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裏姆林宮軍事最高軍事委員會會議上氣氛凝重。


    中國大規模的抽調空軍精英回國瞞不了有心人的耳目,這不是幾個或者幾十個,而是幾百個。盡管中蘇雙方就因為軍事演習而引發的矛盾取得暫時的諒解,可畢竟中蘇雙方都在邊境囤積重兵。


    中國空軍的戰績和威力有目共睹,就是西方英法美的最先進的飛機都麵臨中國空軍的空中大**,更何況差了一大截的蘇俄?最要命的是,目前蘇俄飛機才剛發展,不僅飛機姓能落後,而且產量少,甚至還比不上這個時期的中國。以中國空軍目前的優勢來看,隻需要三四個空軍師四五百架飛機就能完孽蘇俄空軍,這就是實力的差距。


    誰都知道雖然中方停止了對印度的地麵攻勢,但是前線卻轉為激烈的空戰,每天隕落的飛機數以百計。可在這個時候中國抽調大批的優秀飛行員回國?那必定是有重大的原因,比前線還重要。


    “中國人的目的很可能是我們。”托洛斯基臉色凝重。


    斯大林、布柳赫爾等人的目光都看向托洛斯基,隻有與會的雅戈達因為身份特殊而麵無表情。


    布柳赫爾皺眉道:“對付我們?我們已經在邊境集結了兩百多萬大軍,如果迅速戰時動員的話,可以投入作戰的兵力可以達到三百多萬。中國人很難擊敗迅速擊敗我們,反而會把自己陷入兩線作戰的泥潭。”


    托洛斯基搖頭道:“難道你們不覺得中國的軍方領袖李不凡非常擅長大兵團作戰嗎?中國和西方聯軍爆發戰爭初期,西方帝國主義英法美在東南亞殖民地集結重兵,當時所有人認為中國人可能會輸,最少也會讓戰爭陷入持久戰,可是呢?一個月。短短一個月英法美在東南亞集結的近兩百萬大軍被中**隊像切土豆一樣輕鬆的全部殲滅。接著南亞大戰,西方聯軍糾集近三百萬真正的精銳,所有人都以為會打得血流成河。可實際上真正的戰鬥依然隻有一個月,近三百萬大軍除了部分在印度圍剿叛亂的英軍逃過一劫外,幾乎全軍覆沒,損失兵力兩百七十多萬。”


    斯大林點點頭道:“托洛斯基同誌說得非常有道理。從一係列李不凡指揮作戰來看,都是用最短的時間直接擊潰對手的主力,讓對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處於絕對的劣勢,這點非常可怕。目前英國為主的聯軍在藏南河-蒂斯達河防線上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麵,不僅要承受中國人的空軍轟炸,還要遭到中國人遠程火炮的打擊。中國發展時間短,原本重武器缺乏,可是中國領袖李不凡策劃水淹聯軍主力,繳獲數千門火炮,已經徹底扭轉了這一局麵。目前的中**隊已經成為世界上裝備最精良,輕重武器最強,武裝到牙齒的強悍的軍隊。如果中國人是故意**我們集結重兵,那後果非常的嚴重。”


    托洛斯基懊悔地道:“我們上了該死的西方帝國主義的當,為了那批工業設備,引來這麽巨大的麻煩。”


    所有人都黯然,蘇俄有**國際的協助,對工業發展的重要姓了解得很清楚,為此想乘西方和中國大戰之際發展工業,可**留下的底子雖然不錯,可是設備落後。原本因為中國麵對整個西方世界這樣的大敵,就算他們施加一點壓力,也不敢和他們翻臉,甚至可能委曲求全。


    可是幻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南亞大戰西方幾百萬聯軍精銳,短短時間就在李不凡的中國兵法計謀下全軍覆沒,最最要命的是還讓中國人繳獲了空前龐大的火炮群和無數的炮彈,把中國陸軍最後一塊短板都補上了。幾千門火炮啊,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協約國和同盟國在西線也就這個炮兵規模,而且聯軍被殲滅和擊沉的戰艦太多,軍艦絕大部分固然失去維修價值,可隻要炮塔沒被摧毀,艦炮還是可以拆下來使用的,於是中國又多了成千上萬的火炮,據估計隻要有一兩千門可用的一百毫米以上的艦炮,也就是加農炮。這絕對是個令人絕望的空前強大的炮兵集群。


    斯大林突然道:“工業設備。對了,中國人同意罷兵,向我們提出的條件是一批精密設備零件。是不是?”說著,他目光看向雅戈達,毫無疑問這話是對雅戈達說的。


    雅戈達正色道:“是的,斯大林同誌。中國由於發展時間短,在李不凡之前中國的形勢很糟糕,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為此中國缺乏高端的製造業人才,他們的工業許多的精密零件限製了他們的發展,也導致他們設計出最先進的武器,尤其是飛機,可他們飛機的產量卻受到了限製。”


    托洛斯基沉思一會道:“這麽綜合分析看來,中國人應該是研究出了新式飛機,可新式飛機要求太高,他們無法批量生產,為此將精密零件訂購。”


    雅戈達道:“托洛斯基同誌,中國人訂購的零件我們找了專家研究,這不像是飛機零部件,反而像是機床精密部件。專家認為,中國人在生機工業設備,尤其是工業母機。”


    “工業母機?”


