷亡慘重。
在江東岸的指揮部,第九軍軍長李大山、參謀長顧品珍和第091師師長李敢當,參謀長李宗仁死死的盯住江麵,“砰”一聲巨響,江麵上一輛兩棲坦克被炮彈擊中,雖然沒有徹底摧毀,但是坦克受損,不斷有水湧進坦克,坦克逐漸沉了下去,而卻沒有人逃出。
“王八蛋!”顧品珍破口大罵,他知道那輛坦克上的官兵完了,坦克沒遭到嚴重的破壞,人應該沒當場死亡,可是炮擊命中劇烈的震蕩隻怕坦克內的官兵都被震暈了,沉入江底不能及時清醒逃生,那也隻有死路一條。
李大山語氣依然顯得平靜:“我們的重炮什麽時候能到?”
顧品珍苦澀地道:“至少三天。這一路過來路況不好,還要經過他年他翁山山口翻山越嶺的,也隻有坦克才能勉強通行,汽車沒法用,火炮隻能靠馬拉人拖。可我們要麽就是105口徑加農炮,要麽就是150口徑重炮,這都是大家夥。”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中方火炮製造能力本身較弱,75毫米炮全部用來生產坦克炮和部分艦炮,陸軍也就直接沒用這個口徑火炮,轉而全部用迫擊炮代替。雖然大口徑迫擊炮威力並不比75毫米野炮差多少,但是射程是不能比的。原本以為空中打擊搞定對方了,或者野戰對決有更大口徑火炮壓製,可沒想到東南亞交通惡劣的情況終於遇上了,大口徑炮拉不上來,空中打擊因為對方密集的防空火力受阻。
李敢當道:“就看這一次了。如果不能強渡,隻有去電要求加強空中打擊力度。”
沒一會兒,坦克終於上岸,三十多輛坦克隻剩下不到二十輛衝上對岸,五十多艘漁船的官兵,隻剩下三十多艘跟著上岸。部隊一上岸,東岸壓製的迫擊炮射擊迅速向深縱射擊。
而隨機對麵英軍陣地上冒出大量的英印官兵不斷的射擊,立即和登陸的中方官兵展開激戰,登陸的坦克不斷被戰防炮擊中,也有無數的英印官兵倒在中方密集的自動火力之下。
每輛坦克身後都拉著繩索,憑著坦克裝甲和中國國防軍突擊隊全員的突擊步槍強大的火力,部隊硬生生的在對岸搶占了一片橋頭堡。坦克向前,繩索拉動,逐漸可見繩索拉出大大的鐵鏈。
“上!”李大山大吼聲中,信號彈發出,大批在東岸的官兵抬著無數的漁船、木筏衝上江麵,瘋狂的衝向對岸。
對岸的英軍顯然也注意到這一點,瘋狂的下令部隊不斷向中方突破的橋頭堡發起衝鋒,盡管中方的火力凶猛,衝鋒的部隊一**倒下,但是自動火力、凶猛的火力就意味著高消耗,沒一會彈藥就耗盡,突擊隊官兵隻能撿起英軍的武器射擊。單發步槍更本無法阻止如潮水一般的衝擊,頃刻間橋頭堡陣地形成白刃戰。
突擊隊官兵不斷傷亡,耗盡彈藥的坦克也被衝上前的英軍用手榴彈捆一輛輛的炸毀。渡江的漁船和木筏不斷有被炮火擊中摧毀的,然而這更本無法阻擋其他船的爭分奪秒的突進。
眼看橋頭堡失守,而第二波船隊的官兵還距離對麵有近百米,李大山沉聲喝道:“呼叫空軍對我突擊橋頭堡實行地毯式轟炸。”
顧品珍和李宗仁都不可思議地看著李大山,顧品珍忍不住道:“軍座,突擊隊的弟兄還在抵抗啊。”
李大山語氣仿佛千年不變一般的冷淡:“這是命令!”突擊隊已經這剩下幾個人,對方卻有上千人,可增援部隊還在江上,結局已經注定。重要的是,部隊隻有這一次機會,第九軍隻有那三十多輛兩棲坦克,如果再來一次,沒有兩棲坦克作為突擊力量的強渡,那部隊的傷亡絕對是現在的數倍,甚至十幾倍。
“慈不掌兵”這是中國兵家幾千年來經驗之談,平時對官兵的愛護是一回事,打仗又是另外一回事。中國傳統兵法所謂的誘敵和佯敗,為了能達到欺騙的效果,那都是必須付出一定的部隊傷亡的,為了達到某種戰略目的,故意犧牲一支或者幾支部隊的戰例比比皆是,這對犧牲的官兵當然是不公平的,而且極度殘忍。然而在將領看來,為了大局,那是必須的。
當即,數架轟炸機呼嘯俯衝而下,無數的炸彈落下,瞬間讓整片突擊隊占領的橋頭堡化為一片火海,殘存的突擊隊官兵和上前英印官兵瞬間被猛烈的轟炸淹沒。
轟炸過後,硝煙中,第二波渡江的中國國防軍官兵已經迅速衝上灘頭,英印部隊在凶猛的火力下節節敗退。逐漸幾十道的鐵鏈被拉緊,一批批的木筏被綁在鐵鏈上,一個建議的浮橋不到半個小時迅速形成,無數的國防軍官兵冒著英軍遠程炮火的打擊通過浮橋,湧上陣地...
