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咱們就要打仗了。打仗之前我得和大家說清楚。這次打仗到底是為什麽要打仗。”在人民黨七書記和齊會深開會的時候,雖然權力與影響極大,但是因為職位的緣故不能參與回憶的何足道也沒有閑著,麵對著第一批被挑選出來的戰士,他親自進行動員會議。


    打壽州事關重大,必須選用最忠誠的戰士,第一批挑選出來的戰士都是在破圍子的戰鬥中表現極為色,熱情最高,最服從組織紀律的戰士。加上給老百姓“算賬”的準備工作也基本結束,所以何足道親自給這批戰士進行動員。


    “同誌們,大家覺得咱們的隊伍到底是不是給老百姓辦事的?”何足道已經完全沒有那種上海平凡市民的那種謹小慎微。他聲音響亮,態度從容,豪邁的聲音裏頭充滿了一種無法反駁的信心。


    “同誌們,我不說咱們的隊伍到底是怎麽對待百姓的。因為咱們的隊伍都是咱們鳳台縣的百姓子弟,咱們不用自己誇自己。我隻想問大家幾件事,進了咱們隊伍之前,有幾個人是靠了宗族的學田上過學認過字的?”


    聽到“學田”這個詞,戰士們完全不明白這兩個字什麽意思,甚至等何足道親自在黑板上寫出這兩字,大家依然沒有明白。


    保險團的調查工作做的非常仔細,鳳台縣的宗族勢力被調查的非常清楚。從老輩子人裏頭調查出來,理論上鳳台縣有七家大族自稱有學田,理論上學田的收入是用來請先生教授族裏頭娃娃讀書的。不過那也已經是故老的傳說了。現在學田無一例外的都被地主們吞入了自己的名下。


    “何政委,這學田是幹啥用的?”戰士問道。


    這種問題早就被預料到了,何足道把學田的意義給同誌們講述了一番,聽著何足道的解釋,戰士們的神色從疑惑到詫異,從詫異變成了憤怒。很快就有戰士開始罵道:“這幫王八蛋!淨坑我們!”


    學習文化知識的好處表麵上看很像是眉毛,很多時候有了眉毛未必多有用,可是沒有了眉毛,立刻就顯露出問題來了。戰士們接受了強製教育之後,不頂饑,不耐餓。可是部隊裏頭諸多公告,諸多條例。費勁的看著公告,讀起來很吃力,那是一回事。可對著滿黑板的字,完全讀不懂,又是另外一回事。同樣是戰士,那種看著別人麵對黑板看的津津有味,自己睜眼瞎的感覺可實在是不好。部隊的強製教育,讓戰士擁有了掌握“文字”這種工具的能力,他們就感覺自己的整個世界好像有了一種說不出的變化。


    在傳說中,吃苦學習了“學問”之後,就可以過上輕鬆的生活了。但是在保險團,學習了學問,大家發現自己僅僅是從一種單純的辛苦,變成了有目的的辛苦。如果在以前,被人欺負之後,才知道被欺負了。現在,通過政委們的教育,通過讀書明理,大家逐漸明白,自己已經處於被時時刻刻被欺負的狀態下。


    淮河兩岸民風彪悍,性子“粗野”。能夠在保險團中成為敢於戰鬥的戰士,絕大多數都是性情十分暴烈的戰士。得知有了學田這種東西存在之後,戰士們當中反應快的已經開始怒罵了。然後這種憤怒迅速引發了整體戰士們的怒火。


    “原來這幫人竟然這樣來騙俺們!”這是戰士們共同的憤怒之處。


    “有沒有學田,和大家能不能讀書認字根本沒有關係。咱們的隊伍沒有學田,照樣教大家認字。”何足道現在根本不去談什麽理論。因為部隊馬上就要擁有自己的農場,如果糾纏這些東西,根本沒意義。他現在需要的僅僅是要告訴戰士們,以前的製度都是一種欺騙。


    “同誌們,不僅僅是學田。族田,族產。這些玩意說起來都是一樣的,到了危急關頭,用這些田地裏頭的糧食來救大家的命。現在這麽大水災,大家吃過族田,族產裏頭的一口救命糧麽?”何足道繼續高聲說道。


    會場裏頭的戰士已經被激怒了,何足道說的沒錯,大家掙紮在死亡線上的時候,除了人民黨之外,根本沒有人來救眾人。如果不是吃著人民黨的救命糧,大家隻怕早就餓死了。


    “同誌們,我說這些,要告訴大家的隻有一件事,團結起來就是力量。族田,學田本來就是一個笑話,就算是這些田地都在。也不過是一丁點人來營,隨便遇到點災害就垮了。咱們現在能生產自救,靠的是什麽?靠的是全縣百姓心往一起使,勁往一起使。咱們這幾萬人才能有活路。同誌們,團結就是力量。”


    何足道的演講得到了同誌們的讚同。


    “沒錯,何政委。大家心齊了就能辦事。”戰士們喊道。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有人幹脆已經唱起來了。


    看著大家滿臉通紅的揮著手發言,何足道高高舉起了自己的手,示意大家靜下來。同誌們雖然知道何足道的意思,不過此時情緒激動,好一陣子才靜下來。


    何足道喊道:“同誌們,咱們鳳台縣馬上就要分田了。分了田之後,咱們有數不盡的好日子要過。這點,大家相信我們人民黨,相信我們的隊伍麽?”