    雅戈達道:“對。工業母機是一個國家工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工業母機的先進程度幾乎一定程度上決定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一個國家依然進口是不可能引進最先進的工業母機設備,中國的工業母機很先進,所以他們能製造出j-2這樣的優秀戰機。可是這是兩年前,中國由於缺少高端技術人才,工業母機的更新緩慢,已經變得落後西方。”


    斯大林皺眉道:“兩年就落後了?”


    雅戈達正色道:“是。關係到國家發展之重,為此工業母機幾乎無時無刻都進行更新,以便製造出更先進的設備,讓已經很先進的設備規模化生產。比如說用精密達到0、01毫米的機械,一個普通工人生產的成品也許隻有一半,可是如果設備改成精密到0、005毫米的設備,那麽他生產出來的產品合格率可能達到95%以上,甚至更高。”


    布柳赫爾沉聲道:“也就是說,隻要這批零件我們抓在手中,中國人還需要它,中國很可能就不會向我們開戰?”


    斯大林皺起了眉頭,托洛斯基苦笑道:“不給也是不可能的。受到我們的牽製,中國人極度惱怒,甚至不惜放棄攻占印度的巨大**。如果我們出爾反爾,那麽誰敢保證中國人不會暴怒之下向我們發動戰爭?用中國人的成語,那叫做惱羞成怒。”


    斯大林點點頭道:“給那是要給的。但是我們現在不應該給西方帝國主義做替死鬼,可我們也不能失去這個安全的保障。這樣吧,慢慢的給,一部分一部分的給,拖到冬天,中國人就沒辦法了。”


    提到冬天,蘇俄軍事委員會高層都露出了笑容...


    -----------------


    “什麽?隻有一部分?”


    李不凡死死的盯著楊永泰,衣服怒火直衝頂門。


    楊永泰苦笑道:“蘇俄人說,我們這麽高要求的零件,在西方世界能生產的工廠都極少數,而他們也是整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死敵,管製非常嚴格,進口的渠道有限,隻能慢慢來。”


    李不凡冷笑道:“借口。他們和德國的關係處於秘密的**月期,如果沒有德**官團的幫助,就評他們那幫土鱉、地痞流氓還想打敗協約國的軍事幹涉?還想打贏和白俄的戰爭。”


    蘇俄大量的高級將領什麽文化水平,什麽軍事水平,在這個時代不是秘密,就托洛斯基之前不過連營級軍官,憑什麽指揮幾百萬大軍作戰?就李不凡那也是因為裝備精良才能取得一係列的勝利,可李不凡的軍事素質和文化水平比托洛斯基高太多了,而且為了驗證軍事理念親自上世界大戰西線這樣的殘酷戰場,重要的還是中國兵法別具一格、博大精深,還有吳敵這個穿越者灌輸後世的軍事理念。這要李不凡隻接受西方的軍事理念,那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取得這樣係列的輝煌的勝利的。


    楊永泰歎息道:“可能他們是害怕我們打過去吧。而且我們現在真的需要這些,他們就把這個當成是護身符了。”


    李不凡憋了一肚子火,卻隻能悶在肚子裏。他可是聽吳敵提過蘇俄,知道紅色**的我恐怖動員能力,雖然目前蘇俄看似羸弱(響相對西方聯軍而言),可絕對不是好惹的主。中國工業能力不足,已經是南亞和南洋兩線作戰,而且他還要開辟第三戰場,總不能為了一時之氣,陷入四麵受敵的境地。


    他認可了楊永泰的判斷,蘇俄極可能真的是怕了,畢竟中**威如曰中天,鋒芒所指,誰不膽寒?


    “真是失之桑榆啊。”


    李不凡隻能深深的歎息,正所謂有所得必有所失,他秘密策劃“兵臨城下計劃”讓蘇俄麵臨巨大的壓力,他總不能說不是針對你蘇俄,就算說了,蘇俄方麵會相信嗎?而且他可能對蘇俄說計劃嗎?萬一**,那迎接登陸部隊可能是敵人的龐大的火炮群和百萬大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咱有三千虎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板磚幫幫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板磚幫幫主並收藏咱有三千虎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