南京國防部會議室內一片沉靜。
強渡薩爾溫江的戰報已經如實的匯報上來,李大山的命令自然也如實的展示在麵前。
“哎,這個李大山也夠狠的。”唐紹儀知道李大山是李不凡的嫡係,依然發出一聲這樣的看似感歎,實際上是不滿的聲音。
段祺瑞搖頭道:“換成是我,也會下達同樣的命令。如果不這麽做,不僅突擊隊會同樣的全軍覆沒,甚至第二批登陸部隊也會被壓製在灘頭被英國人全殲,甚至強度薩爾溫江會失敗。在對方重兵依仗大河天險阻擊下,如果再想強攻,隻怕損失更加難以估計。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完成整體戰略計劃,那後果將更加嚴重。”
李不凡點頭道:“我們之所以要策劃第三路軍迂回合圍在緬甸的英印軍團,就是要一次姓殲滅他們,然後第一路軍同時擊垮阿薩姆邦的英印軍團。達到這個戰略目的,等於英國在印度都幾乎無兵可用,他們想要保住印度,隻有不惜一切的調集本土白人部隊,真正的英軍火速增援阻擊我軍,達到重創白人的目的,讓英國乃至西方世界恐懼傷亡、恐懼戰爭,從而承認我們東亞霸權。”
徐樹錚認真地道:“總司令這個計劃很難,畢竟他們隻需要擋住一段時間,很快就會利用源源不斷的殖民地軍團作為炮灰來對付我們,整個西方世界是不會輕易的妥協的,因為他們始終認為他們的實力占據優勢,實際上也是這樣。”
吳敵幹笑道:“這都是以後的事情。車到山前必有路,強渡薩爾溫江成功,相信第三路軍拿下仰光也沒問題,對緬甸的英軍合圍即將形成。我看現在第六路軍在菲律賓的進攻節奏得加快,要知道美軍那可幾乎是實打實的美國人,徹底殲滅潘興殘部,美國損失五十多萬部隊,隻怕會痛徹心扉。”
段祺瑞笑道:“能讓他們痛,那是好事。”頓了頓道,“不過,我軍這樣的跳躍姓推進是不是會導致後方不穩?”
李不凡淡淡地道:“問題不大,那些跳梁小醜不成氣候。不讀擴軍後,二線部隊就可以很快橫掃這些地區。現在我們南海艦隊配合第四路軍攻占新加坡,隨後部隊要迅速登陸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第五路軍馬上會在太平洋艦隊配合下登陸婆羅洲並配合攻占部分菲律賓島嶼。然後看情形能不能盡量的攻占荷屬東印度群島,推進得越遠,對我們越有利。”
段祺瑞皺眉道:“越遠越有利?可這也等於拉長了我們的補給線。”
李不凡和吳敵對方一眼,同時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未完待續。)
如今早已經被烈火硝煙彌漫,天空中呼嘯盤旋的機群不斷的投下炸彈,掀起劇烈的爆炸火光,而地麵無數條火舌朝天空噴射彈雨,不時有飛機墜毀。
中國“雷霆計劃”攻擊範圍輻射整個東南亞,其中就計劃圍殲英國在緬甸的部隊。為此中國第三路軍的任務在攻占暹羅後迅速西進穿插直取毛淡棉、仰光等地,一舉切斷在緬甸英軍的退路,配合第二路軍對緬甸英軍形成合圍。
中國空軍覆滅曰本海軍,打出了赫赫威名,同時也警惕了世界,尤其是英國。為此英國在印度訓練的百萬英印軍團部隊中配備了不少的防空武器,因為這些部隊本身就為對付中**隊而存在的。
盡管英國不可能給這些殖民軍團配備太好的防空武器,但是像12、7毫米高平兩用大口徑機槍、20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配備了不少,這也使得了一向肆無忌憚的中國空軍終於遭到了地麵的頑強抵抗。
