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汽笛長鳴聲中,一列火車快速的南下。
曼昆鐵路(曼穀到昆明)是中國軍隊南下東南亞的最重要補給線,也是被中方視為最安全的補給通道,說白了,基地車隻有一個,蘇日安專家帶來一定的技術,中方反潛技術領先於世界,但隻是領先,技術並沒有到絕殺潛艇的地步。隨意對中方而言,陸地交通還是最安全的。
“轟...”一聲巨響,一座小型的鐵路橋突然爆炸,火車更本來不及刹車,一頭撞了過去,衝到橋底下,火車脫軌數節車廂變型,車廂內受傷的官兵哀嚎一片...
“哐!”李不凡一拳砸在辦公桌上,剛來的電報被他甩得亂飛。
段祺瑞臉色很難看,沉聲道:“洋鬼子這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們為了阻止他們向印度前線快速增援,鼓動印度反殖民勢力對他們的交通補給線進行破襲,他們也同樣對反華勢力收買,配合他們的特工對我們的補給進行襲擊。”
徐樹錚道:“對方存心破壞,除非咱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否則防不勝防。我已經問過了,破壞鐵路不一定要炸藥,隻要懂行的人,拆幾個螺絲,那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災難。”
戰爭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對等的,你用的手段,我也可以用,雙方為了勝利,都是無所不用其極。
國防部的會議室中,一片鴉雀無聲。
楊永泰道:“幸好我們國內還沒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得益於我們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否則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參謀長李華山嚴肅地道:“總司令,短短幾天,菲律賓、那樣諸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緬甸發生了幾十起類似事件。如果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我們的後勤補給將遭到致命的威脅。”
段祺瑞歎息一聲道:“列強畢竟在東南亞經營日久,其殖民世界數百年的淫威下,即使我們目前節節勝利,高歌猛進,可是實際上很多地方勢力都不看好我們,更不用說列強長期扶持的狗腿子。在這種情況下,列強隻要開出一些許諾條件。有無數的人為他們做事,我們情形不容樂觀啊。”
李不凡臉色鐵青,他自然是聽吳敵說過曆史上的二戰,小日本南下的情形,日本人南下也的確勢如破竹,但是也很快陷入泥潭之中,各地反抗勢力層出不窮,為此無法短時間將東南亞的資源利用起來。
這毫無疑問是個大麻煩,超級大麻煩。在戰爭中一些不重要的旁枝末節影響不了大局。但是一些核心重要的問題出現問題,完全可能導致‘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的局麵。補給絕對是最最核心的問題之一,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的戰例都是因為對方‘斷其糧道’而出現了奇跡般的逆轉。
“他們要找死,那老子就不客氣了!”李不凡嘴角露出一絲獰笑。
段祺瑞皺眉道:“不凡呐,你的意思是殺?可這整個東南亞怕不有上億人口,殺之不盡,反而會給人詬病啊。”
李不凡森然道:“當然不是殺,我要給他們打土豪、分田地。”
段祺瑞、徐樹錚、楊永泰和李華山都聽呆了,這打土豪分田地那不是好事嗎?除了地主豪門。那不是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飯吃?可從李不凡的語氣中,他們哪裏會聽不出其恨意?顯然這種好事是絕對不可能落在這些土著身上的。
大開殺戒?開什麽玩笑,以李不凡的智慧,怎麽可能幹出這種授人以柄的混賬事情。按照中國目前的國力評估策劃的戰略,這一場戰爭中方的目標是東南亞,取得東亞霸權,如果進展順利。甚至拿下澳大利亞等延伸地區,橫掃世界力有不逮。
這並不是說李不凡沒有世界的戰略,可那也要分步走,否則會被撐死。按李不凡的策劃,第二部戰略時間應該放在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那時候中國可以打出發殖民,解放殖民地的口號,取得廣泛的支持。徹底瓦解西方世界的秩序。可要取得支持,那就不能大開殺戒。否則你在占領區大肆屠殺,誰信你?那是隻有小日本那種白癡才會幹的事情,中國豈能步其後塵?
當李不凡和段祺瑞等做出解釋,所有人看向李不凡的眼神都變了,仿佛看見洪水猛獸一般,那不是一般的毒。
“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
楊永泰苦笑道:“可我們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啊。”
李華山道:“付出一些代價是值得的,畢竟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我國五億人口,耕地養活這麽多人幾乎到了極限,發生點災害就有人要餓肚子。可如果國內的耕地少養活五千萬人,那每一個人都嫩吃飽穿暖。”
李不凡淡淡地道:“這件事情不必再談,我意已決。”頓了頓道,“華山,命令圍攻英緬軍的不讀立即停止進攻,全麵轉為防守。”說著露出一絲冷笑。
李華山愣了一下,還沒回答。
段祺瑞已經立即吃驚地道:“停止進攻?不凡,那可是二三十萬的英緬軍,而且丹納特還是名將,不好對付。我們如果這樣放著他,那絕對是養虎為患啊。”
李不凡嘿嘿冷笑兩聲道:“本來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我剛才想到了,人都是要吃飯的,民以食為天啊。”
徐樹錚似乎想到了什麽,吃驚地道:“您的意思是?”