    淮河兩岸的百姓因為經常遭遇自然災害,民風彪悍,而且形成了重義氣,講團夥的江湖風氣。在自然災害麵前,個人的的力量實在是太渺小了,如果不靠大家的力量,不靠了社會組織的話,大家是絕對不可能活下去的。這是自然環境給大家造就的生存模式。


    加入了保險團之後,政治教育幾乎是天天講。雖然戰士們並不能完全理解人民黨保險團的綱領,但是這些出身普通農民的戰士們都知道,人得講道義,講義氣。這與保險團講述的依靠組織,依靠人民恰恰不謀而合。隻靠了自己啥也幹不成的。在這個可怕的災年裏頭,站出來救大夥的隻有人民黨,隻有保險團。哪怕是這種樸素的習慣,也讓眾人對組織有著一種天然的信賴感。更何況是和自己一起工作,戰鬥了很久的何足道政委呢?


    聽到了何足道的召喚,戰士們立刻給與了回應。這些天來,戰士們已經習慣了戰鬥。淮河沿岸的圍子已經被攻破殆盡。圍子裏頭地主們的糧食被統統繳了出來,成千上萬的災民們也得到了活命的機會。平心而論,這年頭敢於戰鬥的戰士,真正推動他們的原因之中,黨和軍隊的教育固然是一方麵,不過早在人民黨來到豐台縣前就已經積累起來的對那些富人的敵視與仇恨比例那是極大的。


    有了正義的旗號在手,為了和自己一樣的窮苦百姓某條活路,這本來就是江湖兄弟們的理念。大家都不傻,既然部隊把自己專門找回來,回來之後也不讓回家,而是在一處相當偏僻的營地集中,這肯定是有大事情要讓自己來做。部隊裏頭已經互相私下互相討論,這次到底要去打誰。何足道的話很明顯就是在發出號召,大家自然熱血沸騰的回應了。


    “我們信!”


    “何政委,你說吧,讓我們幹什麽?”


    “保險團指到哪裏,我們就打到哪裏!”


    何足道雙手往下壓了壓,仿佛要把這樣的熱情暫時用雙手壓住。“同誌們,我想問你們,現在的日子好不好?到底好在哪裏?”


    這個問題很是抽象,何足道看戰士們暫時沒了言語,他隨手指了一個戰士,“劉莊生,你來說說。”


    劉莊生是一個普通的戰士,以前隻是在士兵會議上發過言,現在突然被叫起來,他有些局促的看了看眾人。大家的視線都聚集在他身上,劉莊生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壓力,他的心髒立刻加速了跳動,這種感覺甚至比打仗還要緊張很多。


    “有啥說啥,咱們的隊伍就是要讓大家說話。”何足道笑著安慰道。


    劉莊生狠了狠心,大聲說道:“咱們的隊伍從來不欺負人。政委,首長們對大家都很好。”


    這算是被逼出來的實話,也就是如此,這樣的實話才有一種強烈的說服力。這是大家最直觀的印象。聽了劉莊生的話,所有人都有著同樣的感受。


    何足道衝著劉莊生點點頭,“你先坐下,劉莊生同誌。”接著他又隨手點了一個戰士,“王二勇同誌,你來說說。你覺得咱們的隊伍好在哪裏?”


    因為有了前麵劉莊生的話,王二勇的話就順暢了很多,“幹活雖然多,但是能吃飽。而且,我覺得在咱們的隊伍裏頭順心。”


    何足道點點頭,這話也很對。不過依然沒有借題發揮的角度。很想再找些人來說話,不過覺得很大夥未必能說到點子上。他幹脆自己說道:“同誌們,我說過很多次。我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因為我們有一套大火從沒有見過的製度。就跟咱們保險團的製度一樣,能讓大家覺得開心,能覺得舒服。能把日子過得更好。我現在就要把這套東西給大家講講。”


    “何政委,你也別說這麽多有用沒用的,你就說要我們怎麽感吧。咱們的隊伍是真心的對大家好,我們都知道。做人要講意氣,講道義。光咱們的隊伍救了我們的性命,我們就肯給隊伍賣命。”有戰士喊道。


    “是啊!何政委,你就直說吧。”戰士們紛紛喊道。


    何足道看著那些真摯的麵孔,聽著大家誠懇的話語,心裏頭是頗為感動的。如果是其他的人,隻怕現在就要說出自己的目的了。但是,何足道畢竟是何足道,在這些日子以來的工作中,何足道深刻的體會到一件事,隻有徹底貫徹陳克的指示才能夠獲得真正的成功。何足道跟著陳克的時候,他是把陳克當作自己的主君來服從,當作自己的老師來尊敬的。陳克這種“君師一體”的地位,讓何足道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堅定執行“黨組織”命令的習慣。


    而陳克在這次會議的布置工作上再三強調,這次動員不是為了讓大家產生一種狂熱的戰鬥意誌,而是要讓大家明白到底為何而戰。這樣的戰鬥將帶來什麽樣的光明未來。


    按耐著自己的激動,何足道再次雙手淩空往下壓,“同誌們,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為啥要打這一仗。這點我必須對大家說清楚。”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tw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赤色黎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緋紅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緋紅之月並收藏赤色黎明最新章節