薩爾溫江江麵上,幾十艘坦克和一批漁船冒著炮火在江麵上西進,不斷有炮彈在江麵上激起漫天水花,偶爾有漁船被擊中,劇烈的爆炸下整艘漁船化為碎片,漁船上的中方官兵瞬間血肉橫飛。江東方麵是大批的中方國防軍迫擊炮群對著西岸的英軍防線不斷的發射炮彈,無數的彈雨幾乎將整個西岸覆蓋,用於掩護部隊強渡,然而同樣也不斷遭到後方英軍遠程火炮的打擊傷亡慘重。
在江東岸的指揮部,第九軍軍長李大山、參謀長顧品珍和第091師師長李敢當,參謀長李宗仁死死的盯住江麵,“砰”一聲巨響,江麵上一輛兩棲坦克被炮彈擊中,雖然沒有徹底摧毀,但是坦克受損,不斷有水湧進坦克,坦克逐漸沉了下去,而卻沒有人逃出。
“王八蛋!”顧品珍破口大罵,他知道那輛坦克上的官兵完了,坦克沒遭到嚴重的破壞,人應該沒當場死亡,可是炮擊命中劇烈的震蕩隻怕坦克內的官兵都被震暈了,沉入江底不能及時清醒逃生,那也隻有死路一條。
李大山語氣依然顯得平靜:“我們的重炮什麽時候能到?”
顧品珍苦澀地道:“至少三天。這一路過來路況不好,還要經過他年他翁山山口翻山越嶺的,也隻有坦克才能勉強通行,汽車沒法用,火炮隻能靠馬拉人拖。可我們要麽就是105口徑加農炮,要麽就是150口徑重炮,這都是大家夥。”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中方火炮製造能力本身較弱,75毫米炮全部用來生產坦克炮和部分艦炮,陸軍也就直接沒用這個口徑火炮,轉而全部用迫擊炮代替。雖然大口徑迫擊炮威力並不比75毫米野炮差多少,但是射程是不能比的。原本以為空中打擊搞定對方了,或者野戰對決有更大口徑火炮壓製,可沒想到東南亞交通惡劣的情況終於遇上了,大口徑炮拉不上來,空中打擊因為對方密集的防空火力受阻。
李敢當道:“就看這一次了。如果不能強渡,隻有去電要求加強空中打擊力度。”
沒一會兒,坦克終於上岸,三十多輛坦克隻剩下不到二十輛衝上對岸,五十多艘漁船的官兵,隻剩下三十多艘跟著上岸。部隊一上岸,東岸壓製的迫擊炮射擊迅速向深縱射擊。
而隨機對麵英軍陣地上冒出大量的英印官兵不斷的射擊,立即和登陸的中方官兵展開激戰,登陸的坦克不斷被戰防炮擊中,也有無數的英印官兵倒在中方密集的自動火力之下。
每輛坦克身後都拉著繩索,憑著坦克裝甲和中國國防軍突擊隊全員的突擊步槍強大的火力,部隊硬生生的在對岸搶占了一片橋頭堡。坦克向前,繩索拉動,逐漸可見繩索拉出大大的鐵鏈。
“上!”李大山大吼聲中,信號彈發出,大批在東岸的官兵抬著無數的漁船、木筏衝上江麵,瘋狂的衝向對岸。
對岸的英軍顯然也注意到這一點,瘋狂的下令部隊不斷向中方突破的橋頭堡發起衝鋒,盡管中方的火力凶猛,衝鋒的部隊一**倒下,但是自動火力、凶猛的火力就意味著高消耗,沒一會彈藥就耗盡,突擊隊官兵隻能撿起英軍的武器射擊。單發步槍更本無法阻止如潮水一般的衝擊,頃刻間橋頭堡陣地形成白刃戰。
突擊隊官兵不斷傷亡,耗盡彈藥的坦克也被衝上前的英軍用手榴彈捆一輛輛的炸毀。渡江的漁船和木筏不斷有被炮火擊中摧毀的,然而這更本無法阻擋其他船的爭分奪秒的突進。
眼看橋頭堡失守,而第二波船隊的官兵還距離對麵有近百米,李大山沉聲喝道:“呼叫空軍對我突擊橋頭堡實行地毯式轟炸。”
顧品珍和李宗仁都不可思議地看著李大山,顧品珍忍不住道:“軍座,突擊隊的弟兄還在抵抗啊。”
李大山語氣仿佛千年不變一般的冷淡:“這是命令!”突擊隊已經這剩下幾個人,對方卻有上千人,可增援部隊還在江上,結局已經注定。重要的是,部隊隻有這一次機會,第九軍隻有那三十多輛兩棲坦克,如果再來一次,沒有兩棲坦克作為突擊力量的強渡,那部隊的傷亡絕對是現在的數倍,甚至十幾倍。