李不凡森然道:“我的意思就是――餓死他們。”
英緬軍的處境艱難是毫無疑問的,畢竟英緬軍是從包圍圈中突圍而出的,盡管丹納特是名將,智勇過人,能屢屢攻擊中方因為準備沒有完全的薄弱位置。可是有一件事情那是無法改變的,一支突圍的部隊,既要帶戰爭物資,又要帶糧食,還要快速行軍。能帶多少?
軍人在戰爭期間體力消耗巨大,基本上一個人起碼三十斤米一個月,以英緬軍三十萬部隊計算,那就要九百萬斤米,也就是四百五十萬公斤,就是四千多噸,如果加上其他物資,那更是天文數字。尤其是緬北的交通並不好。鐵路因為破壞不能用。
李不凡解釋到這裏,冷笑一聲道:“綜合判斷,英緬軍能攜帶的糧食不會多,我認為最多夠他們吃大半個月。他們想要支持得更久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減員,打仗犧牲掉一些官兵,那就等於少了一些吃飯的嘴。”
李華山喜道:“好主意。隻可惜,如果我們早十天想到就好了,這十天圍剿進攻。我估計他們損失好幾萬。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剩下的糧食也更少了,撐不了幾天。他們不想被餓死,那隻有反攻來消耗兵力,同時給我們造成一定的傷亡。雖然到頭來都是要打,但是進攻和防守是兩個概念,我們的損失會減少不少。”
徐樹錚笑道:“這是‘以守代攻’,迫使敵人不得不進攻。反正就算是我們進攻,對方窩在叢林裏打山地叢林戰,我們也不可能短時間解決掉他們。我現在倒是慶幸密支那沒有失手。否則我們在那裏儲備的糧食落到他們手中。那還真是隻能強攻了。”
在戰爭中,如果把所有問題都用於武力進攻解決,那絕對是白癡。進攻誰都會,可是如果能利用各方麵的條件迫使敵人進攻你布下的堅固陣地,那才是真正的名將所為。
許多時候高級指揮官隻需要在大後方或者指揮部發出指令,指指點點之下隻有無數的軍人奮戰,任戰場打他個屍山血海。他們也不會損失一根寒毛。一個無謀無能的指揮官,隻懂得強攻硬拚,那會造成部隊巨大的不必要的傷亡,甚至還達不到戰略目的,這就是所謂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而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卻能根據天時地利人和,利用一切條件,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那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在密支那以西山地的英緬軍見到中方停止進攻,第一天。認為中方隻是調整戰術,壓根沒放在心上,他們也乘機休整。
第二天,中方依然沒有進攻,反而在前線加固防線。丹納特和他的參謀長奧利費就開始疑神疑鬼。
第三天,中方還是沒有進攻,反而繼續加固陣地。
丹納特徹底坐不住了,英緬軍一些列作戰,傷亡巨大,但是依然有二十來萬,整整三天,糧食消耗巨大,那都是看得見的消耗,怎能不讓他驚慌失措?
“進攻!必須進攻!”丹納特坐立不安地大叫。
奧利費吃驚地道:“司令官,才過去不到半個月啊,我們需要在這裏堅守一個月才能讓帝國兵力部署到位啊。”
丹納特苦澀地道:“隻有進攻,我們才能撐得更久。”
奧利費不解地道:“進攻中國人的陣地,他們武器火力太強,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傷亡,到時候怎麽守?”
丹納特咬牙道:“那樣至少我們不會被餓死,有時候兵多並不是一件好事。奧利費,您是個天才,但是你還缺乏知識和經驗。如果您能活下去,我相信你會做得比我更好。”
“......”
ps:
小說其實並不能保證每一章都好看。我看過不少軍文,其實對那種搞幾把槍開心半天,幹掉對方一個小隊,立功什麽的,實在沒有了興趣。就算是穿越者,我也壓根不信會在戰爭年代帶領小部隊作戰去做炮灰。換我穿越過去,我肯定想辦法跑太祖或者蔣偉人那去坦白,雖然可能失去自由,但是安全,而且挽救千萬同胞,而不是去做炮灰殺幾個鬼子爽一把。
曼昆鐵路(曼穀到昆明)是中國軍隊南下東南亞的最重要補給線,也是被中方視為最安全的補給通道,說白了,基地車隻有一個,蘇日安專家帶來一定的技術,中方反潛技術領先於世界,但隻是領先,技術並沒有到絕殺潛艇的地步。隨意對中方而言,陸地交通還是最安全的。
“轟...”一聲巨響,一座小型的鐵路橋突然爆炸,火車更本來不及刹車,一頭撞了過去,衝到橋底下,火車脫軌數節車廂變型,車廂內受傷的官兵哀嚎一片...