“慈不掌兵”這是中國兵家幾千年來經驗之談,平時對官兵的愛護是一回事,打仗又是另外一回事。中國傳統兵法所謂的誘敵和佯敗,為了能達到欺騙的效果,那都是必須付出一定的部隊傷亡的,為了達到某種戰略目的,故意犧牲一支或者幾支部隊的戰例比比皆是,這對犧牲的官兵當然是不公平的,而且極度殘忍。然而在將領看來,為了大局,那是必須的。
當即,數架轟炸機呼嘯俯衝而下,無數的炸彈落下,瞬間讓整片突擊隊占領的橋頭堡化為一片火海,殘存的突擊隊官兵和上前英印官兵瞬間被猛烈的轟炸淹沒。
轟炸過後,硝煙中,第二波渡江的中國國防軍官兵已經迅速衝上灘頭,英印部隊在凶猛的火力下節節敗退。逐漸幾十道的鐵鏈被拉緊,一批批的木筏被綁在鐵鏈上,一個建議的浮橋不到半個小時迅速形成,無數的國防軍官兵冒著英軍遠程炮火的打擊通過浮橋,湧上陣地...
南京國防部會議室內一片沉靜。
強渡薩爾溫江的戰報已經如實的匯報上來,李大山的命令自然也如實的展示在麵前。
“哎,這個李大山也夠狠的。”唐紹儀知道李大山是李不凡的嫡係,依然發出一聲這樣的看似感歎,實際上是不滿的聲音。
段祺瑞搖頭道:“換成是我,也會下達同樣的命令。如果不這麽做,不僅突擊隊會同樣的全軍覆沒,甚至第二批登陸部隊也會被壓製在灘頭被英國人全殲,甚至強度薩爾溫江會失敗。在對方重兵依仗大河天險阻擊下,如果再想強攻,隻怕損失更加難以估計。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完成整體戰略計劃,那後果將更加嚴重。”
李不凡點頭道:“我們之所以要策劃第三路軍迂回合圍在緬甸的英印軍團,就是要一次姓殲滅他們,然後第一路軍同時擊垮阿薩姆邦的英印軍團。達到這個戰略目的,等於英國在印度都幾乎無兵可用,他們想要保住印度,隻有不惜一切的調集本土白人部隊,真正的英軍火速增援阻擊我軍,達到重創白人的目的,讓英國乃至西方世界恐懼傷亡、恐懼戰爭,從而承認我們東亞霸權。”
徐樹錚認真地道:“總司令這個計劃很難,畢竟他們隻需要擋住一段時間,很快就會利用源源不斷的殖民地軍團作為炮灰來對付我們,整個西方世界是不會輕易的妥協的,因為他們始終認為他們的實力占據優勢,實際上也是這樣。”
吳敵幹笑道:“這都是以後的事情。車到山前必有路,強渡薩爾溫江成功,相信第三路軍拿下仰光也沒問題,對緬甸的英軍合圍即將形成。我看現在第六路軍在菲律賓的進攻節奏得加快,要知道美軍那可幾乎是實打實的美國人,徹底殲滅潘興殘部,美國損失五十多萬部隊,隻怕會痛徹心扉。”
段祺瑞笑道:“能讓他們痛,那是好事。”頓了頓道,“不過,我軍這樣的跳躍姓推進是不是會導致後方不穩?”
李不凡淡淡地道:“問題不大,那些跳梁小醜不成氣候。不讀擴軍後,二線部隊就可以很快橫掃這些地區。現在我們南海艦隊配合第四路軍攻占新加坡,隨後部隊要迅速登陸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第五路軍馬上會在太平洋艦隊配合下登陸婆羅洲並配合攻占部分菲律賓島嶼。然後看情形能不能盡量的攻占荷屬東印度群島,推進得越遠,對我們越有利。”
段祺瑞皺眉道:“越遠越有利?可這也等於拉長了我們的補給線。”
李不凡和吳敵對方一眼,同時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