“哐!”李不凡一拳砸在辦公桌上,剛來的電報被他甩得亂飛。
段祺瑞臉色很難看,沉聲道:“洋鬼子這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們為了阻止他們向印度前線快速增援,鼓動印度反殖民勢力對他們的交通補給線進行破襲,他們也同樣對反華勢力收買,配合他們的特工對我們的補給進行襲擊。”
徐樹錚道:“對方存心破壞,除非咱們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否則防不勝防。我已經問過了,破壞鐵路不一定要炸藥,隻要懂行的人,拆幾個螺絲,那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災難。”
戰爭在某種程度上而言是對等的,你用的手段,我也可以用,雙方為了勝利,都是無所不用其極。
國防部的會議室中,一片鴉雀無聲。
楊永泰道:“幸好我們國內還沒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得益於我們的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否則後果更加不堪設想。”
參謀長李華山嚴肅地道:“總司令,短短幾天,菲律賓、那樣諸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緬甸發生了幾十起類似事件。如果長此以往,後果不堪設想。我們的後勤補給將遭到致命的威脅。”
段祺瑞歎息一聲道:“列強畢竟在東南亞經營日久,其殖民世界數百年的淫威下,即使我們目前節節勝利,高歌猛進,可是實際上很多地方勢力都不看好我們,更不用說列強長期扶持的狗腿子。在這種情況下,列強隻要開出一些許諾條件。有無數的人為他們做事,我們情形不容樂觀啊。”
李不凡臉色鐵青,他自然是聽吳敵說過曆史上的二戰,小日本南下的情形,日本人南下也的確勢如破竹,但是也很快陷入泥潭之中,各地反抗勢力層出不窮,為此無法短時間將東南亞的資源利用起來。
這毫無疑問是個大麻煩,超級大麻煩。在戰爭中一些不重要的旁枝末節影響不了大局。但是一些核心重要的問題出現問題,完全可能導致‘千裏之堤毀於蟻穴’的局麵。補給絕對是最最核心的問題之一,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的戰例都是因為對方‘斷其糧道’而出現了奇跡般的逆轉。
“他們要找死,那老子就不客氣了!”李不凡嘴角露出一絲獰笑。
段祺瑞皺眉道:“不凡呐,你的意思是殺?可這整個東南亞怕不有上億人口,殺之不盡,反而會給人詬病啊。”
李不凡森然道:“當然不是殺,我要給他們打土豪、分田地。”
段祺瑞、徐樹錚、楊永泰和李華山都聽呆了,這打土豪分田地那不是好事嗎?除了地主豪門。那不是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飯吃?可從李不凡的語氣中,他們哪裏會聽不出其恨意?顯然這種好事是絕對不可能落在這些土著身上的。
大開殺戒?開什麽玩笑,以李不凡的智慧,怎麽可能幹出這種授人以柄的混賬事情。按照中國目前的國力評估策劃的戰略,這一場戰爭中方的目標是東南亞,取得東亞霸權,如果進展順利。甚至拿下澳大利亞等延伸地區,橫掃世界力有不逮。
這並不是說李不凡沒有世界的戰略,可那也要分步走,否則會被撐死。按李不凡的策劃,第二部戰略時間應該放在曆史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那時候中國可以打出發殖民,解放殖民地的口號,取得廣泛的支持。徹底瓦解西方世界的秩序。可要取得支持,那就不能大開殺戒。否則你在占領區大肆屠殺,誰信你?那是隻有小日本那種白癡才會幹的事情,中國豈能步其後塵?
當李不凡和段祺瑞等做出解釋,所有人看向李不凡的眼神都變了,仿佛看見洪水猛獸一般,那不是一般的毒。
“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
楊永泰苦笑道:“可我們付出的代價也不小啊。”
李華山道:“付出一些代價是值得的,畢竟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我國五億人口,耕地養活這麽多人幾乎到了極限,發生點災害就有人要餓肚子。可如果國內的耕地少養活五千萬人,那每一個人都嫩吃飽穿暖。”
李不凡淡淡地道:“這件事情不必再談,我意已決。”頓了頓道,“華山,命令圍攻英緬軍的不讀立即停止進攻,全麵轉為防守。”說著露出一絲冷笑。
李華山愣了一下,還沒回答。
段祺瑞已經立即吃驚地道:“停止進攻?不凡,那可是二三十萬的英緬軍,而且丹納特還是名將,不好對付。我們如果這樣放著他,那絕對是養虎為患啊。”
李不凡嘿嘿冷笑兩聲道:“本來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我剛才想到了,人都是要吃飯的,民以食為天啊。”
徐樹錚似乎想到了什麽,吃驚地道:“您的意思是?”
李不凡森然道:“我的意思就是――餓死他們。”
英緬軍的處境艱難是毫無疑問的,畢竟英緬軍是從包圍圈中突圍而出的,盡管丹納特是名將,智勇過人,能屢屢攻擊中方因為準備沒有完全的薄弱位置。可是有一件事情那是無法改變的,一支突圍的部隊,既要帶戰爭物資,又要帶糧食,還要快速行軍。能帶多少?
軍人在戰爭期間體力消耗巨大,基本上一個人起碼三十斤米一個月,以英緬軍三十萬部隊計算,那就要九百萬斤米,也就是四百五十萬公斤,就是四千多噸,如果加上其他物資,那更是天文數字。尤其是緬北的交通並不好。鐵路因為破壞不能用。
李不凡解釋到這裏,冷笑一聲道:“綜合判斷,英緬軍能攜帶的糧食不會多,我認為最多夠他們吃大半個月。他們想要支持得更久不是沒有辦法,那就是減員,打仗犧牲掉一些官兵,那就等於少了一些吃飯的嘴。”
李華山喜道:“好主意。隻可惜,如果我們早十天想到就好了,這十天圍剿進攻。我估計他們損失好幾萬。不過就算是這樣,他們剩下的糧食也更少了,撐不了幾天。他們不想被餓死,那隻有反攻來消耗兵力,同時給我們造成一定的傷亡。雖然到頭來都是要打,但是進攻和防守是兩個概念,我們的損失會減少不少。”
徐樹錚笑道:“這是‘以守代攻’,迫使敵人不得不進攻。反正就算是我們進攻,對方窩在叢林裏打山地叢林戰,我們也不可能短時間解決掉他們。我現在倒是慶幸密支那沒有失手。否則我們在那裏儲備的糧食落到他們手中。那還真是隻能強攻了。”
在戰爭中,如果把所有問題都用於武力進攻解決,那絕對是白癡。進攻誰都會,可是如果能利用各方麵的條件迫使敵人進攻你布下的堅固陣地,那才是真正的名將所為。
許多時候高級指揮官隻需要在大後方或者指揮部發出指令,指指點點之下隻有無數的軍人奮戰,任戰場打他個屍山血海。他們也不會損失一根寒毛。一個無謀無能的指揮官,隻懂得強攻硬拚,那會造成部隊巨大的不必要的傷亡,甚至還達不到戰略目的,這就是所謂的‘一將無能累死三軍’;而一個優秀的指揮官,卻能根據天時地利人和,利用一切條件,用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那就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在密支那以西山地的英緬軍見到中方停止進攻,第一天。認為中方隻是調整戰術,壓根沒放在心上,他們也乘機休整。
第二天,中方依然沒有進攻,反而在前線加固防線。丹納特和他的參謀長奧利費就開始疑神疑鬼。
第三天,中方還是沒有進攻,反而繼續加固陣地。
丹納特徹底坐不住了,英緬軍一些列作戰,傷亡巨大,但是依然有二十來萬,整整三天,糧食消耗巨大,那都是看得見的消耗,怎能不讓他驚慌失措?
“進攻!必須進攻!”丹納特坐立不安地大叫。
奧利費吃驚地道:“司令官,才過去不到半個月啊,我們需要在這裏堅守一個月才能讓帝國兵力部署到位啊。”
丹納特苦澀地道:“隻有進攻,我們才能撐得更久。”
奧利費不解地道:“進攻中國人的陣地,他們武器火力太強,會給我們造成巨大的傷亡,到時候怎麽守?”
丹納特咬牙道:“那樣至少我們不會被餓死,有時候兵多並不是一件好事。奧利費,您是個天才,但是你還缺乏知識和經驗。如果您能活下去,我相信你會做得比我更好。”
“......”
ps:
小說其實並不能保證每一章都好看。我看過不少軍文,其實對那種搞幾把槍開心半天,幹掉對方一個小隊,立功什麽的,實在沒有了興趣。就算是穿越者,我也壓根不信會在戰爭年代帶領小部隊作戰去做炮灰。換我穿越過去,我肯定想辦法跑太祖或者蔣偉人那去坦白,雖然可能失去自由,但是安全,而且挽救千萬同胞,而不是去做炮灰殺幾個鬼子爽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